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AutoCAD的局域网内部的实时协同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何淑庆[1](2021)在《CED-SOA服务动态协同模型和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服务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深度融合,逐步催生出大规模和智能化的物联网应用。物联网应用中的服务提供朝着精细化、层次化、复杂化和智能化等方向发展,这导致服务动态协同面临诸多新挑战,如复杂计算环境下的服务数据的高效和准确处理、网络边缘服务数据的存储和可控以及服务精准智能化动态协同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CED-SOA服务动态协同技术,对该技术模型和算法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的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基于CEP的物联网服务数据处理优化模型和算法,该模型和算法包括多层级复杂事件模式分治和聚类优化模型和算法及检测策略和基于自适应阈值的不确定流数据处理模型和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和算法在多层级和不确定环境下应用于服务数据处理能够有效降低多层级事件处理的时间延迟和提高不确定流数据处理的综合性能。(2)提出了基于复杂事件的数据存储和可控模型及基于CES的在线离线复杂事件处理算法,该模型和算法主要应用于边缘网络服务数据的存储、可控和处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可控环境下,该模型和算法对边缘网络服务数据具有较好的读取性能、存储的资源开销在可承受范围内以及可有效提高在线离线混合处理的性能。(3)提出了基于深度-广度学习的服务动态协同模型和算法,该模型和算法适用于大规模智能化物联网服务提供场景。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和算法在协同的精准性和综合性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杨继松[2](2021)在《基于边云协同的污泥干化智能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目前,如何治理污水厂产生的污泥是环保部门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无论是传统处理(填埋)还是变废为宝(农用、建材),污泥干化都是其中重要环节。随着污泥量的与日俱增,污泥干化技术也在不断地寻求突破和创新。当下,工业污泥干化设备主要采用线下单机操控模式,虽然操作简洁,但线下单一的控制模式必然存在设备参数设置不够合理,人为监控效率低,运维成本高等问题。针对上述两点,论文提出基于边云协同的污泥干化智能监控系统,从理论模型构建、平台搭建、实验论证三个方面对污泥干化系统及其设备的智能化展研究。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本文通过分析污泥干化机工作原理,建立了污泥干化能源流模型。该模型在低温热泵污泥干化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空气循环系统。空气循环过程中,根据废热空气参数,高温干空气参数,以及建立的冷媒系统数学模型,计算出冷媒系统的关键参数。该关键参数用于冷媒系统冷凝器、压缩机和蒸发器参数的调整,使得系统参数与实际需求相适应,为后续监控设备关键参数提供理论基础;污泥干化设备的能耗推理还可指导用户选型。(2)为提高污泥干化机的工作效率,本文提出基于边云协同的污泥干化控制方法。该方法在边缘节点搭建规则引擎,超过90%的实时数据在本地处理,提高了数据价值密度。其次,通过函数计算应用,将云端训练好的物料含水率预测模型下放到边缘侧,模型推理结果用于物料预警。云端训练的物料含水率预测模型中,深度神经网络比多元线性回归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降低了0.63;同时,通过改进Deep compression算法对物料含水率预测模型进行压缩,在保证预测精度不损失的情况下,模型压缩率为73.2%,权重矩阵由32位浮点操作数改为定点值检索矩阵,克服了边缘节点计算和存贮资源受限的问题。(3)设计并实现了污泥干化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将污泥干化机结合边缘计算节点作为智能终端接入互联网,其总体架构由设备层,边缘节点和远程监控平台组成。现场层是由PLC控制的一体式污泥干化机,通过RS485接口与边缘网关相连。边缘节点采用Link Io T Edge边缘计算平台部署在边缘网关上,与云平台之间通过MQTT协议实现与服务器之间的可靠连接。设备层与边缘节点之间采用Modbus通讯的协议,边缘节点获取总线下不同ID号的监测点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输至云服务器。边缘网关针对设备敏感数传输设计了加密算法,针对外界高压和噪声干扰设计了隔离模块,提高了系统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所提出基于边云协同的污泥干化系统,可用于工厂污泥干化设备智能管控。与线下控制模式相比,在线远程监控更加智能;与传统云计算集中式处理相比,其数据平均传输时延降低7倍以上,能更好地满足污泥干化设备高实时性业务需求。
张寻政[3](2021)在《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新型边缘-云协同架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工业技术在国家综合生产能力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工业和制造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智能制造2025”的推进,工业互联网成为重要的网络基础设施,众多新型工业计算密集型应用也开始涌现,如工业目标检测(Object Detection),人脸识别(Face Recognition),多媒体(Multimedia)传输等等。同时,伴随移动互联网和无线通信技术的进步,工业物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IIoT)也面临巨大机遇和挑战。越来越多的设备访问,使网络基础架构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例如现有的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技术,在工业物联网的场景下,很多传感器与云平台物理上相距甚远,不能满足延迟敏感应用的低时延高质量需求,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令人不满。作为云计算的重要补充,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通过将应用、数据和服务从集中式节点推向网络边缘,在靠近移动设备和数据源头的地方,融合网络、存储和计算,同时应用具有核心能力的开放平台,就近提供智能服务,推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的发展。但是,高计算消耗型应用也开始向边缘计算的嵌入式环境迁移,巨大的负载使得边缘有时不能满足需求且性能又不如云平台好。所以,在工业互联网中,需要结合云计算的强大存储、计算能力和边缘计算的实时灵活部署等优势,构建新型边缘-云协同网络架构,即边-云协同(Edge-Cloud Collaboration,ECC)。