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七树庄学校063000
摘要:兴趣是获得知识的内驱力,它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才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了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生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或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兴趣是获得知识的内驱力,它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开发学生的创造力。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教学达到预期目标。下面就谈谈在生物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几点做法:
一、注重导入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它的成功与否对整堂课的教学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被所要认识的生物所吸引,从而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充分理解教材、挖掘教材,精心设计、巧妙导入,紧紧吸引学生的认知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如在讲《动物的体温与饲舍的温度》一课时,我通过寒冷的冬天青蛙、蛇等动物冬眠而马、牛、羊等动物不冬眠的一个小短片让学生讨论原因,从而引出本课学习内容——《动物的体温》。如教学《生物与环境》导入时引用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突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导入新课的方式还有很多,如一段短片、一个实验、一个谜语、一个小故事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就是将文字、图画、声音、动画、影片等信息合为一体,通过声音、图画、色彩、形状等多种刺激,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所学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
如《种子的萌发》一课,如果只从文字和静态的图片给予展示,好多学生无法理解种子从萌发到成长的过程,用实验演示的话,需要很长时间,又不易观察其生长的详细过程。但通过多媒体技术,将种子萌发的各个时期用flash动画的形式播放,种子从萌芽到生长及各部分的变化过程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易于学生理解,又能使学生详细描述其变化过程。实践证明,用多媒体教学容易把学生带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改变以往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真实自然的教学环境,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利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中学生好奇、好动,喜欢鲜明生动的事物,对实验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许多学生正是因为爱实验才爱生物学的。实验除了真实、直观、形象、生动之外,还是一项目的性十分明确的操作活动。它对培养学生认识和理解生物学概念都起着其他任何教学方法均无法替代的作用。例如《呼吸作用》演示实验,将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入装有萌发的种子(甲瓶)和煮熟的种子(乙瓶)中,观察蜡烛在两瓶内的燃烧情况。随着蜡烛燃烧情况的变化,学生的兴趣一定会被激发。通过观察形象生动的演示实验,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认识冲动,经过教师的讲解和自己的积极探索,很快就掌握了相关知识。除教师的演示实验,教师还要组织好学生分组实验教学,组织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这不仅能满足他们的操作愿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动眼、动手、动脑,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概念、掌握原理。通过实验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学与人类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生物学知识,既是以生活为基础,从生活中来;学到的知识,也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多贴近生活,要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使理论再回到实践,使学生感受到“生物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了微生物的用途以后,课后让学生自己制作泡菜和酸奶,学生一定会积极地投入到这项活动当中,因为这些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活动,学生能更清楚地认识到生物知识的重要性。
总之,要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使学生喜欢生物学,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正如爱因斯坦说过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要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过程、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自我表现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激发和保持学生对生物的好奇心,提高生物课教学效果,使学生思维得到训练和启发,养成学习兴趣,自觉、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美珍郑鸿霖《中学生物学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徐作英王重力《中学生物实验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王东义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福建中学教学,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