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退补电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计量差错,退补电量,更正系数法,应用
退补电量论文文献综述
田俊华,Yang,XueFeng,Zhong,Qiang[1](2019)在《计量差错退补电量更正系数法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更正系数法"还原电能计量装置错误接线下的真实计量,是电能计量装置错误接线下计算退补电量的"法理"所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退补电量计算结果往往是"合法理,不合情理"或"合情理,不合法理"。本文根据县级供电单位计量差错退补电量计算实际工作经验,对计量差错退补电量计算方法—"更正系数法"应用进行研讨,强调"法理"的原则性,并提出"更正系数法"应用指导意见。(本文来源于《云南电力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徐振兴,钟汉亭,沈华[2](2019)在《电能计量差错退补电量核算方法的研究及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电能计量装置在运行中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产生计量差错。一直以来,由于贸易双方在发现差错后缺乏可以遵守的统一规则来合理确定差错量并予以退补,制约了对电能计量争议的公平、有序处置。2013年,上海市发布了地方标准DB31/T 748-2013《电能计量差错的退补电量核算方法》[1],较好地解决了原有退补依据公信力不足的难题。本文针对DB31/T 748-2013归纳的叁类电能计量差错,介绍了对应的差错值确定、差错量核定和退补电量核算方法,并阐述了标准实施情况和关键技术内容,同时提供了两个实例。(本文来源于《中国计量》期刊2019年07期)
王彩霞,李艳明[3](2018)在《浅析常用退补电量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退补电量计算一直是近年来供电企业的主要研究方向,由于电能计算装置故障频出,且故障接线种类繁多,多数计量工作人员现场处理不易察觉,故障方式较为隐蔽,这就需要供电企业对用户进行电量退补。为了保障电量退补能够公平、公正、合理的进行,即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又不损失供电企业的经济利益,就需要对电量退补结算进行精确的计算,因此分析常用退补电量计算方法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意义。(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8年35期)
谢林红[4](2018)在《高压熔丝故障情况下退补电量的推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压熔丝熔断导致电表断相是计量装置出现概率最高的故障类型,其存在PT二次残压变化不稳定的故障特征。传统更正系数计算退补电量的方法对电压稳定性具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其对高压熔丝熔断故障已不再适用。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负控系统电流数据来确定退补电量的方法,采用电表正确计量时的电压值和电流值来计算电表正确电量,弥补了故障后电压变化不稳定导致无法正确计量退补电量的不足,从而准确计量出了故障期间的退补电量。(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电力工业节能减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8-08-13)
邢晓敏,孙成,陈劲游,商国敬,朱敏珊[5](2018)在《叁相四线电能表失压退补电量的误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电压替代法"在叁相电网不对称时退补电量的误差范围,采用"对称分量法"对"电压替代法"退补电量的更正功率误差进行了分析计算,导出叁相四线电能表失压退补电量的更正功率在电网叁相电压、电流不平衡状态下的误差表达式.根据误差表达式分析实际运行的功率因数及叁相电压、电流不平衡度在一定范围变化时更正电量误差变化情况,并计算在电网相关约束条件下的误差、样机实测不平衡度的误差及某实际电网95%的叁相电压幅值不平衡时的误差,结果显示其误差小于±3%.最后比较了C相电流取不同电流时,"电压替代法"和"更正系数法"的更正功率的计算误差,说明在叁相不平衡负荷下"电压替代法"计算的退补电量误差远小于"更正系数法"的误差,得到的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本文来源于《东北电力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朱敏珊,孙成,陈劲游[6](2018)在《电压替代法计算失压退补电量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电能表失压、退补电量难以准确计算的现状,对影响退补电量准确计算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电压替代法从本质上解决了计算时需假定叁相负荷平衡的难题,计算误差小、应用范围广,对准确计算失压退补电量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目前,具有电压替代法功能的电能表和终端已应用于中山供电局,并在广东电网、贵州电网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本文来源于《机电信息》期刊2018年09期)