本文基于工业互联网,首先研究设计了一种边缘-云协同架构,其次提出了一种时延约束下的边缘-云优化功率卸载机制,最后将所提出的架构实际构建了新型边缘-云协同平台,并结合实际工业生产线,部署边缘-云协同架构,以提升生产效率,优化网络性能。主要工作如下:(1)在多任务场景下,提出了一种新型边缘-云协同架构并搭建实际演示平台。为了避免节点间的异构问题,统一采用树莓派(Raspberry Pi,RP)卡片计算机作为工作节点,设计了一个面向边缘计算的边缘-云协同框架,该框架主要分为三层,分别是边缘节点树莓派层(Edge Raspberry Pi,ERP),任务监控调度树莓派层(Monitoring&Scheduling Raspberry Pi,MSRP)和云中心层(Cloud Center,CC)。层与层之间可以在无线网络连接下,实现不同树莓派之间、树莓派与云中心之间的协作通信。通过架构各个功能部分的耗时分析,进行架构总体时延问题建模,目的是使该边缘-云协同架构的工作时间最小化。通过MSRP的调度,ERP能够与CC协同工作,充分利用了边缘端和云端的计算资源。ERP层运行了人脸识别、目标检测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边缘任务。(2)在时延约束场景下,提出了一种最优功率查找的边缘-云匹配算法。首先,考虑信道状态、时延约束和效用函数,提出了一个在边缘-云卸载条件下,具有时延约束惩罚机制的最小能耗任务执行系统模型。然后,基于该建模问题,在边缘向云端卸载任务时,提出了一种最优发射功率的二分搜索算法和一种快速权值匹配的任务卸载算法,用来寻找边缘-云协作的边缘最优发射功率和快速合适的边缘-云匹配。(3)在实际生产线中,结合物联网节点和5G基础网络架构,搭建了物联网端-边缘-云协同工业智能检测平台,将快速深度学习算法融合高速工业互联网,使边缘计算、边缘-云协同技术得以以物联网设备为载体落地实施于实际工业生产线,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
王忠峰[4](2021)在《中国铁路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以让旅客出行更美好为目的,以“列车公众无线网络”为基础,以“旅客行程服务”和“特色车厢服务”为核心,构建中国铁路高速列车智慧出行延伸服务平台,为旅客提供高速移动场景下智能化、多样化、个性化的高质量出行服务体验。基于现阶段中国高速铁路运行环境及沿线网络覆盖情况,提出了基于运营商公网、卫星通信和超宽带无线局域网(EUHT-Enhanced Ultra High Throughput)三种车地通信备选方案,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分别对三种备选方案的建设难度、投入成本及服务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现阶段以“运营商公网”方式搭建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基于运营商公网实现车地通信,以不影响动车组电磁干扰与安全为前提,设计了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组网架构,为进一步完善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运维管控、智能化延伸服务、网络服务性能以及系统安全性,深入研究面向动车组公众无线网络复杂设备的运管平台、高铁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流媒体智能调度、基于列车位置的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和网络安全防护设计,最终为旅客提供了面向移动出行场景的行程优选、在途娱乐服务、高铁订餐、接送站等定制化延伸服务。随着5G技术已全面进入商用时代,为进一步提升旅客出行服务体验,以5G在垂直行业应用为契机,提出5G与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融合组网方案,创新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建设和运营新模式,论文的具体工作如下:1、深入分析当前高速移动出行场景下旅客的服务需求,调研了国内外公共交通领域公众无线网络服务模式及经营现状,提出了以实现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服务为目的,带动铁路旅客出行服务向多样化、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的设计方案。在系统分析了既有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通信技术选择、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和系统运维管理等难题。2、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OWA(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算子与差异驱动集成赋权方法,利用基于OWA与差异驱动的组合赋权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通过灰色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各方案的灰色关联系数,得到灰色加权关联度,对三种备选方案合理性进行优势排序,最终确定了现阶段基于运营商公网为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车地通信方案。3、基于动车组车载设备安全要求,设计了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总体架构、逻辑架构和网络架构;基于动车组车厢间的互联互通条件,分别设计有线组网和无线组网的动车组局域网解决方案。4、基于Java基础开发框架,采用Jekins作为系统构建工具,设计面向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云管平台微服务架构设计。使用高可用组件和商业化的Saa S(Software-as-a-Server)基础服务,保证云端的可扩展性、高可用和高性能,解决了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远程配置及管理。5、基于传统CDN原理和部署并结合高速列车车端的线性组网物理链路的特点,提出基于高速列车组的CDN概念,简称“高铁CDN”。设计由中心服务器提共一级缓存,单车服务器提供二级缓存的高铁CDN的两级缓存方案,每个二级缓存的内容为一级缓存的一份冗余,以此进一步提升旅客使用公众无线网络的体验,同时结合DNS解析技术提升请求的响应速度并减少出口带宽及流量的占用,提供了流畅的视频娱乐和上网体验。6、基于列车高速运行场景,分析了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普勒效应补偿对于提高接收信号质量的影响,通过实验模拟了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对于LTE(Long Term Evolution)每个时隙下网络速率的变化,提出了350km/h高速移动场景下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普勒效应补偿技术,以验证了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普勒补偿技术和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在高铁场景下的有效性,并通过实验证明了天线间距和天线数量对于波束成形技术的影响关系。7、针对高速列车网络环境,根据802.11系列相关协议中Beacon数据包会携带AP网络相关属性进行广播这一特点,利用协议标准未定义的224字段进行唯一性标识加密,唯一性标识加密算法是通过RC4、设备MAC地址与随机码组合,不定期更新。系统采用AP(Access Point)间歇性扫描形式检测,调整虚拟接口到过滤模式,不断轮询所有频道,实现车载非法AP的检测与阻断。8、基于列车无线公众网络,打造了车上车下一体化、全行程、链条式延伸服务生态,实现了人流、车流、物流3流合一,极大提升了旅客出行服务体验。9、针对5G应用场景及业务需求,基于现有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运营服务系统,通过复用其基础设施,采用5G室分技术设计了列车公众无线网络与5G融合组网方案。该方案通过创新建设模式,引入车载室分设备,并结合5G大带宽、低时延、多连接等特性进行无线调优方案设计,实现车厢内部5G信号和Wi-Fi信号的双重覆盖。
