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技术转让体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气候变化技术,知识产权,技术转让
技术转让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吴勇[1](2013)在《论应对气候变化条约体系下技术转让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气候变化技术的转让对于实现温室气体的减排目标具有决定性作用。但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于与气候变化技术转让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还存在分歧,气候变化技术转让的知识产权制度仍然是建立在TRIPS协定和内国传统知识产权制度基础之上,而这种制度实质上成为了发展中国家获得气候变化技术的重要障碍。在人类面对气候变化威胁和挑战的情况下,知识产权制度应当进行改革,建立起因应气候变化的国际知识产权制度。这种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应当建立在对气候变化技术"全球公共物品"的定位之上,应当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控制框架公约》的法律体系里构建,应当建立气候变化技术转让的专门知识产权制度和配套机制。(本文来源于《生态文明的法制保障——2013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期刊2013-06-04)
董浩平[2](2008)在《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融合的技术转让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外研究现状表明,对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融合的技术转让体系的特殊性、体系组成、体系功能等方面的认识有待深化;对推动体系建设的外部条件、经济政策、政策工具的研究尚不充分。有鉴于此,笔者设计了中国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融合的技术转让体系,指出了其发育路径,研究了经济政策刺激、政策工具推动体系发育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经济经纬》期刊2008年05期)
马书玲[3](2008)在《美国服务于风险投资的高新技术转让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风险投资发育过程就是技术转让体系促进其发育成熟的过程。讨论了美国风险资本与高新技术融合的七种商业服务机构,它们是专利销售公司、专利与产品开发公司、国际贸易和许可证公司、风险资本公司、风险开发和管理公司、高新技术孵化器、信息服务公司,它们均从不同的方面为风险投资提供服务。(本文来源于《科技创业月刊》期刊2008年01期)
王春梅[4](2007)在《中美技术转让中介体系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技术转让的中介体系是技术能否有效实现转移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技术转让中介体系的比较,分析了以公共机构为主的中国技术转让中介体系和以市场机构为主的美国技术转让的中介体系的运行机制及运行效率,提出通过促进技术和资本的结合来推进技术的转移是提高中介体系运行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5期)
董浩平[5](2006)在《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融合的技术转让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促进高新技术与风险投资融合的技术转让体系尚处于萌芽阶段,而西方发达国家则已成熟。为此,借鉴别人的经验,研究技术转让体系形成的环境、条件、政策及政策工具(工具组合)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国具有融合功能的技术转让体系建设的难点,提出了借鉴与创新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统一、宏观政策与转让活动考察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统一的设计原则;基于攻克难点的技术转让体系功能、组成、运行平台等关键点,设计了我国技术转让体系。它由叁大类机构——政府机构、公共机构、商业机构组成。中央、地方政府技术转让机构代表政府;行政、财政支持的政府实验室、政府工程研究中心、政府技术转移中心、大学技术转让中心等肩负公共机构的技术转让使命;除已有的高新技术孵化器、信息服务公司外,技术拍卖型公司转化为专利销售公司,技术引进集成型公司转化为专利与开发公司,快速融资型公司转化为风险资本公司,风险管理探索型公司转化为风险开发与管理公司,它们构成商业技术转让机构。推动我国技术转让体系发育成熟的基本手段是立法促进、行政推动、市场机制。立法规定政府机构的使命、职责、业绩衡量与考核程序;立法规定公共中介的法律地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利用条例完善技术转让支持政策的实施机制,逐步形成法律定位清晰、政策扶持到位、监督管理完善、市场竞争平等的良好发展环境。针对现阶段政府权力介入程度高、机构分散、效率低的特点,行政推动重在资源整合与有效利用。整合不是加强科技部门权力,而是指导各方站在价值链、价值网络的各自节点上创造价值并摘取各自的份额,在创造与收获价值的过程中发挥体系功能。针对目前政府、市场双轮驱动状况,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化解政府主导配置与市场配置资源的矛盾。着力研究了技术转让体系建设的市场机制引入问题,即靠财政、税收、优惠贷款等宏观经济政策和公共机构输出的丰富多样的政策工具(工具组合)逐步引入。研究表明:日益改进的宏观经济政策对技术转让机构产生越来越强的正向影响,技术转让机构越来越需要宏观经济政策的支持。因此,宏观经济政策与技术转让机构必须互动、互进。在此前提下,政策工具(工具组合)延伸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机制引入效能。政策工具组合设计源于各种工具各自的局限性,只有多项工具组合使用,方能弥补缺陷。技术转让机构融合高新技术与风险投资的前提是双方信任合作。但双方机会主义倾向严重,存在信任危机。化解危机的办法是依靠隐含社会契约的垂直与多边约束机制来约束双方守信,而高新技术评价网络、风险资本网络、大学及研究机构的附属中介是其实现形式。(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6-10-01)
柴振荣[6](1997)在《现代生产体系中的技术转让网络》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在技术转让过程中,国际许可证执行协会(LES)起着关键性作用。除颁发许可证之外,还组织召开学术会议.保障技术交流伙伴间的接触,开展技术扩散问题研究。该协会拥有700个成员。此外,还建立了欧洲技术、创新与信息转让联合会(TII),该联合会是执行SPRI(本文来源于《管理科学文摘》期刊1997年03期)
陆中雷,马荣堂[7](1990)在《对中国技术转让应用工业技术水平指标体系评价的效果——上海汽车工业的实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经国家科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由上海科学学研究所等九个单位发起主办的《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国际会议将于今年4月4~6日在上海召开,现将已经报来的部分论文摘要发表如下,以飨读者。(本文来源于《世界科学》期刊1990年03期)
技术转让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国内外研究现状表明,对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融合的技术转让体系的特殊性、体系组成、体系功能等方面的认识有待深化;对推动体系建设的外部条件、经济政策、政策工具的研究尚不充分。有鉴于此,笔者设计了中国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融合的技术转让体系,指出了其发育路径,研究了经济政策刺激、政策工具推动体系发育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技术转让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1].吴勇.论应对气候变化条约体系下技术转让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C].生态文明的法制保障——2013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2013
[2].董浩平.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融合的技术转让体系研究[J].经济经纬.2008
[3].马书玲.美国服务于风险投资的高新技术转让体系[J].科技创业月刊.2008
[4].王春梅.中美技术转让中介体系比较研究[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
[5].董浩平.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融合的技术转让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6].柴振荣.现代生产体系中的技术转让网络[J].管理科学文摘.1997
[7].陆中雷,马荣堂.对中国技术转让应用工业技术水平指标体系评价的效果——上海汽车工业的实例[J].世界科学.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