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微气候环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步行适宜性,城市微气候,高密度建成区环境,城市规划
微气候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西蒙·马尔温,杨俊宴,郑屹,乔纳森·拉瑟福德[1](2019)在《关联·机制·治理:基于微气候评价的高密度城市步行适宜性环境营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适宜步行的城市环境不仅仅包含连续、优美且尺度宜人的步行空间,适宜的温度、风速同样深刻影响着人们在城市中的行走体验。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以伦敦、巴黎、布鲁塞尔、巴塞罗那等为代表的高密度欧洲城市出现了过于炎热、寒冷或强风等不适宜的城市微气候,严重影响甚至迫使人们减少或避免在相关城市空间中的步行等户外活动。同时,针对可步行城市的大量既有研究侧重分析城市步行环境中的物质要素及其内在机制,如景观、步行道宽度、休憩设施等,对影响人们户外活动时生理感受的城市微气候要素的研究较少,如温度和风速等。因此,在具体讨论和衡量人们在城市中的步行体验以及提升城市步行适宜性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一种新的微观气候治理逻辑值得探索。针对该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城市物质空间与城市微气候之间的交互影响,归纳总结出了两者之间的关联机制。进而提出一种行人尺度和以步行适宜性为导向的城市微气候管控策略及治理逻辑,来提升高密度、高强度城市建成区中人们步行时的生理感受,从另一角度优化高密度城市中的步行适宜性,促进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本文来源于《国际城市规划》期刊2019年05期)
甄蒙,丁伟,邹炜晗,冯伟[2](2019)在《绿化率与居住区竖向微气候环境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人们对居住环境舒适度要求的提高及生态节能的需要,绿化率对居住小区的热舒适性尤为重要。文章以西安居住区为研究对象,应用ENVI-met数值模拟软件对小区风环境和热环境进行了模拟,得出了3种绿化率条件下不同竖直高度上的温度和风速比。研究对高层居住区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撑。(本文来源于《建筑与文化》期刊2019年10期)
郑舰,王国光[3](2019)在《传统街区更新中微气候环境模拟应用与方案优化——以肇庆包公府街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街区的微气候环境对城市生活品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基于Envi-met软件技术和微气候评价方法的支撑,对肇庆包公府传统街区城市更新3个备选方案的微气候环境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比选出较优方案,针对该方案的局部空间改进提出优化方案,并再次进行优化方案微气候环境数值模拟,验证改善效果。在此基础上,文章初步构建起通过微气候环境模拟评价优化城市更新方案的技术路线,为设计初期方案推敲与评估、后期方案审核提供微气候环境指标借鉴。(本文来源于《规划师》期刊2019年15期)
李静薇,胡燕安[4](2019)在《严寒地区冬季校园广场空间微气候环境研究——以大庆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校园广场空间是校园内重要的室外公共空间之一,且不同的广场空间形态以及周围环境特征会对校园微气候有不同的影响。以严寒地区的东北石油大学和八一农垦大学为例,采用现场实测的方法,针对不同广场空间类型进行冬季微气候现场实测,对不同广场空间的微气候情况与舒适度进行深入研究,比较分析不同广场空间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结果表明:广场空间的围合度和周围良好的绿化环境均能起到对冬季冷风的遮挡作用和保温增湿作用。该研究为严寒地区校园广场空间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9年22期)
商茹,李嘉乐,李薇,肖建忠,任斌斌[5](2019)在《北京城市绿地不同下垫面对环境微气候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明不同绿地下垫面对环境微气候的影响规律,以期为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与依据。笔者采用小尺度定量测定方法对北京城市绿地不同下垫面夏季空气温度、相对湿度、舒适度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下垫面类型与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存在极显着性相关关系,其他16项样地特征要素指标与温、湿度无显着相关关系;(2)不同下垫面昼均降温增湿效应排序为:乔灌草>乔草>灌草>草地>裸地>水泥地面;(3)8:00—18:00,除18:00外,不同下垫面在各时段的降温增湿效应排序与昼均效应一致;各类下垫面的温湿效应(含负效应)在14:00达到最大值,其中,乔灌草型下垫面降温4.50℃,增湿7.45%,水泥地面增温2.03℃,降湿2.82%;(4)不同下垫面人体舒适度大体呈现出乔灌草>乔草>灌草>草地>裸地>水泥地面的规律。(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22期)
