导读:本文包含了口服糖耐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精细护理,口服糖耐量试验,一次穿刺成功
口服糖耐量论文文献综述
梁晓霞,黎郁英,罗婵[1](2018)在《精细护理在口服糖耐量试验血液采集过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精细护理对减少口服糖耐量试验血液采集过程中问题出现情况的效果观察。方法将2016年3—8月在我院内分泌科进行治疗的161例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观察组8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口服糖耐量试验采集,观察组患者在口服糖耐量试验采集时采用精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口服糖耐量试验采集过程中问题出现情况及一次穿刺成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口服糖耐量试验采集过程中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口服糖耐量试验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护理可减少患者口服糖耐量试验采集过程中问题发生率,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本文来源于《护理实践与研究》期刊2018年09期)
牟晓霞,范金梅,冯海青,郑彩霞,马丽红[2](2016)在《口服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中应用不同类型留置针行静脉采血时样本溶血发生率的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不同类型留置针行静脉采血时对样本溶血发生率的影响,为采血方式的优化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接受口服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的385例患者,通过奇偶数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93例,采用Y型静脉留置针采血;对照组192例,采用直型静脉留置针采血。观察并比较2组采集血样的溶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采血1次性成功率(97.93%)和患者舒适度(79.79%),均显着高于对照组(92.19%和70.83%,P<0.05)。但在溶血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所采集样本的溶血总发生率(8.29%)和轻度溶血发生率(6.7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60%和2.0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Y型留置针操作成功率较高,患者体验较为舒适,但其溶血发生率方面略高于直型留置针,临床上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类型的留置针采血。(本文来源于《中华保健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03期)
常臻[3](2016)在《SGLT2抑制剂类似化合物对小鼠的口服糖耐量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SGLT2抑制剂类似化合物对ICR小鼠的口服糖耐量影响。方法:对正常ICR小鼠灌胃SGLT2抑制剂类似化合物pc-046低、中、高剂量进行血糖耐量实验,使用达格列净作为阳性对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组的PC-046对餐后30min和60min血糖的影响具有显着差异。结论:SGLT2抑制剂类似化合物PC-046对小鼠的糖耐量有显着改善,使餐后血糖峰值及血糖值降低,为开发出新一代治疗糖尿病药物提供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信息》期刊2016年07期)
张允[4](2015)在《影响糖耐量正常人群口服糖耐量试验1小时血糖水平的相关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对糖耐量正常人群(NGT)中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75-g OGTT)后1小时血浆葡萄糖(1-h PG)水平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糖尿病的防治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于2012年4月至2012年12月对安徽省合肥市4个社区9 986名年龄大于40岁常住汉族居民进行健康体检。所有非糖尿病受试者均行75-g OGTT检查。根据75-g OGTT检查结果,共筛选出糖耐量正常(NGT)人群5709人,根据75g-OGTT后1-h PG水平将5709例NGT分为两组:NGT-1组,1-h PG≥8.6 mmol/L,共2917人;NGT-2组,1-h PG<8.6 mmol/L,共2792人。所有受试者均接受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BMI)、腰围、臀围、腰臀比(W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进食蔬菜、水果、肉类等的量以及平素吸烟、运动、饮酒、冠心病的病史等情况。并检测空腹血糖(FPG)、1小时血糖(1-h PG)、2小时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氨酶(γ-GT)等相关生化指标。比较NGT1组与NGT2组间的临床特征,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影响NGT人群中1-h PG水平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在本组调查人群中,NGT1组及NGT2组两组间的性别构成、BMI、腰围、WHR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NGT2组相比,NGT1组的冠心病报告率升高。(2)与ngt2组相比,ngt1组的年龄、sbp、dbp、fpg、1-hpg、2-hpg、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叁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lt、ast、γ-gt、肾小球滤过率、代谢综合征(ms)的检出率均增高(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则较低(p<0.05)。(3)男性人群的1-hpg高于女性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9±1.97vs8.63±1.97mmol/l,p<0.05);根据年龄每10岁分层,发现1-hpg水平与年龄有同步增加趋势,尤以<60岁人群中表现更加明显(p<0.05)。此外,<60岁人群的1-hpg平均水平低于60岁以上人群(p<0.05)。(4)与正常血压人群相比,高血压人群的1-hpg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与正常血脂人群相比,单纯高tc组、单纯高tg组、高tc+高tg组、单纯高ldl-c组中的1-hpg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低hdl-c组中1-hpg与正常血脂组及高hdl-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高脂血症组中,尽管以高tg组的1-hpg水平为最高,但各组间1-hpg水平无显着差异(p>0.05)。(6)代谢综合征(ms)人群的1-hpg高于非代谢综合征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ms组分的增加,1-hpg水平也逐步增加(p<0.05)。