朱敏珊[7](2018)在《电能表失压故障计算退补电量的模拟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电能表失压难准确计算退补电量的现状,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电压替代法。对使用此方法制成的电能表和终端,进行了现场模拟故障实验。通过将计量自动化系统远程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了传统计算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计算误差小,对准确计算退补电量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目前,此方法制成的电能表和终端,已应用于中山供电局,并在广东电网内得到进一步的推广。(本文来源于《通讯世界》期刊2018年01期)
傅维柱,张蓓,高伟,荣旭东[8](2016)在《叁相电能表错误接线及退补电量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供电线路运行的日益紧张,做好电力计量工作对于电力运行发展起到了技术性支持作用。特别是对于叁相电能表接线错误,造成的计量数据错误情况,技术人员进行了错误方式与退补计算研究工作,用于确保叁相表计量质量的提升。(本文来源于《科学中国人》期刊2016年23期)
庞富宽,丁恒春,巨汉基,郑蒙蒙,妙红英[9](2016)在《叁相四线静止式多功能电能表错误接线时退补电量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能的准确计量关系到电力企业和广大电力用户的切身利益。如果电能计量装置接线错误,将会引起计量差错,甚至造成经济纠纷。在纠正接线错误引起的电能计量差错过程中,多数情况下,确定更正系数是核算退补电量的前提。由于更正系数往往与功率因数角有关,且功率因数角又实时变化,因此将给退补电量的核算带来误差或不便。分析了叁相四线静止式多功能电能表可能出现的错误接线情况,通过向量分析推导出实际有功电量与无功电量的表达式,实现了不依赖功率因数而进行退补电量的计算,提高了退补电量核算的准确性与便捷性。(本文来源于《电测与仪表》期刊2016年S1期)
丁恒春,庞富宽,田海亭,姜振宇,李文文[10](2016)在《叁相叁线静止式多功能电能表错误接线时退补电量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能的准确计量关系到电力企业和广大电力用户的切身利益。如果电能计量装置接线错误,将会引起计量差错,甚至造成经济纠纷。在多数情况下,为了纠正计量差错,首先要确定更正系数,接着要核算退补电量。由于更正系数往往与功率因数角有关,因此可能是实时变化的,这样将给退补电量的核算带来误差或不便。文中以错误接线时叁相叁线静止式多功能电能表所计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为数据源,通过相量分析推导出了实际有功电量的计算公式,提高了退补电量核算的准确性与便捷性。(本文来源于《电测与仪表》期刊2016年01期)
退补电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电能计量装置在运行中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产生计量差错。一直以来,由于贸易双方在发现差错后缺乏可以遵守的统一规则来合理确定差错量并予以退补,制约了对电能计量争议的公平、有序处置。2013年,上海市发布了地方标准DB31/T 748-2013《电能计量差错的退补电量核算方法》[1],较好地解决了原有退补依据公信力不足的难题。本文针对DB31/T 748-2013归纳的叁类电能计量差错,介绍了对应的差错值确定、差错量核定和退补电量核算方法,并阐述了标准实施情况和关键技术内容,同时提供了两个实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退补电量论文参考文献
[1].田俊华,Yang,XueFeng,Zhong,Qiang.计量差错退补电量更正系数法应用[J].云南电力技术.2019
[2].徐振兴,钟汉亭,沈华.电能计量差错退补电量核算方法的研究及实践[J].中国计量.2019
[3].王彩霞,李艳明.浅析常用退补电量计算方法[J].科技风.2018
[4].谢林红.高压熔丝故障情况下退补电量的推算方法[C].第十叁届电力工业节能减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8
[5].邢晓敏,孙成,陈劲游,商国敬,朱敏珊.叁相四线电能表失压退补电量的误差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8
[6].朱敏珊,孙成,陈劲游.电压替代法计算失压退补电量的比较分析[J].机电信息.2018
[7].朱敏珊.电能表失压故障计算退补电量的模拟仿真分析[J].通讯世界.2018
[8].傅维柱,张蓓,高伟,荣旭东.叁相电能表错误接线及退补电量计算[J].科学中国人.2016
[9].庞富宽,丁恒春,巨汉基,郑蒙蒙,妙红英.叁相四线静止式多功能电能表错误接线时退补电量算法研究[J].电测与仪表.2016
[10].丁恒春,庞富宽,田海亭,姜振宇,李文文.叁相叁线静止式多功能电能表错误接线时退补电量算法研究[J].电测与仪表.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