王丽洋[5](2020)在《基于BIM的装配式住宅协同设计管理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建筑产业工业化的迅速发展,装配式建筑比重越来越大,BIM技术逐渐普及,越来越多地区开始鼓励装配式建筑与BIM技术进行结合。装配式建筑作为新型建筑形式,其设计方面仍存在不完善的地方;BIM协同技术也不成熟,结合新型建筑形式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所以本文重点研究了BIM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协同设计,并针对协同管理方法做了深入研究。本文从装配式建筑特色与体系、BIM可视与协同化、BIM结合装配式建筑的优点等方面做了介绍。在装配式“组合单元”、装配式结构设计与构件深化设计、不同结构布局的振型分析与Pushover分析、叠合板自动拆分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为后期研究奠定了基础。本研究围绕协同学原理、BIM协同原理、基于服务器中心文件协同与外部参照链接协同方式,结合装配式项目做了协同设计适用性研究。探究出基于服务器协同管理方法,涵盖协同数据、工作集划分与文件存放管理等内容;探究出外部参照链接协同管理方法,涵盖存放路径、命名规则与项目拆分管理等内容;对两种协同方法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研究,总结出两种协同方式适用范围;为更好展示协同信息开发了协同展示APP;通过研究Revit出图效果,对BIM正向出图做了创新,通过修改出图底层文件与调整“对象样式”,实现了良好出图效果。本研究针对实际装配式项目,打通了装配式建筑多专业BIM协同设计渠道,并提出了对应协同管理方法,完成了正向设计出图等工作,能够有效地提升装配式建筑设计效率。
范烨博[6](2020)在《基于Leap Motion的采煤设备虚拟装配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在采煤设备的制造以及装配领域,由于传统制造与装配方式存在的大型机械移动不便、装配成本高、装配训练受时间地点等种种约束,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也增加了采煤机、掘运机等设备新产品的设计和研发过程中的困难。近些年来,虚拟现实技术的快速发展,令其已经成为计算机视觉和人机交互等研究领域中的研究主向,与此同时,虚拟装配技术作为VR技术的衍生品,也逐渐成为虚拟现实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虚拟现实技术和虚拟仿真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虚拟装配技术可以确定采煤设备在装配的过程中装配、拆卸以及重组的最优次序,还能对整体的装配过程进行验证和修改,并分析装配的可用性、可造性和可维护性。国内相应的采煤机、掘运机等设备的装配和研发主要是在学习和模仿国外的先进技术,在此情况下,先进的虚拟装配与场景仿真技术开发出一个更实用、更高效的采煤设备的虚拟装配方法就显得更加必要。本文基于局域网内协同技术,利用Leap Motion作为主要硬件设备,对采煤设备进行多人协同手势控制的虚拟装配。首先导入三维模型,基于Leap Motion传感器,获取手势数据,精确计算手部移动速度、位置和方向进行手势识别;然后通过光线追踪、进行碰撞检测,若有碰撞则对模型变换坐标进行旋转,实现装配部件的拾取及装配;再通过局域网内协同技术,利用Unity进行多用户局域网互联,将虚拟试验场景网络化,在多用户手势控制下,进行操作者与装配部件的交互,实现装配部件的拆分与装配。本文提出的方法致力于解决对采煤机、掘运机等采煤设备的设计研发过程中的装配困难问题,可以实现在对采煤设备进行装配过程中的多人手势协同控制,拓宽了操作者的操作空间,让虚拟装配工作不再仅仅局限于一个操作者的操作空间。
任重[7](2014)在《变电站三维数字化设计平台评价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维数字化设计是设计院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增加设计成果附加值、加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新兴手段。面对设计、管理人员对三维数字化设计平台的评价以感性认识为主,很难综合统,影响管理效率、效果的问题,建立一个对平台整体表现进行量化评价的方法,是一个重要的管理课题。本文对当前变电站设计手段进行了分析,了解三维数字化设计思想,调研应用现状。总结三维数字化设计平台评价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并尝试使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改进。在此基础上进行平台功能分析,建立层次结构图,进行权重制定研究,构造起评价指标体系。对各个平台在实际的项目中的表现进行评分,代入评价指标体系取得评价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本文将模糊层次分析法应用到变电站三维数字化设计平台评价中,建立起简洁、实用的指标体系,为解决三维设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平台评价困难这一实际问题,提高设计院管理手段和水平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毛勇[8](2011)在《基于AutoCAD实时协同设计平台的研究》文中认为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CSCD)是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技术在CAD领域的具体应用。基于网络的协同CAD技术就是在制造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涌现的一种新技术,它是由异地分布的多个优势互补的企业,采用并行协同设计的思想来进行新产品开发的新型设计方法,具有良好的企业应用前景,更是近几年这一领域研究的热点。实时协同设计是网络CAD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而网络带宽和实时性要求高等因素限制了协同工作技术在工程CAD中的应用。本文建立了基于共享图形数据一个实时协同设计平台,并对协作操作的图形对象和群体用户协作关系进行了相关的描述和处理。协同平台扩展了AutoCAD网络感知功能,解决了AutoCAD对象数据一致性和维一性问题,实现了AutoCAD对象数据和人力资源共享,在交互过程中采用对象数据动态存取,最大限度地减少网络数据传输量,提高了平台的快速响应能力,满足了协同设计原型平台对实时性的要求。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研究了网络支持的协同设计的系统模型、工作模式及其分类,并提出本文研究的NSCD模型和工作模式。2.对AutoCAD2010功能进行拓展,使其具有网络上的数据共享和协同感知。3.通过引入角色和角色权限管理机制,采用操作权限赋予机制,同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用户参与操作,其他用户只能实时观看,当有用户需要操作时,可以提出权限申请,当操作者放弃操作权限或者主持人收回操作权限后,主持人赋予申请成员的权限,才可进行操作。解决了在访问和操作图形共享数据的并发冲突,并且提高了平台的数据安全性。
