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阳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仉振宇[1](2021)在《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的有序健康推进与高质量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利支撑、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以及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显着提高,城镇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功能逐渐完善,城镇人口持续增加,城镇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城镇化建设正由传统的“注重规模”向新型的“提升质量”转变。然而,部分地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着增长方式粗犷、资源配置低效、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城乡差距扩大等一系列的问题。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稳步提升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城镇集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绿色生态、水源保障、城乡统筹、教育创新以及文化繁荣等8个维度构建了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借助Matlab软件,采用熵值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从而计算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数以及分维度评价指数。其后,借助ArcGIS、GeoDA以及GS+等软件,通过全局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以及空间变差函数等方法,对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Stata软件定量地研究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驱动力,并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2008~2017年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逐年提升,城镇化建设的重点逐渐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评价指数均值由26.91提高到31.75,整体增长幅度为17.99%,且呈现出“东高西低,空间分布不均”的空间分布特点。在分维度评价指数中,经济发展、绿色生态以及城乡统筹的分维度评价指数均值相对较高,是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镇集聚以及文化繁荣的分维度评价指数均值则相对较低。(2)2008~2017年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集聚性整体上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趋势。H-H型集聚是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最主要的集聚类型。集聚类型之间的演变与转换主要集中在H-H型和L-H型集聚之间以及L-L型和H-L型集聚之间,空间格局演变较为稳定,空间分异特征和空间关联特征均较为显着。核心热点区呈现出“先东移-后西迁”的变化特点,核心冷点区空间格局较为稳定,未发生显着变化。(3)2008~2017年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空间自组织性和空间变异性较强,变异程度呈现出加深态势,空间变异影响范围有所缩小,变异随机性有所增强,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空间变异格局演变的显着程度有所加深。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在各个方向上的均质性有所减弱,东-西方向以及东北-西南北方向上的均衡性较差,空间变异最为显着。空间变异结构特征由“双核”逐渐转变为逐步融合的“三核”,“东高-西低”以及“东北高-西南低”的空间结构性差异显着。(4)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建设能力是影响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政府财政支持、区域创新能力是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主要驱动因素,产业结构布局、城镇人力资本具有较为显着的促进作用,市场化程度、信息化程度对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正向推动作用,而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效果并不显着。本文在开展驱动因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镇化质量提升建议,黄河流域各省市在城镇化质量提升过程中应着重补齐短板项,增强优势项,以进一步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龚天聪[2](2021)在《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景区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茶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久远。茶产业与旅游融合是从中国改革开放开始的,当时中国各茶叶产地纷纷推广饮茶文化、普及茶叶知识,力图通过茶产业与旅游融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在1990年的国家级评选中,信阳毛尖品牌的绿茶综合品质就赢得了第一名,被冠之“绿茶之王”的美誉。早在1915年信阳毛尖就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面爆发以来,旅游业经历了一年多时间的反复性的考验,需要在疫情有效防控的基础上,发掘国内消费潜力,完成产业转型。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强、带动性强的行业,通过茶旅融合发展,可找到茶产业和旅游契合点。自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信阳市浉河区以茶旅融合为主线,通过多渠道及多平台促进茶旅融合发展。但是目前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景区融合度不足,和茶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研究结合SERVQUAL理论评价方法,从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和移情性五个方面建立了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田野调查的研究实例结合数据分析来论证,提出了影响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发展质量的三个关键性因素,即旅游战略提升、茶旅融合质量、旅游体验质量,以期为茶旅融合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并为未来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作用。本文的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诸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介绍了国内外产业融合、乡村旅游、茶旅融合、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现状,并说明了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第二部分是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对茶产业、旅游产业、茶旅融合、茶旅融合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等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阐述了产业融合理论、旅游体验质量理论、旅游服务质量理论,以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发展概况。对信阳市浉河区茶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访谈茶产业中茶农和茶企的现状以及茶旅融合后的发展、信阳市浉河区现有茶旅融合现状三方面分别进行了概述和分析。第四部分是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发展质量评价研究。用SERVQUAL模型构建了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调查样本进行了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质量分析,包括信效度分析、总体感知服务质量差距分析、各维度间服务质量差距分析、各指标间服务质量差距分析。第五部分是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发展质量提升策略。根据田野调查获得的资料和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指标评价体系的分析结果,得出目前与旅游的优质发展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的结论。为了促进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提质增效,应该从旅游战略提升、茶旅融合质量、旅游体验质量三个方面来促进旅游质量的提升。第六部分是结论及展望。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进行展望。
