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物炭,白浆土,技术改良,沈阳农业大学,东北,循环利用,酸化,工程技术,低产土壤,地方标准
生物炭论文文献综述
徐佳倩[1](2020)在《殷大伟 用生物炭技术改良低产田》一文中研究指出回顾2019年,他说与同行共同为创新垦区生物炭产业体系构架进行了深刻探索,忙碌而充实。展望2020年,他说要培养我国农业工作岗位上的创新奋斗者,要用科研促进垦区农业生产力提升。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讲师殷大伟,总是这样充满干劲,他8年如一日地从事黑龙江垦区生(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日报》期刊2020-01-02)
朱益刚,刘桂龙,孔宪昌,王修好,裴莹莹[2](2019)在《玉米秸秆和花生壳生物炭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硝酸、氢氧化钠、微波和超声波等方法对经热裂解法制得的玉米秸秆和花生壳生物炭进行改性研究,以电导率和对亚甲基蓝色素吸附情况为考查指标,探讨不同改性方法的改性效果,确定较好的改性方法和条件。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和花生壳生物炭改性提高了对亚甲基蓝吸附,最佳改性方法和条件是硝酸质量分数为12%。(本文来源于《农产品加工》期刊2019年24期)
魏俊杰,洪坚平[3](2019)在《无机有机肥配施生物炭对复垦土壤酶活性以及磷形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采煤塌陷复垦区贫瘠土壤的培肥措施,利用长治市襄垣县采煤塌陷区复垦5 a的石灰性生土进行试验,对土壤的酶活性和磷形态的变化规律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在试验周期内,与CK处理相比,生物炭促进了土壤中脲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脱氢酶活性,分别最高提升了647.0%,223.0%,68.6%,93.7%,331.0%;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中脲酶活性的促进有机肥与化肥的混施强于单施有机肥或化肥,而单施有机肥却对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脱氢酶的促进效应,强于单施化肥和有机肥与化肥混施。随着生物炭的添加,不同施肥处理间各种磷形态含量差异明显,其中,Ca_2-P、Ca_(10)-P均相对丰富,分别最高提升了17.09%,4.58%;Ca_8-P、Al-P、Fe-P、O-P含量则相对明显在逐渐耗竭,分别最高减少了3.39%,5.40%,7.20%,3.96%;有效磷、全磷含量最高增加了11.0%和4.34%,而无机磷总量却变得相当丰富,与空白CK相比提高了53.5%~63.3%。通过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复垦土壤中有效磷与Ca_2-P、Ca_8-P、O-P的含量间密切相关;另外,在复垦土壤中,Ca-P、铁铝结合态磷和闭蓄态磷之间保持着一定的比例,一定条件下可通过Ca_8-P和O-P这2种形态来相互转化。(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聂新星,张自咏,黄玉红,冯敬云,张志毅[4](2019)在《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高粱生长及镉吸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高粱生长及镉(Cd)吸收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中、轻度Cd污染土壤(以YB1、YB2表示)上分别进行0、2%和5%3个生物炭用量(以B0、B2、B5表示)配施0、200、500 mg·kg~(-1)3个施氮水平(以N0、N200、N500表示)对土壤理化性质、有效Cd含量、高粱光合特性及其Cd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土壤上,增加生物炭用量能提高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并在5%添加量时显着降低土壤CaCl_2-Cd含量;氮肥水平仅在YB1土壤上显着影响土壤CaCl_2-Cd含量。YB1土壤上,氮肥水平对高粱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有显着影响,均有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而高粱地上部Cd含量与CaCl_2-Cd含量显着正相关,在B5N0处理中最低(3.87 mg·kg~(-1)),B0N200处理中最高(6.79 mg·kg~(-1))。YB2土壤上,生物炭用量对高粱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均有极显着影响,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有随生物炭用量增加而降低的趋势;高粱地上部Cd含量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显着正相关,与生物量显着负相关,在B2N500处理中最低(3.79 mg·kg~(-1)),B0N0处理中最高(5.32 mg·kg~(-1))。研究表明,生物炭与氮肥配施能影响土壤理化性质、高粱光合特性和生长等因素,进而影响高粱地上部对Cd的吸收,不同土壤条件下影响高粱地上部Cd吸收的主要因素存在差异。(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何泓亮,李春艳,方韵霄,朱晓晓,李建法[5](2019)在《含空气气氛中制备生物炭及对水中磺胺嘧啶的去除》一文中研究指出尝试在热解气氛中定量掺入空气制备生物炭,以提高其表面积,并用于吸附去除模拟废水中的磺胺嘧啶。结果表明,随着空气流量的升高,生物炭的微、介孔表面积和孔容均显着提高;当热解温度为700℃时所得生物炭的介孔表面积最大。2种介孔表面积较大的生物炭(BA50800、BA50700)对磺胺嘧啶表现出更强的吸附去除能力,用量为200 mg/L时,其对磺胺嘧啶的去除率接近100%。(本文来源于《工业水处理》期刊2019年12期)
