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时滞互联系统论文-赵斐斐,纪洲鹏,白忠玉

非线性时滞互联系统论文-赵斐斐,纪洲鹏,白忠玉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线性时滞互联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互联系统,鲁棒H∞,容错控制

非线性时滞互联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赵斐斐,纪洲鹏,白忠玉[1](2016)在《一类非线性离散时滞互联系统的鲁棒H_∞容错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一类非线性离散时滞互联系统的T-S模式,研究其分散容错控制问题.利用分散化并行分布补偿算法(DPDC)设计模糊分散控制器,结合Lyapunov稳定性理论,应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得出系统执行器发生故障时系统仍能保持稳定,且具有H∞性能指标的充分条件.最后,通过数值仿真进一步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赵斐斐,纪洲鹏[2](2015)在《一类非线性时滞互联系统的保性能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一类非线性时变时滞互联系统,研究其保性能控制问题。采用Takagi-Sugeno(T-S)模型对非线性互联系统进行建模,利用分散化并行分布补偿算法(DPDC)设计模糊分散控制器,在此基础上根据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自由加权矩阵,牛顿-莱布尼兹公式及线性矩阵不等式(LMIs)方法,给出了非线性时滞互联系统保性能控制律存在的充分条件及性能上界。通过数值仿真进一步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赵斐斐,纪洲鹏[3](2014)在《一类非线性时滞互联系统的鲁棒H_∞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互联项与输入项均存在时滞的非线性时滞互联系统,通过模糊控制方法研究其鲁棒H∞控制问题.应用模糊T-S模型对系统进行建模,利用分散化平行分布补偿算法(DPDC)设计模糊分散控制器.通过定义新的Lyapunov函数,利用牛顿-莱布尼兹公式、自由加权矩阵和线性矩阵不等式理论,给出时滞互联系统保持稳定的充分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存在外界干扰的非线性时滞互联系统,在满足该充分条件的情况下仍能满足H∞性能指标.数值仿真验证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10期)

赵斐斐,纪洲鹏[4](2013)在《一类非线性时滞互联系统的容错控制及稳定性条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一类连续非线性时变时滞互联系统,研究其分散容错控制问题。采用Takagi-Sugeno(T-S)模型对非线性互联系统进行建模,利用分散平行分布补偿算法设计模糊分散控制器,根据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自由加权矩阵及线性矩阵不等式(LMIs)方法给出了非线性时滞互联系统执行器发生故障时,系统仍能保持稳定性的充分条件。通过数值仿真进一步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模糊系统与数学》期刊2013年06期)

赵斐斐,佟绍成[5](2009)在《一类非线性时变时滞互联系统模糊分散输出反馈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一类状态不可测的连续模糊时滞互联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观测器的模糊分散输出反馈控制方法,给出了模糊分散观测器和基于观测器的模糊分散输出控制器的设计,应用Lyapunov函数法及线性矩阵不等式(LMIs)方法给出了保证模糊分散控制系统稳定的新条件。仿真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所提出模糊分散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5期)

傅勤,王宝华,杨成梧[6](2009)在《一类大型互联非线性时滞系统的鲁棒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一类大型互联非线性不确定时滞系统进行了分散状态反馈控制设计。通过子系统状态的线性变换,得到分散状态反馈控制律。当状态反馈控制律作用于该系统时,闭环系统是全局一致渐近稳定的,且控制器的设计无需解任何的矩阵不等式,并给出仿真算例说明该结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期刊2009年07期)

