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断裂论文-廖炳勇,何晓飞,曾强,刘海勇,罗易

龙门山断裂论文-廖炳勇,何晓飞,曾强,刘海勇,罗易

导读:本文包含了龙门山断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龙门山断裂,构造变形,构造单元,茂县-汶川

龙门山断裂论文文献综述

廖炳勇,何晓飞,曾强,刘海勇,罗易[1](2019)在《龙门山构造带茂汶断裂在茂县、汶川一带构造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茂县-汶川一带不同时期、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断裂比较发育,且多具有韧性或脆-韧性断层的特点,主构造断裂呈北东-南西向波状弯曲延伸。构造变形亦非常复杂,规模不一,性质也有所不同。构造单元主要受区域性大断裂带所控制,断裂带对区内沉积作用、岩浆作用及变形变质作用具有明显的控制性。各构造单元的边界断裂的形成时代和对构造单元所起的控制作用及控矿、控制侵入体的展布等方面有一定差异,也有相互间的内在联系。(本文来源于《四川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振南,鲁人齐,徐锡伟,何登发,蔡明刚[2](2019)在《龙门山中段山前彭县隐伏活动断裂叁维构造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彭县隐伏断裂是龙门山中段山前的一条典型活动断裂,其构造特征对认识龙门山构造带向四川盆地生长的方式和过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因其被四川盆地晚新生代较厚地层所覆盖,该断裂的构造样式、叁维空间展布、形成机制以及发震能力等问题尚不明确。文中利用多条高精度叁维地震反射剖面,结合区域地质与钻井资料,对彭县隐伏断裂的几何结构进行综合分析,建立了叁维断层模型;同时根据断层相关褶皱与褶皱调节断层原理,对彭县隐伏构造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龙门山山前的浅层构造变形与中下叁迭统的滑脱层f1密切相关。该滑脱层一直向E延伸至四川盆地西部的龙泉山,彭县隐伏背斜为该滑脱层f1之上的低角度断层转折褶皱,彭县隐伏断裂则发育在彭县隐伏背斜膝折带的前翼,是一条高角度(50°~60°)的逆断裂,走向NE-SW,总长约50km;彭县隐伏断裂与龙门山南段大邑隐伏断裂并不相连,非同一条断裂。彭县隐伏断裂与彭县隐伏背斜褶皱轴的走向一致且断距较小,该断裂的形成与背斜前翼褶皱变形有关,分析认为是一条褶皱调节性断层。文中系统地揭示了彭县隐伏活动断裂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对进一步分析断层活动性和危险性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地震地质》期刊2019年04期)

