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谷特殊生境论文-向芬

河谷特殊生境论文-向芬

导读:本文包含了河谷特殊生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河谷生境,吉首蒲儿根,矿质元素,叶绿素荧光

河谷特殊生境论文文献综述

向芬[1](2014)在《河谷特殊生境植物》一文中研究指出河谷是山地区域河流深切形成的一个自然生态系统,河谷特殊生境下植物的生态适应机制是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论文以河谷特殊生境专性种的代表植物——吉首蒲儿根为研究材料,研究了吉首蒲儿根及其伴生植物矿质元素含量特性,不同生境吉首蒲儿根叶片形态、荧光特性,干旱胁迫对吉首蒲儿根的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吉首蒲儿根根部K、Mn的含量均高于其伴生植物,茎部K、Cu、Fe的含量均高于其伴生植物,叶部K、Mn、Zn、Cu的含量均高于其伴生植物,Fe、Mg也处于较高水平。吉首蒲儿根体内,Mg、Mn、P、Zn、B含量以叶中为高, Fe、Ba含量以根中为高,K、Cu含量以茎中为最高。除Zn和Cu是茎部的富集系数最大外, K、P、Mg、Fe、Ba、Mn、B在叶部的富集系数最大,各部位富集情况基本表现为叶>根>茎>。吉首蒲儿根对矿质元素表现较强吸收富集能力,特别是新陈代谢旺盛的叶部对矿质元素吸收富集能力最强。(2)本文选择野外自然分布的3种河谷生境和人工引种的2种河谷外生境中吉首蒲儿根为研究对象,比较其叶片形态特征,研究发现:3种河谷生境吉首蒲儿根的叶面积、比叶面积要高于2种河谷外生境,而气孔密度、SPAD值则低于2种河谷外生境。吉首蒲儿根可通过减小叶面积、比叶面积、增加气孔密度来适应一定高光照、低湿度的环境。其对光照强度、空气相对湿度有较广的适应性。(3)五种生境(河谷瀑布生境、河谷山坡生境、河谷林下生境、谷外阴生生境、谷外阳生生境)吉首蒲儿根的Fv/Fm、Fv/Fo、Y(NPQ)没有显着差异,但谷外阳生生境下的吉首蒲儿根ETR max、Ik、qP和Y(Ⅱ)均高于其它各生境,而河谷林下生境吉首蒲儿根的ETR max、Ik、qP和Y(Ⅱ)均显着低于其它各生境,河谷瀑布生境、河谷山坡生境、谷外阴生生境吉首蒲儿根的以上4参数则无显着差异。(4)测量阴生环境中吉首蒲儿根的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和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等光合作用参数及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最大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 max)、初始斜率(α)、PSⅡ实际光量子效率Y(Ⅱ)、PSⅡ调节性能量耗散Y(NPQ)、PSⅡ非调节性能量耗散Y(NO)等8项叶绿素荧光参数在土壤自然干旱过程中的变化。在高温的夏秋季节,吉首蒲儿根的光合生理对干旱胁迫较为敏感。停止浇水6d,吉首蒲儿根光的PSⅡ即受到显着伤害,光化学途径利用的光能减少,电子传递受到较大抑制,净光合速率趋近于0。处理12d,吉首蒲儿根植株已死亡。(本文来源于《吉首大学》期刊2014-05-21)

徐亮,陈功锡,张洁,张代贵,张毅[2](2013)在《河谷梯度对湘西北主要河谷特殊生境种子植物区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湘西北猛洞河("U"型)、德夯("V"型)、小溪︺(""型)3个河谷生境区域为对象,通过比较各河谷生境植物多样性组成、植物区系成分结构,揭示该区域植物区系成分随河谷梯度变化的特征与规律性。结果表明:(1)不同河谷梯度下植物种类组成差异较大,科、属间的相似性系数分别达80%、70%以上,而种的相似性系数仅50%左右。(2)随着河谷梯度的减弱,植物区系热带成分所占比例呈逐步减少趋势,依次为54.56%、46.44%和44.11%;而温带成分却逐步增加,依次为40.00%、50.76%和50.88%。研究发现,3个河谷虽然存在一定的梯度和差异,但它们均是古老成分的避难所和孕育新生成分的摇篮,同时也是湘西北植物的重要分布区域。(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徐亮,陈功锡,张洁,张代贵,朱群英[3](2013)在《河谷内外特殊生境对接骨草形态与细胞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河谷内外广泛分布的接骨草为研究对象,探讨河谷特殊生境对植物形态与细胞的影响.(1)河谷内外分布的接骨草除棱数、侧枝数、节数、最长节间长和小叶数目无明显差异外,不孕花数目、小叶长/宽、果实颜色和托叶形状均存在显着差异;(2)河谷内外分布的接骨草上、下表皮细胞形状和垂周壁式样均呈无规则和浅波状,河谷内居群的气孔密度为(37.6±7.47)个/mm2,明显大于河谷外居群的(26.8±5.81)个/mm2,但气孔指数河谷外居群(31.38%)略高于河谷内(29.17%);(3)河谷内外接骨草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实为2n=36,与之前报道的染色体数目不一致.河谷内居群核型公式为2n=36=16 m+14sm+2st+4t,河谷外为2n=36=22 m+14sm,均属于"2B"型,但核型不对称系数却相差较大,河谷内Ask=67.76%,河谷外Ask=61.97%,表明前者更为进化.(本文来源于《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2期)