马朝阳[3](2021)在《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及时空分异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淮河生态经济带作为中东部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为研究如何找寻高质量发展的发力点与突破口,破解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升的难题,本文以淮河生态经济带2013-2018年25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结合前人已有的研究,依据高质量发展内涵和特征构建了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2013-2018年25个地级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运用熵权TOPSIS方法对2013-2018年淮河生态经济带25个地级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扬州市以0.724的综合得分稳居淮河生态经济带所有地级市之首,泰州市和连云港市的综合得分紧随其后,但除扬州市外,其余地级市的高质量发展综合得分均在0.64以下,可见淮河生态经济带整体高质量发展水平有待提高。第二部分是根据各地市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得分运用Arc GIS和Geoda软件对2013-2018年淮河生态经济带25个地级市的高质量发展空间分布、空间集聚特征和空间相关性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结果显示: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综合得分存在显着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集聚特征,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特点,空间集聚类型以低低集聚和高高集聚为主。第三部分是运用障碍度模型对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准则层及指标层进行障碍度诊断,挖掘阻碍淮河生态经济带各地级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障碍因子。从准则层诊断结果来看,虽然影响不同城市的障碍因子不尽相同,但是影响各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障碍因素具有普遍性。其中创新性对除扬州外的其他城市均有较大的阻碍作用,这说明淮河生态经济带整体创新发展水平都还有待提高,分享性是阻碍各个地市高质量发展的第二大因素。从指标层诊断结果来看:除扬州市外的其余24个地市排名前两名的障碍因子均为创新性准则层的指标,且每万人专利申请数X15的障碍度在9.09%以上、每万人专利授权数X16的障碍度在7.22%以上,这一点与上一节创新性准则层对除扬州市外的其余所有城市有较大的阻碍作用的结果相符合。
金春[4](2021)在《中原城市群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9月18日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城市群集聚了大量人口和资本,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最为突出的空间单元,中原城市群作为地处黄河流域的城市群之一,具有承东启西、贯穿南北的重要作用,本文以中原城市群作为研究的空间单元,不仅有助于政府在城市群内各城市之间通过政策与管理联动实现生态保护的合作,还有助于从经济发展视角构建中原城市群经济共同体,利用经济联动的市场机制协同城市群生态保护,实现中原城市群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整体格局,既能为中原城市群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也能为黄河流域其他地区提供经验借鉴。本文研究内容:在对中原城市群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程度进行测度时,本文从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动态因子分析法确定权重,测度生态保护水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依据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的机理,选择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的程度。然后分析协同发展的时空特征,采用核密度方法、马尔可夫链方法、莫兰指数法分析协同发展的动态演变趋势、长期发展趋势、空间自相关性。接下来选取了环境规制、产业结构高级化、科技创新、金融发展、人力资本、外商投资因素,定性分析了协同发展的影响机理,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各因素对协同发展的影响。最后提出实现中原城市群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结论:在2008-2018年期间,中原城市群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程度不高,分别属于勉强协调型、濒临失衡型、轻度失衡型、中度失衡型、严重失衡型,核心发展区各城市(郑州市等13个城市)的协同发展程度要高于联动辐射区城市(安阳市等16个城市)。两者的差距先呈现出缩小趋势,后呈现出扩大趋势。从协同发展的时空特征来看,协同发展中等偏高的城市的比例呈现出先降低后增长态势;协同发展的集中程度呈现出上升现象,分散程度逐年降低,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差距逐年变小;协同发展略有下降的趋势,但幅度不大;协同发展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或者多级分化的趋势。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流动性存在差异,各城市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的转移大多发生在相邻状态中,跨越式发展的现象相对较少,各城市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集聚特征存在差异。中原城市群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演化趋势是低水平强化,高水平弱化。若按照这种趋势变动,则协同发展差异将会持续存在,且短期内无法实现协同发展。协同发展存在正向相关性和空间集聚性,且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在影响协同发展的因素中,环境规制、产业结构高级化、科技创新、金融发展、外商投资对本市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影响显着,科技创新、人力资本、外商投资的空间滞后项显着。将空间溢出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结果发现:科技创新、人力资本、外商投资对周边城市的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具有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影响方向均为正向,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对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总效应显着,影响方向均为正向。最后,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包括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测度、时空特征、影响因素分析。根据得出的结论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开出政策药方。本文的创新点:一是依据内涵从六个方面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在界定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从高质量的供给、高质量的需求、高质量的配置、高质量的投入产出、高质量的收入分配和高质量的经济循环角度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将动态因子分析法应用于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赋权,本文在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评价指标赋予权重时,采用动态因子分析法,使研究从静态分析层面深入到动态分析层面。三是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影响协同发展的因素,本文在测度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程度之后,又进一步探究了各个因素对协同发展的影响以及空间溢出效应,并将空间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
