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溴代羰基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硫代羰基化合物,硫代酰胺,酯,二芳基硫醚,非金属催化
溴代羰基化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蒋仪[1](2019)在《α-硫代羰基化合物及芳基硫醚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硫化物在生命科学、药物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α-硫代-β-二羰基化合物、α-硫代酰胺/酯、二芳基硫醚作为有机硫化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药物合成、化合物的氧化态调节、药物分子骨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鉴于上述叁类化合物的广泛应用,对其合成研究也是有机硫化学的重点领域。传统方法合成α-硫代羰基化合物往往使用前官能团化的方式,通过α位卤代的羰基化合物与硫醇反应制得,对硫醚类化合物的合成主要使用过渡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或前官能团化的方式。近些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利用氧化反应和过渡金属催化的方式。纵观已有方法,它们大多存在反应路线较长、官能团兼容性不高、原子经济性不高等问题。由此,开发更加高效的方法制备上述化合物依然是众多有机化学家和我们追求的目标。硕士研究生期间,我以有机硫化物的合成新方法学研究为主线,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基于氧化传递思想合成α-硫代-β-二羰基化合物利用廉价易得的KI为催化剂,O_2为氧化剂,通过O_2将I~—氧化为微量I_2发挥催化作用,即将O_2的氧化能力传递给KI,成功实现了对称/非对称的1,3-二羰基化合物亚甲基位点的硫代,以及含季碳中心α-硫代-β-二羰基化合物的构建,并在克级规模试验下实现了对抗炎药物分子保泰松的修饰改造。2.串联C-S键形成和C-C键断裂合成α-硫代酰胺/酯类化合物在1的工作基础上,受逆-Aldol反应启发,以1,3-二羰基化合物为酰胺/酯的前体,串联C-S键形成和C-C键断裂,经酸式水解的方式高效合成α-硫代酰胺/酯类化合物。解决了由于酰胺/酯的α-C-H键酸性弱,杂原子引入难的问题。通过详细的机理研究确认了酸式水解的过程。3.以Cu(II)催化高选择性的合成二芳基硫醚类化合物利用廉价的Cu(II)为催化剂,N,O原子为双齿导向基,实现了贫电子、杂环芳烃上的选择性硫醚化反应。分离得到了Cu(II)的络合物中间体并用单晶衍射进行了结构确定,证实了Cu参与的C-H键活化过程。4.利用二硫醚与不同配体配位的钯络合物作用,证实了CO配体对Pd络合物反应性的影响(非重点介绍,节选与论文有关部分)从单晶数据、循环伏安法、化学转化、计算化学的角度系统地揭示了CO配位的8-氨基喹啉Pd络合物羰基迁移插入难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Pd-C(CO)的强相互作用及络合物骨架的刚性是影响羰基迁移插入的关键因素。利用PhS-SPh与Pd原子的相互作用,在化学转化过程中实现了不同配体配位Pd络合物活性的区分。(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4-01)
张昊[2](2018)在《过渡金属催化氧化合成氟代羰基化合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偶联反应是各类亲电试剂在金属催化剂催化下与各种金属亲核试剂形成碳-碳键以及各类碳-杂键的反应。这类反应在底物的适应性和官能团兼容性方面有着良好的特性。偶联反应发展速度很快,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农药、仿生、材料、天然产物全合成等各个领域当中。随着偶联反应研究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化学研究者意识到经典偶联反应中所使用的亲电试剂大多数是由亲核试剂经过多个步骤的电子转移转化后得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经典偶联反应的应用和发展。在此背景下,氧化偶联反应应运而生。氧化偶联反应是在经典偶联反应中引入了氧化剂来实现试剂与底物之间的偶联反应,这是偶联反应的一大突破。近些年来,氧化偶联反应的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在有机化学领域中研究的热点之一,氧化偶联反应在医药和化学工艺生产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有机合成化学这一学科中,氧化偶联是一种有效合成碳-杂键和碳-碳键的重要方法。在传统的偶联反应中,反应中一般会包含繁琐复杂的反应底物的前官能团化,导致反应过程的反应路线较长,反应效率相比较低,而氧化偶联反应可以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简化底物的前官能团化,缩短反应路线从而提高反应效率。而且随着氧化偶联反应的发展,其原料的来源也更加广泛,综合以上优势,就可以通过氧化偶联反应大大提高反应的实用性和效率化,降低反应成本。