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学古诗词教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审美鉴赏
中学古诗词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张嘉鑫,陈志华[1](2019)在《基于整体美感提高的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古诗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美感的重要载体。古诗词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大量篇幅,并且含有丰富的审美内涵。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整体美感去提升他们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目前古诗词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古诗词的审美特性;以翻译炼字为主,古诗词教学形成了一套模式化的解读,割裂了古诗词的整体美感。本文从古诗词美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理解、想象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感。(本文来源于《现代中小学教育》期刊2019年10期)
郑慧仪,钟少英[2](2019)在《巧用孟子文艺理论促进中学古诗词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孟子所提出的文艺思想理论"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是我国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尝试将此文学批评方法引入到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以突破一字一句的老旧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古诗词鉴赏以词句释义为主的藩篱,提升中学语文古典诗词课堂教学效果,让语文课堂焕发更大活力与生机。(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上)》期刊2019年10期)
邵华[3](2019)在《缘“愁”似个长——以《相见欢》为例浅谈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了"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而《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教师要教会学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感悟积累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再者,中国的古典诗词含蓄凝练,意蕴丰富,更能体现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所以,带着学生走入诗词文本,展开对话,实践有效的古诗词教学活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相见欢》为例,浅谈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种策略。(本文来源于《课外语文》期刊2019年28期)
王云龙[4](2019)在《浅析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情感体验问题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古诗词是我国传统的文化,是我国伟大学者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社会科学、人文情怀,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完完全全与素质教育的精神相契合。基于此,本文将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情感体验问题进行思考,以供借鉴。(本文来源于《东西南北》期刊2019年19期)
秦玉岚[5](2019)在《微课在农村中学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古诗词独特的文学审美价值与社会意义是其他文学样式不可替代的,因此,古诗词教学近年来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但是,古诗词教学却不尽如人意,尤其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高耗低效,一知半解的情况仍然严重。微课走进古诗词教学,使学生自学能力得到提升,课堂更加新颖、活泼,师生交流互动更加紧密,教学效率更加高效,可见微课不失为提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手段。一、微课在农村中学古诗词教学中实施面临的困境及问题1.微课助力古诗词教学缺乏实践推行先例。在农村中学,微课教学目(本文来源于《甘肃教育》期刊2019年17期)
程航[6](2019)在《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优秀地域历史文化教育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区域受自然环境、移民、政治权力和行政区划、民族、外来文化和宗教等因素影响,历史文化深深打上了鲜明的地域印记,中学语文教材所选古诗词中承载着大量优秀地域历史文化的信息,它们在中华文化苑中异彩纷呈,但目前中学古诗词教学中对融入地域优秀历史文化教育仍未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分析目前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播地域优秀历史文化存在的不足,探析中学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优秀地域历史文化教育的策略,以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加强学生对不同地域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本文来源于《东西南北》期刊2019年17期)
徐敏[7](2019)在《氤氲书香是语文——中学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管窥》一文中研究指出古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以及代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积淀学生的文化内涵,培育学生热爱文化的态度。古诗词具备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因而在语文教学当中所占比重极大,但同时也是中学语文教育中的一大难点。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积极思考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唤起学生热爱文化和主动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积极情感。本文将着重对古诗词教学方案进行探究。(本文来源于《高考》期刊2019年32期)
陈燕[8](2019)在《“分层合作”在中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古诗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中学古诗词教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扬的重要途径。分层合作是近年来被认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在古诗词教学中合理地应用分层合作,才可能取得相应的效果。(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9年68期)
陈英权[9](2019)在《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古诗词所体现的人文精神是传承千年民族精神的积淀,要培养具有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的现代中国人,应从中学生抓起,让他们才能成长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由于教师过分注重语文成绩的提高,一味注重(本文来源于《贵州民族报》期刊2019-08-21)
马为,姜波[10](2019)在《探析“知人论世”在中学古诗词教学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明珠,不仅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同时也往往能传递出诗人崇高的人生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诗人创作诗歌的主要目的在于传情达意。知人论世是鉴赏古诗词的一种方法,是通过把握诗人的人生经历、个性特征,了解诗人所生活的时代背景,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魅力。教学过程中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能够让学生更真实地感受诗歌意境,领悟诗歌思想,品析诗歌的语言,以此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沉潜到文化深层,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格修养。(本文来源于《理论观察》期刊2019年08期)
中学古诗词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孟子所提出的文艺思想理论"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是我国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尝试将此文学批评方法引入到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以突破一字一句的老旧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古诗词鉴赏以词句释义为主的藩篱,提升中学语文古典诗词课堂教学效果,让语文课堂焕发更大活力与生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学古诗词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张嘉鑫,陈志华.基于整体美感提高的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
[2].郑慧仪,钟少英.巧用孟子文艺理论促进中学古诗词教学[J].文学教育(上).2019
[3].邵华.缘“愁”似个长——以《相见欢》为例浅谈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J].课外语文.2019
[4].王云龙.浅析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情感体验问题的思考[J].东西南北.2019
[5].秦玉岚.微课在农村中学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J].甘肃教育.2019
[6].程航.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优秀地域历史文化教育浅析[J].东西南北.2019
[7].徐敏.氤氲书香是语文——中学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管窥[J].高考.2019
[8].陈燕.“分层合作”在中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9
[9].陈英权.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刍议[N].贵州民族报.2019
[10].马为,姜波.探析“知人论世”在中学古诗词教学的运用[J].理论观察.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