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机激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激光解吸电离,苯,二次有机气溶胶,水相反应
有机激光论文文献综述
冯状状,黄明强,徐俊,蔡顺有,赵卫雄[1](2019)在《激光解吸电离技术在线测量苯水相二次有机气溶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气溶胶激光飞行时间质谱仪激光解吸电离技术开展了苯水相二次有机气溶胶在线测量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苯水相光氧化反应形成的二次有机气溶胶粒子粒径小于1.0μm,激光解吸电离质谱中存在醛类m/z 29(CHO~+)、57(CHOCO~+),羧酸m/z 44(COO~+),苯环m/z 77(C_6H~+_5)、65(C_5H~+_5)和酚类化合物m/z 93(C_6H_5O~+)特征裂解碎片峰。醛类、羧酸和酚类化合物是苯水相SOA粒子的化学组分,各类型组分含量大小关系为:醛类化合>羧酸>酚类化合物。气溶胶激光飞行时间质谱仪激光解吸电离技术能够用于水相SOA粒子化学组分的在线测量,可用于水相SOA形成机理和过程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光学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新型[2](2019)在《化学所在有机全色激光显示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显示具有全色域、高亮度、极限高清、真3D等颠覆性优势,是继阴极射线显示、液晶显示、LED显示之后的下一代技术。激光显示已经在激光电视、激光影院等领域实现了商品化。然而,这种利用投影叁基色激光的方式限制了激光显示在手机等平板领域的应用。将红绿蓝叁色的微纳激光作为单个像素,构建主动发光的全色激光阵列作为显示面板,是发展平板激光显示(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9年06期)
吴杰,陈凌,陈群定,陈伟建,林子俺[3](2019)在《基于磁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表面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质谱在食用油快速鉴定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羧基化的Fe_3O_4为核,通过室温自组装方法合成了核壳结构的磁性沸石咪唑酯框架-8(Fe_3O_4@ZIF-8)微球。以此为基质,建立了一种基于磁性金属有机框架(Fe_3O_4@MOFs)的表面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质谱(SALDI-MS)新方法。分别考察了干点法、薄层法、叁明治法3种不同制样方法对质谱检测信号的影响。研究表明,"叁明治"样品制备法具有基质分布均匀、"甜点"效应小、灵敏度高、信号重现性好等优点。以花生油、猪油、菜籽油中的甘油叁酯为研究对象,利用SALDI-MS方法实现了对不同食用油的快速鉴别。与传统MALDI-MS相比,基于Fe_3O_4@ZIF-8的SALDI-MS方法可以获得更丰富的油品成分信息、更好的质量分辨率和更高的检测灵敏度,可成功应用于食用油实际样品的快速鉴定。(本文来源于《分析测试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范茂雯[4](2019)在《基于新型有机染料的光微流激光及其爆炸物浓度传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微流激光器作为光和微流控技术的结合体,集成了发光增益材料、光学谐振器和微流通道,在生化传感方面具有显着优势。将新型有机染料应用于光微流激光,染料分子结构和浓度的微小变化在微腔的放大作用下会对出射激光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与传统的荧光传感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由于光微流激光器中的法布里-珀罗谐振结构,微流激光比荧光检测方法更灵敏,而且激光信号具有更窄的线宽和更好的方向性,收集的传感信号光通过空间滤波、光谱选择等方法可以很好地滤除荧光背景的干扰。最主要的,光微流激光的强度比荧光强度高几个数量级,可实现更大的检测范围。本文实现了基于新型有机染料的光微流激光,一方面保留了光微流激光灵敏度高、探测极限低、检测范围宽、样品用量小、成本低等特点和优势,另一方面荧光有机染料具有快速响应,低成本和易于合成等优点,可用于特定的待测物识别与传感。