从所周知,过渡态金属有着良好的反应活性,将过渡态金属应用于氧化偶联催化方面可以使氧化偶联反应更加高效,并且可以做到催化剂的重复利用。然而,对于保证反应中的条件温和,高效环保以及原子和成本经济性高一直是广大科研工作者的追求目标。基于以上原因,本篇论文主要研究了过渡态金属不同的盐(主要是铜、银、铁)催化氧化偶联反应来合成羰基化合物,主要研究包括以下工作:(1)实现了一种铜催化氧化烯烃双官能团化合成β-CF_3/-CHF_2酮的方法。含氟化合物有着良好的化学特质,在医学药物,材料科学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此方法主要以末端烯烃与2-碘-1,1,1-叁氟乙烷为原料,在铜-银的双重催化下,其中银作为辅助催化剂,过氧化叔丁醇作为氧化剂,一步法合成β-CF_3酮类化合物。如果把2-碘-1,1,1-叁氟乙烷用2-碘-1,1-二氟乙烷代替,则会相应的得到β-CHF_2酮化合物。此方法的优点在于反应过程条件温和,实验步骤简易,并且选择了相对比较廉价易得的2-碘-1,1-二氟乙烷和2-碘-1,1,1-叁氟乙烷作为二氟乙基和叁氟乙基的官能团来源。(2)一锅法实现了一种由末端炔烃经过铜催化氧化得到炔基磷酸酯,再通过银催化水合作用合成β-羰基膦酸酯类化合物的方法。这一方法过程的原料是末端炔烃以及亚磷酸酯,在铜的催化作用下,加入纯净的氧气作为氧化剂,合成炔基磷酸酯类中间产物;在经过银的催化,经水合反应得到重要的有机药物中间体β-羰基膦酸酯。(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8-05-20)
李孟[3](2017)在《α-溴代羰基化合物与不饱和烃的双官能团化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不饱和烃的双官能团化反应是有机合成中构建碳-碳键,碳-氢键和碳-杂原子键等各种化学键的一种重要策略,也是合成多取代烃类化合物的重要方法,在天然产物全合成及药物合成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双官能团化反应具有合成步骤简单、原子经济性强、原料成本低等特点,引起了化学家的广泛关注和浓厚研究兴趣。近年来,烯烃的双官能团化反应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卤代烃参与的烯烃双官能团化反应,相关报道较少,特别是可见光催化下α-溴代羰基化合物参与的烯烃双官能团化反应仍然存在挑战。已报道的卤代烃参与烯烃双官能团化反应中,主要是发展了铜、铁等过渡金属催化剂以及无金属催化剂条件下的氧化策略。然而,这些相关的氧化自由基策略存在一些底物扩展的局限性以及条件的苛刻性(一般反应温度超过80℃),特别是对于过氧化物催化氧化的烯烃双官能团化反应还存在安全隐患。可见光催化下的反应一般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常在室温下)和操作步骤简单等优点,因此发展光催化下α-溴代羰基化合物参与的烯烃双官能团化反应是有可能的也是非常必要的。N-芳基炔酰胺双官能团化合成螺环化合物是最近几年的一个研究的热点,所生成的螺环己二烯酮衍生物是众多天然产物,药物和高性能有机材料的核心骨架结构,并且它也作为多功能合成中间体在有机合成中得到较广泛应用。然而,已报道通过N-芳基炔酰胺双官能团化反应合成螺环化合物是基于亲电环化反应。基于上述原因,本论文主要研究了α-溴代羰基化合物参与的烯烃及N-芳基炔酰胺双官能团化反应。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第一章中,首先对近年来卤代物参与的不饱和烃双官能团化反应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论述。主要内容包括:(i)卤代物参与的光催化不饱和烃双官能团化反应研究进展;(ii)过渡金属催化氧化自由基过程的不饱和烃双官能团化反应研究进展。最后对可见光催化下不饱和烃的双官能团化反应和过渡金属催化氧化自由基过程的不饱和烃双官能团化反应的机理也进行了描述与探讨。(2)第二章中,实现了可见光诱导[Ir(ppy)3]催化苯乙烯与α-羰基烷基溴和N-杂环化合物的叁组分1,2-烷基芳基化反应。该反应在室温下可以顺利的进行构建两个新的C-C键。由于3-取代吲哚不同官能基团以及2-取代吡咯不同官能基团,为反应提供了温和且实用的方法来构成多样化的烯烃1,2-烷基芳基化反应。(3)第叁章中,发展了镍催化氧化N-(对甲氧基芳基)丙炔酰胺与α-羰基烷基溴的氧化自由基自位环化反应合成3-烷基螺-[4,5]叁烯酮类化合物新方法,反应使用TBHP为氧化剂。该反应通过氧化切断C-Br键,自位环化和去芳构化串联反应一步构建叁个C-C键,该反应也是一类新颖的炔烃双官能团化反应应用于螺-[4,5]叁烯酮类化合物合成。(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7-05-01)
李祥,陈翔宇,李亚[4](2016)在《利用α-氟代羰基化合物合成手性氟代分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活性分子中引入氟原子往往能够提高分子的亲合力,代谢稳定性以及生物可利用度。因此,含氟有机化合物在生命科学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各种含氟基团中,含有手性碳-氟键的结构单元存在于许多医药以及活性分子中,因此发展高效构建的方法尤为重要。α-氟代羰基化合物是重要的含氟亲核试剂,经常被用于不对称合成反应中。目前,取得的最好结(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全国氟化学会议论文集》期刊2016-11-18)