李明[3](2019)在《龙门山中北段北川-映秀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龙门山地处青藏高原东缘,从青藏高原到四川盆地西边界约50km宽度范围内海拔高程落差达4.5km,是世界上最陡峻的地形梯度带之一。奇特而复杂的地形及地质构造特征引起了学界对青藏高原东向扩展的广泛研究。关于青藏高原东缘的变形机制主要有两种端元假说:大陆逃逸模式和下地壳流模式。龙门山断裂带作为青藏高原东缘的活动边界断裂,对其活动性定量研究有助于检验端元模型的合理性。龙门山中北段由后山断裂(汶川-茂汶断裂)、中央断裂(北川-映秀断裂)与前山断裂(灌县-安县断裂)等叁条分支断裂组成了迭瓦状冲断带。龙门山中北段地势特征明显不一致,中段地形陡峻,北段地形缓和。地形分段差异与2008年汶川地震同震位错分布似有一致性。2008年汶川Ms8.0级地震沿着中央断裂与前山断裂形成240km和72km地表破裂带,同震位移沿北川-映秀断裂中段以逆冲为主、北段以右旋走滑错动为主,沿灌县-安县断裂主要为逆冲错动。2008年汶川地震的同震变形是否代表了龙门山断裂带长期活动习性,对认识龙门山中北段造山作用与地震复发行为,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龙门山断裂带中北段的晚第四纪活动习性研究缺乏系统性,已有认识与2008年汶川地震同震位错方式不一致。前人依据岷江阶地的变形特征估算了叁条分支断裂晚第四纪的平均垂直滑动速率约0.2~0.6mm/a,右旋走滑速率约~1mm/a;或利用洪积扇断层陡坎、洪积扇上冲沟位错恢复,估算叁条断裂晚第四纪平均垂直速率与走滑速率均约~1mm/a。上述工作认为整个北川-映秀断裂的长期活动方式为走滑兼逆冲,但汶川地震中,其南段为逆冲兼走滑,北段为走滑兼逆冲。如果晚第四纪长期活动习性的认识是正确的,则地震错动行为存在可变性。这一推论的正确与否,有赖于更系统的断层活动速率研究或古地震研究进行检验,尤其需要在资料缺乏的龙门山断裂带北段开展工作。各类流域地貌参数可以反应第四纪不同时间尺度的构造隆升特征,而河流阶地是理想的断错地貌标志。本文先从地貌参数的角度分析了龙门山中北段构造活动的差异变化情况,再针对北川-映秀断裂北段的河流阶地断错地貌进行详细的调查、测量与断代研究,采用概率密度函数法估算断层了滑动速率及其误差。论文取得了以下认识:(1)通过GDEM V2数据和Arcmap10.1平台对龙门山中、北段进行地貌指数研究,获得了坡度、地形起伏度和面积-高程积分的分布图,进一步分析了地貌指数对构造隆升的响应,显示龙门山中段构造隆升强于北段。(2)选取北川-映秀断裂北段的四个断错地貌点位开展了无人机高精度测量,并利用概率密度函数法与地表缩短效应分析,获取了不同级阶地陡坎的位错量。凤凰村河流T1/T2阶地陡坎、T2/T3阶地陡坎以及T3阶地后缘水平位移分别为~12.9m、~17.8m、~30.4m,T3阶地面垂直位移4.5±0.5m,T2垂直位移2.6±0.6m。依据前人在T3阶地面上的探槽样品年龄估算了凤凰村断裂段全新世平均走滑速率约为2.3±0.02mm/a,垂直滑动速率约为0.56±0.07mm/a,地壳缩短速率约为0.65±0.07mm/a。(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期刊2019-06-01)

陈应涛,张国伟,鲁如魁,郭安林,谢晋强[4](2019)在《龙门山南段盐井-五龙断裂磁组构特征及其对几何学、运动学的制约》一文中研究指出盐井?五龙断裂是龙门山中央断裂北川?映秀断裂的南延部分,也是龙门山南段的叁大控制性主干断裂之一。为了详细认识盐井?五龙断裂的构造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在野外构造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磁组构方法对盐井?五龙断裂105块构造岩定向样品进行深入研究。野外构造解析表明断裂至少发生了韧性挤压剪切、脆?韧性逆冲和脆性挤压碎裂叁期构造变形。磁组构研究显示构造岩磁组构样品的平均磁化率k_m值具有强磁化率和弱磁化率两种特征。磁组构形状参数T、磁面理F值、磁线理L值和T-P_J图解显示磁化率椭球体主要为压扁型,磁面理较磁线理发育,局部发育较强磁线理,进一步表明盐井?五龙断裂以挤压、剪切为主,伴有拉伸变形的整体特征,样品的P_J整体较大,显示出构造强变形磁组构特征。最小磁化率主轴K_(min)方位表明盐井?五龙断裂北段和南段分别受到了NW-SE向和NEE-SWW向的挤压作用;K_(min)方位和倾伏角表明北段晚一期的脆韧性变形主体为自NW向SE的较高角度的挤压逆冲剪切变形,局部伴有极小量的左行走滑特征。断裂南段早期韧性变形整体以自SWW向NEE的挤压逆冲剪切变形为主,上盘(西盘)远离主干断裂表现为左行走滑兼逆冲的运动学特征,下盘变形主要以逆冲剪切变形为主,走滑分量极小,并且自西向东韧性剪切变形具有相对强弱相间的特征。(本文来源于《大地构造与成矿学》期刊2019年02期)