王婷,陈小芮,章家恩,叶昌东[6](2019)在《不同绿化改造方案对小区微气候环境影响的ENVI-met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数值模拟不同绿化布局方案对居住区微气候的影响,以期获取最优绿化方案。【方法】以广州某老旧小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典型湿热天气条件,对研究区的室外微气候要素进行测量;利用模拟软件ENVI-met构建实况数值模拟模型,将模拟结果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模型精度和质量;对研究区预设的3种绿化方案微气候特征进行模拟分析。【结果】清理灌木后温度较现状平均升高0.1℃,湿度平均降低0.51%,可适当改善低处通风情况;去除乔木后温度升高近0.4℃,湿度降低1.18%,整体风速明显增大;屋顶简单式绿化具有一定的降温增湿效果,温度降低0.16℃,湿度增加1.17%,风速较现有绿况变化不大。【结论】ENVI-met能够较好地预测温度和湿度的日变化趋势,能有效地评估老旧小区空间的营造与绿化改善效果。(本文来源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曾庆锋,高瑞泉,温精敏,李磊,许磊[7](2019)在《基于物联网的城市单元体微气候环境观测管理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利用好深圳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提升城市生态气象服务,深圳市气象局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城市单元体微气候环境观测资源归集管理方面进行大量探索工作。城市单元体微气候观测管理使得深圳市气象局获取了大量单元体观测数据,补充了传统气象观测体系,将气象探测社会化从理念到落实,并构建了城市气象、生(本文来源于《气象科技进展》期刊2019年03期)
李昆[8](2019)在《基于环境多样性地图的亚热带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微气候评价模型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城市高密度化发展与市中心区域大学校园扩张日益相矛盾的背景下,广州城市中心的大学校园也逐渐表现出高密度化的发展态势。校园物质环境建设密度增大的同时,一些校园环境品质问题和缺陷也日渐显现。外部交往空间是大学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内师生大部分生活交往活动都发生在其中,其空间品质决定了使用者在此的活动意愿。而微气候条件是空间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深刻影响着使用者对于外部空间的使用,尤其是以高温高湿为气候特征的岭南地区。针对现有微气候环境评价方法缺失的现状,本研究希望找到一种快速认知判断外部交往空间微气候环境条件的方法。研究内容总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是阐释背景和研究现状,解释了相关名词概念,阐述了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章通过文献研究归纳概括了外部交往空间的构成要素和影响空间品质的因素,明确微气候环境舒适性的重要性,并引入了柯恩教授模拟分析湿热气候区微气候的方法,即环境多样性地图。第叁章确定了研究对象和研究时段,探讨了环境多样性地图在岭南地区的适应性应用方法,确立了各微气候因子适应性分界阈值,并通过ENVI-met软件建立各区域微气候模拟模型,建立了五个研究区域环境多样性地图,对其境况进行分析评比。第四章提出了通过监控视频观测各区域活动情况的办法,掌握了各场地内人们活动规律信息,并从“活动数量”、“活动行为”和“活动分布”叁个层面对各区域的活动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了这些因素与各区域建筑外部交往空间构成要素的关系。第五章将各研究区域的停留分布与环境多样性地图迭加分析,统计计算了各区域人们对于八种不同微气候类型区的选择度,并将其排序,进一步构建了基于环境多样性地图的外部交往空间微气候环境评价策略。第六章依据外部交往空间微气候环境评价策略,提出了两种提升环境舒适性的应用方式。并在假想条件下在华工校园应用上述策略,对某广场区域进行模拟优化设计。(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宋丹然[9](2019)在《城市河流宽度对居住环境微气候影响与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给人类带来的危害。面对城市气候的挑战,宏观层面的战略,如通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来减缓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方案之一。微观层面的适应性规划也逐渐成为科学界的研究热点。众多研究表明,城市河流和绿地对缓解城市微气候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对于河流宽度对河流微气候效应的影响研究还比较少,河流与绿地的协同效应研究更加薄弱。因此,这两个方面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河流微气候效应理论和水绿协同效应理论,而且对于河岸植被绿化策略也具有实际指导意义。