本文围绕基于新型有机染料的光微流染料激光及其传感特性开展工作,主要研究了新型有机染料的微流激光特性和基于新型有机染料的光微流爆炸物传感及其性能优化。具体工作如下:(1)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光微流激光的法布里-珀罗谐振腔的设计和搭建。实验采用外径为1.4mm×1.4mm,内径为1.1mm×1.1mm的方形毛细管,将两根塑料软管连接至方形毛细管两端,缝隙用紫外胶填充并固化,形成微流通道,放入两片反射镜之间通过支架固定构成法布里-珀罗谐振腔。(2)实验中采用新型有机染料的酒精溶液作为增益介质,实现了基于法布里-珀罗谐振腔的光微流染料激光。在532 nm脉冲激光泵浦下,实验得出新型有机染料酒精溶液的最佳发光浓度为0.5mM。接下来,在最佳发光浓度下分别研究了新型有机染料的阈值、光稳定性和光限幅效应。实验证明,新型有机染料具有显着的优越性,为下面的爆炸物传感奠定了基础。(3)当新型有机染料与DNT以一定比例混合会产生淬灭效应,导致荧光强度减弱,经过F-P腔的放大后,相对应的激光强度也会明显减弱。基于这一特性,设计了硝基苯类爆炸物的检测,实现了对DNT的传感。结果显示,基于新型有机染料的光微流激光器可以达到4个数量级的大动态范围和更低的检测下限(10nM)。(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3-20)
许艳[5](2018)在《有机、钙钛矿激光材料与器件研究及性能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半导体激光材料凭借其价格低,激光阈值低,制备工艺简单,以及发射波长可调谐等优点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光泵浦有机激光器的研究已经趋于成熟,但电泵浦有机激光器依然是激光研究领域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实现电泵浦有机激光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有机半导体材料的低载流子迁移率、叁线态激子积聚和器件结构中不可避免的对光子的各种损耗因素。为解决这一难题,当前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开发新型低阈值有机激光材料、对已开发的有机激光材料进行光学增益的优化或筛选载流子迁移率较高的有机发光材料、并优化其光学增益性能。本文按照此思路开展了如下的研究工作:(1)开发PSF-Cz和PSF-Ph两种聚硅杂芴系蓝光有机激光材料。系统研究了这两个有机材料薄膜器件的光物理特性和光增益特性,包括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放大自发辐射(ASE)阈值以及光学净增益和损耗。利用一维二级分布反馈(DFB)光栅结构实现了PSF-Cz为增益材料的性能蓝光DFB激光器件,优化后的激光器件在出光波长448.4 nm处获得0.169?J/cm~2的低阈值和4.2%的输出效率。最后基于F?rster能量传递的基本理论,采用主客体掺杂的方法,将F8BT客体掺入PSF-Ph主体,形成PSF-Ph-F8BT共混薄膜体系,实现了对F8BT薄膜器件光学增益特性的优化。同时,系统分析了共混比例对PSF-Ph-F8BT共混薄膜的光物理特性和光学增益特性的影响。(2)将原本不具备激光行为的PCDTBT掺入到聚合物F8BT主题中,在共混薄膜体系F8BT-PCDTBT观察到发光在710 nm的近红外区域的低阈值(21?J/cm~2)ASE特性,并系统研究了主客体掺杂比例对F8BT-PCDTBT光学增益性能的影响。利用Pump-Probe技术测试共混样品的瞬态吸收光谱,进一步分析共混体系的发光机理。使用纳米压印技术制造柔性的一维DFB光栅结构,将共混溶液沉积在此衬底上实现了低阈值近红外的激光器件,表征共混材料的激光特性。再通过一系列的光学表征确定最佳共混比例。进而通过将另一种红光聚合物P3HT引入这一共混体系,实现了红光到近红外(IR)光学窗口(650 nm~710 nm)60 nm的ASE波长调节。(3)将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CH_3NH_3PbI_3通过两步法沉积在透明衬底上,制备成薄膜器件,表征其放大自发辐射特性,确定其光增益特性。同时还探究了基底类型、旋涂工艺以及泵浦光束的波长对CH_3NH_3PbI_3薄膜器件ASE阈值的影响。最后通过掺入PbBr_2制备混卤钙钛矿薄膜,通过调节碘元素与溴元素的比例,实现近红外范围内约140 nm宽度的波长调节。(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8-11-14)
