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词义理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英汉词汇,理据,文化差异
词义理据论文文献综述
宋蕾,董爱华[1](2018)在《浅析英汉词义理据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和汉语在理据类型、理据程度和理据分布上存在差异。语言分词汇、句法、语篇等不同层面,其中词汇层面对于理据的研究至关重要。英汉两种语言所处的文化背景差异明显,英汉词义理据受不同语言赖于存在的社会形态、生活方式、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对于英汉词义理据差异的了解有助于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本文来源于《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期刊2018年05期)
张瑜[2](2018)在《物性结构下的现代汉语职务身份词词义理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表示人在社会关系中所从事的职业、担任的职务及表示人物身份的称谓语是社会称谓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言语交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对此类称谓尚没有统一的说法,缺乏对其的研究,有研究的必要和进行研究的空间。对称谓语词义理据的分析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运用,而目前也缺乏对称谓语词义理据的研究。物性结构(qualia structure)理论,主要包括功用角色、形式角色、施成角色、构成角色四个层面的语义知识。这四种角色体现了名词指称实体的百科知识,在广度和深度上,较之以往的名词词义描写都有所突破,极大的丰富了名词的词义内涵,对于深入刻画名词的词义有重要指导作用,也是复合名词词义的主要理据所在。到目前为止,运用物性理论知识对汉语进行的研究还较少,且研究多限于举例式,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统计分析。所以运用物性结构的理论对表示人的职务身份的称谓语的词义理据进行分析,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不仅有利于深化对汉语称谓语的理解,还能说明物性结构理论在汉语词义理据分析中的可行性及便捷性。本文将表示人的职务、身份的称谓语称为职务身份词,以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为依据,建立现代汉语职务身份词的语料库,运用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物性结构的四个语义层面对职务身份词的词义理据进行分析,发现职务身份词的词义理据不仅具有功用角色、形式角色、施成角色、构成角色四种,还有些职务身份词兼有两种或叁种语义角色。并且职务身份词对语义角色的选择具有不同的倾向性,形式角色的数量最多,功用角色次之,施成角色数量较少,缺乏构成角色。利用物性结构理论对职务身份词的词义理据分析,我们还能鲜明的发现职务身份词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特质,以及所体现的传统文化的“官本位”思想,礼貌谦逊的交际原则。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缘起、关于职务身份词目前的研究现状、本文所采用的研究理论与方法以及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二章介绍了本文所研究的职务身份词的概念及其范围的界定,包括本文语料的来源及语料库的建立。第叁章以语料库为基础,运用物性结构理论对职务身份词词义理据进行探析。从功用角色、形式角色、施成角色、构成角色及兼有多种角色五个角度对职务身份词的词义理据进行分类考察,阐明了不同角色类型职务身份词的基本结构形式及成因。第四章对分类考察发现的职务身份词词义理据对不同物性角色的选择倾向性问题进行说明。职务身份词的命名多为了突出其担任职务的社会功能或扮演的社会角色的主要功能,但社会生活中职业、职务类型是有限的,因此需要一些不同维度的性状类属性对其区分,这就导致了职务身份词的词义理据中形式角色所占比重最多、功用角色次之。第五章:通过对职务身份词词义理据分析,我们发现职务身份词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鲜明的时代性、强烈的感情倾向性、极强的可塑性、适度的虚拟性。这些文化特质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官本位”思想的影响,符合礼貌谦逊的语言交际原则。第六章总结全文的主要研究及结论,并指出本文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可能进行的后续研究。(本文来源于《阜阳师范学院》期刊2018-06-11)
张云峰[3](2018)在《功用角色下藏缅语复合名词词义理据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功用角色是物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复合名词语义构成的普遍理据,其表现形式或显或潜,即所谓的显性理据和潜性理据,前者直接体现为功用角色对名词所指事物的修饰限定,后者则间接体现为功用角色对名词所指事物的转指。属于同一类型的语言,词义理据基本上"大同小异",汉藏如此,藏缅语内部也不例外。(本文来源于《贵州民族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王勇[4](2017)在《试论同义、反义关系在词义理据探寻中的价值——以吐鲁番出土契约文书中之“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吐鲁番出土契约文书中有"租借"义的"夏"一词,对于该词的理据,学界早有关注,但至今仍未有定论。本文将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在概念框架、词化、同步引申、词义同往往理据同等理论和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同义词和反义词在理据探寻中的参证作用,证明"夏"借作"下","下"的"租借"义由其"施予"义引申而来;从而认为,同义、反义关系在理据探寻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汉语史研究集刊》期刊2017年02期)
王粒桧[5](2017)在《词义理据视角下的网络英语新词词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英语词义理据理论的分析,对词义理据的规律进行研究。通过对网络英语新词的构词结构的分析,总结出网络英语新词的词义理据方面的规律,并主要从形态理据和词义理据两个方面分析网络英语新词词义的方法和规律,进行归纳总结。最后从词义理据出发,提出网络英语新词词义的应对策略。(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7年50期)
朱皋[6](2017)在《物性结构与阜阳方言复合名词词义理据》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阜阳方言复合名词为研究对象,借用物性结构理论资源探究阜阳方言复合名词词义的生成理据,对阜阳方言复合名词词义理据分形式角色、构成角色、功用角色、施成角色作出完备的描述与解释,认为只有充分理解阜阳方言复合名词词义理据,才能对当地的语言文化有一定的认识。(本文来源于《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1期)