张孝晶[5](2021)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时空分析 ——以中原城市群为例》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较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36.2%增加到2018年的59.58%。在生产力布局中承担着“承启”作用的中原城市群,2018年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52.56%,成为近年来城镇化提升较快的区域,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与能源原材料基地,工业化的起步发展导致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一定程度上又抑制了城镇化进程。因此对中原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关系进行时空分异研究,对保障该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目前,学者们对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研究多停留在耦合协调的测度以及时空变化分析上,且范围尺寸以选取省级或单个地市级研究居多,而本文是基于城市群面板数据来测度中原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运用引力模型来测算各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强度,最后利用障碍度模型来探析阻碍中原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2009-2018年,中原城市群城镇化水平呈现上升趋势,综合水平从2009年0.146提高到2018年的0.786,各子系统城镇化发展不协调现象突出;空间分析中城镇化水平发展等级从2009年存在低水平区和较低水平区过渡到2018年高水平区。(2)2009-2018年,中原城市群生态环境水平由2009年的0.338上升到2018年的0.781,整体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各子系统发展变化较为复杂,总体也均呈上升趋势,但发展水平值处于较低水平;空间分析中,2009-2018年间,生态环境水平大部分城市呈现上升发展趋势,发展阶段由恶劣区演变为优质区,而运城市呈现波动下降趋势,总体生态环境发展呈现“皖北发展最快,豫东发展较快,豫中城市发展较慢”的发展规律。(3)2009-2018年,中原城市群耦合度由2009年的0.707上升到2018年的0.999,总体呈上升趋势;空间分析中发现除运城市外的其他城市耦合度均呈现上升发展趋势,在2018年达到了高水平耦合。(4)2009-2018年间,中原城市群耦合协调发展度呈逐年上升趋势,由2009年的0.414上升到2018年的0.885,其发展类型由濒临失调上升到良好协调,其变化趋势与城镇化系统发展水平相似;空间分析中发现运城市外的其余城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呈上升发展趋势,发展类型由失调转为协调阶段,但是由于地域性差异,耦合协调程度也存在不同步现象。(5)分别选用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生态环境发展综合水平、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作为研究指标,进行2009-2018年郑州市与各城市空间联系分析,可知城市空间吸引力均在逐步增强,2018年城市引力值多处于均值的1.5倍以上,但在三个指标分析下,郑州市分别对处于边缘位置的城市、西南部城市、中原城市群的东部和北部城市相互引力作用较弱。(6)2009-2018年障碍因子诊断中,各子系统对城镇化发展或生态环境发展的障碍度均呈现减少变化趋势,且发现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影响城镇化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工业废水排放量为阻碍生态环境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以下相关建议:(1)提高各系统水平,推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2)加强资源环境治理,促进城市生态绿色发展;(3)因地制宜,增强耦合协调发展水平
陈芳[6](2021)在《田园综合体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以里罗城为例》文中指出田园综合体这一助力乡村发展的旅游新兴模式,自被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后,就受到了各学业界人士的聚焦支持,面对我国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宏观大环境,田园综合体的高质量发展转变也势在必行。同时,国家多次发布文件指导“三农”工作,旨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让农民过上幸福美好新生活,而田园综合体作为探索农村地域发展的旅游新兴模式,在促进农村稳定、农民幸福、产业发展方面,都显示出了较好的优势。那么,新时代经济新常态下,如何真正实现田园综合体的高质量发展,找出田园综合体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对我国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以田园综合体为研究对象,并以里罗城田园综合体为调研实证,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对田园综合体和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脉络进行了文献检索和梳理,阐述了田园综合体及高质量发展的概念内涵。并以“高质量发展”“产业融合理论”“新田园主义理念”等为理论基础,结合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总要求和田园综合体成功实践模式,创新性的对田园综合体高质量发展内容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内容体系分析,认为田园综合体的高质量发展,要重点关注现代产业、休闲旅游和新型社区三个方面的协调持续发展,同时细分出十五个具体内容指标。并认为田园综合体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产业要兴旺,旅游要持续,社区要幸福,生态要文明,其关键要素甄别,应该从现代产业、休闲旅游、新型社区三个方面进行甄别。同时,基于田园综合体高质量发展理论内容指引,运用实地调查法、访谈法、座谈法等对信阳市商城县里罗城村田园综合体项目进行了实地调研,研究了里罗城田园综合体高质量发展现状,及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凸显的问题,发现存在现代产业基石有待夯实,休闲旅游融合能力有待提升,新型社区建设有待完善的问题。最后,在理论分析与实证调研的研究基础上,从现代产业、休闲旅游、新型社区三个方面提出了田园综合体高质量发展的九大路径,现代产业方面:产业赋能、创新驱动之路,产业融合、六次产业之路,人才建设、品牌特色之路;休闲旅游方面:科学规划、供需匹配之路,休闲体验、美美与共之路,科技融入、与时俱进之路;新型社区方面:绿色生态、乡风文明之路,公共服务、城乡互融之路,多元主体、共建共享之路。
岳燕祥[7](2020)在《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同时,我国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更为复杂,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仍旧存在,贸易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搅动着全球化的进程;国内“三期叠加”仍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在此背景下,充分发挥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探索经济发展新动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我国的创新力和竞争力迫在眉睫。伴随着生产要素向旅游业的大量集聚、旅游生产力的日益加强,旅游生产关系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更加广泛而深刻,以及旅游发展中凸显出来的优化产业结构、提质增效中的积极作用,旅游化正成为我国日益重要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城市是一个国家最重要和活跃的组成单元,城市效率反应着一个城市的发展能力,城市的旅游发展与城市效率有着历史性的关联,由此,本研究以城市为切入点,立足城市发展,对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首先以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具有相同的发展因素,以及城市旅游化通过对城市发展投入、产出因素的影响而对城市效率产生作用,城市效率的认知与实践惯性也作用于城市旅游化发展为支撑,提出了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存在时间上的关联关系的假设,同时在论述城市类型和城市定位多样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协同存在空间差异的假设。其次,开展了定性分析。一方面通过文献研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并明确了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另一方面由于“旅游化”、“城市旅游化”和“城市效率”本就是三个动态概念,而“城市”则是一个时空交叠的整体,故通过回溯历史,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变革下城市与旅游的发展进行了推演。上述研究完善了对相关概念的认知,同时得出: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有着历史性的关联,旅游化是在后工业社会应运而生的一种生产方式,表现为在生产领域中旅游业逐步上升为主导产业,在生活领域中旅游成为人们不能缺少的内容的动态过程。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驱动下的必然趋势,是当下可与工业化并行的有效生产方式,对缓解工业化发展中的伴生问题,以及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和增强人民幸福感具有积极作用。之后,本着科学严谨、逻辑合理与切实可操作的原则,在吸收借鉴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优化的城市旅游化和城市效率指标体系,并分别运用线性权重法和SBM-DEA法测算和分析了我国2007年-2016年间268个地级及以上样本城市的旅游化指数值及增长率和城市效率指数值及增长率,应用协整模型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论证了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在时间维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空间维度,利用四象限分析模型及交叉组合法将城市分类为十六种类型,并对不同类型城市的旅游化发展特征、城市效率特征进行了阐述,同时给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建议。最后,对整个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将研究的创新归纳为优化了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指标体系、以城市发展为立足点来研究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依城市类型的差异客观理智地给出不同的旅游化发展建议。从旅游学人的角度,提出三个观点以讨论,分别是:1、旅游化是顺应历史的必然却不是旅游业的一支独大;2、旅游化兼具逆向的表征和正向的效用;3、不是所有的城市都适合全面推进旅游化。对相关知识和思想进行创造性探索将是一项长久的使命。同时,从认知的使命角度,总结了研究的局限并对未来研究可拓展的方向进行了阐述。