谢小平,白毛伟,陈芝聪,柳伟波,席书娜[5](2019)在《龙门山断裂带北东段活动断裂的遥感影像解译及构造活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活动断裂活动性的强弱显着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系统总结活动断裂的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基础上,综合利用Landsat ETM+影像、ASTER GDEM数字高程模型及Google Earth影像等多种数据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获得研究区活动断裂的空间展布情况:平武—青川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北东段、茶坝—林庵寺断裂和广元—江油断裂在空间展布上大致平行。通过对错断水系错位量的测量、夸张叁维地貌的对比、历史地震震级对比和地形起伏度等比较分析,得出了断裂的性质和活动性强弱情况:平武—青川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北东段、茶坝—林庵寺断裂和广元—江油断裂为研究区内主要的活动断裂,均为右旋走滑兼逆冲断裂;平武—青川断裂的活动性最强,北川—映秀断裂北东段及茶坝—林庵寺断裂的活动性次之,广元—江油断裂的活动性最弱。龙门山断裂带北东段主要活动断裂的活动性由北西向南东减弱。(本文来源于《国土资源遥感》期刊2019年01期)

何祥丽[6](2019)在《龙门山灌县-安县断裂带变形行为与断裂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汶川地震(Mw7.9)同时沿龙门山灌县-安县断裂和映秀-北川断裂分别产生~80km和~270km的地表破裂,映秀-北川断裂以斜向逆冲运动,灌县-安县断裂以纯逆冲运动。这种一次大地震同时沿多条断裂同时产生巨大破裂,并伴随不同的运动学性质,这是目前的断裂理论无法解释的。大地震发生机理和孕震环境认识一直是重大难题,也是科学家们一直探索的目标。因此,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已成为地学界认识地震的研究热点,其变形行为和断裂机制被认为是认识地震发生机理和孕震环境的关键。目前,学者们基本围绕汶川地震主要破裂的映秀-北川断裂带开展研究,并已认识到映秀-北川断裂带是一条多次发生大地震的粘滑型断裂带,然而,对灌县-安县断裂带的认识则知之甚少。本论文选择以灌县-安县断裂带地表露头和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叁号先导孔(WFSD-3P)岩心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断层岩进行多尺度构造分析(从野外宏观到镜下微观)、XRD矿物分析、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稳定同位素分析、高分辨率磁化率测试、XRF岩心无损元素扫描和摩擦实验等研究,第一次揭示了灌县-安县断裂具有长期蠕滑的变形行为,并解释了其蠕滑机制,改变了传统认为蠕滑断裂不发生大地震的认识,在地震断裂作用研究中取得了突破。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多尺度构造分析和矿物含量分析,发现灌县-安县断裂不同深度的富粘土断层岩中均发育弥散式的R1剪切、压溶缝合线、部分溶解的碎屑和矿物颗粒(如石英、钠长石、方解石等)以及新生粘土矿物。这些粘土矿物大部分是在压溶作用下新形成的,它们的生长阻止了可溶性颗粒的聚结,保持溶解物质扩散的路径,促进压溶作用的进行。新生弱粘土矿物与压溶作用均可控制非地震蠕滑变形行为,二者的相互作用促进了灌县-安县断裂长期蠕滑。结合P波速率和地层分布,提出灌县-安县断裂在浅部蠕滑,深部闭锁的模型,为汶川地震破裂机制提供了可能性的解释。(2)通过方解石脉分布规律和矿物、化学成分含量变化特征,发现在流体和压力作用下,灌县-安县断裂的断层泥中石英、钠长石、碳酸盐矿物等发生溶解,产生明显的质量和体积损失,尤其碳酸盐矿物(CaO和CO_2)含量相较于围岩明显降低,这与方解石脉仅出现在围岩和破碎带岩石中,而不出现在断层岩中的观察结果一致。结合前人的研究和区域地层、地形、降雨等资料,提出来自深部的含CO_2酸性流体与高构造应力环境,以及断裂带内丰富的大气水循环的耦合,导致碳酸盐矿物在断层岩中溶解或很少沉淀,使断裂带内的粒间孔隙保持开放,流体通道畅通无阻,加速了水岩反应和粘土矿物的形成,从而导致了灌县-安县断裂的长期不愈合和蠕滑变形。(3)高分辨率磁化率测试和地球化学分析结合显微构造观测,结果显示灌县-安县断裂的断层泥磁化率值普遍低于对应围岩的磁化率平均值,这是在间震期的长期流体作用下,铁磁性矿物转变成顺磁性矿物(铁硫化物或含铁的粘土矿物)造成的。缓慢形成的新生铁硫化物和含铁粘土矿物与断层泥中发育黄铁矿及高Fe~(2+)和S元素、低Fe~(3+)的特征相结合,说明断层泥低磁化率特征能够指示断裂在间震期缓慢活动(蠕滑变形),且断裂作用环境通常是低温、还原环境。(4)灌县-安县断裂岩在不同条件(滑移速率、岩性和流体)下控制的摩擦实验反映了弱矿物相(粘土矿物)与流体均对断裂摩擦强度具有一定的弱化作用,其中流体对断层强度的弱化作用尤其明显地体现在中低速(0.001m/s、0.01m/s)条件下,充分体现了流体在断层蠕滑(缓慢运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9-03-01)