张瑜[7](2016)在《名副其实的职务身份词——物性结构下的职务身份词词义理据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物性结构理论对汉语职务身份词的词义理据进行分析,发现职务身份词的词义理据主要有功用角色、形式角色、施成角色叁类,缺乏构成角色。职务身份词的词义理据对物性结构具有选择性,功用角色最多,形式角色次之,施成角色较少,且功用角色和施成角色的词义理据又有明显的显隐之分。部分职务身份词其词义理据并不是单一的兼有两种理据。运用物性结构对职务身份词的词义理据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职务身份词的含义,从而使我们能更准确地运用此类词语。(本文来源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12期)
张云峰[8](2016)在《从壮侗语看复合名词词义理据与功用角色》一文中研究指出功用角色是物性结构的主要特征之一,作为复合名词词义理据非常普遍,往往以显性或隐性形式出现,前者主要表现为功用角色修饰限定名词所指事物,后者主要表现为功用角色转指名词所指事物。功用角色作为复合名词的主要语义理据在壮侗语中既有若干共性,亦有些许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闫坷[9](2015)在《词义理据及其应用领域》一文中研究指出词义理据是词形结构与事物现象本质之间的联系,词义在语音、形态、语义、词源、逻辑、文字上存在理据。英语属于表音文字,汉语属于表意文字,它们的词义理据因而有所不同,需要进行异同对比分析。文章在对英语和汉语的词义理据及其应用领域做出分析的同时,对比归纳各家的观点,以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词义理据。(本文来源于《浙江万里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刘瑞明[10](2015)在《“小李”和“二流子”系列词的词义理据》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俗文化研究》第五辑(2008年12月)有俞理明《从"剪绺"到"小绺""小李"和"二流子"——明清以来一组有关小偷和不务正业者的同源俗语词》(后文简称"俞文")大作。文章的"提要":明清以来,出现了一组来源于"剪绺"的称人名词,首先是在"剪绺"的基础上产生的"小绺","小绺"讹变为"小李""小(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5年03期)
词义理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表示人在社会关系中所从事的职业、担任的职务及表示人物身份的称谓语是社会称谓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言语交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对此类称谓尚没有统一的说法,缺乏对其的研究,有研究的必要和进行研究的空间。对称谓语词义理据的分析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运用,而目前也缺乏对称谓语词义理据的研究。物性结构(qualia structure)理论,主要包括功用角色、形式角色、施成角色、构成角色四个层面的语义知识。这四种角色体现了名词指称实体的百科知识,在广度和深度上,较之以往的名词词义描写都有所突破,极大的丰富了名词的词义内涵,对于深入刻画名词的词义有重要指导作用,也是复合名词词义的主要理据所在。到目前为止,运用物性理论知识对汉语进行的研究还较少,且研究多限于举例式,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统计分析。所以运用物性结构的理论对表示人的职务身份的称谓语的词义理据进行分析,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不仅有利于深化对汉语称谓语的理解,还能说明物性结构理论在汉语词义理据分析中的可行性及便捷性。本文将表示人的职务、身份的称谓语称为职务身份词,以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为依据,建立现代汉语职务身份词的语料库,运用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物性结构的四个语义层面对职务身份词的词义理据进行分析,发现职务身份词的词义理据不仅具有功用角色、形式角色、施成角色、构成角色四种,还有些职务身份词兼有两种或叁种语义角色。并且职务身份词对语义角色的选择具有不同的倾向性,形式角色的数量最多,功用角色次之,施成角色数量较少,缺乏构成角色。利用物性结构理论对职务身份词的词义理据分析,我们还能鲜明的发现职务身份词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特质,以及所体现的传统文化的“官本位”思想,礼貌谦逊的交际原则。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缘起、关于职务身份词目前的研究现状、本文所采用的研究理论与方法以及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二章介绍了本文所研究的职务身份词的概念及其范围的界定,包括本文语料的来源及语料库的建立。第叁章以语料库为基础,运用物性结构理论对职务身份词词义理据进行探析。从功用角色、形式角色、施成角色、构成角色及兼有多种角色五个角度对职务身份词的词义理据进行分类考察,阐明了不同角色类型职务身份词的基本结构形式及成因。第四章对分类考察发现的职务身份词词义理据对不同物性角色的选择倾向性问题进行说明。职务身份词的命名多为了突出其担任职务的社会功能或扮演的社会角色的主要功能,但社会生活中职业、职务类型是有限的,因此需要一些不同维度的性状类属性对其区分,这就导致了职务身份词的词义理据中形式角色所占比重最多、功用角色次之。第五章:通过对职务身份词词义理据分析,我们发现职务身份词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鲜明的时代性、强烈的感情倾向性、极强的可塑性、适度的虚拟性。这些文化特质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官本位”思想的影响,符合礼貌谦逊的语言交际原则。第六章总结全文的主要研究及结论,并指出本文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可能进行的后续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词义理据论文参考文献
[1].宋蕾,董爱华.浅析英汉词义理据差异[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8
[2].张瑜.物性结构下的现代汉语职务身份词词义理据研究[D].阜阳师范学院.2018
[3].张云峰.功用角色下藏缅语复合名词词义理据探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8
[4].王勇.试论同义、反义关系在词义理据探寻中的价值——以吐鲁番出土契约文书中之“夏”为例[J].汉语史研究集刊.2017
[5].王粒桧.词义理据视角下的网络英语新词词义研究[J].校园英语.2017
[6].朱皋.物性结构与阜阳方言复合名词词义理据[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7].张瑜.名副其实的职务身份词——物性结构下的职务身份词词义理据探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
[8].张云峰.从壮侗语看复合名词词义理据与功用角色[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9].闫坷.词义理据及其应用领域[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5
[10].刘瑞明.“小李”和“二流子”系列词的词义理据[J].汉字文化.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