王丹[5](2015)在《可见光诱导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α-溴代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可见光诱导有机合成化学具有传统有机合成化学无可比拟的优势,特别是在生态环境、能源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更好的发展可见光诱导有机合成化学的需求显得更为迫切。近几年,在化学家的不断努力下,可见光诱导有机合成化学得到了显着的发展,不管是反应类型还是反应适用性都得到了扩展。如缺电子烯烃的还原、PMB保护基团的去除、串联还原环化、醇胺类化合物的氧化等化学反应都已经在可见光诱导下得到实现。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α-溴代物是有机合成中是不可或缺的中间体,广泛的应用于农药、医学和化学工程等各个方面。本文主要研究了可见光诱导下α,β-不饱和醛或酮的α-溴代反应。在可见光诱导下合成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α-溴代物。分别以邻甲氧基肉桂醛和邻苯基苯乙烯酮为光照前体进行反应条件的筛选优化,得到最优反应条件为在1W蓝色LED灯照射下,5 mol%的fac-Ir(ppy)3为催化剂,四溴化碳为氧化剂,能够以较高产率获得目标溴代产物。拓展了19组反应底物,包括9种不同取代基的肉桂醛和10种不同取代基的α,β-不饱和酮,取得最高达87%的分离收率。通过对比实验及氧化电势的测定推测可能的反应机理为可见光诱导下的氧化淬灭循环过程: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首先接受溴负离子进攻发生1,4-加成反应得到单溴代物,单溴代物被处于氧化态光催化剂铱氧化为溴鎓正离子,再次接受溴负离子亲核进攻得到双溴代物,之后失去一分子溴化氢得到α-溴代产物。相比传统合成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α-溴代物的方法,本文避免了使用不易操作的液溴以及高毒的有机溶剂如四氯化碳的使用,一步合成溴代物,具有简明性、经济性以及绿色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5-06-01)
[6](2014)在《基于Heck插入策略的钯催化烯烃与α-溴代烷基羰基化合物的烯烃氧化双官能化反应合成吲哚2-酮类化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钯催化Heck偶联反应一般首先经过插入和加成步骤生成含C—Pd键中间体A,最后通过β-H消除来实现钯催化循环.如何利用中间体A中的C—Pd键引入新官能团是有机合成研究难点之一.目前有两种策略:(1)零价钯催化体系下,烯烃与卤代烃反应生成含C—Pd键中间体A,然后与亲核试剂(芳基硼酸,Cl-,CO,烯烃和炔烃等)实现烯烃双官能团化反应;(2)两价钯/氧化剂催化体系下,烯烃与有机金属试剂反应生成含C—Pd键中间体A,然后与亲核试(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4年08期)
陈广伟[7](2014)在《环钯化合物催化芳基溴代物和芳基碘代物与芳基甲酸酯的羰基化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研究了一种高效的环钯二茂铁亚胺化合物催化芳基甲酸酯与芳基碘化物或溴化物之间的羰基化反应体系。市售、易于制备的芳基甲酸酯被用作羰基源,而无需使用有毒和难操作的一氧化碳气体。该催化体系显示了广泛的官能团容忍性,并能够以中等到高的收率获得目标产物芳基酸酯衍生物。另外,该羰基化反应的条件温和。值得关注的是,催化剂用量低至0.75mol%,也有良好的催化效果。(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4-05-01)
陈梓湛,戴愈攻,苏润华,沈婷婷[8](2013)在《α,α-二氯代羰基化合物在水-酸可重复利用体系中的快速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α,α-二氯代羰基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作为合成砌块。以水为反应介质,在对甲苯磺酸的催化作用下,通过羰基化合物与叁氯异氰尿酸(TCCA)的α,α-二氯代反应,在较短的反应时间内实现了α,α-二氯代羰基化合物的合成。对于部分苯乙酮类化合物和β-酮酯类化合物,α,α-二氯代反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氯代产物产率为82.2%~95.2%。含有对甲苯磺酸的水相反应体系可以重复利用至少5次,二氯代产物的产率维持在84.7%~95.2%。水-酸反应体系低毒、廉价、可重复利用,比较接近绿色化学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化学世界》期刊2013年11期)
