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车身焊装车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白车身,规划,双线策略
车身焊装车间论文文献综述
贺政斯,姚晓春[1](2019)在《双线策略在白车身焊装车间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白车身焊装车间多车型柔性制造是满足汽车市场多样化需求的主要方向。文章介绍了双线策略在整车制造厂白车身焊装车间的应用和特点,并将双线策略与传统单一线体混线制造策略在投资成本,改造周期,物料切换方面进行对比,阐述双线策略的优势及双线策略应用的相关注意事项,对未来各整车制造厂白车身焊装车间工厂规划具有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9年18期)
李广,唐文灿,陶杰[2](2017)在《焊装车间传统车身生产线搬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是介绍传统车身线的结构以及搬迁方案,提出了在搬迁过程中各个模块在恢复中如何定位,有效保证定位精度,保证生产线恢复生产的进度及质量。(本文来源于《装备制造技术》期刊2017年12期)
李贺强[3](2015)在《焊装车间车身零部件上线常用输送形式》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车身的四大工艺之一的焊装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机器人应用非常广泛,车身零部件的上线方式也衍生出了多种方式,常见有BUFFER(积放式输送机构)、EMS、上料台、精定位料架等。多样化的上线形式根据产品和产能的不同有分别的应用。焊装是汽车生产工艺的第二工序,每个大型的汽车生产企业都有(本文来源于《汽车工艺师》期刊2015年09期)
信恒保[4](2015)在《汽车白车身焊装车间混流生产线平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客户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加剧,使得企业必须具备良好的柔性,在生产成本最低、质量最优的前提下,以最短的交货时间来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混流生产是指在基本上不改变或较少地改变现有生产设备的条件下,对生产线进行合理的组织和调度优化,实现多品种产品的柔性化共线生产。本文以BBA公司汽车白车身焊装车间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关IE技术、价值增值生产系统(Value-added production system,VPS)理论和数学算法,研究了其混流生产线平衡和排序的优化技术。首先,本文介绍了混流生产线平衡理论,以及白车身30U焊装车间、焊装线的现状,详细论述了白车身焊装线的工艺流程及混流生产模式,并给出其混流车间布置图。其次,针对其中两条焊装线中节拍不均衡的现象,利用IE技术中的山积表、5W1H提问法和ECRS等分析工具对其进行优化改进,并应用VPS理论逐一论述了物流超市和拖车发运点的优化项目;针对混流生产线投产排序问题,建立了以物料消耗平准化和装配线的超载时间最小化为优化目标的数学模型,设计一种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将其应用于精整线排序问题的实例中。最后,通过Witness仿真软件分别模拟合车线平衡前后和精整线投产排序的生产装配过程,验证了该改善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本文研究中所提出的各种优化技术和方法,不仅对汽车白车身混线平衡和排序问题的优化具有理论指导作用,也能为以后其他类似的混流生产线平衡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沈阳大学》期刊2015-06-17)
金东海,吴青云,杨旭乐,刘春利[5](2014)在《焊装车间白车身车辆识别代号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从源头管控汽车的市场流通,对白车身车辆识别代号进行应用研究。本文从车辆识别代号的基本结构和要求出发,着重介绍了其主要工艺要求及其选用标准,降低了选购设备的风险,有助于新车型、新项目的规划、统筹和实施。(本文来源于《汽车工艺与材料》期刊2014年05期)
孙乐涛,吴青云[6](2014)在《汽车车身制造中焊装车间烟尘解决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汽车白车身制造过程中,白车身焊接会产生大量的烟尘,为优化操作工工作环境,降低操作工身体危害,减少污染气体排放,焊接烟尘治理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主要介绍除尘设备的基本构造、焊装车间烟尘解决方案,并结合成功应用案例,详细的阐述了焊接烟尘的治理方案,为后期除尘方案的合理制定提供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金属加工(热加工)》期刊2014年06期)
余文超[7](2013)在《焊装车间轿车车身尺寸检测及控制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汽车产品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汽车产品在市场中竞争力的强弱,而产品的品质取决于产品的设计与制造,产品设计赋予了产品品质以至关重要的基础特性,但产品制造质量决定着汽车的整体性能以及使用稳定性。焊装车间的车身尺寸检测及控制是各个汽车企业的难题,本文结合某轿车生产企业焊装车间的工艺流程及制造设备的特点,系统地研究了车身尺寸控制系统。从生产过程控制和检测控制两个方面出发,对尺寸评价及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车身尺寸数据及其特点并建立数据优化模型,进一步优化车身检测数据。本文首先建立了车身尺寸质量控制系统,从制造过程和制造工艺两个角度出发,运用5M1E质量分析法对车身尺寸偏差来源进行分析,得出偏差产生原因。