陈黎民[9](2009)在《产品协同设计的模型传输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品协同设计是现代设计技术的应用模式之一,它是由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设计主体,在分布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相互协作,互相完成一个产品的设计过程。产品的协同设计具有异地网络环境下的协同实时性。如何在跨时空环境下,协同设计人员之间实时感知到对方的设计变化,是协同设计模型传输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主要针对协同设计研究下的CAD模型实时传输技术进行研究,主要的工作有:(1)在分析了协同设计的基本集成工具CAD数据库中DXF数据存储格式的基础上,基于CAD存储图形特征结果缓冲区,实现了在CAD中对一个图形基本特征信息的提取,并利用CAD二次开发函数接口获得实时改变的协同设计模型的数据信息。(2)针对协同设计实时数据传输的需求,给出了适应协同设计模型实时传输需求的通信协议,以实现模型实时改变信息由客户端向服务器端的传输,服务器端根据协议帧的解封并重塑客户端变化的实体模型。(3)基于信息增量传输机制,服务器端将解析传输信息模型的增量部分,实时传递到协作者的客户端以实现协同感知模型设计变更的信息,客户端接收并解析增量模型,将其融合到原有模型中,从而得到特征编辑后的结果模型。(4)基于版本控制策略实现协同设计模型传输的冲突消解。同时实现了一个协同设计的模型传输系统,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协同设计模型传输机制的研究,对协同设计过程环境平台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协同设计实现,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创新设计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张景强[10](2009)在《基于知识融合的协同技术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生产型经济模式向服务型经济模式转变,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技术服务不是一个陌生名词,然而在以往技术服务几乎只是作为产品制造生命周期的附属品被学者研究所忽视。新型经济模式兴起后,人们才逐步意识到技术服务本身蕴含的巨大价值潜力,没有技术服务这个后盾作为工业的支撑和启蒙,工业经济也是无从谈起技术革新和发展振兴的。技术服务是制造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造业价值潜力所在,同时也是技术创新与企业价值增值的有力支柱。论文在深入分析国内外制造业经济形势基础上,打破传统制造业技术服务思维束缚,深入探讨制造业技术服务规范体系,将技术服务模式转向到便捷而优越的网络环境,充分发挥知识管理理论的巨大无形价值,是制造业技术发展理论研究的创新。以下是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1)技术服务理论的研究。在深入研究国内外制造业技术服务理论体系基础之上,分析归纳了国内制造业技术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结合制造业、网络、信息管理并综合考虑经济、人文环境的新型技术服务体系,为技术服务领域理论研究贡献了力量。(2)技术服务模式的研究。提出了适应于信息化、科学化、网络化、专业化、协同化的JSP制造技术服务平台模式,建立了面向制造的JSP应用技术服务平台总体框架,规划了技术服务平台的主要功能以及服务内容模型。(3)技术服务知识管理方法的研究。以知识管理的知识融合为指导思想,进行了技术服务知识融合理论的研究与分析,以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方法构建了制造技术知识元和知识库。进行了遗传融合算法的设计以实现技术服务知识融合,并对知识融合实验结果进行了概念分析。(4)技术服务任务指派问题的研究。以粗集理论进行前期的工作项目决策属性实例分析,从而得到了广义模糊指派问题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模糊指派算法的验证。较好的处理了技术任务指派问题,同时考虑了技术项目和技术人员双方的本身特点对任务指派的影响。(5)技术服务协同。对协同技术服务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包括协同技术服务的系统模型以及协同技术服务的协同工具及实现方法研究,为技术服务系统的完善和实现奠定了基础。(6)知识融合的协同技术服务系统开发。应用JSP技术开发了一个具有知识融合特点的协同技术服务系统,实现了技术服务中文档、图纸、模型、资料等制造技术知识服务功能,知识管理规划中所包含的制造技术知识涉及:制造对象知识、制造方法知识、制造决策知识、制造过程知识以及制造理论知识等。
二、基于AutoCAD的局域网内部的实时协同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AutoCAD的局域网内部的实时协同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CED-SOA服务动态协同模型和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问题与挑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CEP与服务协同及相关研究综述 |
2.1 复杂事件处理综述 |
2.1.1 分布式并行CEP研究 |
2.1.2 CEP与云雾计算融合研究 |
2.1.3 CEP事件模式研究 |
2.2 不确定流数据处理概述 |
2.2.1 不确定事件处理 |
2.2.2 乱序事件处理 |
2.3 事件存储和可控访问概述 |
2.3.1 事件存储概述 |
2.3.2 数据可信访问控制概述 |
2.4 服务协同概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CEP的服务流数据处理模型和算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CED-SOA物联网服务提供架构 |
3.3 基于分治聚类的流数据处理模型 |
3.3.1 多层级云雾CEP的事件模型表示 |
3.3.2 事件模式的分治和聚类优化算法 |
3.3.3 事件模式的调度和检测策略 |
3.4 面向不确定流数据的自适应阈值模型 |
3.4.1 云雾边多级CEP |
3.4.2 自适应阈值事件模型 |
3.4.3 事件多源识别和重构算法 |
3.4.4 偏序事件检测 |
3.4.5 阈值自适配算法 |
3.4.6 分层事件处理策略 |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1 智慧医疗个性化服务 |
3.5.2 实验环境 |
