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预应力加强型钢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型钢混凝土(SRC),短肢剪力墙,预应力,抗震性能
预应力加强型钢拱论文文献综述
蓝文武,莫自庆,杨涛,谢华[1](2016)在《预应力加强型钢混凝土短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预应力对型钢混凝土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制作了2个1/2比例的型钢混凝土(SRC)短肢剪力墙试件,并对其开展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试验研究表明,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短肢剪力墙的破坏形态为延性较好的弯剪破坏,横向预应力的施加明显提高了墙体的耗能能力;与普通型钢混凝土短肢剪力墙相比,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短肢剪力墙试件的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分别至少提高了15.4%、4.6%和24.5%,延性系数则提高了25.0%。对比可知,对型钢混凝土短肢剪力墙施加横向预应力是改善其抗震性能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彭瑾[2](2008)在《预应力加强型钢拱结构的稳定和动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拱结构因具有造型优美、刚度大和经济效益好等许多优越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结构工程领域。然而,拱结构也有不足之处,其在外荷载作用下容易失稳。为了更好地改善拱结构的稳定性能,出现了将索和拱结合起来的新型结构形式——预应力加强型钢拱结构。在对此种新型结构的研究中,大多还停留在对结构静力分析及平面内稳定性能的分析,而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能以及动力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还十分有限,因此,有必要对结构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以指导和推广预应力加强型钢拱结构在工程界的应用。本文首先分析了预应力加强型钢拱结构平面内的稳定性能,包括在不同荷载工况下的弹塑性稳定性能分析以及不同矢跨比、拉索预应力、拉索截面、撑杆长度、初始缺陷敏感性和不对称荷载作用等参数变化对预应力加强型钢拱结构的稳定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在预应力加强型钢拱结构平面内稳定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重点研究了预应力加强型钢拱空间结构的稳定性能和动力性能。分析了在全跨节点荷载作用下和半跨节点荷载作用下的弹塑性整体稳定性能,对比纯拱空间结构的受力性能来分析预应力加强型钢拱空间结构刚度和承载力的优越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参数和不对称荷载对预应力加强型钢拱空间结构的稳定极限承载力的影响以及结构的初始缺陷敏感性。通过对结构的动力分析,分析了结构的自振特性,包括自振频率和振型,以及参数变化对结构自振频率的影响;并研究了一维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最后,将拉索和撑杆引入单层柱面网壳结构,形成加强型钢网壳结构,分析了其刚度和承载力,以显示此结构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08-05-01)
王秀丽,陈志祥[3](2008)在《大跨度预应力加强型钢拱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预应力加强型钢拱是指根据大跨度钢拱承受竖向荷载时的内力及变形分布,在钢拱轴线平面内增加适当的撑杆和预应力索,以改善其受力性能、提高刚度和承载力的新型结构体系。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了预应力加强型钢拱在不同竖向荷载作用下以及施加不同初始预应力时应力和位移的变化规律,同时与普通大跨度钢拱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预应力加强型钢拱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刚度和承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08年02期)
王秀丽,彭瑾,徐英雷[4](2007)在《预应力加强型钢拱的平面内稳定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预应力加强型钢拱,是一种新型简洁的索拱结构形式,通过索和撑杆来改善纯拱结构的稳定承载能力。本文利用牛顿-拉弗森法和弧长法对该结构在全跨节点荷载和半跨节点荷载作用下的平面内稳定性能进行弹性大挠度跟踪分析,同时通过对矢跨比、预应力和撑杆长度的参数变化来分析其对结构刚度和稳定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7-07-01)
王秀丽,陈志祥[5](2007)在《预应力加强型钢拱梁及其改进结构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加强型钢拱梁是根据结构在承受竖向荷载时的内力及变形图,在钢拱梁平面内增加适当的撑杆和加强型索,以改善其受力性能、提高刚度和承载力的新型结构体系.通过有限元软件AN SY S分析了加强型钢拱梁在不同竖向荷载作用下以及不同初始加强型时应力和位移的变化规律,并依据钢拱梁在全跨和半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征对加强型钢拱梁进行了改进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能较大地提高结构的刚度和承载力,而改进后的加强型钢拱梁对于抵抗半跨荷载的刚度和承载力又有明显的改善.(本文来源于《空间结构》期刊2007年01期)
预应力加强型钢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拱结构因具有造型优美、刚度大和经济效益好等许多优越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结构工程领域。然而,拱结构也有不足之处,其在外荷载作用下容易失稳。为了更好地改善拱结构的稳定性能,出现了将索和拱结合起来的新型结构形式——预应力加强型钢拱结构。在对此种新型结构的研究中,大多还停留在对结构静力分析及平面内稳定性能的分析,而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能以及动力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还十分有限,因此,有必要对结构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以指导和推广预应力加强型钢拱结构在工程界的应用。本文首先分析了预应力加强型钢拱结构平面内的稳定性能,包括在不同荷载工况下的弹塑性稳定性能分析以及不同矢跨比、拉索预应力、拉索截面、撑杆长度、初始缺陷敏感性和不对称荷载作用等参数变化对预应力加强型钢拱结构的稳定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在预应力加强型钢拱结构平面内稳定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重点研究了预应力加强型钢拱空间结构的稳定性能和动力性能。分析了在全跨节点荷载作用下和半跨节点荷载作用下的弹塑性整体稳定性能,对比纯拱空间结构的受力性能来分析预应力加强型钢拱空间结构刚度和承载力的优越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参数和不对称荷载对预应力加强型钢拱空间结构的稳定极限承载力的影响以及结构的初始缺陷敏感性。通过对结构的动力分析,分析了结构的自振特性,包括自振频率和振型,以及参数变化对结构自振频率的影响;并研究了一维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最后,将拉索和撑杆引入单层柱面网壳结构,形成加强型钢网壳结构,分析了其刚度和承载力,以显示此结构的优越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预应力加强型钢拱论文参考文献
[1].蓝文武,莫自庆,杨涛,谢华.预应力加强型钢混凝土短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2].彭瑾.预应力加强型钢拱结构的稳定和动力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08
[3].王秀丽,陈志祥.大跨度预应力加强型钢拱的性能研究[J].建筑结构.2008
[4].王秀丽,彭瑾,徐英雷.预应力加强型钢拱的平面内稳定分析[C].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
[5].王秀丽,陈志祥.预应力加强型钢拱梁及其改进结构的性能研究[J].空间结构.2007
标签:型钢混凝土(SRC); 短肢剪力墙; 预应力; 抗震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