张康[6](2018)在《兰光有机共轭聚合物激光性能研究和光纤放大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光纤放大器(Optical Fiber Amplifier,OFA)是一种光信号放大器件。它基于光增益材料的受激辐射特性,通过泵浦光增益材料使经过它的、原本微弱的光信号在保证振幅、相位、频率等光学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强度上的放大作用,主要应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信号的中继和整合。目前,掺杂稀土离子(如铒、镨、铥等)的无机光纤放大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并且被广泛应用到光纤通信中。但是,一般的无机光纤放大器工作波长位于1.31μm和1.51μm这两个远红外低损耗波段,缺少在可见光范围的光放大器。相比于远红外光信号放大器,可见光信号放大器具有信号传输量大、易检测等特点。区别于无机激光增益材料,有机激光增益材料在可见光范围内有着许多独特的光谱特性,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同时,可见光信号在塑料光纤(Plastic Optical Fiber,POF)中传播时,存在若干个低损耗窗口(450-520 nm,560 nm和650 nm),这就为可见光通信的应用提供了很多优势条件。在本论文的有机光纤放大器研制中,我们使用两种不同泵浦方式,通过两者之间的比较得出了更加适合有机光纤放大器的泵浦方案。本研究课题希望在对所选择的有机激光材料的光增益相关特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后,在无机光纤放大器的工作原理上,通过对光路和泵浦方式的设计,实现在可见光(目前是蓝光:400-500 nm)范围内的光放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研究两种光学性能优异的有机共轭聚合物兰光发射材料:PCF和Heptamer的放大自发辐射(Amplified Spontaneous Emission,ASE)和分布反馈(Distributed Feedback,DFB)激光特性,并研究相分离和β相对薄膜ASE、DFB激光特性以及激光输出光热稳定性的影响。实验表明,相分离以及β相对薄膜的光学性质具有重要影响;(2)研究光栅周期、占空比及光栅维度对DFB激光的性质影响,优化出不同增益材料的最佳DFB周期和占空比值;(3)搭建有机光纤放大测试光路,并研究不同的有机激光材料作为增益介质时,其光放大的增益效果。研究结果显示Heptamer具有较高的光增益特性和与PS的兼容性,在掺入PS的含量高达50 wt%后没有明显的相分离现象,且增益材料的光热稳定性明显改善;初步的测试结果显示以Heptamer为光增益材料的光纤放大器可以获得19 dB的信号增益;建议Heptamer可以作为理想的光增益介质掺入PS实现可见光范围的光纤放大器件。(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8-11-14)
郝亚茹,邓招奇[7](2018)在《高度方向性多光束有机激光(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DFB分布反馈结构的有机激光由于其自身优点备受关注,而利用高阶布拉格反馈的多光束有机激光及其原理鲜有报道。不同于以往的低阶布拉格反馈形成单波导或单光束激光,本文通过在平面有机半导体波导引入高阶布拉格反馈分别制备了红色和蓝色多束有机激光器。利用四阶布拉格反馈和PVK∶DCJTI薄膜实现叁光束红光激光器,出射角度为±53°和0.5°。利用五阶布拉格反馈和PS∶DSA-ph薄膜实现四光束蓝光激光器,出射角度为±18°和±75°。融合平面波导与光栅耦合的机理,研究了高阶布拉格光栅反馈与器件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的光束耦合角度和实际测试相符,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为多光束有机激光器件的设计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光学》期刊2018年04期)