陈增增[8](2020)在《河南省农业生态效率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得益于农业生产条件大幅改善和农业生产结构不断调整,农产品产量稳步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显着。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中国农业正处于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经营模式更迭时期,农业快速发展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源自资源和资本的高投入,现代农业初级发展阶段下生产资料的高投入与资源掠夺式的生产方式,不可避免地导致愈发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农业的稳定发展是其他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新时代,面对日益突出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如何引导我国农业从粗放式农业生产向绿色可持续生产进行转变,农业生态效率成为衡量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生态效率强调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是可持续发展概念在产业层次的表达形式。研究农业生态效率是农业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也是脆弱农业系统得以良性循环的外在要求。河南省地处中原,凭借农业资源丰富、气候温和以及地理位置优越等条件成为中原农耕文化的代表之一。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河南省确保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作出了显着贡献。相比其他地区,河南省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对自然资源以及化学制品的依赖性更强,由此引发资源约束趋紧、农业面源污染加重、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越发突出,因此依靠消耗过量资源实现农业经济快速增长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十三五”时期,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必须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出高效的绿色农业发展道路。在这转型的关键时期,河南省能否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从传统的农业大省顺利过渡到现代农业强省就显得尤其重要。鉴于此,在系统梳理学者们的理论基础上,从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生产投入、产出等方面整体把握自2000年以来河南省的农业发展概况,其次科学构建农业生态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从静态角度借助带有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准确测算了河南省以及各地市历年的农业生态效率值,接着运用ML指数考察在技术进步影响下农业生态效率的动态变化趋势,并且通过效率分解模型解析2017年河南省各地市农业生态效率损失的原因并给出改善方向,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2000-2017年河南省农业生态效率均值为0.718,远远小于1,可见效率损失严重。其中鹤壁市始终处在生产前沿面上,农业生态效率值为1,达到完全有效,是其他地市的学习标杆。而周口市农业生态效率均值仅为0.498,是所有地市中发展最差的地市。对比可知农业生态效率水平在空间分布上不均衡,地市间差异较为显着;(2)2000-2017年河南省ML指数均值为1.086大于1表示正向增长的态势,其中技术进步是最主要的增长动力。进一步发现ML指数在区域分布上有所差别,黄淮地区〉中原地区〉豫西南地区〉豫北地区。(3)2017年除鹤壁市、济源市、焦作市等8个地市外,其余10个地市的农业生态效率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失效状态,原因主要在于水资源、农膜投入冗余和农业面源污染产出冗余,今后应当合理配置投入资源,减少非期望产出排放量。
徐鹏[9](2020)在《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出山店水库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重大水利项目之一,淮干上游唯一一座大(I)型水库。水库运行后,可使淮河干流上游防洪标准由不足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消减洪峰流量4197m3/s,保护下游170万人口和220万亩耕地,每年可向信阳市供水超8000×104m3,灌溉两岸耕地50余万亩,年发电超750×104KW·h。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是水库建设和运行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两方面问题,以水土保持和景观生态为切入点,以弹性景观功能为核心目标,开展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研究,为区域生态保护和水库生态效益发挥提供理论支撑,对水土保持专业领域研究拓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运用水土保持学、景观生态学等学科理论方法,充分利用出山店水库建设翔实的基础资料、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等成果资料,引入弹性景观概念,通过文献查问研究归纳建立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基本理论;基于3S技术、DEM等基础数据信息及现场调查,划分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单元、解译景观要素数据信息;通过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动态演变分析、生态脆弱性评价、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计算、水土保持景观要素基本景观特征计算分析,构建弹性功能指标体系与因子筛选,运用景观生态学静态研究理论思想和中性模型原理,建立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模型,并对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进行计算分析,为水库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奠定基础。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提出水土保持弹性景观概念并确定水土保持弹性景观要素主要由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组成;提出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概念并确定由水土保持功能、生态保护功能、生态生产功能组成;提出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基本理论,在受到干扰破坏时,水土保持景观功能随干扰破坏程度增大发挥到最大弹性阈值;在干扰破坏结束后,水土保持弹性景观能恢复到原有状态时的最小弹性阈值。(2)基于3S技术、利用DEM,共划分为33个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单元;以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未利用地为基本景观要素,解译图斑总计16886个,图斑总面积95809.41hm2。(3)构建Markov转移矩阵、单一型动态度、综合型动态度模型。对2000年到2018年出山店水库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动态演变进行分析:2000年到2015年各土地利用类型总面积变化较小;2015年到2018年水域与建设用地土地R1较大;2000年到2005年各土地类型间的转化很小;2005年到2015年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转入与转出均较明显,空间动态度比较剧烈;2015年到2018年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动态均比较剧烈;2000年到2005年LC值极小;在2005年到2010年LC为3.5788%,2010年到2015年LC为3.7099%,2015年到2018年LC为6.5755%。(4)从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和生态压力度3个层面17个指标6个主成分对生态脆弱性指数(EVI)计算分析,将生态脆弱性划分为微度脆弱、轻度脆弱、中度脆弱、重度脆弱、极度脆弱五个等级,结果表明:出山店水库研究区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特征总体呈西北生态脆弱性高、东南生态脆弱性低的格局?