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3医院麻醉科;广西南宁530021)
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外科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实施以个性化的护理模式,促进外科手术患者的恢复及预后。方法:随机选择自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手术室行择期手术治疗的4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按照随机抽签的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276例)与对照组(156)例,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加上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将护理结果进行Barthel及满意度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可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及焦虑状态,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患者康复,应加强心理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教育与宣传。
关键词:心理护理;手术室;重要性
手术患者遭受了生理的创伤及心理的焦虑、抑郁、逃避等双重不良应激因素之后,导致机体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等产生不利影响,使患者的抵抗力及手术耐受性降低,严重影响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患者的预后[1]。本文就随机选择自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手术室行择期手术治疗的4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心理护理在外科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自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手术室行择期手术治疗的4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已同意并自愿签署同意书;②患者为择期手术;③意识清楚。排除标准:①深度昏迷;②有严重并发症不能接受相关干预措施的。其中按照随机抽签的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276例)与对照组(156)例。干预组男性154例,平均年龄为(54.3±6.7)岁,女性122例,平均年龄为(56.1±5.6)岁,其中普通外科手术67例,胸心外科手术65例,神经外科手术23例,骨科手术78例,泌尿外科43例。对照组男性94例,平均年龄为(53.6±7.3)岁,女性62例,平均年龄为(55.6±6.2)岁,其中普通外科手术41例,胸心外科手术31例,神经外科手术13例,骨科手术38例,泌尿外科33例。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在实施心理护理。手术室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包括三个方面: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手术前心理护理:手术患者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并且对手术室环境及治疗方式、时间等不够了解,容易引起焦虑、恐惧等心理状态。在手术室接到医师下发的手术申请单时,手术室护士应该亲自去患者床前进行访视,与患者进行交流,耐心倾听患者的困惑,仔细的对患者疑惑进行一一答解,将手术的操作流程告知患者,协助患者术前练习手术卧位、术后床上饮食、饮水、排便等生活习惯。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充分了解患者情况,制定相关护理计划,将进行同样手术的成功的案例讲述给患者,帮助其消除恐惧与不安,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进行交流与沟通时,语言委婉、热情大方、关心爱护、尊重其生理及心理。除此之外,手术室在接病人入室之前,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不适及是否按照医嘱规避了术前的相关禁忌事项,并且将室内温度调至21-25℃,让病人感到舒适,消除不良情绪。术中心理护理:在入室之后了解患者是否存在义齿等口腔易脱落物,告知患者手术前要进行麻醉,将麻醉过程以及实施麻醉对手术的重要性告知进行讲述,协助患者进行体位的摆放,将麻醉术野之外进行遮盖,以免患者体温过低。在麻醉时应与患者进行交流,转移注意力,双手对其进行安慰。麻醉后在易出现压疮的部位下面放置防压疮垫,以免发生手术之外的二次创伤。如一些外科手术在进行操作时会对腹腔内脏器进行牵拉及触碰,患者血压会发生变化,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告知这是正常生理反应,不必惊慌。术后心理护理:术后应协助患者穿戴好衣物,告知患者伤口的变化,消除患者对伤口的恐惧感,与患者及家属讲述伤口的清洁,防止发生感染,术后应定期对患者进行访视,根据其心理变化进行相应的疏导。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进行入院及出院的Barthel和满意度进行调查,得分越高者,说明患者满意度高。
1.4统计学方法
将统计数据按SPSS22.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等形式表示,组内与组间对比都采用t检验分析,当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Barthel评分在入院前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Barthel评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对照组满意度为(63.12±3.54)分,干预组为(86.96±5.65)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1.讨论
随着改革开放及社会的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思维方式也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外伤及恶性肿瘤已不再单单靠保守方式治疗,患者开始向医疗技术及器械发展猛进的外科寻求诉求。手术患者在受到疾病打击后,不仅使其机体的消化、吸收、呼吸、应激能力受到损害,鉴于对手术的未知及惶恐,从正常人的角色变为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其内心心理也在悄无声息的发生了改变。如果这种内心的不利影响在扩大,将会严重影响手术及患者的预后。之前的护理模式多注重患者生理上的护理,忽略了患者内心心理的变化,常常导致治疗的效果不理想,影响患者预后。
手术室是患者接受外科治疗的神圣场所,由于患者对其充满未知及焦虑,对接下来的外科操作产生影响,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在手术治疗期间患者接触最多的,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一言一行可以对患者内心产生影响,良好的操作技能及和谐的医患沟通能够缓解患者内心的抵触与不安,增进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信任感及感情。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术前的亲自访视能为患者消除疑虑,提供了心里支持[2],对手术的顺利进展及患者预后产生了深远影响[3]。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全面、个性化的分析,实施相对应的心理护理措施,调整患者的心态,改善消除医患之间的隔阂,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及康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春梅,邹颖,万云艳.心理护理对老年肿瘤疼痛患者口服止痛治疗依从性的改善效果[J].西部医学,2015,27(9):1417-1419.
[2]龙瑞芳,李连启.认知行为疗法在心理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山东精神医学,2011,14(4):261.
[3]沈雅芬,沈小玲.分级护理与临床护理实践的碰撞与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1):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