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迪斯尼木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花木兰,形象流变,迪斯尼动画电影
迪斯尼木兰论文文献综述
万潇[1](2019)在《浅析迪斯尼动画电影中“花木兰”形象的流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学者对于迪斯尼系列动画电影《花木兰》研究颇丰,但最深刻的也只是点到了这一形象的流变只是"美国文化渗透"的典型,并未对其实行这一政策进行更深入的剖析。本文以迪斯尼动画电影"花木兰"形象为研究对象,探讨这一形象与中国传统对于"木兰"想象的异与同,从而指出美国改编电影背后更深层的文化动机,即中美双方经济"合作与竞争"的实质。(本文来源于《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一期座谈会资料汇编》期刊2019-09-09)
况玲玉[2](2019)在《基于中西文化的美国迪斯尼动画电影《木兰》研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1世纪,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重要,由中国题材改编的西方动画电影逐渐增多,受到全世界人民的热捧。美国迪斯尼公司出版的动画电影《木兰》就是其中之一。该文就《木兰》中展现的中国元素和西方元素、中国花木兰和西方花木兰、《木兰》的中国化元素移植和美国式的改变、《木兰》成功的原因4个方面对美国迪斯尼动画电影《木兰》进行研究分析。(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9年17期)
张琪[3](2019)在《“他者”的眼光》一文中研究指出迪斯尼动画电影《花木兰》自上映之日始,就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他们对影片的看法和评价褒贬不一。本文以影片的中国元素为研究对象,以“他者”的眼光为视角,结合文化维度、高低语境等跨文化传播相关理论,分析迪斯尼对中国元素的文化误读与文化转换现象。本文研究目的是从“他者”眼光的背后发掘中西文化在不同维度上的差异。本文首先对研究视角(“他者”的眼光)的内涵进行分析,“他者”眼光是一种可以转换的跨文化视角,花木兰题材相对于迪斯尼制作团队来说属于他者,而就中国受众与研究者的视角看,迪斯尼拍摄的动画电影《花木兰》也属于他者。“他者”是与我相对的另一方,我与“他者”之间是一种相对平等且可以相互转换的关系。“他者”眼光作为一种视角,在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其次,本文站在中国的立场上,从龙形象、祖先崇拜观念和封建等级观念叁个方面入手,结合这些表层和深层的中国元素在影片中的具体呈现,有针对性的分析迪斯尼的文化误读现象,发现其背后体现的中西文化不同层面的差异。在阐述文化转换含义的基础上,解析迪斯尼木兰故事的叙事结构、人物形象、语境和语言风格、故事主题和价值观六个方面的“美国化”和“普遍化”的转换,并对这种文化转换的特点和原因进行剖析,旨在理性和客观地解读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转换现象。本文还引入了纵向文化转换和横向文化转换的概念,对比分析木兰故事的“纵向文化转换”和“横向文化转换”,剖析中美木兰故事改编的不同特点,从改编特点的背后发掘中美文化在不同层面上的差异。在分析迪斯尼文化误读与文化转换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看待这种现象的原则:尊重文化差异,追求“视域融合”;避免刻板印象,实现文化宽容。在此基础上,可以更加客观和全面的体察中西文化的差异。在分析迪斯尼对中国文化的误读与转换现象的基础上,本文在最后重估了迪斯尼电影《花木兰》中国元素的文化意义。迪斯尼电影《花木兰》在保留木兰故事核心要素的前提下,进行了创造性的改编,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通过外部视角来反观自身的发展,能够让我们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不足,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和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不仅如此,通过“他者”视角反观中国传统文化,能够让中国受众与研究者能够更清楚的认识自身文化的特征。(本文来源于《河北经贸大学》期刊2019-03-01)
万潇[4](2018)在《浅析迪斯尼动画电影中“花木兰”形象的流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学者对于迪斯尼系列动画电影《花木兰》研究颇丰,但最深刻的也只是点到了这一形象的流变只是"美国文化渗透"的典型,并未对其实行这一政策进行更深入的剖析。本文以迪斯尼动画电影"花木兰"形象为研究对象,探讨这一形象与中国传统对于"木兰"想象的异与同,从而指出美国改编电影背后更深层的文化动机,即中美双方经济"合作与竞争"的实质。(本文来源于《荆楚学术2018年12月(总第二十六期)--第二十六届荆楚学术研讨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8-12-25)
严静[5](2018)在《西方语境下的中国故事——迪斯尼动画电影《木兰(Mulan)》的文化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中国民间传说中的"花木兰"形象为切入点,对迪斯尼动画电影《木兰(Mulan)》中"花木兰"这一中国文化符号的运用和重构进行对比分析。迪斯尼借用中国民间传说,将本土文化的原材料进行市场和价值观层面的双重"改造",从而使"他者"文化遭遇了身份改写。(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18期)
林婧婧[6](2018)在《中国民间故事转换后的西方视域——以迪斯尼电影《花木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多次被电影作品改编的"木兰故事"这一民间故事为一个小小的切口,着重对迪斯尼的动画电影《花木兰》这部电影进行分析。探讨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语境中,中国民间故事在电影这一媒介中呈现的不同表现形式,探寻今后电影对民间文学进行改编的过程中可以借鉴的策略,进而分析中国电影如何吸收、整合外来文化,如何继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如何在商业电影的模式下利用民族文化中丰富的养料,实现商业与艺术上的成功。(本文来源于《电视指南》期刊2018年05期)