(5)林地、草地、耕地和水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28151.56万元,价值平均值0.355万元/hm2,林地、草地、耕地、水域价值分别为18749.26万元、545.40万元、3174.85万元、5682.05万元,价值平均值分别为0.540万元/hm2、0.308万元/hm2、0.082万元/hm2、1.310万元/hm2。(6)研究区33个景观单元景观斑块密度17个/km2,耕地斑块密度最小、水域最大。类斑平均面积5.74km2/个,耕地平均面积规模最大、水域最小。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景观要素类斑形状指数分别为106.14、81.73、37.78、59.18、75.10、34.29,斑块分维数分别为1.60、1.58、1.59、1.57、1.62、1.59,均大于1,景观要素斑块形状比较复杂。类斑香浓多样性指数平均0.12,多样性指数平均0.05,均匀度平均0.03,景观要素多样性和均匀度较低。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景观要素优势度分别为15.08、9.32、2.99、1.09、1.04、0.31,景观要素优势度明显,耕地最大15.08,未利用地最小0.31。(7)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E模型阈值0~5,⊿E值越大说明研究区域土壤侵蚀越轻微、生态环境越优良、生态生产功能越大;水土保持功能(防治土壤流失)以土壤侵蚀模数负值表征,土壤侵蚀模数越大,土壤流失越严重,水土保持防治土壤流失功能越小;⊿E值与生态保护功能、生态生产功能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壤侵蚀模数(防治土壤流失水土保持功能负值)呈负相关关系。出山店水库研究区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E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4.162、2.505,现状值3.994,均超过⊿E阈限平均值2.5,说明出山店水库研究区水土流失相对轻微、生态环境良好、生态生产功能较大;水土保持景观功能现状值还未达到最大值,表明研究区还有继续实施生态保护、防治水土流失的空间。研究区划分的33个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单元⊿E最大值中的最大值为4.094、最小值为3.321,分别为第28号单元和第22号单元,最大值比最小值大23.28%;⊿E最小值中的最大值为2.320、最小值为1.126,分别为第22号单元和第13号单元,最大值比最小值大106.04%;33个景观单元中⊿E最大值为4.094、最小值1.126,最大值比最小值大263.59%,最小值小于⊿E阈值平均值2.5,表明出山店水库研究区仍存在局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区域,需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治理与保护。研究利用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E模型及附属方程计算水土保持功能SW、生态保护功能EP、生态生产功能NPP时,选择易于量化、计算数据有来源、代表性强、计算方法易操作的指标因子进行计算,并根据土地利用动态演变分析结果确定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约束条件,利用Matlab软件程序求得最大值与最小值,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但土壤侵蚀、生态保护、生态生产均是复杂的系统,影响因素众多,因此构建⊿E模型及指标体系与因子进行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计算分析仍有更深研究空间。
杨角[10](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二、信阳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阳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城镇化与城镇化质量概述 |
2.1.1 城镇化相关概述 |
2.1.2 城镇化质量相关概述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区位理论 |
2.2.2 增长极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城镇化发展阶段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概况及分析方法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研究区范围界定 |
3.1.2 自然环境概况 |
3.1.3 人文历史概况 |
3.1.4 社会经济概况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平台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处理平台 |
3.3 数据分析方法 |
3.3.1 城镇化质量评价方法 |
3.3.2 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分析方法 |
3.3.3 城镇化质量驱动力分析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
4.2 Matlab熵值法权重计算 |
4.2.1 方法编程实现 |
4.2.2 指标权重确定 |
4.3 评价结果分析讨论 |
4.3.1 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分析 |
4.3.2 城镇化质量分维度评价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分析 |
5.1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关联格局演变 |
5.1.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5.1.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5.1.3 热点分析 |
5.2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异质格局演变 |
5.2.1 空间结构变异 |
5.2.2 方向维度变异 |
5.2.3 三维空间变异 |
5.3 本章小结 |
6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驱动力分析 |
6.1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驱动因素定性分析 |
6.1.1 资源禀赋 |
6.1.2 地方政策 |
6.1.3 区域发展 |
6.1.4 国家战略 |
6.2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驱动因素定量分析 |
6.2.1 变量选取 |
6.2.2 模型比选 |
6.2.3 回归计算 |
6.2.4 结果分析 |
6.3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提升建议 |
6.3.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
6.3.2 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加快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 |
6.3.3 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坚持市场导向与企业核心 |
6.3.4 持续改善民生福祉,促进循环经济与改革开放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景区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四、研究内容、思路、方法及创新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 |
小结 |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茶产业 |
(二)旅游产业 |
(三)茶旅融合 |
(四)茶旅融合景区 |
(五)旅游高质量发展 |
二、理论基础 |
(一)产业融合理论 |
(二)旅游体验质量理论 |
(三)旅游服务质量理论 |
小结 |
第3章 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
一、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发展概况 |
(一)浉河区概况 |
(二)信阳市浉河区茶产业发展历史 |
(三)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发展概况 |
二、信阳市浉河区茶产业和旅游融合归纳分析 |
(一)信阳市浉河区茶农访谈 |
(二)信阳市浉河区茶企访谈 |
三、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发展现状 |
(一)宏观规划建设茶旅融合为核心的五大板块 |
(二)微观打造核心环南湾湖茶旅融合精品观光带 |
(三)发挥茶旅优势,建设百里茶廊 |
小结 |
第4章 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景区发展质量评价 |
一、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景区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预构建 |
(二)SERVQUAL评价模型的构建 |
二、基于调查样本的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景区质量分析 |
(一)数据来源及相关说明 |
(二)信效度分析 |
(三)总体感知服务质量差距分析 |
(四)各维度间服务质量差距分析 |
(五)各指标间服务质量差距分析 |
小结 |
第5章 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景区高质量发展提升策略 |
一、旅游战略提升 |
(一)健全治理架构,完善整体智治 |
(二)以质量效果为导向,精准定位建设 |
(三)培育市场体系,优化产业发展赋能 |
二、茶旅融合质量提升 |
(一)加强融合平台建设,促进完成三个转变 |