(7)随着薯类、水果、蔬菜进食量的增加,1-hpg水平有降低的趋势,但仅有薯类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肉类进食量的增加,1-hpg水平有升高的趋势,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8)男性人群中,吸烟组1-hpg水平高于不吸烟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人群中,虽然吸烟组1-hpg水平高于不吸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在总人群中饮酒者1-hpg水平低于非饮酒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男性人群中饮酒者1-hpg水平高于不饮酒者,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女性人群中,饮酒者1-hpg水平低于非饮酒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在总人群中应用单因素pearson回归分析,发现1-hpg水平与性别、年龄、薯类的进食量、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ldl-c、tc、tg、alt、ast、γ-gt、ms有相关性;进一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SBP、LDL-c、TG、ALT、γ-GT、MS、薯类摄入量为影响1-h PG水平独立影响因素,薯类摄入量的增加可降低1-h PG水平升高的风险,而增龄、SBP、LDL-c、TG、ALT、γ-GT、MS可增加1-h PG水平升高的风险。分别在NGT1组、NGT2组中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NGT1组中年龄、LDL-c、AST、MS为影响1-h PG水平独立影响因素,均可增加1-h PG水平升高的风险;而在NGT2组中,年龄、SBP、TG为影响1-h PG水平独立影响因素,均可增加1-h PG水平升高的风险。结论 (1)在NGT人群中,随着1-h PG水平升高,MS的发病风险增加。(2)在NGT人群中,性别、年龄、薯类的进食量、SBP、DBP、血肌酐、LDL-c、TC、TG、ALT、AST、γ-GT、MS为1-h PG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在不同1-h PG水平状态下,影响因素可能存在一定差异。(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5-03-01)
张允,陈明卫,赵丽丽,王琼,毋飞飞[5](2014)在《合肥市郊区糖耐量正常的超重人群中口服糖耐量试验1小时血糖与空腹血脂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糖耐量正常(NGT)人群中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75 g OGTT)后1 h血浆血糖(1-h PG)水平与空腹血脂谱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合肥市郊区4个社区40岁以上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根据75 g OGTT检查结果,共筛选出6 402例NGT。再依据随机数据表法随机抽取1 291例NGT作为本研究对象。根据1-h PG水平,分为NGT-1组(1-h PG<8.6 mmol/L)和NGT-2组(1-h PG≥8.6 mmol/L),两组受试者人数分别为597和694例。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解1-h PG与空腹血脂谱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1)NGT-1组、NGT-2组中平均体质指数分别为24.3和24.5 kg/m2。(2)与NGT-1组相比,NGT-2组受试者的空腹血糖、OGTT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叁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TG/HDL-c、总胆固醇(TCH)/HDL-c均显着升高(P<0.05)。(3)Pearson相关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无论在NGT-1组还是NGT-2组中,1-h PG与TG均呈正相关(P<0.01),与HDL-c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在NGT的超重人群中,75 g OGTT后1 h PG水平与空腹HDL-c、TG水平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杂志》期刊2014年23期)
黄淑娥,张坚,孟丽苹,宋鹏坤,满青青[6](2014)在《糖化血红蛋白与口服糖耐量试验诊断糖尿病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在一般人群中筛检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效果。方法测定201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中江西省南昌市和湖北省武汉市的1416名调查对象的HbA1c,比较两种方法诊断的患者分布及血糖水平。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HbA1c诊断糖尿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根据1999年WHO标准,研究对象中糖尿病、糖调节受损(IGR)患者分别为86例和262例。与OGTT相比,HbA1c≥6.5%的灵敏度为41.9%,特异度为98.9%。HbA1c标准与OGTT标准检出的糖尿病患者例数不同,两部分人群的HbA1c水平不同。HbA1c 5.7%~6.4%筛检IGR的灵敏度为78.6%,特异度为55.1%。HbA1c 5.7%~6.4%与IGR检出的患者不同,HbA1c 5.7%~6.4%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IGR患者。结论 HbA1c≥6.5%诊断糖尿病特异度较高但灵敏度较低。HbA1c 5.7%~6.4%筛查糖尿病前期的价值较低。(本文来源于《卫生研究》期刊2014年03期)
黄淑娥,张坚,孟丽苹,宋鹏坤,满青青[7](2014)在《糖化血红蛋白与口服糖耐量试验诊断糖尿病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在一般人群中筛检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效果。方法测定201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中江西省南昌市和湖北省武汉市的1416名调查对象的HbA1c,比较两种方法诊断的患者分布及血糖水平。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HbA1c诊断糖尿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根据1999年WHO标准,研究对象中糖尿病、糖调节受损(IGR)患者分别为86例和262例。与OGTT相比,HbA1c≥6.5%的灵敏度为41.9%,特异度为98.9%。HbA1c标准与OGTT标准检出的糖尿病患者例数不同,两部分人群的HbA1c水平不同。HbA1c5.7%~6.4%筛检IGR的灵敏度为78.6%,特异度为55.1%。HbA1c5.7%~6.4%与IGR检出的患者不同,HbA1c5.7%~6.4%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IGR患者。结论 HbA1c≥6.5%诊断糖尿病特异度较高但灵敏度较低。HbA1c5.7%~6.4%筛查糖尿病前期的价值较低。(本文来源于《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优秀论文集2014年第3期》期刊2014-05-01)