李金洋,杨顺,佘涛,陈欢[7](2019)在《龙门山断裂北川断裂带滑坡与构造活动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北川断裂带位于龙门山中央断裂带中部,新、老滑坡较为发育,构造活动是影响区内滑坡发生的主导因素。采用文献记载、现场调研等方法,分析了构造对滑坡灾害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构造横向挤压、不均匀抬升对地表岩体的完整性进行改造,使得不同构造部位、斜坡部位岩体存在结构差异,进而控制滑坡在空间上的发育规律,同时,细部构造结构面在空间上的产出关系构成了滑坡发生的初始边界条件;②作为构造活动的剧烈外部表现,地震动荷载直接诱发滑坡的同时造成斜坡岩体的松动;③"5·12"震后,区域构造应力方向发生近90°的偏转,进一步加剧了松动岩体的变形与破坏,震后应力偏转是影响区域斜坡稳定的最主要内动力因素。(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19年02期)

邵崇建,刘韶,李勇,周荣军[8](2018)在《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震空区双石-大川断裂古地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龙门山相继发生了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3年芦山地震,在两者之间形成了"地震空区"。本文,通过探槽开挖和测年分析评价了双石-大川断裂的破裂行为,分析了其地质意义,同时讨论了地震空区的发震潜力。本文识别出了一次古地震事件(5382-385 yr B.C.)和另外一次可能的事件(1013–1560 yr A.D.)。基于地质地貌特征(断层几何和古地震事件等)、地球物理(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九)——专题18:强震机理、孕育环境与地震活动性分析》期刊2018-10-21)

杜方,吴江[9](2018)在《汶川8.0级地震前龙门山后山断裂跨断层形变监测变化的再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汶川8.0级地震后,我们收集分析了多位科研人员针对龙门山跨断层形变异常变化开展的多方研究,研究认识存在差异,分析认识上差异的原因主要还是没有将监测资料放入监测实际环境中去认识,而获得偏误认识;若将监测资料放入监测实际环境中去认识,才能获得符合实际的认识和合理的解释。(1)不同断层形变监测的资料类比分析获得偏误认识。主要与唐山地震、丽江地震的大幅(本文来源于《国际地震动态》期刊2018年08期)