张倩,刘冰洁,余璐,王瑞瑞,郑浩[6](2019)在《生物炭对滨海湿地盐碱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滨海湿地盐碱土壤在全球碳氮循环及调节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环境友好型土壤改良剂生物炭(Biochar,BC)在缓解气候变化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前景巨大。然而,现有研究多关注BC对滨海湿地盐碱土壤中温室气体排放及土壤氮素流失的影响,缺乏其对滨海湿地盐碱土壤碳氮循环的深入研究和系统总结。本文综合分析了施用BC对滨海湿地盐碱土壤植被碳库、有机碳库、有机碳矿化及生物固氮、硝化、反硝化、矿化、氨损失等碳氮循环过程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指出未来应关注长期野外研究,利用宏基因组等现代分子生物技术,阐明BC对土壤碳氮循环影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以期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与功能保育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自然资源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李影,李斌,姜桂英,刘芳,李小磊[7](2019)在《植烟根际土壤生物活性对生物炭配施有机菌肥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旨在为植烟土壤的合理施用生物炭及有机菌肥提供理论依据。在施用等量烟草专用复合肥的基础上,设置CK、T1、T2、T3、T4、T5共6个处理,在烟草生长关键时期(30天、60天和90天)进行取样,通过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了生物炭配施有机菌肥对植烟根际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提高了整个生育期的土壤蔗糖酶活性,T2和T3处理显着提高了30天的土壤脲酶活性,其酶活性分别为0.74 mg/(g·d)和0.75 mg/(g·d)。T2处理显着提高了30天的土壤微生物量碳(达到810.09 mg/kg)和微生物碳熵,T3处理提高了整个生育期的微生物量氮和微生物氮熵;同时施用菌肥可明显提高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尤其T2处理的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在整个生育期均最高。在豫中烟区,施用复方有机菌肥及60%复方有机菌肥配施40%生物炭对改善根际土壤微生物环境和土壤肥力效果最好。(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36期)
宋彬,孙茹茹,梁宏旭,胡玥,彭湃[8](2019)在《添加木质素和生物炭对土壤氮、磷养分及水分损失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添加木质素和生物炭对土壤氮、磷养分及水分损失的影响,降低土壤改良剂使用成本,增加造纸黑液中木质素的利用途径,促进木质素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试验选取生物炭改良剂与木质素作为对比,通过土柱淋溶和静态吸收法,研究不同添加量(质量分数为0,1%,2%,4%)的木质素和生物炭对土壤氮磷养分、水分、脲酶活性以及pH的影响。土壤中添加木质素和生物炭均能减缓pH变化程度;抑制土壤脲酶的活性,且在添加氮肥后的1~20天抑制效果明显,其抑制效果与添加量呈正相关。添加量为1%,2%,4%的木质素和生物炭与对照组相比,铵态氮挥发量分别显着减少8.29%,14.29%,14.86%和3.79%,11.65%,15.26%;全氮淋溶量分别显着减少32.37%,37.70%,42.49%和25.43%,30.70%,39.54%;全磷淋溶量分别显着减少23.68%,40.48%,48.12%和6.97%,22.88%,35.30%;水分淋溶量分别显着减少7.71%,15.82%,9.29%和9.91%,15.00%,16.06%。在本试验中,木质素、生物炭质量分数分别为2%和4%时对降低土壤氮、磷养分和水分损失的效果最佳。因此,可以说明木质素和生物炭在水肥保持上的效果相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生物炭改良剂在土壤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悦飞雪,李继伟,乔鑫鑫,焦念元,尹飞[9](2019)在《生物炭对豫西丘陵区农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碳、氮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生物炭对豫西丘陵地区农田土壤团聚体分布、稳定性及其碳、氮在团聚体中分布的影响,进一步探明生物炭对丘陵区农田土壤结构和养分的长期作用效果。采用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生物炭用量为0(C0),20(C20),40(C40)t/hm~2 3个处理,研究生物炭施用5年后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探究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分布特性。