3.5.3 分治聚类算法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4 自适应阈值模型实验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杂事件混合检测及可信存储模型 |
4.1 引言 |
4.2 事件存储模型 |
4.2.1 研究问题 |
4.2.2 多级联动事件存储模型和算法 |
4.3 CEP混合事件处理模型 |
4.3.1 研究问题 |
4.3.2 基于CES的在线离线混合检测 |
4.3.3 基于CES的在线离线混合检测算法 |
4.4 可信访问控制模型 |
4.4.1 研究问题 |
4.4.2 雾计算可信存储模型 |
4.4.3 协同数据安全管理算法 |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1 实验环境 |
4.5.2 混合检测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3 可控模型实验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ED-SOA服务动态协同模型和算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服务动态协同模型和算法研究问题 |
5.2.1 时空特征 |
5.2.2 精细化特征 |
5.2.3 智能化特征 |
5.3 CED-SOA物联网服务动态协同模型描述 |
5.3.1 事件和服务模型关系 |
5.3.2 基于事件的服务关联模型 |
5.4 基于深度-广度学习的服务动态协同模型和算法 |
5.4.1 深度-广度学习模型 |
5.4.2 模型及问题的形式化定义 |
5.4.3 基于深度-广度学习的服务动态协同模型 |
5.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论文总结 |
6.2 进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主要缩略语及中英文对照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基于边云协同的污泥干化智能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污泥干化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边缘计算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边云协同研究现状 |
1.3 论文工作内容 |
1.3.1 关键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3.3 采取的方案 |
1.4 论文组织安排 |
2 污泥干化设备能源流模型 |
2.1 低温热泵污泥干化机工作原理分析 |
2.2 污泥干化机理 |
2.3 污泥干化能源流模型构建 |
2.3.1 冷却塔模型 |
2.3.2 干化室模型 |
2.3.3 循环风系统模型 |
2.3.4 冷媒系统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边云协同的污泥干化控制方法 |
3.1 方法原理 |
3.2 实时数据处理 |
3.3 物料含水率预测模型 |
3.3.1 多元线性回归预测 |
3.3.2 深度神经网络预测 |
3.3.3 预测模型对比 |
3.4 模型优化 |
3.4.1 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剪枝 |
3.4.2 共享参数 |
3.5 本章小结 |
4 污泥干化智能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设计 |
4.2 现场设备 |
4.2.1 现场污泥干化设备 |
4.2.2 设备层管控接口 |
4.3 边缘计算节点设计 |
4.3.1 边缘网关设计 |
4.3.2 主程序设计 |
4.4 边缘计算云平台 |
4.4.1 Link IoT Edge移植到边缘节点 |
4.4.2 设备接入 |
4.5 本章小结 |
5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5.1 实验环境 |
5.2 智能监控系统测试 |
5.2.1 系统交互模块 |
5.2.2 设备管理模块 |
5.3 边-云协同控制方法性能分析 |
5.3.1 模型优化分析 |
5.3.2 系统响应对比 |
5.4 边缘计算下污泥干化能源流模型应用 |
5.4.1 能源流分析 |
5.4.2 能耗参数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3)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新型边缘-云协同架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工业互联网下的边缘计算及边缘-云协同技术 |
2.1 工业互联网概述 |
2.1.1 工业互联网的内涵 |
2.1.2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 |
2.2 边缘计算技术 |
2.2.1 边缘计算卸载 |
2.2.2 边缘计算平台 |
2.3 边缘-云协同技术 |
2.3.1 边缘-云协同总体要求 |
2.3.2 边缘-云协同关键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树莓派的新型边缘-云协同架构设计与实现 |
3.1 系统模型 |
3.1.1 本地执行模式 |
3.1.2 监控调度模式 |
3.1.3 云端执行模式 |
3.2 问题建模 |
3.3 系统实现 |
3.3.1 任务部署 |
3.3.2 任务卸载决策 |
3.3.3 任务边缘-云协作 |
3.4 平台性能及分析 |
3.4.1 时延结果分析 |
3.4.2 帧速率结果分析 |
3.4.3 能耗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边缘-云协作的能量最小化任务卸载机制研究 |
4.1 系统建模 |
4.1.1 任务建模 |
4.1.2 边缘-云卸载能耗建模 |
4.2 问题建模 |
4.3 最优边缘-云卸载策略设计 |
4.3.1 边端功率控制 |
4.3.2 边缘-云卸载策略 |
4.4 仿真结果与实际部署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端-边缘-云协同工业智能检测平台搭建 |
5.1 系统需求分析 |
5.2 系统设计 |
5.2.1 系统架构设计 |
5.2.2 系统工作流程 |
5.3 系统功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和参与的项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中国铁路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公共交通领域无线网络服务现状研究 |
1.2.2 旅客需求服务现状 |
1.2.3 中国铁路科技开发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研究 |
2.1 车地通信技术方案 |
2.1.1 基于运营商公网的车地通信 |
2.1.2 基于卫星的车地通信 |
2.1.3 基于超宽带无线局域网(EUHT)的车地通信 |
2.2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方法研究 |
2.2.1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指标选取 |
2.2.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2.2.2.1 基于OWA算子主观赋权 |
2.2.2.2 基于差异驱动原理确定指标的客观权重 |
2.2.2.3 组合赋权 |