张昊[8](2018)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在有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有机钙钛矿材料由于其适宜的带宽、低激子结合能、高光吸收系数、宽吸收光谱、高载流子迁移率和较长的载流子扩散长度等优点,已经成为了太阳能电池领域的研究热门。这种电池不仅制作成本低廉,而且光电转化效率较高,具有很高研究前景与应用价值。但是由于有机钙钛矿材料本身的不稳定性导致了这类电池在应用上产生了瓶颈。本论文主要结合脉冲激光沉积(Pulse Laser Deposition)技术制备了大晶粒高稳定的有机钙钛矿CH_3NH_3PbI_3薄膜和应用于有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超薄TiO_2致密电子传输层。主要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本研究工作的相关背景知识:有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程与工作原理。第二章,简要介绍了脉冲激光沉积技术、有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各层的常见薄膜制备方法以及所使用的测量仪器与表征方法。第叁章,主要研究了提高有机钙钛矿CH_3NH_3PbI_3薄膜的稳定性。有机钙钛矿材料CH_3NH_3PbI_3极易遇水分解,在空气中极不稳定。我们通过使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与气氛反应的方法,制备了大粒径的CH_3NH_3PbI_3薄膜,抑制了空气中水气对薄膜的破坏,显着地提高了CH_3NH_3PbI_3薄膜对水气的抵抗力。第四章,主要研究了使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代替旋涂法制备超薄的有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TiO_2致密电子传输层。使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制备的TiO_2致密层的电池可以达到旋涂法制备的电池的效率,并且相比于旋涂法更有利于TiO_2致密层大面积制备。第五章,本论文的简要总结,以及对下一步工作的展望。(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8-05-30)
徐巍[9](2018)在《有机激光微腔的构建及其湿度传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器件微型化和集成化技术的发展,光学微腔在基础研究和应用领域展现出很大的潜力。光学微腔是利用在折射率不连续的界面上的全反射效应,将光限制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并只能支持一个或者数个特定的光学模式谐振。光学微腔对光场良好的限域增强了光学空间模式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在各种光学谐振腔中,回音壁模光学微腔由于其较高的品质因子和很小的模式体积已被广泛用于各种传感器的设计。现有的绝大多数回音壁模传感器是由无源谐振腔组成,需要采用锥形光纤或棱镜耦合配置。另一方面,常规的光学微腔构建采用的半导体加工处理技术(自上而下)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目前,有机材料由于其良好的自组装特性,可以通过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的溶液法自组装形成具有规则结构的微腔。另外,包含增益介质的有源微腔,可以远程激发和收集光谱,更有利于回音壁模微腔在传感领域的应用。基于此,本文利用自组装法制备了有机球形回音壁模(Whispering-gallery mode,WGM)微腔和带状法布里-珀罗(Fabry-Perot,F-P)微腔,进一步研究了回音壁模微腔在传感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叁个方面:(1)通过乳液溶剂蒸发法制备了掺杂有机染料DCM的聚苯乙烯(PS)微球。微球尺寸在1-10微米之间,微球表面较为光滑,球形度好。利用飞秒激光作为泵浦光源对微球的激光特性进行研究,微球在600-630 nm红光波段出现回音壁模激射,微球的阈值为3.8 W/cm~2,品质因子为3035。同时,利用FDTD的方法,研究了球形微腔内的光场分布。为了得到更多PS微球微腔的受激辐射行为特征,我们进一步对尺度依赖的受激辐射特性作了系统的研究。利用聚苯乙烯和有机增益介质良好兼容性的优势,将香豆素6和有机小分子DSO-TF引入微球,分别实现绿波段和蓝波段的受激辐射。(2)利用溶液自组装法制备了DSO-TF有机半导体微米带,微米带长1-10微米。利用飞秒激光作为泵浦光源对微米带的激光特性进行研究,微米带在430-440 nm蓝光波段出现F-P激射。微米带的阈值为24.8 W/cm~2,品质因子为2169。(3)光在回音壁模微腔内不断地进行内壁全反射,会增强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利用回音壁模微腔对周围环境的灵敏性,将球形微球作为传感元件,尝试了对相对湿度的检测,随着相对湿度从0变化到97%,模式移动了0.59 nm,灵敏度为6 pm/RH%,并对传感机理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8-05-23)
