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病毒回收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病毒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回收率
病毒回收率论文文献综述
马红丽,中桥,吕运来[1](2012)在《无偿献血人群病毒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回收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问卷调查回收率是判定本研究设计模式、调查内容、发布问卷方法等相关因素的标准,在模式设计简练易操作、调查问题容易理解易回答情况下,发布问卷方法是影响回收率的主要因素;工作人员责任心及工作态度是影响问卷调查回收率的关键因素;对受访者给予适当的激励机制是影响问卷调查回收率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针对不同区域人群采取不同的问卷调查方式,主要有邮寄问卷、现场完成问卷、网上完成问卷叁种模式,通过加强工作人员责任心教育、签订责任目标任务书,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需求,多方位地为他们提供便利,如发放电话充值卡、报销交通费、汇款或直接领取现金等方式,问卷回收率达到了预期结果。(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2年01期)
马改娣,张美萍,田志彬,代秋菊,王洪建[2](2009)在《病毒灭活对血浆中各种成分回收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血液及其制品病毒标记物检测方法本身的局限性以及“窗口期”的存在,输血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目前还不能完全剔除携带HBV、HCV、H IV等的血液或其制品[1]。为了避免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和“窗口期”病毒的危害,对血液进行MB(亚甲蓝)光化学病毒灭活是(本文来源于《中国输血杂志》期刊2009年03期)
张辉,赵炳梓,张佳宝[3](2008)在《不同提取方法对土壤中病毒回收率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以MS2和X174作为指示病毒,系统比较了4种不同提取方法对4种不同性质土壤中的病毒回收率。最终选择含有0.04 mol L-1焦磷酸钠的3%牛肉浸膏(pH 9.4)作为最有效提取剂;提取剂与含有病毒的土壤充分混合后,离心前调节pH 7.2~7.4,然后测上清液病毒含量为最优操作步骤。该提取方法在红壤土、红黏土、潮土上的回收率达到62.9%~97.7%,但在黄泥土上的回收率为30%左右,这可能与黄泥土较高的无定形Fe、Al氧化物含量有关。病毒类型对回收率结果没有显着影响。因此,该方法为研究病毒在我国大部分土壤上的去向和行为提供了平台。(本文来源于《土壤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于洪涛,胡晓明,荣爱红,郭海英,杨宇飞[4](2000)在《应用ELISA法检测纯化狂犬病疫苗制备过程中的病毒回收率》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ELISA和病毒毒力滴度测定两种方法对狂犬病疫苗纯化过程中各步样品进行检测 ,并应用NIH效力测定法对ELISA法测定的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 ,ELISA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简便易行等优点 ,是一种较理想的病毒回收率测定方法。(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期刊2000年01期)
吴联熙,黄海云,郭润霞[5](1986)在《关于浓缩水中病毒时影响病毒回收率问题的初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用4种方法浓缩人工污染病毒的污水,通过病毒回收试验对影响病毒回收率及其稳定性的若干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影响是多因素的。即或使用同一种浓缩方法,所用洗脱剂和洗脱条件对病毒回收率的影响极大;样品中病毒浓度影响到浓缩时的吸附效果,当然也影响到回收率,而病毒粒子团块的发生与打碎都是使病毒回收率不稳定的因素。这些结果提示我们选择和改进现有水病毒浓缩方法的一些途径,但也展示出稳定病毒回收率的艰巨性。(本文来源于《卫生研究》期刊1986年05期)
病毒回收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血液及其制品病毒标记物检测方法本身的局限性以及“窗口期”的存在,输血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目前还不能完全剔除携带HBV、HCV、H IV等的血液或其制品[1]。为了避免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和“窗口期”病毒的危害,对血液进行MB(亚甲蓝)光化学病毒灭活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病毒回收率论文参考文献
[1].马红丽,中桥,吕运来.无偿献血人群病毒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回收率的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2012
[2].马改娣,张美萍,田志彬,代秋菊,王洪建.病毒灭活对血浆中各种成分回收率的影响[J].中国输血杂志.2009
[3].张辉,赵炳梓,张佳宝.不同提取方法对土壤中病毒回收率的比较[J].土壤学报.2008
[4].于洪涛,胡晓明,荣爱红,郭海英,杨宇飞.应用ELISA法检测纯化狂犬病疫苗制备过程中的病毒回收率[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00
[5].吴联熙,黄海云,郭润霞.关于浓缩水中病毒时影响病毒回收率问题的初步探讨[J].卫生研究.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