薛宏勋[9](2013)在《NBS/羧酸组合:高效合成α,β-双溴代羰基化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溴化物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有机溴化物在工业(含铅汽油添加剂)以及药物化学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应用。获得有机溴化物的经典方法是C―C不饱和键与溴分子的加成反应,然而溴分子对环境存在巨大污染。因此,间接地利用溴单质,发展绿色环保的双溴代方法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如:有机胺催化以及催化氧化的双溴代反应。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作为常用的溴化试剂,用于有机物分子的溴代反应使用安全且操作简单。本文讨论了在苯甲酸催化下,NBS和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作用,高产率合成一系列α,β-双溴代羰基化合物。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条件温和、高效实用的合成双溴代化合物的新方法。同样条件下我们也实现了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双氯代。产物结构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质谱及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同时考察了电子效应对反应的影响,探讨了可能的反应机理。(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陈琦峰[10](2011)在《金属(盐)/硫代羰基化合物存在下的“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一文中研究指出“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集活性聚合和自由基聚合的优点于一身,是当今高分子研究领域的热点。到目前为止,已经报道的比较成熟的“活性”聚合方法主要有引发转移终止剂(Initiator Transfer Agent Terminator, Iniferter)聚合、氮氧自由基调控聚合(Nitroxide-Mediated Polymerization, NMP)、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Reversible Addition-Fragmentation Chain Transfer, RAFT)聚合以及原子转移自由基(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ATRP)聚合和单电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ngle Electron-Transfer Living Radical Polymerization, SET-LRP)等。对于各种“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技术,它们达到对聚合反应控制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即在聚合体系中引入休眠种,通过建立活性种与休眠种之间的可逆平衡来达到“活性”/可控的目的。这就为各种“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技术之间构架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桥梁,为探索新的“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持。本论文以典型的硫代羰基化合物为基础,通过在RAFT聚合体系中加入各种金属(盐)/配体来调控聚合体系,丰富“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的研究,为“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技术的工业化打下一定的基础,研究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将AGET ATRP催化体系CuBr2/PMDETA/VC,加入到以二硫代萘甲酸异丁腈酯(2-cyanoprop-2-yl dithionaphthalenoate, CPDN)为RAFT试剂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RAFT热引发聚合体系中,分别考察了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下MMA的AGET ATRP行为。结果表明,在加入AGET ATRP催化体系后,相比普通的RAFT热引发聚合,单体的聚合速率有了较大的提高,80 oC下,5小时内,MMA的转化率达到90%,并且聚合显示“活性”/可控的特征: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Mn,GPC)随着转化率线性增加,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较窄,且聚合速率随着CPDN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通过核磁研究表明聚合物为CPDN的功能团所封端并能进行扩链反应。CPDN在这里成功的作为假卤素引发剂来使用。同时,以CPDN为假卤素引发剂,采用铁盐催化也能实现MMA的AGET ATRP。(2)在各种硫代酯(CPDN : 2-cyanoprop-2-yl dithiobenzoate, CPDB :2-cyanoprop-2-yl dithiobenzoate, BDB:benzyl dithiobenzoate,:DBTTC:dibenzyl trithiocarbonate,)和CuBr/PMDTETA存在下,110 oC时考察了St的聚合行为。