张丽霞[7](2017)在《花木兰形象的跨国变异研究——《木兰诗》与迪斯尼动画《花木兰》的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别文学是一种以政治地域观念"国家"为界限的文学研究,如中国文学、法国文学、美国文学等。它们都是一个个独立的文学单位,具有各自的文学传统。但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学如果只在自己的文明圈中发展,必然就会走向衰弱。因此,文学开始在世界各地进行传播与交流。顺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就出现了跨国别的文学研究。而对跨国别的文学进行研究,必然会涉及一国文学流传到他国之后所产生的变异的问题。本文就以"花木兰"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比较中国花木兰形象流传到美国之后所发生的变异。(本文来源于《山西农经》期刊2017年14期)
马力[8](2016)在《从西方现代视角直面中国文化机体与国民灵魂——谈迪斯尼动画《花木兰》的跨文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动画片《花木兰》取材于中国的同名故事。当迪斯尼公司决定拍它的时候,对它的价值判断与艺术处理面临着选择:一是东方化,二是西方化。但是迪斯尼公司并没有简单地在二者之间取舍,而是走了另一条路:兼顾东西方双重价值与艺术尺度:既保留原故事的主干,又增添辅线或其他故事;既保留原故事的东方价值观,又从西方现代视角出发,对原故事中阙如、但在东方人性中隐性存在的现代文化价值元素加以挖掘;既大量使用中国文化符号,又付诸西方艺术形式的表现,从而全面提升了动画的品质,使之(本文来源于《新世纪剧坛》期刊2016年02期)
左春雷[9](2014)在《迪斯尼影片《花木兰》中的东方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萨义德指出:“东方主义”是建立在关于“东方”与“西方”的本体论与认识论区分基础上的一种思维方式。凡是简单的把世界分为东方和西方作为起点的对东方、东方人、东方习俗、东方思想、东方命运等等进行本质主义陈述的写作都属于东方主义。“东方主义”不仅存在于西方的文学、音乐、建筑、戏剧里,而且广泛存在于文化产业的衍生物——影视作品中。电影的开始繁荣的时候正是西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在全球盛行,纵览西方电影,“东方主义”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本文就以西方电影之一——迪斯尼动画电影《花木兰》为例,通过对影片中细节的分析,对影片中的“东方主义”思维予以剖析,来唤醒人们对新时期文化霸权主义的认识。作为文化工业的迪斯尼动画产业,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制作技术、发达的全球发行和营销体系,显示了其在资本实力背后隐藏的话语权。迪斯尼的动画片《Mulan》在重现“他者”的过程中,对本土文化进行了东方化和美国化。原作《木兰辞》中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美国主流文化的置换。在这个过程中,第叁世界的文化遭受到强势文化有力的渗入和强权干预,导致自己的民族文化被边缘化。本文作者从不同的角度,针对影片中具体细节的研究和分析来揭示该作品中所体现的西方人对于东方文化的误读,篡改与整合。这些与萨义德东方主义理论中所提到的镜像东方正好一致。第一章,作者从影片中环境的设置入手。分别研究了自然环境和人物生活环境的设定。第二章,主要研究影片中各种道具和器物的使用。道具的使用,是影片从细节上表现故事和故事背景的主要手段。第叁章主要研究和分析作品中的人物。电影中人物的身份配置,包括人物关系,职务,以及其承担的社会角色。最后,作者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影片的分析研究,首先来说明该作品虽然取自中国文学作品,但是最终所表达的是美国人的文化和价值观。并提出在文化多元多极化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为文化建立平等的对话平台。在促进文化交流的同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和优势。(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4-11-20)
梁英[10](2014)在《从动漫电影《花木兰》看迪斯尼的全球化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迪斯尼从世界各国的文学名着、传说故事中提取素材,拍成电影,并能取得巨大成功。中国家喻户晓的花木兰被成功搬上迪斯尼银幕并获得了巨大成功,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例子。全球化语境下,迪斯尼是如何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的呢?本文拟以美国动漫电影《花木兰》为例,探讨全球化语境下迪斯尼的跨文化传播策略。(本文来源于《电影文学》期刊2014年15期)
迪斯尼木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1世纪,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重要,由中国题材改编的西方动画电影逐渐增多,受到全世界人民的热捧。美国迪斯尼公司出版的动画电影《木兰》就是其中之一。该文就《木兰》中展现的中国元素和西方元素、中国花木兰和西方花木兰、《木兰》的中国化元素移植和美国式的改变、《木兰》成功的原因4个方面对美国迪斯尼动画电影《木兰》进行研究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迪斯尼木兰论文参考文献
[1].万潇.浅析迪斯尼动画电影中“花木兰”形象的流变[C].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一期座谈会资料汇编.2019
[2].况玲玉.基于中西文化的美国迪斯尼动画电影《木兰》研究分析[J].科技资讯.2019
[3].张琪.“他者”的眼光[D].河北经贸大学.2019
[4].万潇.浅析迪斯尼动画电影中“花木兰”形象的流变[C].荆楚学术2018年12月(总第二十六期)--第二十六届荆楚学术研讨交流会论文集.2018
[5].严静.西方语境下的中国故事——迪斯尼动画电影《木兰(Mulan)》的文化解析[J].青年文学家.2018
[6].林婧婧.中国民间故事转换后的西方视域——以迪斯尼电影《花木兰》为例[J].电视指南.2018
[7].张丽霞.花木兰形象的跨国变异研究——《木兰诗》与迪斯尼动画《花木兰》的对比[J].山西农经.2017
[8].马力.从西方现代视角直面中国文化机体与国民灵魂——谈迪斯尼动画《花木兰》的跨文化特征[J].新世纪剧坛.2016
[9].左春雷.迪斯尼影片《花木兰》中的东方主义[D].河北师范大学.2014
[10].梁英.从动漫电影《花木兰》看迪斯尼的全球化策略[J].电影文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