佟硕[7](2008)在《基于T-S模型非线性时滞互联系统的模糊分散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众所周知非线性系统广泛存在于客观世界,因此研究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与控制显得很重要。对于非线性系统,难以获得精确的数学模型,即使能够建立其数学模型,也往往过于复杂,使得传统控制难以达到理想控制效果。不依赖于精确数学模型的模糊控制给这类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新思路。本文运用T-S模糊模型对非线性系统建模,并采用平行分布补偿技术(PDC)和H∞鲁棒分散控制方法以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的形式研究了几类非线性时滞互联系统在状态可测和状态不完全可测的情况下的镇定问题。主要工作如下:(1)在输出反馈情况下,研究了一类连续状态非线性多重时滞互联系统的模糊分散控制问题。根据Lyapunov稳定性理论及互联系统分散控制理论,分析了该系统在Lyapunov意义下的渐近稳定性,提出了保证该系统渐近稳定的以线性矩阵不等式形式表示的充分条件以及基于观测器的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2)研究了一类带有建模误差的连续状态非线性时滞互联系统的模糊分散状态反馈和基于模糊观测器的分散输出反馈控制问题。首先,对此连续非线性时滞互联系统建立带有建模误差的T-S模糊模型。其次,设计模糊状态反馈控制器和基于模糊观测器的输出反馈控制器。根据选取适当的Lyapunov函数,分析了该系统在Lyapunov意义下的渐近稳定性,提出了保证该系统渐近稳定的以线性矩阵不等式形式表示的充分条件。最后通过数值仿真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3)研究了一类带有不确定参数的离散非线性时滞互联系统的模糊分散控制问题。在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两种情况下,首先针对此离散非线性时滞互联系统建立带有不确定项的T-S模糊模型。其次根据Lyapunov稳定性理论及互联系统分散控制理论,选取适当Lyapunov函数,通过分析,给出了保证该系统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该条件可以转化为线性矩阵不等式形式。进一步给出模糊控制器和基于模糊观测器的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设计方法的有效性。(4)在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两种情况下,根据Lyapunov稳定性理论运用H∞鲁棒分散控制方法,讨论了非线性时滞互联系统的模型参考跟踪控制问题。当状态可测时,提出了状态反馈鲁棒分散控制器的设计方案;该方案能够消除外界干扰并取得H∞模型参考跟踪性能并保证该系统的稳定性。当状态不完全可测时,设计出分散模糊控制器和基于观测器的分散模糊控制器实现了该系统的H∞模型参考跟踪控制。最后给出控制器和观测器的系统化的设计方法,并用仿真例子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08-06-05)

佟绍成,王巍[8](2007)在《一类非线性时滞互联系统模糊分散输出反馈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一类状态不可测非线性互联时滞系统,给出一种基于观测器的模糊分散输出反馈控制方法.首先采用模糊T-S模型对非线性互联时滞系统进行模糊建模,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模糊分散观测器和基于观测器的模糊分散输出控制器的设计.应用李亚普诺夫函数法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给出了模糊分散控制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仿真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所提出的模糊分散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控制与决策》期刊2007年10期)

佟绍成,王巍,徐进学[9](2007)在《一类离散非线性时滞互联系统的模糊分散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一类离散非线性互联时滞系统,给出了模糊分散状态反馈和基于观测器的分散输出反馈模糊控制方法。设计中,首先采用模糊T-S模型对非线性互联时滞系统进行模糊建模,在此基础上,给出模糊分散状态反馈和基于观测器的模糊分散控制的设计。应用Lyapunov函数方法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给出和证明了模糊分散控制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仿真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所提出的模糊分散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工程数学学报》期刊2007年02期)

阚永志,赵成令[10](2006)在《一类离散非线性时滞互联系统的模糊分散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一类离散时间非线性时滞互联系统,给出了一种模糊分散控制设计方法,首先采用模糊T-S模型对非线性时滞互联系统进行建模,然后利用分散化并行分布补偿(PDC)方法设计模糊分散控制器.根据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线性矩阵不等式(LMI),证明了模糊时滞互联系统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01期)

非线性时滞互联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一类非线性时变时滞互联系统,研究其保性能控制问题。采用Takagi-Sugeno(T-S)模型对非线性互联系统进行建模,利用分散化并行分布补偿算法(DPDC)设计模糊分散控制器,在此基础上根据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自由加权矩阵,牛顿-莱布尼兹公式及线性矩阵不等式(LMIs)方法,给出了非线性时滞互联系统保性能控制律存在的充分条件及性能上界。通过数值仿真进一步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线性时滞互联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赵斐斐,纪洲鹏,白忠玉.一类非线性离散时滞互联系统的鲁棒H_∞容错控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2].赵斐斐,纪洲鹏.一类非线性时滞互联系统的保性能控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3].赵斐斐,纪洲鹏.一类非线性时滞互联系统的鲁棒H_∞控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4].赵斐斐,纪洲鹏.一类非线性时滞互联系统的容错控制及稳定性条件[J].模糊系统与数学.2013

[5].赵斐斐,佟绍成.一类非线性时变时滞互联系统模糊分散输出反馈控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6].傅勤,王宝华,杨成梧.一类大型互联非线性时滞系统的鲁棒控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9

[7].佟硕.基于T-S模型非线性时滞互联系统的模糊分散控制[D].东北大学.2008

[8].佟绍成,王巍.一类非线性时滞互联系统模糊分散输出反馈控制[J].控制与决策.2007

[9].佟绍成,王巍,徐进学.一类离散非线性时滞互联系统的模糊分散控制[J].工程数学学报.2007

[10].阚永志,赵成令.一类离散非线性时滞互联系统的模糊分散控制[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标签:;  ;  ;  

非线性时滞互联系统论文-赵斐斐,纪洲鹏,白忠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