(二)提升景区服务水平,及时有效处理投诉 |
(三)提高社区参与程度,优化社区服务供给 |
三、旅游体验质量提升 |
(一)提升游客信任感,加强景区监管约束 |
(二)提升游客参与度,提倡个人定制 |
(三)活化融合创新度,顺应数字化产业趋势 |
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景区发展质量调查问卷 |
致谢 |
(3)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及时空分异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 |
第四节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本文的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国内研究现状 |
一、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相关研究 |
二、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特征 |
三、高质量发展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第二节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高质量发展理论基础 |
一、科学发展观 |
二、协同发展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二节 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
第三节 研究区域界定和数据来源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测度 |
第四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第一节 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分布格局 |
一、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性空间分布格局 |
二、高质量发展的稳定性空间分布格局 |
三、高质量发展的协调性空间分布格局 |
四、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性空间分布格局 |
五、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性空间分布格局 |
六、高质量发展的分享性空间分布格局 |
第二节 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
一、空间自相关理论 |
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三、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五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障碍度诊断分析 |
第一节 障碍度模型 |
第二节 准则层障碍度诊断结果 |
第三节 指标层障碍度诊断结果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
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
三、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4)中原城市群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结构安排 |
1.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生态保护 |
2.1.2 经济高质量发展 |
2.1.3 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测度 |
2.1.4 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生态保护 |
2.2.2 经济高质量发展 |
2.2.3 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测度 |
2.2.4 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3章 相关概念与相关理论 |
3.1 相关概念 |
3.1.1 生态保护 |
3.1.2 经济高质量发展 |
3.1.3 协同 |
3.2 相关理论 |
3.2.1 协同学理论 |
3.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3 承载力理论 |
3.2.4 绿色经济理论 |
第4章 中原城市群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状 |
4.1 中原城市群概况 |
4.2 生态保护的现状 |
4.2.1 中原城市群生态保护的特点 |
4.2.2 生态保护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3 生态保护测度过程 |
4.2.4 生态保护测度结果分析 |
4.3 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 |
4.3.1 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2 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过程 |
4.3.3 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原城市群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测度及时空特征分析 |
5.1 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测度模型 |
5.1.1 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机理 |
5.1.2 协同发展测算方法梳理 |
5.1.3 协同发展测度模型的构建 |
5.2 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测度结果 |
5.3 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时空特征分析 |
5.3.1 协同发展的动态演变趋势分析 |
5.3.2 协同发展的长期发展趋势分析 |
5.3.3 协同发展的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原城市群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影响机理分析与变量选择 |
6.1.1 影响机理分析 |
6.1.2 变量选择 |
6.2 计量模型的设定与变量检验 |
6.2.1 计量模型的设定 |
6.2.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6.2.3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6.3 实证检验 |
6.3.1 空间面板基本回归分析 |
6.3.2 空间面板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6.4 稳健性检验 |
6.4.1 替换相关指标变量 |
6.4.2 替换空间权重矩阵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实现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
7.2.1 合理进行环境规制 |
7.2.2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
7.2.3 强化科技创新的力度 |
7.2.4 促进金融发展 |
7.2.5 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力的质量 |
7.2.6 完善外商投资环境监督制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5)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时空分析 ——以中原城市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镇化 |
2.1.2 生态环境 |
2.1.3 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 |
2.2 相关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协同发展理论 |
2.2.3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原城市群区域概况 |
3.1 区域概况 |
3.2 城镇化发展状况 |
3.2.1 经济城镇化 |
3.2.2 人口城镇化 |
3.2.3 空间城镇化 |
3.2.4 社会城镇化 |
3.3 生态环境发展状况 |
3.3.1 生态环境压力 |
3.3.2 资源环境状态 |
3.3.3 生态环境响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 |
4.1 数据来源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2 指标的选取 |
4.3 研究方法 |
4.3.1 熵值法 |
4.3.2 耦合协调度模型 |
4.3.3 引力模型 |
4.3.4 障碍度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证分析 |
5.1 中原城市群城镇化发展时空分析 |
5.1.1 城镇化发展时间序列分析 |
5.1.2 城镇化发展空间序列分析 |
5.2 中原城市群生态环境发展时空分析 |
5.2.1 生态环境发展时间序列分析 |
5.2.2 生态环境发展空间序列分析 |
5.3 中原城市群耦合度时空分析 |
5.3.1 耦合度时间序列分析 |
5.3.2 耦合度空间序列分析 |
5.4 中原城市群耦合协调度时空分析 |
5.4.1 耦合协调度时间序列分析 |
5.4.2 耦合协调度空间序列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分析与影响因素研究 |
6.1 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分析 |
6.1.1 各城市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联系 |
