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介孔氧化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工艺,活性氧化锌,表征
介孔氧化锌论文文献综述
潘庆辉[1](2015)在《纳米介孔氧化锌的制备及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氨-硫酸铵法生产工艺,可生产出具有高纯度、高活性、粒径小、椭球体或链球体、含介孔的优良物理性质的氧化锌;同时对工艺中间体碱式硫酸锌、前驱体碳酸锌和最终产品氧化锌进行了相关检测与表征。(本文来源于《江西化工》期刊2015年03期)
徐彭波,任铁真[2](2013)在《介孔氧化锌的制备、表征及其光降解Cr(VI)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降低废水中Cr(VI)的降解成本并提高光催化降解效果,以介孔碳为硬模板制备介孔氧化锌(m-ZnO)。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镜、紫外-漫反射光谱对其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紫外光降解Cr(VI)测试了其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显示:m-ZnO具有与传统ZnO相同的二维六方结构,且具有高度有序的介孔结构,其光催化降解Cr(VI)效果较传统ZnO明显提高,且光催化性能稳定。(本文来源于《材料保护》期刊2013年10期)
张春玲[3](2011)在《膜分散微结构反应器制备纳米氧化锌及介孔氧化锌微球》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ZnO被广泛用作橡胶促进剂、高效吸收剂、光催化降解、气敏传感器等等。目前工业上制备纳米氧化锌采用的是均匀沉淀法,但是这个方法得到的纳米氧化锌的晶粒粒径较大,粒度分布宽,而且原料价格高。传统的直接沉淀法用的反应器是搅拌反应器。按照结晶动力学理论,制备纳米颗粒的关键是高的过饱和度。然而搅拌反应器很难达到高过饱和度,且混合性能差,制备得到的纳米颗粒的晶粒粒径较大,而且粒度分布较宽。所以发展一种高效的混合设备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以ZnSO4和NH4HCO3为原料,利用膜分散微结构反应器成功制备了纳米氧化锌。同时讨论了前驱物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升温速率、原料浓度及其两相流速对纳米氧化锌晶粒粒径的影响。将产品用同步热分析仪(TG-DSC)、X射线衍射仪(XRD)、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比表面积分析仪(BET)、透射电镜(TEM)等测试技术进行结构及表面形貌的表征。XRD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产物焙烧后得到六方晶系纳米ZnO,平均晶粒粒径为9.4 nm。TEM照片表明氧化锌颗粒呈类球形,颗粒平均粒径大约为9.3 nm,与XRD测得的晶粒粒径结果一致。另外,前驱物焙烧温度对纳米ZnO晶粒粒径和纯度影响很大,此方法制备纳米ZnO的优点是:所制备的纳米ZnO晶粒粒径小,粒度分布窄,且原料便宜,可连续操作。2.利用膜分散微结构反应器结合水热过程成功制备了直径约为10μm的介孔氧化锌微球。首先,ZnSO4和NH4HCO3在膜分散微结构反应器中反应生成Zn5(CO3)2(OH)6前驱物,然后此前驱物在CTAB或者F127的帮助下,在80℃下水热反应2 h组装成Zn5(CO3)2(OH)6微球,焙烧后得到氧化锌微球。实验结果表明膜分散微结构反应器制得的氧化锌微球比搅拌法制得的氧化锌微球更加均匀,球形度更好。实验过程中,不加表面活性剂或者没有水热过程,都不能制得均匀的氧化锌微球。SEM照片表明单分散氧化锌微球由片状氧化锌组成,而进一步研究表明,片状氧化锌由粒径为9.0 nm的颗粒组成的棒状氧化锌组成。吸附-脱附等温线表明使用CTAB制备的氧化锌微球有明显的介孔结构,平均孔径为13.8 nm,比表面积高达71.3 m2/g,比没有使用表面活性剂制备的纳米颗粒的比表面积大很多。(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1-04-01)
吕华,刘玉民,李双庆,席国喜[4](2011)在《介孔氧化锌的微乳液法制备及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AB)/苯乙烯/硝酸锌溶液/过硫酸钾组成的聚苯乙烯微乳液为模板,提出一种制备介孔氧化锌的简易方法,研究了煅烧温度对介孔氧化锌结构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介孔形成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煅烧温度较高时,所得介孔氧化锌的孔径较大,比表面积较小;当煅烧温度为500℃时,所得纳米氧化锌的比表面积为11.013 m2.g-1,孔容为0.135 cm3.g-1,介孔分布在40.2 nm左右。此外,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实验表明所制备的介孔ZnO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性能。(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屠国平[5](2009)在《介孔氧化锌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微相氨蒸发诱导自组装法成功制备了介孔氧化锌,并对其进行氮气的低温吸附和脱附测定其BET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分布,结合Low-Angle XRD和TEM表征氧化锌的结构;利用Wide-Angle XRD、HRTEM,、EDS、SAED等表征方法对氧化锌孔壁的物相和晶相进行分析;讨论不同合成条件对介孔氧化锌的孔结构的影响,并探讨微相氨蒸发自组装法制备介孔氧化锌的成孔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介孔氧化锌的BET比表面积和孔容分别为223.77 m~2g~(-1)和0.6930cm~3g~(-1),孔径为9.79 nm;孔壁晶型为红锌矿型氧化锌(a=3.253,c=5.213,P6_3mc,JCPDS card No.:079-0207)单晶;氧化锌形成介孔结构,其反应温度必须在70℃以上;蔗糖的量和氨的量对氧化锌介孔结构有一定影响;后处理的晶化温度对氧化锌的晶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抑菌环法和最小抑菌浓度法,对所合成的不同BET比表面积介孔氧化锌进行抗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介孔氧化锌的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能达到100μg/mL,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能达到50μg/mL,说明介孔氧化锌的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09-04-02)