并研究了车身尺寸控制因素,进而建立车身尺寸质量控制系统,确定了车身尺寸质量控制的方法。其次,研究了生产过程中尺寸控制的运行依据、运行方法和优化方法,实现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输入要素,即人、机、料、法、环加以控制,最终实现理想的制造质量和产品质量。并从车身尺寸质量评价方法、车身尺寸检测方法、车身尺寸问题特点分析和工艺改进四个方面对车身尺寸监测控制进行阐述。最后,对车身尺寸测量数据进行优化,对车身生产过程中的在线测量频次进行了研究优化,提高了测量的科学性、有效性,并同时实现了生产能力的提高。针对叁坐标测量测点多、频次低的特点,以及在线测量测点少、频次高的特点,建立了两种测量方法之间的联系,完善了测量数据模型,得到更为准确完善的数据库,便于车身质量问题分析和解决。本文的研究方法运用在某焊装车间的车身质量控制系统中,通过数据获取、分析、优化、监控等手段,实现对车身尺寸控制不断改进,使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3-11-01)
汪得亭,张西巍,李孝云,汪金华[8](2013)在《AVI系统在重卡焊装车间车身积放链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物料管理、生产排序、质量跟踪是汽车行业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将AVI(Automatic Vehicle Identification System)车身自动识别系统,应用到焊装车间积放链输送线中,通过车身识别、跟踪、积放路由计算设计,记录产品质量信息、控制质量,优化生产管理及物料管理,提高调度效率,大幅提高了车间的自动化水平,增加了效益。(本文来源于《制造业自动化》期刊2013年14期)
徐镇[9](2009)在《基于eM-Engineer的车身焊装车间人机工程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机工程学把人—机—环境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研究,以创造适合于人操作的机械设备和作业环境,使人—机—环境系统相协调,从而保证人安全、健康、高效、舒适的工作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工作和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机工程学的应用也越来越快捷、准确。本文应用人机工程学仿真技术以及人机工程学的理论与方法,评估了某汽车企业车身焊装生产车间的人机工程现状,对典型人机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可行的改善方案,实践证明改善效果明显。本文首先通过计算机辅助人机工程学、人机工程原理与分析方法和焊装工位建模仿真技术的总结,引入了eM-Engineer仿真软件。接着在eM-Engineer软件中构建了焊装工位的叁维虚拟模型并仿真工人操作的全过程,还原生产现场真实场景。本文通过计算机仿真,并结合人机工程理论,分析并改善了焊装车间内人机状况较差的工位上的具体问题:(1)设计了一种具有宜人结构的车门外板物料架,使工人取外板的动作更舒适,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整个操作的动作数和时间也减少了一半;(2)引入了机械吊具解决车门的双人手工搬运问题,减轻了工人负荷;(3)设计了一种无遮挡、梯形结构的物料箱,将物料在箱内按层排列,工人能轻松的抓起物料,不需寻找、弯腰;(4)在工位上增加锤的喇叭型套筒支架和砂轮的支架,改善了工人在取放工具时必须寻找、弯腰的问题;(5)在工位上增加工业吹风机,由工人手持将散落在外板上的焊渣吹落,避免了非常困难的手举外板抖落焊渣的动作;(6)更换了一种滑动式的焊枪悬挂锁链,简化了工人旋转焊枪的多余动作,缩短了作业时间。最后,本文借助eM-Engineer软件的人机工程分析工具,讨论了影响劳动负荷的因素;引入了模糊层次分析法,对不同工种的工人在正常工作时所承受的劳动负荷进行评价,得到了满意的评价结果;然后,根据评价的结果及经验,提出了保持工人最佳劳动负荷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9-04-25)
梅世保[10](1998)在《神龙富康轿车车身焊装车间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神龙富康轿车车身焊装车间的建设过程及特点,系统地论述了合理地投资,正确选择与实施先进的工艺及设备是大批量生产高质量轿车车身的前提及可靠保证。(本文来源于《汽车工艺与材料》期刊1998年11期)
车身焊装车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是介绍传统车身线的结构以及搬迁方案,提出了在搬迁过程中各个模块在恢复中如何定位,有效保证定位精度,保证生产线恢复生产的进度及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车身焊装车间论文参考文献
[1].贺政斯,姚晓春.双线策略在白车身焊装车间的应用[J].汽车实用技术.2019
[2].李广,唐文灿,陶杰.焊装车间传统车身生产线搬迁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17
[3].李贺强.焊装车间车身零部件上线常用输送形式[J].汽车工艺师.2015
[4].信恒保.汽车白车身焊装车间混流生产线平衡研究[D].沈阳大学.2015
[5].金东海,吴青云,杨旭乐,刘春利.焊装车间白车身车辆识别代号的应用研究[J].汽车工艺与材料.2014
[6].孙乐涛,吴青云.汽车车身制造中焊装车间烟尘解决方案[J].金属加工(热加工).2014
[7].余文超.焊装车间轿车车身尺寸检测及控制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3
[8].汪得亭,张西巍,李孝云,汪金华.AVI系统在重卡焊装车间车身积放链上的应用[J].制造业自动化.2013
[9].徐镇.基于eM-Engineer的车身焊装车间人机工程仿真研究[D].山东大学.2009
[10].梅世保.神龙富康轿车车身焊装车间设计[J].汽车工艺与材料.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