刘晓霞[10](2018)在《川滇块体东边界中段主要断裂及龙门山断裂带南段震间变形状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概述发震断裂带/段震间应变积累状态是强震中长期危险性研判的重要指标之一,构造大地测量学的发展已为开展这一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川滇块体东边界是我国大陆内部断层滑动速率和强震频度最高的典型活动构造带,主要分布有左旋走滑、逆走滑及逆冲等性质的断裂带,该区历史强震活动频繁,且不同断裂段的最晚一次历史(或古)大地震的离逝时间不同,可能存在不同应力积累程度和活动习性的段落,同时历史强震活动背景反映沿安宁河断裂带和昭通—莲峰等断裂带存在第一类地震空区,这种不同大震离逝时间断层段的变形/闭锁状态的研究对该区中长期地震危险性的判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与之相连的龙门山断裂带的中北段于2008年发生的汶川8.0级大地震对区域构造形变与断层应变积累造成显着影响,且仅5年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又发生了芦山7.0级地震,研究芦山地震前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应变积累状态对于认识震间晚期变形特征和判定该区的后续强震危险性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以川滇块体东边界带及龙门山断裂带南段为研究区,在回顾构造大地测量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数十年发展的基础上,开展多类型不同活动习性断层带/段的震间应变积累特征的研究。本文首先以1999—2007和2009—2013两期GPS速度场为约束,利用Savage和Burford经典位错模型反演了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的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不同段的滑动速率和断层闭锁深度;其次,以GPS速度场为约束,基于Defnode负位错模型反演了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和昭通—莲峰断裂带的断层闭锁状态;然后,基于流动和连续GPS观测资料研究了芦山地震前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应变积累特征;最后分别基于数学方法和数值流形方法对研究区域的水平应力应变状态进行了联合分析。2本论文取得的主要进展2.1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不同段的应变积累特征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和历史地震破裂图像,将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分为石棉—冕宁段、冕宁—西昌段和西昌以南段进行研究,并在位错模型反演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近旁大凉山断裂带的可能影响。首先,基于Savage和Burford经典位错模型以及两期GPS速度场资料对包含大凉山断裂带/段在内的断层水平运动速率和断层闭锁深度进行反演,结果显示,石棉—冕宁段的两期平均左旋滑动速率分别约为10.2 mm/a和12.2 mm/a,断层面闭锁深度分别约为20 km和42 km;冕宁—西昌段的两期平均左旋滑动速率分别约为11.2 mm/a和13.1 mm/a,断层面闭锁深度分别约为23 km和46 km。而不包含大凉山断裂带的GPS速度剖面的拟合结果显示,石棉—冕宁段和冕宁—西昌段在2009—2013年的左旋滑动速率分别约为7.3 mm/a和8.1 mm/a,断层闭锁深度分别为18.5 km和23.6 km,均小于精定位地震活动确定的孕震层底界的下限。采用两期相同站点反演的石棉—冕宁段的闭锁深度分别为19 km和29 km,冕宁—西昌段的断层闭锁深度分别为23 km和38 km,2009—2013期的结果也显着偏深。上述结果表明,采用消除大凉山断裂带影响反演结果较为合理。1999—2007年时段由于GPS站点较少,对模型约束不足,反演结果不具备参考性。另由Savage和Burford经典位错模型反演的则木河断裂带的两期平均滑动速率分别约为5.7 mm/a和4.7 mm/a,断层面闭锁深度分别为5 km和8 km,与该段为1850年M7?地震的破裂段,大震离逝时间距今仅167年的背景相符。本文在以上经典位错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顾及主断裂旁侧次级活动断裂的位错模型表达式,并由理论数据测试结果显示,采用经典位错模型对伴有次级活动断裂的走滑型断裂反演的滑动速率是两条断层滑动速率之和,断层闭锁深度也是两条断层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就会出现反演的断层面闭锁深度超出孕震层底界的现象。本文的对比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走滑型主断裂近旁的平行、次平行分支断裂的运动和变形对主断裂带的滑动速率和闭锁深度反演具有显着影响,在GPS站点密度有限的情况下,为保证远场测站的贡献,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次级断层活动的基础上,再采用位错模型对主断层进行反演,以获得较为合理的结果。其次,负位错模型反演结果显示,安宁河断裂带石棉—冕宁段的断层闭锁深度约为20~25 km,闭锁系数在0.9以上,滑动亏损速率约为7~9 mm/a;冕宁—西昌段断层闭锁系数0.6~0.8,滑动亏损速率约为5~7 mm/a;则木河断裂带不闭锁,与经典位错模型的结果一致。负位错模型也显示,大凉山断裂带对安宁河断层的闭锁深度反演存在显着影响,如果在模型中不考虑大凉山断裂带,大凉山断裂带引起的变形则会被累加到安宁河断裂带上,使得反演的安宁河断裂带闭锁程度偏深,但就目前GPS站点的分布密度还无法满足考虑多条断裂带的联合模型反演的准确度和精度,在研究过程中还是采用单一断层的模型能获得较合理的结果。由于汶川地震对周边区域构造应力应变场的显着影响,2009—2013期GPS观测到的地壳变形可能包含汶川地震后深部滞后效应的影响,因此,这期两种方法反演的安宁河断裂带的闭锁深度显着偏深。2.2昭通—莲峰断裂带的应变积累特征首先,GPS速度剖面结果显示,NEE走向的昭通—莲峰断裂带水平缩短速率约为5~6 mm/a,剪切变形速率较小,约为1~2 mm/a,表明昭通—莲峰断裂带存在显着的挤压应变积累现象;其次,基于负位错模型分别以1999—2007年和2009—2013年GPS速度场为约束,反演该断裂带昭通—彝良段的闭锁深度约为16 km,会泽—昭通段闭锁深度稍浅,约为10 km。2014年8月3日发生的鲁甸6.5级地震发生在两段的连接处,但此次地震使昭通断裂带的应变释放不显着,未缓解昭通—莲峰断裂带强震危险性,该断裂带依旧处于挤压应变积累状态。2.3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在芦山地震前后的变形特征首先,芦山地震前的GPS速度场结果显示,2009—2011年间的龙门山南段的挤压应变积累速度约为5.6×10~(–8)/a,左旋剪切应变速率约为3.6×10~(–8)/a,明显高于汶川地震前1.4×10~(–8)/a的挤压应变积累速率;GPS连续观测资料显示,龙门山断裂带南段近场挤压应变速率明显低于茂县—汶川断裂西侧区域,挤压变形速率自西向东逐渐递减。芦山发震断层两侧的剪切变形模式相反,东侧表现为相对于N45°E走向主断裂的左旋剪切变形,西侧表现为以右旋剪切变形为主(局部区域有差异)。以上变形特征说明,汶川地震后巴颜喀拉地块的东向运动对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提供了快速加载,而断裂带内部,特别是芦山地震孕震区的挤压变形速率相对缓慢,因此,应处于显着加速应变积累的状态。其次,2013—2016年的GPS速度剖面结果显示,以茂县—汶川断层为界表现出右旋剪切变形,右旋滑动速率约为6.4 mm/a,而茂汶断裂以东区域以灌县—安县断裂为界表现出弱左旋剪切变形,左旋滑动速率约为1.6 mm/a。垂直断裂带的GPS速度剖面显示,巴颜喀拉地块以6~7 mm/a的速度向华南地块推挤,茂县—汶川断裂以东地区为连续的挤压变形特征,平均挤压应变率约为2.6×10~(–8)/a,说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总体上依旧处于挤压应变积累和右旋剪切变形的状态,特别是茂县—汶川断裂带以东的区域,应变积累特征显着。2.4研究区应变率场分布特征首先,采用Kriging方法和最小二乘配置方法分别获取了研究区GPS主应变率分布特征,结果显示,Kriging方法计算的应变率分布的连续性不如最小二乘配置方法,且更容易受局部站点和观测误差的影响,不适用于较大范围的应变率场变形趋势的分析。川滇地块东边界中段地区的主压应变率方向为NWW-SEE,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主压应变率约为–(2~4)×10~(–8)/a,主张应变率约为(1~3)×10~(–8)/a,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均显示,2009—2013期两个主应变率有所增强,2013—2015期恢复到汶川震前的状态;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汶川地震前后调整显着,表现为汶川震后主压应变率的显着增强,龙门山断裂带南段面应变率由汶川震前的–2.7×10~(–8)/a增强到–3.7×10~(–8)/a,虽然2013—2015期的面收缩率有所减小,但该区依旧处于显着的挤压应变积累状态;昭通—莲峰断裂NW向主压应变率维持在3.8×10~(–8)/a左右。其次,利用数值流形方法(NMM)模拟了川滇地块研究区的水平形变场和应力增量分布,在边界约束中除了考虑块体两侧的推挤作用,也考虑到川滇地块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顺时针旋转的底部拖曳作用。采用1999—2007和2009—2013期GPS速度场为约束模拟的速度场与观测速度场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模拟结果显示,川滇交界东部主压应变率方向为NWW-SEE,汶川地震前后龙门山断裂带和叁岔口地区主压应变率显着增强,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和大凉山断裂带无显着变化,川滇地块东边界为最大剪应力增量变化的梯度带,反映了此处主要断层的应力应变积累的孕震特征。值得注意的是,龙门山断裂带的应变率的增加是汶川震后变形引起的,已超出连续应变计算的范畴,此时的高应变率不代表高应变积累状态。3主要创新点(1)基于构造大地测量学相关思路和方法,针对川滇地块东边界中段具有不同强震破裂背景/大震离逝时间以及现今活动特征的活动断裂带/段,开展震间运动与变形状态的定量研究,结果深化了研究区地壳形变与主要走滑、倾滑断裂带/段闭锁程度、应变积累状态的认识;特别是,针对汶川地震前后应变状态变化的新认识,揭示了汶川地震对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显着构造加载作用,以及逆冲型断裂在震间晚期阶段的变形特征。(2)深入研究了主断裂近旁平行、次平行的分支断裂运动和变形对反演走滑型主断裂的滑动速率和闭锁深度具有显着影响,推导了企图减小这种影响的位错模型表达式,由理论和实际数据进行试算,并将结果与沿主断裂的精定位震源深度分布进行比较和检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次级断层活动影响,采用位错模型针对主断裂的反演技术思路。(3)针对相同研究区并采用相同的GPS速度场数据,通过计算,系统比较分析了采用Kriging方法和最小二乘配置方法计算区域GPS应变率的结果,发现Kriging方法结果容易受局部站点和观测误差的影响,应变率场分布的连续性较差,不适用于较大区域应变率总体趋势特征的分析,比较适用于应变率场细节特征的识别。(4)引入可准确描述断层运动与非连续变形的数值流形方法,充分考虑断层的几何展布,对研究区的应力应变状态进行定量模拟,获得新结果。(本文来源于《国际地震动态》期刊2018年03期)