首先,本文调研了上海市河流分布情况,然后根据已有文献关于河宽与河流微气候效应之间的关系研究,确定了3个不同宽度城市河流,作为实证研究区域;其次,本文运用微气候模拟软件ENVI-met,对这3个类型河流布局居住区的实况、河岸疏林草地植被绿化和河岸复合植被绿化3个情景分别模拟,采用现场实测方法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并且分析了这3个类型居住区的微气候现状格局;接着,分析了河流宽度、河岸绿地开敞空间、河岸植被结构和住区空间形态这四个因子对河流微气候效应的影响;最后,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河岸绿地空间优化策略、河岸植被结构优化策略和住区空间形态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河流对周边地区的增湿范围大于降温范围;12m宽河流对上风向的降温范围较小,对下风向的降温范围在150m以内,30m宽河流和60m宽河流对下风向的降温增湿范围都达到居住区最北边;60m宽河流对下风向降温幅度和增湿幅度分别可达到0.6℃、3.58%,明显高于12m宽和30m宽河流的降温增湿幅度。(2)河流宽度与水体均温呈负相关,与河流的最大降温梯度和最大增湿梯度呈正相关;河流宽度较大时,河流水面上空及其周边的风速也较大;河流与PMV的直接关系较弱,但可通过影响热环境和风环境来间接改善热舒适性。(3)河岸进行疏林草地植被绿化后,可以很好的改善居住区整体的热环境,且对河流下风向区域降温增湿效应大于上风区;对居住区风环境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对居住区整体的热舒适都有利,尤其是对河岸附近范围,有较好的贡献作用。(4)河岸进行复合植被绿化后,水绿协同降温增湿幅度大于疏林草地植被绿化;适当的乔木种植反而会增加通风廊道下风向的风速;对居住区整体的热舒适改善效果也比较好,尤其是乔木种植密集的河岸附近,其PMV值下降幅度最大。(5)由于住区整体空间形态不同,河岸疏林草地植被绿化方案对12m宽河流布局居住区整体降温作用和较低PMV区域面积增幅比复合植被绿化方案大,30m宽河流布局居住区的情况则相反,河岸两种绿化方案对60m宽河流布局居住区较低PMV区域面积增幅相同,对平均气温没有起到缓解作用;河岸复合植被绿化方案对3个类型居住区整体增湿作用、风速阻挡作用和热舒适改善作用都比疏林草地植被绿化方案大,并且30m宽河流布局居住区平均相对湿度和“湿润”区域面积增幅最大,分别为0.11%、3.95%,60m宽河流布局居住区平均风速和“微风”区域面积减少幅度最大,分别为0.09m/s、2.69%。(6)由于住区内部空间形态不同,河流对相同离岸距离处的微气候影响程度不同;总体而言,河岸绿化对3个类型河流的水绿协同降温增湿范围都超过200m,对离岸200m处风速的消极作用大于离岸100m处,对离岸100m处热舒适有较好的改善作用。(7)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及其他学者研究成果,认为河岸应适度增加绿地空间、植被结构以乔草组合为主,同时要创造通风廊道。(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张顺尧,陈易[10](2019)在《基于ENVI-MET微气候模拟的多情景设计环境性能比较评价——以上海创智天地广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取上海创智天地广场进行多情景设计的环境性能模拟实验,研究外部空间形态与建筑环境性能的影响机制,本研究设计了4种不同的外部空间形态操作情景,对场地外部空间形态在不同的高差(H)、围合(L/C)、覆盖(SFV)与朝向(δ)特征下对场地微气候的影响进行比较和评价,结合实测分析结果提出环境性能优化设计策略。(本文来源于《2019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04-03)
微气候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人们对居住环境舒适度要求的提高及生态节能的需要,绿化率对居住小区的热舒适性尤为重要。文章以西安居住区为研究对象,应用ENVI-met数值模拟软件对小区风环境和热环境进行了模拟,得出了3种绿化率条件下不同竖直高度上的温度和风速比。研究对高层居住区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气候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1].西蒙·马尔温,杨俊宴,郑屹,乔纳森·拉瑟福德.关联·机制·治理:基于微气候评价的高密度城市步行适宜性环境营造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19
[2].甄蒙,丁伟,邹炜晗,冯伟.绿化率与居住区竖向微气候环境相关性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9
[3].郑舰,王国光.传统街区更新中微气候环境模拟应用与方案优化——以肇庆包公府街区为例[J].规划师.2019
[4].李静薇,胡燕安.严寒地区冬季校园广场空间微气候环境研究——以大庆市为例[J].科学技术创新.2019
[5].商茹,李嘉乐,李薇,肖建忠,任斌斌.北京城市绿地不同下垫面对环境微气候影响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9
[6].王婷,陈小芮,章家恩,叶昌东.不同绿化改造方案对小区微气候环境影响的ENVI-met模拟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9
[7].曾庆锋,高瑞泉,温精敏,李磊,许磊.基于物联网的城市单元体微气候环境观测管理模式[J].气象科技进展.2019
[8].李昆.基于环境多样性地图的亚热带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微气候评价模型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9].宋丹然.城市河流宽度对居住环境微气候影响与优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10].张顺尧,陈易.基于ENVI-MET微气候模拟的多情景设计环境性能比较评价——以上海创智天地广场为例[C].2019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