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茄子,化感物质,豆蔻酸,土壤微生物群
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论文文献综述
尹玉玲,汤泳萍,谢启鑫,罗绍春,赵萍[1](2017)在《豆蔻酸对茄子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了化感物质豆蔻酸对茄子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理功能类群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豆蔻酸处理显着增加了茄子根际微生物生理类群数量,细菌菌群数随处理浓度增加而逐渐增加;硝化细菌与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变化一致,1.00 mmol/kg豆蔻酸处理的数量最多;0.05~1.00 mmol/kg豆蔻酸处理的固氮菌数量显着高于对照。与对照相比,豆蔻酸处理后土壤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显着增加,脲酶在中高浓度豆蔻酸处理中显着增加,蛋白酶活性均显着高于对照,但各处理浓度之间差异不大。豆蔻酸处理明显增加了茄子株高和茎粗。(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马得祯,郭晓冬,谭雪莲,郭天文[2](2016)在《马铃薯连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马铃薯连作对根际微生物生理类群的影响.【方法】以轮作(小麦)为对照,研究马铃薯连作1、3、5a根际土壤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硝化细菌、纤维素厌氧细菌和好氧细菌的变化.【结果】种植小麦的轮作土壤细菌数量显着高于马铃薯连作土壤.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土壤氨化细菌数量连作1a的比连作3a、连作5a的分别提高54.32%和224.68%,土壤硝化细菌数量连作1a的比连作3a、连作5a的分别提高42.86%和566.67%,土壤亚硝化细菌数量连作1a的比连作3a、连作5a的分别提高11.11%和104.08%.【结论】氨化细菌、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好氧性纤维素分解菌和厌氧性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数量显着减少.(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李双喜,郑宪清,袁大伟,张娟琴,何七勇[3](2012)在《生物耕作对菜田土壤微生物区系及细菌生理类群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旨在研究生物耕作(接种蚯蚓)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及细菌生理类群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耕作能有效提高不同耕层的土壤养分含量和含水量,其中尤以5~20 cm显着,生物耕作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以及含水量依次比对照增长了58.33%,68.93%,67.06%,16.19%;与常规旋耕(CK)相比,各土层中免耕(T1)和生物耕作(T2)2种保护性耕作方式可明显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的数量,且表层(0~5 cm)土壤微生物数量远远大于下层(5~20 cm)。T2处理显着增加了土壤中的细菌和放线菌数量,降低了真菌数量(P<0.05);氨化细菌、硝化细菌以及无机磷分解菌等生理细菌数量得到显着提升(P<0.05)。在传统的农业生态系统中,培育土壤有益动物生物数量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对改善农田土壤肥力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12年S1期)
王静,张仁陟,张天佑[4](2011)在《保护性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和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设置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乡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下(NTS、TS、NT、T)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数量和酶活性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T)相比,保护性耕作方式(NTS、TS、NT)能显着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数量,增强酶活性。不同的保护性耕作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数量和酶活性存在显着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数量和酶活性间大部分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11年07期)
魏媛,张金池,俞元春,喻理飞[5](2010)在《贵州花江退化喀斯特植被不同恢复阶段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数量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采集不同恢复阶段的土壤样品,采用微生物常规分析法测定土壤中氨化细菌、硝化细菌、纤维素分解菌及固氮菌的数量,研究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生境、不同层次及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数量分布特征。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退化喀斯特植被的恢复,土壤氨化细菌、硝化细菌、纤维素分解菌及固氮菌的数量明显上升,表现为乔木群落阶段>灌木群落阶段>草本群落阶段>裸地阶段(P<0.01);土壤剖面上土壤微生物数量均呈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即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具体表现为A层>B层(P<0.05)。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数量的分布特征在不同生境间表现为:除裸地恢复阶段外,其它叁个阶段总体上表现为石沟比石槽和土面两个小生境偏大的特点,但各恢复阶段不同生境间差异不显着(P>0.05);根际和根外变化明显,表现为根际>非根际(P<0.05)。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数量,使土壤质量得以提高。(本文来源于《农业现代化研究》期刊2010年03期)
王静,张天佑[6](2010)在《免耕对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的群落结构与生态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免耕对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的群落结构与生态特征的影响。[方法]用"S"形取样法分别采取0~5、5~10、10~30cm土样,用不同培养基培养各种细菌。用平板法测定自生固氮细菌、有机磷细菌、无机磷细菌、纤维素分解细菌和硅酸盐细菌含量;用稀释法测定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含量。最后计算出群落生态指标H和Ea。[结果]免耕对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的结构组成有一定影响,土壤微生物各生理类群的数量呈现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减少的变化趋势;免耕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的多样性与均匀度在0~5和5~10cm土层均明显高于翻耕处理的土层。[结论]免耕可有效地为当季作物提供养分。(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0年08期)