6.1.2 各城市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空间联系 |
6.1.3 各城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空间联系 |
6.2 障碍因素诊断 |
6.2.1 城镇化发展障碍因素诊断 |
6.2.2 生态环境发展障碍因素诊断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对策与展望 |
7.1 研究对策 |
7.1.1 提高各系统水平,推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
7.1.2 加强资源环境治理,促进城市生态绿色发展 |
7.1.3 因地制宜,增强耦合协调发展水平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6)田园综合体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以里罗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及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田园综合体 |
(二)高质量发展 |
二、理论基础 |
(一)高质量发展 |
(二)产业融合理论 |
(三)新田园主义理念 |
(四)乡村振兴战略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田园综合体高质量发展内容体系分析 |
一、田园综合体高质量发展思考基点 |
二、田园综合体高质量发展的内容解析 |
(一)田园综合体高质量发展的内容 |
(二)田园综合体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 |
三、田园综合体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甄别 |
(一)从现代产业方面进行关键要素甄别 |
(二)从休闲旅游方面进行关键要素甄别 |
(三)从新型社区方面进行关键要素甄别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里罗城田园综合体高质量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里罗城简况 |
(一)基本概况 |
(二)资源条件 |
二、里罗城田园综合体高质量发展现状 |
(一)里罗城田园综合体的发起 |
(二)里罗城田园综合体高质量发展现状 |
三、里罗城田园综合体高质量发展问题识别 |
(一)现代产业基石有待夯实 |
(二)休闲旅游融合能力有待提升 |
(三)新型社区建设有待完善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田园综合体高质量发展路径 |
一、现代产业方面高质量发展路径 |
(一)产业赋能、创新驱动之路 |
(二)产业融合、六次产业之路 |
(三)人才建设、品牌特色之路 |
二、休闲旅游方面高质量发展路径 |
(一)科学规划、供需匹配之路 |
(二)休闲体验、美美与共之路 |
(三)科技融入、与时俱进之路 |
三、新型社区方面高质量发展路径 |
(一)绿色生态、乡风文明之路 |
(二)公共服务、城乡互融之路 |
(三)多元主体、共建共享之路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的不足之处 |
四、进一步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7)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立论基础:旅游成为城市的一种生产方式 |
1.2.1 生产力要素向旅游集聚 |
1.2.2 旅游生产关系影响深入 |
1.2.3 旅游业社会贡献率提高 |
1.3 基本问题: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
1.3.1 我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基础格局 |
1.3.2 我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演化规律 |
1.3.3 我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正效机制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结构 |
2 理论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旅游化 |
2.1.2 城市旅游化 |
2.1.3 城市效率 |
2.2 文献分析 |
2.2.1 旅游化研究综述 |
2.2.2 城市效率研究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1.1 假设一: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存在时间上的协同关系 |
3.1.2 假设二: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协同存在空间差异性 |
3.2 研究方法 |
3.2.1 定性研究 |
3.2.2 定量研究 |
3.3 样本与数据 |
3.4 本章小结 |
4 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与测度分析 |
4.1 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 |
4.1.1 既有的旅游化指标体系分析 |
4.1.2 旅游化指标体系的优化原则 |
4.1.3 优化的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 |
4.2 城市旅游化测算与分析 |
4.2.1 权重分配 |
4.2.2 数据处理 |
4.2.3 测算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城市效率指标体系与测度分析 |
5.1 城市效率指标体系 |
5.1.1 既有城市效率指标体系分析 |
5.1.2 城市效率指标体系优化原则 |
5.1.3 优化后的城市效率指标体系 |
5.2 城市效率的测度与分析 |
5.2.1 方法说明与数据处理 |
5.2.2 测算结果与数据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时间关系分析 |
6.1 方法说明 |
6.1.1 时间序列的稳定性及其检验 |
6.1.2 协整检验 |
6.1.3 误差修正模型 |
6.2 数据预处理 |
6.3 时间关系分析 |
6.3.1 平稳性检验 |
6.3.2 旅游化和城市效率协整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7 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空间关系分析 |
7.1 分析说明 |
7.1.1 分析模型构建 |
7.1.2 城市分类说明 |
7.2 空间关系分析 |
7.2.1 城市旅游化的空间特征分析 |
7.2.2 城市效率的空间特征分析 |
7.2.3 交叉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研究总结 |
8.1 研究内容 |
8.1.1 城市旅游化的现状及时空特征 |
8.1.2 城市效率的现状及时空特征 |
8.1.3 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时空关系 |
8.2 研究见解 |
8.2.1 旅游化是历史发展必然而非一支独大 |
8.2.2 旅游化兼具逆向的表征和正向的效用 |
8.2.3 并非所有城市都适合全面推进旅游化 |
8.3 研究创新 |
8.3.1 概念的创新 |
8.3.2 理论的创新 |
8.3.3 策略的创新 |
8.4 研究展望 |
8.4.1 研究局限 |
8.4.2 研究拓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中国城市旅游化指数(2007-2016年) |
附录 B 中国城市旅游化指数排名(2007-2016年) |
附录 C 中国城市旅游化指数增长率(2007-2016年) |
附录 D 中国城市效率指数(2007-2016年) |
附录 E 中国城市效率增长率(2007-2016年)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河南省农业生态效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关于生态效率的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关于生态效率的研究进展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经济效率 |
2.1.2 生产效率 |
2.1.3 生态效率 |
2.1.4 农业生态效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经济增长理论 |
2.2.2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河南省农业发展概况 |
3.1 河南省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
3.1.1 自然资源优势 |
3.1.2 农业生产经验 |
3.1.3 科技支撑优势 |
3.2 河南省农业生产投入情况 |
3.2.1 自然资源投入情况 |
3.2.2 社会经济资源 |
3.3 河南省农业产出情况 |
3.3.1 农业产出总值 |
3.3.2 农业产出结构 |
3.4 河南省农业发展污染情况 |
3.4.1 化肥、农药、农膜使用强度 |
3.4.2 化肥、农药、农膜污染量 |
第四章 农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 评价指标选取 |
4.3 投入产出指标的核算 |
4.3.1 投入指标 |
4.3.2 期望产出指标 |
4.3.3 非期望产出指标 |
4.4 农业生态效率测度模型 |
4.4.1 非期望产出-SBM模型 |
4.4.2 Global-Malmquist指数模型 |
第五章 河南省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及评价 |
5.1 基于非期望产出-SBM的静态农业生态效率测度 |
5.1.1 河南省农业生态效率时序变化 |
5.1.2 区域及各地级市农业生态效率差异分析 |
5.2 基于ML指数的动态农业生态效率测度 |
5.2.1 省域ML指数分析 |
5.2.2 区域及地市差异分析 |
5.2.3 农业生态效率分解与改善方向 |
第六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1.1 农业生态效率水平总体不高,区域间差异显着 |
6.1.2 ML指数始终大于1,区域农业生态效率发展速度不同 |
6.1.3 要素投入和非期望产出冗余是效率损失的主要 |