徐亮,陈功锡,张洁,邓涛,张代贵[4](2013)在《湘西北河谷特殊生境植物多样性和区系成分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湘西北猛洞河和德夯河谷9类小生境(凹槽、干旱石壁、滴水岩壁、石土坡、瀑布、微土台、溪沟、岩溶洞穴和河水浸没带)的土壤环境因子(包括含水量、pH值和矿质元素含量)和植物物种组成及区系成分进行了调查,并采用RDA排序法分析了该区域植物区系成分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该区域生境异质性较高,各类小生境土壤的含水量、pH值和矿质元素含量均有差异;其中,瀑布生境中土壤含水量最高(达51.9%),干旱石壁土壤含水量最低(仅13.0%);绝大多数生境土壤偏碱性,仅石土坡土壤偏酸性(pH 6.4);9类小生境土壤中Al、Ba、Cd、Co、Cu、K、Mg、Mn、Se和Zn含量差异明显,其中Al含量均最高。各生境中分布的植物种类数量有明显差异,其中,石土坡生境中植物种类最多(共735种)、岩溶洞穴生境中植物种类最少(仅6种);有724种植物的分布辐射范围为1个小生境,分布辐射范围达7个小生境的植物仅1种。各类小生境中植物科、属的分布型数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即以热带分布型为主,但温带分布型属的数量略有增加。RDA排序结果显示:土壤环境因子的12个变量分别可解释科、属区系成分变异信息量的75.9%和88.9%,其中矿质元素含量及pH值与科、属区系成分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或负相关;总体上看,土壤Cd、Se、Zn和Ba含量及pH值是影响该区域植物区系组成的主要土壤因子。研究结果显示:湘西北河谷特殊生境中植物物种分布生境较为专一,植被抗干扰能力较差,不利于物种多样性的长期维持;生境异质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植物区系成分的变化,但在科、属层次上影响程度有差异。(本文来源于《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徐亮,陈功锡,张代贵[5](2011)在《湖南德夯河谷特殊生境典型植物群落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德夯河谷特殊生境区典型植物群落的研究表明:1)不同群落物种的组成、结构和多样性均存在较大差异,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物种最多,达74种;常绿落叶阔叶林的乔木种类最为丰富,有20种;次生竹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分别为6.70、3.83;2)科层次上,各群落内热带分布科数量明显高于温带分布科;属层次上,温带分布成分进一步发展,各个群落内均以温带性质为主.除自然生境条件的差异外,人类不同强度的干扰可能是造成各群落特征变化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生命科学研究》期刊2011年04期)