龙门山断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彭县隐伏断裂是龙门山中段山前的一条典型活动断裂,其构造特征对认识龙门山构造带向四川盆地生长的方式和过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因其被四川盆地晚新生代较厚地层所覆盖,该断裂的构造样式、叁维空间展布、形成机制以及发震能力等问题尚不明确。文中利用多条高精度叁维地震反射剖面,结合区域地质与钻井资料,对彭县隐伏断裂的几何结构进行综合分析,建立了叁维断层模型;同时根据断层相关褶皱与褶皱调节断层原理,对彭县隐伏构造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龙门山山前的浅层构造变形与中下叁迭统的滑脱层f1密切相关。该滑脱层一直向E延伸至四川盆地西部的龙泉山,彭县隐伏背斜为该滑脱层f1之上的低角度断层转折褶皱,彭县隐伏断裂则发育在彭县隐伏背斜膝折带的前翼,是一条高角度(50°~60°)的逆断裂,走向NE-SW,总长约50km;彭县隐伏断裂与龙门山南段大邑隐伏断裂并不相连,非同一条断裂。彭县隐伏断裂与彭县隐伏背斜褶皱轴的走向一致且断距较小,该断裂的形成与背斜前翼褶皱变形有关,分析认为是一条褶皱调节性断层。文中系统地揭示了彭县隐伏活动断裂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对进一步分析断层活动性和危险性提供了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龙门山断裂论文参考文献