王启兰,王长庭,刘伟,曹广民,龙瑞军[7](2009)在《叁江源区不同建植年限人工草地植物群落与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江河源区不同建植年限多年生人工草地植物群落的调查,分析了其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人工草地建植年限的增加,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多呈高-低-高、杂类草生物量低-高-底、莎草生物量增加的趋势;土壤养分变化为高-低-高、容重为低-高-底、pH呈下降趋势;土壤中多数微生物的数量及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的变化为高-低-高,纤维素分解菌数量逐渐升高,而反硝化菌数量逐年下降,溶磷菌数量呈低-高-低的动态变化.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理化性状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各生理类群明显受不同土壤理化因素的直接控制和间接调节.说明人工草地的建植及其正向恢复演替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使土壤环境有利于有益微生物菌群的定居繁殖,有害微生物菌群的增殖受到抑制.(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09年11期)
曹文亮,张丽华,王静[8](2008)在《免耕与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设置在甘肃省定西市李家堡镇的长期田间定位试验,采用微生物常规分析法测定土壤中固氮菌、氨化细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研究不同轮作次序、不同耕作方式与覆盖条件对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轮作次序对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影响不大;免耕耕作方式下,微生物量增加主要表现在土壤表层中.免耕配合秸秆覆盖与传统耕作相比,耕层固氮菌、氨化细菌、纤维素分解菌分别增加了24.8%1、0.1%、65.4%,说明免耕与覆盖对土壤生理类群数量的影响显着.(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6期)
王静[9](2008)在《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和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设置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乡的田间定位试验,应用传统的土壤微生物学和土壤酶学的测定方法,研究了传统耕作、免耕、传统耕作+秸秆还田与免耕+秸秆覆盖4种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下:1.免耕与覆盖能够明显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的数量1)免耕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的数量显着高于翻耕处理的。免耕处理比翻耕处理的土壤氨化细菌、硝化细菌、自生固氮菌、有机磷细菌和无机磷细菌数量分别增加67.92%、97.03%、49.76%、19.70%和21.65%。2)秸秆还田与覆盖能够明显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的数量。与不覆盖处理相比,覆盖处理土壤氨化细菌、硝化细菌、自生固氮菌、有机磷细菌、无机磷细菌数量分别增加156.96%、164.63%、49.94%、28.40%和33.20%。3)两种轮作序列下,各处理中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数量总体基本呈现随土层的加深而减少的变化趋势。2.免耕与覆盖能够显着提高土壤酶活性免耕条件下的土壤酶活性明显高于翻耕条件的;秸秆覆盖处理的土壤酶活性明显较不覆盖的高。两种轮作序列下,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和纤维素酶活性总体基本呈现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的变化趋势;过氧化氢酶活性呈现随土层深度的加深呈升高的变化趋势。3.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数量与酶活性的相关性两种轮作序列下,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数量与土壤酶活性间基本呈现正相关关系,小麦地的过氧化氢酶与碱性磷酸酶、纤维素酶呈现负相关。(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08-06-01)
王轶,邹莉,王义[10](2008)在《凉水自然保护区原始阔叶红松林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生理类群及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稀释平板培养法分析了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原始阔叶红松林根际、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主要生理类群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原始阔叶红松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规律,即土壤微生物主要集中在0~20 cm处的土层,10 cm处数量达到高峰,总菌数最高达432.1×106CFUg-1,且随土层加深,微生物数量逐渐减少。在水平分布上,根际微生物的数量大于非根际。叁大类土壤微生物中细菌数量占绝对优势,占总菌数的89%以上;放线菌次之,占总菌数的7%;真菌最少,占总菌数的4%。原始阔叶红松林各主要生理类群中,固氮菌数量最多,纤维素分解菌其次,解磷细菌最少。(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马铃薯连作对根际微生物生理类群的影响.【方法】以轮作(小麦)为对照,研究马铃薯连作1、3、5a根际土壤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硝化细菌、纤维素厌氧细菌和好氧细菌的变化.【结果】种植小麦的轮作土壤细菌数量显着高于马铃薯连作土壤.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土壤氨化细菌数量连作1a的比连作3a、连作5a的分别提高54.32%和224.68%,土壤硝化细菌数量连作1a的比连作3a、连作5a的分别提高42.86%和566.67%,土壤亚硝化细菌数量连作1a的比连作3a、连作5a的分别提高11.11%和104.08%.【结论】氨化细菌、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好氧性纤维素分解菌和厌氧性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数量显着减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论文参考文献
[1].尹玉玲,汤泳萍,谢启鑫,罗绍春,赵萍.豆蔻酸对茄子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2017
[2].马得祯,郭晓冬,谭雪莲,郭天文.马铃薯连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6
[3].李双喜,郑宪清,袁大伟,张娟琴,何七勇.生物耕作对菜田土壤微生物区系及细菌生理类群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2
[4].王静,张仁陟,张天佑.保护性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和酶活性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
[5].魏媛,张金池,俞元春,喻理飞.贵州花江退化喀斯特植被不同恢复阶段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数量变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
[6].王静,张天佑.免耕对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的群落结构与生态特征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
[7].王启兰,王长庭,刘伟,曹广民,龙瑞军.叁江源区不同建植年限人工草地植物群落与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的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09
[8].曹文亮,张丽华,王静.免耕与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8
[9].王静.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和酶活性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08
[10].王轶,邹莉,王义.凉水自然保护区原始阔叶红松林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生理类群及分布[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