信中,马亚红,赵蕾,卢毅,杨金奎[8](2012)在《代谢综合征与口服糖耐量试验1小时血糖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1 h血糖(1 h PG)同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及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以参加2008年北京市顺义区南法信镇体检的年龄35岁以上的当地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将空腹血糖(FPG)≥5.6 mmol/L且无糖尿病史者行OGTT,根据OGTT结果除外糖尿病患者,再根据OGTT 1 h PG水平,将剩余183人分为1 h PG<8.6 mmol/L组(64人)和1 h PG≥8.6 mmol/L组(119人)。比较两组的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及血脂等指标,并比较MS发生率。结果同1 h PG<8.6 mmol/L组比较,1 h PG≥8.6 mmol/L组受试者腰臀比(WHR)、收缩压、空腹血糖FPG、OGTT 2 h血糖水平显着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着降低(P<0.05);1 h PG≥8.6 mmol/L组MS发生率较1 h PG<8.6 mmol/L组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了性别、年龄、腰围、WHR、体质指数、血压、血脂各项因素后,1 h PG仍与MS的发生显着相关[OR=1.404,95%CI(1.165,1.692),P<0.01]。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1 h PG对MS的预测价值,发现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78[95%CI(0.600,0.756),P<0.01]。结论在非糖尿病人群中,1 h PG与动脉硬化危险因素(腹型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及MS密切相关。对OGTT 1 h PG升高者应予足够的重视。(本文来源于《中国全科医学》期刊2012年03期)
王炜,陈晓萌,金晔[9](2011)在《口服糖耐量实验与空腹血糖筛查糖尿病人的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糖尿病(DM)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后第3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世界各国所日益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FPG)≥7.0 mmol/L,空腹的定(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诊断学》期刊2011年06期)
孙曼妮,陈海英,孟涛[10](2010)在《口服糖耐量试验与妊娠妇女血栓前状态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孕中期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与孕晚期血栓前状态的关系。方法 100例糖筛查异常孕妇(妊期24~28周)行75 g OGTT,分为正常糖耐量(NGT)组、妊娠糖耐量受损(GIGT)组和妊娠期糖尿病(GDM)组,计算糖耐量试验曲线下面积(AUC-OGTT),于分娩前测定血浆红细胞比积(HCT)、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和叁酰甘油(TG)等8项血栓前状态参数,比较叁组参数变化,将4段血糖值及AUC-OGTT分别与血栓前状态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GDM组PLT、PT、aPTT显着小于NGT和GIGT组(P<0.05),而MPV、Fbg、D-D、TG显着大于NGT和GIGT组(P<0.05);GDM组HCT显着大于GIGT组(P<0.05);AUC-OGTT与HCT、MPV、Fbg、D-D、TG呈正相关,与PLT、PT、aPTT呈负相关,与血栓前状态异常参数的个数呈正相关。结论 OGTT异常的孕妇具有明显的血栓前状态,AUC-OGTT可作为预测孕晚期血栓疾病风险的一个指标。(本文来源于《血栓与止血学》期刊2010年06期)
口服糖耐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留置针行静脉采血时对样本溶血发生率的影响,为采血方式的优化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接受口服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的385例患者,通过奇偶数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93例,采用Y型静脉留置针采血;对照组192例,采用直型静脉留置针采血。观察并比较2组采集血样的溶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采血1次性成功率(97.93%)和患者舒适度(79.79%),均显着高于对照组(92.19%和70.83%,P<0.05)。但在溶血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所采集样本的溶血总发生率(8.29%)和轻度溶血发生率(6.7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60%和2.0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Y型留置针操作成功率较高,患者体验较为舒适,但其溶血发生率方面略高于直型留置针,临床上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类型的留置针采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口服糖耐量论文参考文献
[1].梁晓霞,黎郁英,罗婵.精细护理在口服糖耐量试验血液采集过程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
[2].牟晓霞,范金梅,冯海青,郑彩霞,马丽红.口服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中应用不同类型留置针行静脉采血时样本溶血发生率的对比[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6
[3].常臻.SGLT2抑制剂类似化合物对小鼠的口服糖耐量影响[J].江苏科技信息.2016
[4].张允.影响糖耐量正常人群口服糖耐量试验1小时血糖水平的相关因素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5
[5].张允,陈明卫,赵丽丽,王琼,毋飞飞.合肥市郊区糖耐量正常的超重人群中口服糖耐量试验1小时血糖与空腹血脂的相关性[J].实用医学杂志.2014
[6].黄淑娥,张坚,孟丽苹,宋鹏坤,满青青.糖化血红蛋白与口服糖耐量试验诊断糖尿病的比较研究[J].卫生研究.2014
[7].黄淑娥,张坚,孟丽苹,宋鹏坤,满青青.糖化血红蛋白与口服糖耐量试验诊断糖尿病的比较研究[C].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优秀论文集2014年第3期.2014
[8].信中,马亚红,赵蕾,卢毅,杨金奎.代谢综合征与口服糖耐量试验1小时血糖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
[9].王炜,陈晓萌,金晔.口服糖耐量实验与空腹血糖筛查糖尿病人的差异[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
[10].孙曼妮,陈海英,孟涛.口服糖耐量试验与妊娠妇女血栓前状态关系的研究[J].血栓与止血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