何凤玺[10](2018)在《准分子激光辅助微铣削加工有机玻璃微通道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高科技领域的飞速发展,对于微流控芯片的需求不断增加。有机玻璃PMMA价格低廉,成型方便,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和生物兼容性,是目前制作微流控芯片的一种主流材料。激光辅助微铣削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加工技术,为微流控芯片提供了一种新的加工途径。以有机玻璃微通道的激光辅助微铣削加工为背景,探究了准分子激光辅助微铣削加工机理。在此基础上设计并搭建了248nm准分子激光辅助微铣削加工系统,最后在搭建的加工系统上对准分子激光辅助微铣削加工有机玻璃微通道进行了实验研究,初步研究了准分子激光辅助微铣削工艺参数。综述了准分子激光的特性以及准分子激光刻蚀聚合物材料的特点,介绍了准分子激光刻蚀聚合物材料的叁种理化模型包括光化学模型、光热模型和光热-光化学模型;利用传热学知识理论分析介绍了激光辐射作用和剪切作用产生的热量对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并结合最小切削厚度机理为接下来的准分子激光辅助微铣削加工实验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设计了准分子激光辅助微铣削加工系统。根据设计要求提出了加工系统各项技术参数,对系统进行了模块化设计,主要模块包括:精密位移模块、微铣刀及电主轴模块、激光辅助模块和在线视觉检测模块。规划了加工系统的布局方式和主要零部件的配置,并根据精度分配方案,对加工系统各主要零部件进行合理选型。开展了248nm准分子激光辅助微铣削实验研究,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微通道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实验因素在选定的变化范围内,扫描速度和主轴转速对工件微通道表面粗糙度Ra值的影响较大,相对于激光参数来说,铣削参数对微通道表面粗糙度Ra值的影响明显强于激光参数。基于优化的工艺参数组合,加工的有机玻璃微通道表面粗糙度可达Ra50nm左右,边缘整洁,通道宽度均匀。(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期刊2018-05-01)
有机激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激光显示具有全色域、高亮度、极限高清、真3D等颠覆性优势,是继阴极射线显示、液晶显示、LED显示之后的下一代技术。激光显示已经在激光电视、激光影院等领域实现了商品化。然而,这种利用投影叁基色激光的方式限制了激光显示在手机等平板领域的应用。将红绿蓝叁色的微纳激光作为单个像素,构建主动发光的全色激光阵列作为显示面板,是发展平板激光显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机激光论文参考文献
[1].冯状状,黄明强,徐俊,蔡顺有,赵卫雄.激光解吸电离技术在线测量苯水相二次有机气溶胶[J].光学技术.2019
[2].新型.化学所在有机全色激光显示方面取得重要突破[J].化工新型材料.2019
[3].吴杰,陈凌,陈群定,陈伟建,林子俺.基于磁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表面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质谱在食用油快速鉴定中的应用[J].分析测试学报.2019
[4].范茂雯.基于新型有机染料的光微流激光及其爆炸物浓度传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
[5].许艳.有机、钙钛矿激光材料与器件研究及性能优化[D].南京邮电大学.2018
[6].张康.兰光有机共轭聚合物激光性能研究和光纤放大器设计[D].南京邮电大学.2018
[7].郝亚茹,邓招奇.高度方向性多光束有机激光(英文)[J].中国光学.2018
[8].张昊.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在有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D].东南大学.2018
[9].徐巍.有机激光微腔的构建及其湿度传感研究[D].东南大学.2018
[10].何凤玺.准分子激光辅助微铣削加工有机玻璃微通道的实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