[1].廖炳勇,何晓飞,曾强,刘海勇,罗易.龙门山构造带茂汶断裂在茂县、汶川一带构造特征[J].四川地质学报.2019

[2].王振南,鲁人齐,徐锡伟,何登发,蔡明刚.龙门山中段山前彭县隐伏活动断裂叁维构造特征[J].地震地质.2019

[3].李明.龙门山中北段北川-映秀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2019

[4].陈应涛,张国伟,鲁如魁,郭安林,谢晋强.龙门山南段盐井-五龙断裂磁组构特征及其对几何学、运动学的制约[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9

[5].谢小平,白毛伟,陈芝聪,柳伟波,席书娜.龙门山断裂带北东段活动断裂的遥感影像解译及构造活动性分析[J].国土资源遥感.2019

[6].何祥丽.龙门山灌县-安县断裂带变形行为与断裂机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

[7].李金洋,杨顺,佘涛,陈欢.龙门山断裂北川断裂带滑坡与构造活动关系研究[J].人民长江.2019

[8].邵崇建,刘韶,李勇,周荣军.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震空区双石-大川断裂古地震研究[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九)——专题18:强震机理、孕育环境与地震活动性分析.2018

[9].杜方,吴江.汶川8.0级地震前龙门山后山断裂跨断层形变监测变化的再认识[J].国际地震动态.2018

[10].刘晓霞.川滇块体东边界中段主要断裂及龙门山断裂带南段震间变形状态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18

标签:;  ;  ;  ;  

龙门山断裂论文-廖炳勇,何晓飞,曾强,刘海勇,罗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