结果表明:施加20,40 t/hm~2生物炭可提高0—20,20—40 cm土层的机械性>0.5 mm以上粒级和水稳性>0.053 mm以上粒级团聚体含量。在0—20 cm土层中,C20和C40处理下>0.25 mm的机械性团聚体(DR_(0.25))分别较对照增加3.78%和6.83%,>0.25 mm水稳性团聚体(WR_(0.25))分别较对照增加31.0%和49.45%,土壤不稳定团粒指数(E_(LT))分别较对照降低4.30%和6.85%,土壤团聚体破坏率(PAD)分别较对照降低9.71%和14.77%,土壤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分别较对照增加28.44%和45.34%,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别较对照增加32.04%和54.92%。各粒级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都以0.25~0.053 mm粒级最高,且0—20 cm土层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高于20—40 cm土层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2,2~0.25,0.25~0.053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贡献率随之增加,而<0.053 mm粒级微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贡献率随之降低。总体来说,生物炭能够改善豫西丘陵地区农田土壤的团聚体结构,增加土壤大团聚体的含量,增强团聚体的稳定性,提高土壤团聚体中碳、氮含量,有利于豫西地区农田土壤肥力的保持和持续健康发展。(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李珍,陈义叁,陈荣珠,杨彩媚,林美珍[10](2019)在《生物炭对连作穿心莲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添加生物炭能否缓解穿心莲连作自毒障碍。在田间环境下,进行正茬不加炭、正茬加炭、连作1年不加炭、连作1年加炭、连作2年不加炭、连作2年加炭六种处理试验,测定六种处理条件下穿心莲株高、叶片数、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MDA含量、SOD含量、POD含量、CAT含量、单株鲜重、单株干重相关指标。结果显示:连作不加生物炭的条件下,随着连作年限增加,植株形态方面:株高下降,叶片数、分蘖数减少;体内生理生化指标方面: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下降,MDA含量上升,SOD、POD、CAT含量均下降;产量方面:单株鲜重、单株干重均减少。而在连作添加生物炭的条件下,以上指标都与正茬情况下的指标靠近,向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方向转变。可见,穿心莲存在连作障碍,添加生物炭能有效缓解穿心莲连作自毒障碍。(本文来源于《福建热作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生物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硝酸、氢氧化钠、微波和超声波等方法对经热裂解法制得的玉米秸秆和花生壳生物炭进行改性研究,以电导率和对亚甲基蓝色素吸附情况为考查指标,探讨不同改性方法的改性效果,确定较好的改性方法和条件。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和花生壳生物炭改性提高了对亚甲基蓝吸附,最佳改性方法和条件是硝酸质量分数为1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炭论文参考文献
[1].徐佳倩.殷大伟用生物炭技术改良低产田[N].黑龙江日报.2020
[2].朱益刚,刘桂龙,孔宪昌,王修好,裴莹莹.玉米秸秆和花生壳生物炭改性研究[J].农产品加工.2019
[3].魏俊杰,洪坚平.无机有机肥配施生物炭对复垦土壤酶活性以及磷形态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9
[4].聂新星,张自咏,黄玉红,冯敬云,张志毅.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高粱生长及镉吸收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9
[5].何泓亮,李春艳,方韵霄,朱晓晓,李建法.含空气气氛中制备生物炭及对水中磺胺嘧啶的去除[J].工业水处理.2019
[6].张倩,刘冰洁,余璐,王瑞瑞,郑浩.生物炭对滨海湿地盐碱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19
[7].李影,李斌,姜桂英,刘芳,李小磊.植烟根际土壤生物活性对生物炭配施有机菌肥的响应[J].中国农学通报.2019
[8].宋彬,孙茹茹,梁宏旭,胡玥,彭湃.添加木质素和生物炭对土壤氮、磷养分及水分损失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9
[9].悦飞雪,李继伟,乔鑫鑫,焦念元,尹飞.生物炭对豫西丘陵区农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碳、氮分布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9
[10].李珍,陈义叁,陈荣珠,杨彩媚,林美珍.生物炭对连作穿心莲生长的影响[J].福建热作科技.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