6.2 对策建议 |
6.2.1 积极推动农业科学技术研发与推广 |
6.2.2 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 |
6.2.3 积极构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9)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库工程景观生态研究现状 |
1.2.2 水库工程水土保持研究现状 |
1.2.3 生态弹性景观研究现状 |
1.2.4 水库水土保持景观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出山店水库工程概况 |
2.2 自然概况 |
2.2.1 自然条件 |
2.2.2 矿产资源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2.3.1 平桥区 |
2.3.2 浉河区 |
2.3.3 研究区 |
2.4 生态环境现状 |
2.5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 |
2.5.1 水土流失 |
2.5.2 水土保持 |
2.6 小结 |
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3.1 研究方案 |
3.2 研究方法 |
3.2.1 数据处理 |
3.2.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技术路线 |
3.4 难点、可行性及创新点 |
3.4.1 难点及解决办法 |
3.4.2 可行性 |
3.4.3 创新点 |
3.5 小结 |
4 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基本概念与理论 |
4.1 水土保持弹性景观 |
4.1.1 水土保持 |
4.1.2 景观与弹性 |
4.1.3 水土保持弹性景观 |
4.2 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 |
4.3 小结 |
5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单元划分与景观要素 |
5.1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单元划分 |
5.1.1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单元划分原则 |
5.1.2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单元划分步骤 |
5.1.3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单元划分结果 |
5.2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要素 |
5.3 小结 |
6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分析 |
6.1 出山店水库土地利用动态演变分析 |
6.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1.2 出山店水库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矩阵 |
6.1.3 基于地形基础上的定量分析 |
6.1.4 出山店水库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幅度分析 |
6.1.5 出山店水库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速度分析 |
6.1.6 出山店水库土地利用动态演变分析结果 |
6.2 出山店水库生态脆弱性评价 |
6.2.1 评价指标体系 |
6.2.2 指标数据标准化 |
6.2.3 评价指标权重 |
6.2.4 生态脆弱性评价 |
6.2.5 出山店水库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分析 |
6.3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6.3.1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体系及原则 |
6.3.2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计算方法 |
6.3.3 林地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B1) |
6.3.4 草地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B2) |
6.3.5 耕地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B3) |
6.3.6 水域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B4) |
6.3.7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 |
6.4 出山店水库生态景观基本特征分析 |
6.4.1 水土保持景观要素特征指标 |
6.4.2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景观要素特征分析 |
6.5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模型及指标体系 |
6.5.1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模型 |
6.5.2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指标体系 |
6.6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分析评价 |
6.6.1 模型指标计算 |
6.6.2 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计算结果 |
6.6.3 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结果分析 |
6.7 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 |
2.2 国内文献 |
2.3 文献简要评述 |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城镇化 |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
3.1.3 新型城镇化 |
3.1.4 绿色发展 |
3.1.5 绿色城镇化 |
3.1.6 耦合 |
3.2 相关理论介绍 |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
3.2.4 生命周期理论 |
3.2.5 系统理论 |
3.2.6 PSR框架模型 |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
4.1.1 起步发展阶段 |
4.1.2 稳步发展阶段 |
4.1.3 深入发展阶段 |
4.1.4 蓬勃发展阶段 |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
4.3.4 经济利益驱动 |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
4.3.7 其他原因 |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
6.2.1 评价方法选择 |
6.2.2 权重的确定 |
6.2.3 评价样本选择 |
6.2.4 数据来源 |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1.1 德国埃朗根 |
7.1.2 瑞典马尔默 |
7.1.3 美国伯克利 |
7.1.4 日本北九州 |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
7.1.6 巴西库里蒂巴 |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2.1 北京 |
7.2.2 上海 |
7.2.3 贵阳 |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信阳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D]. 仉振宇.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景区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D]. 龚天聪.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3]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及时空分异特征分析[D]. 马朝阳.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4]中原城市群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D]. 金春. 辽宁大学, 2021
- [5]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时空分析 ——以中原城市群为例[D]. 张孝晶.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6]田园综合体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以里罗城为例[D]. 陈芳.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7]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研究[D]. 岳燕祥.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8]河南省农业生态效率评价研究[D]. 陈增增.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9]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研究[D]. 徐鹏.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10]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标签:生态防护论文;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