2.2.3 灰色关联评价分析 |
2.2.3.1 指标预处理确定决策矩阵 |
2.2.3.2 计算关联系数及关联度 |
2.3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算例分析 |
2.3.1 计算指标权重 |
2.3.2 灰色关联系数确定 |
2.3.2.1 选择参考序列 |
2.3.2.2 计算灰色关联度 |
2.3.2.3 方案比选分析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3 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总体方案研究及系统建设 |
3.1 总体架构 |
3.2 网络架构 |
3.2.1 地面网络架构设计 |
3.2.2 车载局域网架构设计 |
3.3 网络安全防护 |
3.3.1 安全认证 |
3.3.2 安全检测与监控 |
3.4 运营平台建设 |
3.4.1 用户中心 |
3.4.2 内容服务 |
3.4.3 视频服务 |
3.4.4 游戏服务 |
3.4.5 广告管理 |
3.5 一体化综合云管平台 |
3.5.1 云管平台总体设计 |
3.5.2 功能设计及实现 |
3.6 本章小结 |
4 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服务质量测量与优化 |
4.1 公众无线网络服务质量测量分析 |
4.1.1 系统面临挑战 |
4.1.2 服务质量测量场景 |
4.1.3 服务质量分析 |
4.1.3.1 分析方法 |
4.1.3.2 用户行为分析 |
4.1.3.3 网络状态分析 |
4.2 QoE与 QoS指标映射模型分析 |
4.2.1 列车公众无线网络QoE与 QoS指标 |
4.2.1.1 无线网络QoS指标 |
4.2.1.2 无线网络QoE指标 |
4.2.2 QoE与 QoS映射模型 |
4.2.2.1 QoE与 QoS关系 |
4.2.2.2 通用映射模型 |
4.2.2.3 映射模型业务类型 |
4.2.3 系统架构 |
4.2.4 系统问题分析 |
4.2.4.1 开网业务的开网成功率问题 |
4.2.4.2 网页浏览延质差问题 |
4.2.4.3 即时通信的业务连接建立成功率问题 |
4.2.5 性能评估 |
4.3 高铁CDN流媒体智能调度算法研究 |
4.3.1 技术架构 |
4.3.2 缓存策略分析 |
4.3.3 算法设计 |
4.3.4 流媒体算法仿真结果 |
4.4 基于列车位置信息的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对LTE下行信道的影响研究 |
4.4.1 模型建立 |
4.4.2 信道建模 |
4.4.3 试验模拟结果 |
4.5 本章小节 |
5 基于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智慧出行服务研究及实现 |
5.1 基础行程服务 |
5.1.1 售票服务 |
5.1.2 共享出行业务 |
5.1.4 特色车厢服务 |
5.1.5 广告 |
5.2 ToB业务 |
5.2.1 站车商业 |
5.2.2 站车广告管理平台 |
5.3 创新业务 |
5.3.1 高铁智屏 |
5.3.2 国铁商学院 |
5.4 本章小结 |
6 融合5G技术的动车组公众无线网络升级优化研究 |
6.1 融合场景分析 |
6.1.1 动车组公众无线网络现状分析 |
6.1.2 5G在垂直领域成熟应用 |
6.2 融合组网需求分析 |
6.2.1 旅客追求高质量通信服务体验需求 |
6.2.2 铁路运营方提升运输生产组织效率需求 |
6.2.3 电信运营商需求 |
6.3 电磁干扰影响分析 |
6.3.1 环境分析 |
6.3.2 干扰分析 |
6.3.3 结论及建议 |
6.4 5G上车方案设计 |
6.4.1 技术方案可行性分析 |
6.4.2 融合架构设计 |
6.4.3 逻辑架构 |
6.4.4 网络架构 |
6.4.5 系统功能 |
6.4.6 系统建设内容 |
6.5 关键技术 |
6.5.1 本地分流技术 |
6.5.2 高速回传技术 |
6.5.3 时钟同步 |
6.5.4 5G语音回落4G(EPS Fallback) |
6.5.5 5G网络QoS机制 |
6.5.6 隧道技术 |
6.5.7 切片技术 |
6.6 融合5G技术的公众无线网络经营思路 |
6.6.1 业务架构 |
6.6.2 商业模式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基于BIM的装配式住宅协同设计管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装配式建筑体系研究分析 |
1.2.2 国外装配式建筑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结合BIM技术现状分析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内容 |
1.3.3 研究的意义及方法 |
第2章 装配式建筑与BIM技术介绍 |
2.1 装配式建筑介绍 |
2.1.1 装配式建筑概念 |
2.1.2 装配式建筑特色 |
2.1.3 装配式建筑体系 |
2.2 BIM技术介绍 |
2.2.1 BIM概念与可视化 |
2.2.2 BIM参数化与协同化 |
2.2.3 BIM结合装配式建筑的优点 |
2.2.4 BIM协同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户型标准化与装配式结构及构件设计研究 |
3.1 装配式户型设计 |
3.1.1 设计理论与依据 |
3.1.2 组合单元的应用 |
3.1.3 组合单元构成平面布局 |
3.1.4 装配式户型设计中协同设计的需求 |
3.2 装配式结构设计研究 |
3.2.1 叠合板、预制剪力墙等构件设计 |
3.2.3 竖向构件设计及震型对比分析 |
3.3 装配式构件水平、竖向与深化设计 |
3.3.1 叠合板设计与自动拆分 |
3.3.2 装配式竖向构件设计 |
3.3.3 装配式深化设计 |
3.3.4 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中协同设计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BIM技术在装配式协同设计应用 |
4.1 协同学 |
4.2 BIM协同技术 |
4.3 基于服务器中心文件协同模式 |
4.3.1 原理介绍 |
4.3.2 布置协同服务器、协同身份确认及建立 |
4.3.3 基于服务器中心文件协同模式案例应用 |
4.4 外部参照链接协同模式 |
4.4.1 原理介绍 |
4.4.2 外部参照链接协同模式案例应用 |
4.5 两者协同模式对比研究 |
4.5.1 研究方法 |
4.5.2 对比分析研究 |
4.5.3 对比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服务器中心文件协同与外部参照链接协同管理 |
5.1 基于服务器中心文件协同管理方法 |
5.1.1 多台服务器与协同数据管理 |
5.1.2 工作集划分与文件存放管理 |
5.1.3 族库管理、中心文件同步与挪动管理 |
5.1.4 镜像文件保存与权限交叉管理 |
5.2 基于外部参照链接协同管理方法 |
5.2.1 链接协同方式、软件与存放路径管理 |
5.2.2 命名规则、项目拆分与项目样板管理 |
5.2.3 族库、项目基点、链接方式与视图管理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APP与 BIM正向设计出图 |
6.1 协同展示APP |
6.2 装配式建筑正向设计 |
6.3 装配式建筑正向出图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基于Leap Motion的采煤设备虚拟装配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虚拟现实技术在煤矿领域的研究现状 |