熊光伟[6](2008)在《纳米介孔氧化锌及其复合氧化物的制备、表征和催化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ZnO作为催化剂载体或助剂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但由于其比表面较小,不利于活性组分的分散,将ZnO制备成介孔材料可显着提高其比表面积。叁嵌段高聚物F-127表面活性剂具有价格低廉、无毒、可生物降解等优点,以F-127为模板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介孔ZnO(m-ZnO)可明显提高其比表面,对于人们普遍关注的环境友好尤为重要,通过添加第二组分M(=Ce,Zr和Mg)可在不同程度改善m-ZnO水热稳定性。本文以F-127,十六胺,SDS为模板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m-ZnO材料。研究了模板剂的种类、pH值、制备方法、模板剂和锌源比、水热温度和焙烧温度等制备条件对m-ZnO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以甲醇水蒸汽重整制氢为探针反应,探讨了m-ZnO载体及m-ZnO-MO_x(M=Ce、Mg和Zr)复合载体对Pd基催化剂活性的影响。采用XRD、TEM、BET、DTA、FT-IR和TPR等方法对m-ZnO、m-ZnO-MO_x复合载体及Pd基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结构和晶相进行了表征,并与催化活性关联,探讨了催化材料活性-组成-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1.以叁嵌段高聚物F-127、十六胺或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模板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系列m-ZnO,考察了模板剂种类、模板剂与锌源摩尔比、沉淀剂种类、水热温度及焙烧温度等因素对m-ZnO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F-127模板剂合成的m-ZnO性能最佳。当F-127与锌源摩尔比为1∶500,沉淀剂为CO(NH_2)_2,水热温度为90℃,焙烧温度为400℃时所制备的m-ZnO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平均孔径。2.不同制备方法(水热法、沉淀法)所制得m-ZnO的性能有较大差异,以水热法制备的m-ZnO具有较大的BET比表面积(124.7m~2/g)、孔容和孔壁厚度,其比表面积大于103.6m~2/g的文献值。由于水热法采用尿素为沉淀剂,在一定温度下水解,OH~-从溶液中缓慢、均匀产生,使溶液的pH恒定在一定的范围,对形成细小的Zn(OH)_4~(2-)、增大m-ZnO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壁厚度有利。3.以m-ZnO和ZnO为载体制备了Pd基催化剂,研究了Pd/m-ZnO和Pd/ZnO催化剂对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催化活性的影响。与Pd/ZnO催化剂相比,Pd/m-ZnO催化剂对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氢气产率和CO_2选择性,因为m-ZnO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活性组分Pd在m-ZnO载体表面上有较高的分散度。4.合成了m-ZnO-MO_x(M=Ce、Mg和Zr)复合氧化物,研究了不同复合氧化物载体对Pd基催化剂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一定量的第二组分对催化剂的结构有较大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Pd基催化剂的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活性顺序为Pd/m-ZnO-CeO_2>Pd/m-ZnO-MgO>Pd/m-ZnO-ZrO_2,这与m-ZnO-CeO_2复合载体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小Pd粒以及Pd与m-ZnO-CeO_2较强的相互作用有关。5.制备出不同Ce含量的Pd/m-ZnO_(1-x)CeO_(2(x))(x=0.1、0.2、0.3、0.4、0.5、0.8)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铈含量x的增加,催化剂活性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x=0.3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好,这归因于x=0.3时复合氧化物载体的比表面积最大、活性组分与载体的相互作用最强、催化剂对反应物甲醇的吸附量最大,这些均有利于甲醇部分氧化制氢反应性能的提高。(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08-12-16)
介孔氧化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降低废水中Cr(VI)的降解成本并提高光催化降解效果,以介孔碳为硬模板制备介孔氧化锌(m-ZnO)。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镜、紫外-漫反射光谱对其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紫外光降解Cr(VI)测试了其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显示:m-ZnO具有与传统ZnO相同的二维六方结构,且具有高度有序的介孔结构,其光催化降解Cr(VI)效果较传统ZnO明显提高,且光催化性能稳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介孔氧化锌论文参考文献
[1].潘庆辉.纳米介孔氧化锌的制备及表征[J].江西化工.2015
[2].徐彭波,任铁真.介孔氧化锌的制备、表征及其光降解Cr(VI)性能[J].材料保护.2013
[3].张春玲.膜分散微结构反应器制备纳米氧化锌及介孔氧化锌微球[D].曲阜师范大学.2011
[4].吕华,刘玉民,李双庆,席国喜.介孔氧化锌的微乳液法制备及表征[J].人工晶体学报.2011
[5].屠国平.介孔氧化锌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6].熊光伟.纳米介孔氧化锌及其复合氧化物的制备、表征和催化性能[D].南昌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