邓涛[6](2010)在《河谷特殊生境植物多样性特征与生态适应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湘西北地处湘、鄂、渝、黔边区,以武陵山脉为主体,属“水杉植物区系”范畴,是我国叁个特有现象中心之“鄂西—川东中心”的核心地带,在我国乃至整个东亚植物区系中具有重要意义。河谷是该区河流深切形成的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属于典型特殊生境,是组成该区植物区系的关键地带。然而,目前对这一重要和关键地区的研究还很不深入,是亟待研究的薄弱或者空白地带。受山体陡壁或悬崖的隔离,河谷特殊生境犹似“岛屿”状态,有着独特多样且非地带性植物区系,是研究植物物种分化和多样性形成机制最为理想的地域。同时,由于特殊的生态环境因子作用,植物在形态、生理、繁殖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多样化形态和特殊的适应机制,该地域亦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适应进化机制的独特场所。本研究选择湘西北德夯峡谷和猛洞河两条典型河谷特殊生境为代表,进行详细的植物调查、标本采集和分类研究,在查清该区植物种类基础上作进一步区系特征和适应特性分析,揭示有关区系地理问题,功能型和繁育系统多样性及生态关联性,特殊种系(如地区特有种、河谷专性种等)的分布及特点,物种辐射分化和生态适应性规律,为研究特殊生境区域物种分化和适应进化、植物多样性形成与维持机制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正在进行的《湖南植物志》和地方自然资源持续利用、保护和综合管理提供科学资料。研究结果如下:1.首次定义河谷特殊生境,初步探讨其形成原因,结合外部形态特征将其分为9个小生境类型,认为河谷特殊生境为系列小生境的有机组合,提出河谷特殊生境生态效应理论及模型。系统归纳和总结了河谷特生境生态系统的环境特征和生态特性,深入分析其脆弱性原因,并提出治理和保护方案。2.从科、属、种3个层面系统分析德夯峡谷和猛洞河河谷植物区系的组成、特征、性质、起源及与其他区系的关系。德夯峡谷有维管束植物1162种,隶属于148科566属,蕨类和藤本植物相当丰富。组成德夯峡谷植物区系的科、属以泛热带分布最多,是德夯风景区植物区系的主体。猛洞河有维管植物129科,389属,670种(含变种),特有程度高,属区系地理分析表明其是一个从热带向温带过渡的区系。种水平分析表明其属于东亚和热带亚洲植物区系交汇。利用STATISTICA统计软件对武陵山区内和我国其他类型(干热、干暖)河谷植物区系进行聚类和主成分分析,揭示该区河谷的特殊性及其在该区植物区系中的重要作用。选择相对丰富度、分化指数, IM值等指数对各小生境多样性分析表明土台小生境各指数均比较高,岩溶洞穴最低。3.提出“生境专性植物(obligate plant)”概念,并初步调查湘西北河谷特殊生境有专性植物160种,隶属于71科121属。群落中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优势物种大部分为峡谷生境专性种,乔木层优势植物中专性种较少。河谷特殊生境专性种在生长型、器官形态、生活史、生态适应类群及适应性分区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以及特定的适应分布结构。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峡谷生境专性植物由少逐步增多,演替后期则逐步减少。4.以典型河谷专性植物吉首蒲儿根Sinosenecio jishouensis、凤凰蜘蛛抱蛋Aspidistra fenghuangensis为代表,研究河谷专性植物生物生态学特性、辐射分化适应及物种形成过程。从生态分布、物候特征、繁殖特性叁个方面系统研究表明吉首蒲儿根的花部构成、高度同期的开花模式和“刷状机制”、瘦果小且无冠毛、以克隆繁殖为主兼有种子繁殖及间隔子自动断裂等是对峡谷瀑布特殊生境长期分化、选择和适应性进化的结果。利用形态学和细胞学方法研究凤凰蜘蛛抱蛋的形态辐射分化特征,修订和补充描述了凤凰蜘蛛抱蛋形态,从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动态讨论其亲缘关系,从细胞地理学角度探讨其可能的起源、演化和物种形成过程,并提出随体缺失可能有利于物种适应新的环境,是进化的表征。5.从根、茎、叶、花和果实各方面探讨了河谷特殊生境植物功能性状多样性及其适应意义。河谷特殊生境植物根分为5种类型,茎有3种形态;叶级以中型叶为主,叶质以纸质占绝对优势,两面均无毛的种类最多;花性状中以小花类居多,颜色以浅色为主;果实性状以干果占较大比例,以机械传播作为主要的传播方式。从区系成面探讨河谷特殊生境繁育系统与生态关联性,分析进一步印证河谷植物区系的热带亲缘性,并讨论了系统发生关系对性系统和生态关联性的限制和生态环境对性系统分化与进化中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吉首大学》期刊2010-06-01)

河谷特殊生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湘西北猛洞河("U"型)、德夯("V"型)、小溪︺(""型)3个河谷生境区域为对象,通过比较各河谷生境植物多样性组成、植物区系成分结构,揭示该区域植物区系成分随河谷梯度变化的特征与规律性。结果表明:(1)不同河谷梯度下植物种类组成差异较大,科、属间的相似性系数分别达80%、70%以上,而种的相似性系数仅50%左右。(2)随着河谷梯度的减弱,植物区系热带成分所占比例呈逐步减少趋势,依次为54.56%、46.44%和44.11%;而温带成分却逐步增加,依次为40.00%、50.76%和50.88%。研究发现,3个河谷虽然存在一定的梯度和差异,但它们均是古老成分的避难所和孕育新生成分的摇篮,同时也是湘西北植物的重要分布区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河谷特殊生境论文参考文献

[1].向芬.河谷特殊生境植物[D].吉首大学.2014

[2].徐亮,陈功锡,张洁,张代贵,张毅.河谷梯度对湘西北主要河谷特殊生境种子植物区系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13

[3].徐亮,陈功锡,张洁,张代贵,朱群英.河谷内外特殊生境对接骨草形态与细胞的影响[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4].徐亮,陈功锡,张洁,邓涛,张代贵.湘西北河谷特殊生境植物多样性和区系成分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3

[5].徐亮,陈功锡,张代贵.湖南德夯河谷特殊生境典型植物群落特征研究[J].生命科学研究.2011

[6].邓涛.河谷特殊生境植物多样性特征与生态适应性[D].吉首大学.2010

标签:;  ;  ;  ;  

河谷特殊生境论文-向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