1.2.2 虚拟装配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2 虚拟交互技术与设备 |
2.1 虚拟交互技术 |
2.2 虚拟交互设备 |
2.2.1 Leap Motion手势识别设备 |
2.2.2 Kinect光学设备 |
2.2.3 头戴式显示器 |
2.3 本章小结 |
3 虚拟场景中的手势识别 |
3.1 手势数据处理 |
3.1.1 坐标转换 |
3.1.2 Leap Motion的数据获取 |
3.2 手势特征提取 |
3.3 手势识别 |
3.3.1 手势识别算法 |
3.3.2 辅助交互设备 |
3.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 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4 采煤设备虚拟装配系统 |
4.1 系统功能模块 |
4.2 虚拟协同装配的总体设计 |
4.3 装配交互 |
4.3.1 交互时的视觉反馈机制 |
4.3.2 碰撞检测 |
4.3.3 装配部件的坐标变换 |
4.3.4 手与装配部件的交互 |
4.3.5 装配部件之间的交互 |
4.3.6 装配交互效果展示 |
4.4 协同操作 |
4.4.1 协同架构设计 |
4.4.2 基于TCP协议的网络通信 |
4.4.3 虚拟实验场景网络化 |
4.4.4 虚拟场景的实时同步 |
4.5 系统应用 |
4.6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7)变电站三维数字化设计平台评价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变电站三维设计现状与平台评价综述 |
2.1 变电站三维设计现状综述 |
2.1.1 变电站设计 |
2.1.2 变电站设计流程 |
2.1.3 变电站设计平台 |
2.1.4 AutoCAD设计平台无法解决的问题 |
2.1.5 面向对象设计方法与三维设计 |
2.1.6 三维设计与数字化协同的基本技术 |
2.1.7 国内三维设计应用成果与主要平台介绍 |
2.2 三维设计与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评价管理综述 |
2.2.1 三维设计与数字化管理研究 |
2.2.2 三维数字化设计平台的评价方法的现状 |
2.2.3 三维数字化变电站设计平台对评价方法的要求 |
2.2.4 层次分析法 |
2.2.5 模糊层次分析法 |
2.3 变电站三维设计与数字化协同应用情况调研 |
2.3.1 调研设计 |
2.3.2 调研结果及总结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变电站三维数字化设计平台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三维数字化设计平台的评价体系构建的要求 |
3.2 三维数字化设计平台系统的分析 |
3.2.1 体系目标层 |
3.2.2 一级准则 |
3.2.3 二级子准则 |
3.2.4 三级子准则 |
3.2.5 构造层次分析图 |
3.3 功能权重分配 |
3.3.1 权重标度标准 |
3.3.2 功能因索作用分析 |
3.3.3 专家打分 |
3.3.4 权重总表 |
3.3.5 权重值合理性分析 |
第四章 变电站三维数字化设计平台评价实证研究 |
4.1 变电站三维数字化设计平台评价依据与试用 |
4.1.1 评价依据 |
4.1.2 平台实际工程试用 |
4.1.3 功能试用感受 |
4.2 问卷设计 |
4.2.1 评分标准与评分方法 |
4.2.2 评分问卷设计 |
4.2.3 问卷回收与评分总结 |
4.3 计算分析 |
4.3.1 平台评分计算 |
4.3.2 对比评价结果 |
4.3.3 评价指标体系特点和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导师与作者简介 |
附件 |
(8)基于AutoCAD实时协同设计平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和现实意义 |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课题的国外研究现状 |
1.2.2 课题的国内研究现状 |
1.2.3 课题的发展趋势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条件 |
1.3.1 本文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研究条件 |
第2章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 |
2.1 引言 |
2.2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 |
2.3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研究的内容 |
2.3.1 系统模型 |
2.3.2 群体协作模式 |
2.3.3 协作控制机制 |
2.3.4 多媒体技术支持下的群组通信 |
2.3.5 应用共享技术 |
2.4 网络支持的协同设计系统模型 |
2.5 基于AutoCAD的实时协同设计研究 |
2.5.1 系统概述 |
2.5.2 系统的数据交换方式 |
2.5.3 系统的功能模块及评价 |
2.6 本课题的模型设计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协同设计中支撑环境及相关技术 |
3.1 AutoCAD技术 |
3.1.1 开发工具 |
3.1.2 AutoCAD数据库和数据库对象 |
3.1.3 对象标识 |
3.1.4 反应器 |
3.1.5 对象数据访问 |
3.2 SQL Server 2005数据库 |
3.2.1 SQL Server 2005概述 |
3.2.2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
3.3 ADO技术 |
3.3.1 ADO和OLEDB |
3.3.2 ADO对象模型 |
3.3.3 使用ADO访问数据库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协同设计中网络通信 |
4.1 网络通信 |
4.2 Winsocket技术 |
4.3 通信模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ObjectARX对象处理 |
5.1 对象分类处理 |
5.2 二维图形实体(ENTITY) |
5.3 ACIS实体 |
5.4 共有的实体属性 |
5.5 符号表中非图形对象 |
5.6 视图的处理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协同平台的设计及实现 |
6.1 总体设计 |
6.2 数据库设计 |
6.2.1 数据关系E-R图 |
6.2.2 数据结构设计 |
6.3 平台详细设计 |
6.3.1 界面设计 |
6.3.2 消息 |
6.3.3 任务管理模块 |
6.3.4 用户权限管理 |
6.3.5 记录管理 |
6.3.6 数据处理模块 |
6.3.7 事件感知与处理模块 |
6.3.8 网络视频会议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9)产品协同设计的模型传输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
1.1.1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概述 |
1.1.2 协同设计的分类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二章 数据处理模块 |
2.1 AutoCAD数据库存储格式 |
2.2 DXF组码和结果缓冲区 |
2.3 基于DXF的CAD图形数据库跟踪实例 |