结果表明,与普通St的RAFT聚合相比,CuBr/PMDTETA加入后,St的聚合速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并且聚合速率随着硫代酯和CuBr/PMDTETA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聚合呈现“活性”/可控特征。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加入CuBr/PMDTETA后St聚合的ATRP特征,说明二硫代酯和叁硫代碳酸酯也能作为St ATRP的假卤素引发剂。同时,硫代酯的结构对于St的聚合控制性具有较大的影响,当采用CPDN和CPDB作为假卤素引发剂时,St聚合的控制较好;当采用BDB和DBTTC作为假卤素引发剂时,所得PSt的理论分子量与实际分子量相背离,并且分子量分布较宽。(3)以CPDN为链转移试剂,将二茂铁(Fe(Cp)_2)或者CuBr加入到热引发的MMA的聚合体系中,研究了MMA在CPDN和Fe(Cp)_2或者CuBr同时存在时的聚合行为,结果表明,随着Fe(Cp)_2或CuBr的加入,MMA的聚合速率有了显着的提高,并且其聚合行为符合“活性”聚合特征。对加入Fe(Cp)_2后引起聚合速率加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氧化还原引发机理来解释整个实验过程,即MMA在高温下原位产生的过氧化物(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eroxide, PMMAP)作为一种氧化剂,加入的Fe(Cp)_2作为一种还原剂,两者共同作用组成一个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从而加快了MMA的聚合速率,CPDN在该体系中起到了链转移试剂的作用。当一种典型的还原剂VC取代Fe(Cp)_2加入到MMA的RAFT热引发聚合体系中后也得到了相同的实验结果。当ATRP催化剂CuBr加入后,MMA的聚合速率随着RAFT试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符合ATRP的一般特征,CPDN在该聚合体系中起到了假卤素引发剂的作用。(4)以乙基-2-溴异丁酸酯(EBIB)为引发剂,零价铜粉(Cu(0))为催化剂,2-2’-联吡啶(Bpy)为配体,二甲亚砜(DMSO)为溶剂,成功的在室温下(25 oC)实现了丙烯腈(AN)的单电子转移“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SET-LRP)。聚合速率较快,13小时内单体的转化率达到90%以上,并且聚合动力学保持“活性”/可控聚合的一般特征。对所得的聚合物进行端基分析,可以看到引发剂EBIB接入到了聚丙烯腈(PAN)的末端,并且成功的进行了PAN的扩链反应。为了得到控制性更好的PAN,以CPDN为RAFT试剂,将SET-RAFT聚合方法引入到PAN的制备中,得到了理论分子量和试剂分子量接近,并且分子量分布较窄的PAN。(5)以黄原酸酯EEDC (o-ethyl-S-(1-ethoxycarbonyl)ethyl dithiocarbonate)为RAFT试剂,MBP (2-bromopropionoate)为引发剂,分别以Cu(0)和Fe(0)为催化剂,在室温时考察了VAc的SET-RAFT聚合,得到了分子量可控并且分子量分布较窄的PVAc,然而VAc的转化率较低:以Cu(0)为催化剂,48小内VAc的转化率达到11.2%;以Fe(0)为催化剂,96小时内VAc的转化率达到22.7%,继续增加聚合时间,VAc的转化率保持不变。为了在室温时得到高转化率的PVAc,以EEDC为RAFT试剂,在不加入任何光或热引发剂的条件下室温时成功的实施了~(60)Coγ射线辐照条件下VAc的RAFT聚合。在辐照剂量为10 Gy/min时,整个聚合过程保持了较高的聚合速率,7小时内VAc的转化率高达95%,整个聚合过程保持了“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的一般特征,即使是VAc的转化率超过90%,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指数依然保持较窄,这与普通自由基引发的VAc的RAFT聚合相比,体现了一定的优越性。对所得聚合物进行核磁和大分子质谱表征,结果证实PVAc是由RAFT试剂片段封端并能进行扩链反应。(6)以CPDN为RAFT试剂,~(60)Coγ射线辐照条件下考察了在MMA的室温RAFT聚合体系中加入CuBr/PMDETA后的聚合行为,结果表明MMA的聚合行为符合“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的一般特征。与~(60)Coγ射线辐照引发的MMA的RAFT聚合相比,加入CuBr/PMDETA后MMA的聚合速率有了一定的提高。然而,MMA的聚合速率随着RAFT试剂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表明在整个聚合过程中RAFT聚合机理占主导作用,~(60)Coγ射线辐照起到了RAFT聚合自由基引发源的作用。本文同时以二价铜盐为催化剂,将~(60)Coγ射线辐照技术引入到MMA的ATRP体系中,成功的在室温下实现了MMA的“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对不同的聚合反应条件和聚合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是使用的铜盐的量降至20 ppm,~(60)Coγ射线辐照条件下MMA的聚合仍然符合“活性”/可控特征。(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1-09-01)
溴代羰基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偶联反应是各类亲电试剂在金属催化剂催化下与各种金属亲核试剂形成碳-碳键以及各类碳-杂键的反应。这类反应在底物的适应性和官能团兼容性方面有着良好的特性。偶联反应发展速度很快,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农药、仿生、材料、天然产物全合成等各个领域当中。随着偶联反应研究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化学研究者意识到经典偶联反应中所使用的亲电试剂大多数是由亲核试剂经过多个步骤的电子转移转化后得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经典偶联反应的应用和发展。在此背景下,氧化偶联反应应运而生。氧化偶联反应是在经典偶联反应中引入了氧化剂来实现试剂与底物之间的偶联反应,这是偶联反应的一大突破。近些年来,氧化偶联反应的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在有机化学领域中研究的热点之一,氧化偶联反应在医药和化学工艺生产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有机合成化学这一学科中,氧化偶联是一种有效合成碳-杂键和碳-碳键的重要方法。在传统的偶联反应中,反应中一般会包含繁琐复杂的反应底物的前官能团化,导致反应过程的反应路线较长,反应效率相比较低,而氧化偶联反应可以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简化底物的前官能团化,缩短反应路线从而提高反应效率。而且随着氧化偶联反应的发展,其原料的来源也更加广泛,综合以上优势,就可以通过氧化偶联反应大大提高反应的实用性和效率化,降低反应成本。从所周知,过渡态金属有着良好的反应活性,将过渡态金属应用于氧化偶联催化方面可以使氧化偶联反应更加高效,并且可以做到催化剂的重复利用。然而,对于保证反应中的条件温和,高效环保以及原子和成本经济性高一直是广大科研工作者的追求目标。基于以上原因,本篇论文主要研究了过渡态金属不同的盐(主要是铜、银、铁)催化氧化偶联反应来合成羰基化合物,主要研究包括以下工作:(1)实现了一种铜催化氧化烯烃双官能团化合成β-CF_3/-CHF_2酮的方法。含氟化合物有着良好的化学特质,在医学药物,材料科学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此方法主要以末端烯烃与2-碘-1,1,1-叁氟乙烷为原料,在铜-银的双重催化下,其中银作为辅助催化剂,过氧化叔丁醇作为氧化剂,一步法合成β-CF_3酮类化合物。如果把2-碘-1,1,1-叁氟乙烷用2-碘-1,1-二氟乙烷代替,则会相应的得到β-CHF_2酮化合物。此方法的优点在于反应过程条件温和,实验步骤简易,并且选择了相对比较廉价易得的2-碘-1,1-二氟乙烷和2-碘-1,1,1-叁氟乙烷作为二氟乙基和叁氟乙基的官能团来源。(2)一锅法实现了一种由末端炔烃经过铜催化氧化得到炔基磷酸酯,再通过银催化水合作用合成β-羰基膦酸酯类化合物的方法。这一方法过程的原料是末端炔烃以及亚磷酸酯,在铜的催化作用下,加入纯净的氧气作为氧化剂,合成炔基磷酸酯类中间产物;在经过银的催化,经水合反应得到重要的有机药物中间体β-羰基膦酸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溴代羰基化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蒋仪.α-硫代羰基化合物及芳基硫醚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9
[2].张昊.过渡金属催化氧化合成氟代羰基化合物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8
[3].李孟.α-溴代羰基化合物与不饱和烃的双官能团化反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7
[4].李祥,陈翔宇,李亚.利用α-氟代羰基化合物合成手性氟代分子[C].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全国氟化学会议论文集.2016
[5].王丹.可见光诱导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α-溴代反应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6]..基于Heck插入策略的钯催化烯烃与α-溴代烷基羰基化合物的烯烃氧化双官能化反应合成吲哚2-酮类化合物[J].有机化学.2014
[7].陈广伟.环钯化合物催化芳基溴代物和芳基碘代物与芳基甲酸酯的羰基化反应[D].郑州大学.2014
[8].陈梓湛,戴愈攻,苏润华,沈婷婷.α,α-二氯代羰基化合物在水-酸可重复利用体系中的快速合成[J].化学世界.2013
[9].薛宏勋.NBS/羧酸组合:高效合成α,β-双溴代羰基化合物[D].东北师范大学.2013
[10].陈琦峰.金属(盐)/硫代羰基化合物存在下的“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D].苏州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