2.4 增量数据 |
第三章 网络通信和协同控制 |
3.1 通讯协议描述 |
3.1.1 基本操作原语的确定 |
3.1.2 添加操作通讯协议描述及其编码/解码算法流程 |
3.1.3 修改操作通讯协议描述及其编码/解码算法流程 |
3.1.4 删除操作通讯协议描述及其编码/解码算法流程 |
3.2 基于TCP/IP协议的协同数据网络传输 |
3.2.1 TCP/IP协议 |
3.2.2 基于TCP/IP的Socket技术 |
3.2.3 Socket编程实现数据传输 |
3.3 客户端模型重构 |
3.3.1 基于变动元素集的AutoCAD模型的增量传输算法 |
3.4 版本控制 |
3.4.1 版本的概念 |
3.4.2 版本分类 |
3.4.3 版本的演变及版本管理模型 |
3.4.4 版本的操作与维护 |
第四章 基于AutoCAD平台的用户协同操作的设计与实现 |
4.1 数据库支持 |
4.1.1 数据库技术 |
4.1.2 数据库接口 |
4.1.3 数据库在设计中的应用 |
4.2 基于AutoCAD平台的实时协同设计 |
4.2.1 实时协同设计的构成 |
4.2.2 实时协同设计的功能和特点 |
4.2.3 实时协同设计的软、硬件配置 |
4.3 实时协同设计的实现 |
第五章 小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基于知识融合的协同技术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制造业技术服务研究现状 |
1.2.1 制造业技术服务概述 |
1.2.2 国内外制造业技术服务研究进展 |
1.2.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向新型技术服务模式转变的问题 |
1.3.1 新型制造业技术服务模式的特点及要求 |
1.3.2 新型技术服务体系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组织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制造业技术服务平台构架 |
2.1 网络化环境下技术服务模式研究 |
2.1.1 网络化环境下技术服务模式 |
2.1.2 关于ASP、PHP和 JSP几种网络应用服务技术的对比 |
2.2 面向机械制造业的JSP技术服务平台研究 |
2.2.1 制造业JSP技术服务平台要求及特点 |
2.2.2 制造业JSP技术服务平台内容 |
2.2.3 JSP应用服务平台的服务过程 |
2.3 制造业JSP应用技术服务平台总体构架 |
2.3.1 JSP应用技术服务平台体系建立及其特点 |
2.3.2 JSP应用技术服务平台的结构功能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知识融合方法的技术服务研究 |
3.1 知识管理和知识融合简介 |
3.2 知识融合的理论及方法研究 |
3.2.1 知识融合理论 |
3.2.2 知识融和方法研究 |
3.2.3 知识融合评价方法研究 |
3.3 技术服务知识信息的知识融合实现途径 |
3.3.1 遗传融合算法思想 |
3.3.2 知识融合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3.4 技术服务知识融合配置建模 |
3.4.1 知识元的构建 |
3.4.2 知识库的构建 |
3.4.3 技术服务知识库信息数据的获取 |
3.5 技术服务知识融合算法思路分析 |
3.5.1 遗传融合算法的初步阶段 |
3.5.2 技术服务知识融合算法的操作 |
3.5.3 算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技术服务任务指派与管理 |
4.1 技术服务任务指派问题 |
4.1.1 传统任务指派的研究 |
4.1.2 传统经典任务指派模型研究 |
4.2 网络化环境下制造业技术服务系统中任务指派的研究 |
4.2.1 网络化环境下技术任务指派优化 |
4.2.2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技术任务分析 |
4.2.3 技术服务专业人员聚类分析 |
4.3 技术服务任务模糊指派与优化管理 |
4.3.1 技术服务模糊任务指派算法 |
4.3.2 制造业技术服务技术服务任务管理与监督 |
4.4 小结 |
第5章 网络化环境下技术服务协同的研究 |
5.1 CSCW概念及体系结构研究 |
5.1.1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概念 |
5.1.2 CSCW协同技术分类和相关支撑技术研究 |
5.2 技术服务协同工具之一NetMeeting组件的开发 |
5.2.1 NetMeeting的功能和结构 |
5.2.2 应用于技术服务中的Netmeeting COM的开发 |
5.3 技术服务协同工具之二Autodesk DWF技术应用 |
5.3.1 Autodesk DWF系列组件在协同技术中的应用 |
5.3.2 应用于技术服务中的Autodesk DWF组件的开发 |
5.4 协同技术服务的实现及功能模型 |
5.4.1 协同技术服务的实现 |
5.4.2 协同技术服务的功能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知识融合的协同技术服务系统开发 |
6.1 系统总体配置结构设计 |
6.1.1 技术服务系统设计总功能框架 |
6.1.2 技术服务系统设计网络环境及软硬件配置 |
6.2 知识融合的技术服务系统实现 |
6.2.1 整体视图的设计 |
6.2.2 数据库规划视图 |
6.2.3 用户设置与控制策略 |
6.3 知识融合的协同技术服务系统运行实例 |
6.3.1 技术服务知识信息服务模块 |
6.3.2 知识融合体现的技术服务业务模块 |
6.3.3 技术服务协同模块 |
6.3.4 技术任务反馈及技术交流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基于AutoCAD的局域网内部的实时协同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CED-SOA服务动态协同模型和算法研究[D]. 何淑庆. 北京邮电大学, 2021
- [2]基于边云协同的污泥干化智能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杨继松.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09)
- [3]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新型边缘-云协同架构设计与实现[D]. 张寻政. 山东大学, 2021(12)
- [4]中国铁路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D]. 王忠峰.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5]基于BIM的装配式住宅协同设计管理方法研究[D]. 王丽洋.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6)
- [6]基于Leap Motion的采煤设备虚拟装配研究与实现[D]. 范烨博.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7]变电站三维数字化设计平台评价管理研究[D]. 任重. 北京化工大学, 2014(08)
- [8]基于AutoCAD实时协同设计平台的研究[D]. 毛勇.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6)
- [9]产品协同设计的模型传输机制研究[D]. 陈黎民. 太原科技大学, 2009(06)
- [10]基于知识融合的协同技术服务研究[D]. 张景强. 东北大学, 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