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空间网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网壳结构,动力失稳,激励
空间网壳论文文献综述
陆世宇,冯冲冲[1](2019)在《多维激励下大跨空间网壳结构地震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多种网壳结构动力失稳判定方法,综合判别大跨网壳结构在一维、二维、叁维El-Centro地震动激励下的动力响应与失稳临界荷载,并依据所得各维激励下的地震数据进行比分析,表明多维地震动输入对网壳结构抗震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本文来源于《四川水泥》期刊2019年10期)
王红心,赵勇刚[2](2019)在《静载试验在空间网壳结构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结构模型的理论计算,在局部加载作用下,采用静载试验方式,根据杆件应力比基本等效的原则,对壳体结构中部分杆件的应力和杆件节点位移进行了检测和研究。对比分析试验结果可知,该试验结果与结构模型计算结果的线性关系基本一致,进而对该工程项目的结构安全性能进行了评定。(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李云峰[3](2019)在《一种空间网壳结构毂型节点受力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毂型节点,是网壳结构中的一种重要节点形式,其组成形式多样,应用广泛。在跨度不大或者与其它形式节点共同使用的网壳结构中,其作用不可忽视。常见的毂型节点一般将杆端嵌入件与杆件焊接,而焊接的加工难度又限制了毂型节点的进一步开发与推广。不仅如此,由于杆件与节点连接倾斜角的不同,一旦焊接误差过大,整个杆件即报废,对工期的影响尤为严重。因此,本文研究杆端嵌入件直接压扁成型的方式,即简化了工艺,且提高了精度。针对现有规范中常见的毂型节点存在的问题,本人拟研究杆端嵌入件采用直接压扁形式的毂型节点,开展了以下研究:(1)参考现有网架结构规范与相关节点规范中的计算公式,手算某实际网壳结构其中心节点尺寸,为下文开展相关计算做好铺垫与基础。(2)对毂型节点进行轴压分析,确定其破坏形式与机理。考虑变化不同的参数,例如毂体强度、杆件尺寸以及倾斜角度,分析其破坏的异同。(3)对杆件进行模态分析,梳理杆件在轴压下的折减系数,以便对其刚度有更清晰的认识。(4)对毂型节点进行抗弯分析,着重考虑其在两个平面内不同的抗弯性能,并对其进行比较,确定其破坏形式与机理。(5)对毂型节点进行压弯组合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分析,得到极限弯矩与极限轴力的关系图。(本文来源于《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期刊2019-06-01)
曹永超[4](2019)在《多维激励下大跨空间网壳结构的动力稳定性与地震易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建筑空间要求越来越高的当下,大跨网壳结构作为一种典型的叁维空间型曲面结构迅速发展成为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类空间结构。与此同时,大跨空间网壳在地震动作用下受力却异常复杂,呈现出显着的空间力学特征,且一旦发生破坏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损失往往是难以承受的。因此,其在多维地震动下的抗震性能分析研究便具有了相当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社会意义。本文以单层大跨度球面网壳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平台,对其在多维激励下的动力稳定性和地震易损性进行分析,研究了大跨网壳结构在各维地震动激励下从具体地震响应到概率抗震性能上的表现差异。首先,本文考虑材料非线性与几何非线性的影响,通过ABAQUS建立了跨度为60m的大跨网壳结构整体模型,并详细阐述了网壳结构的非线性分析法、模态分析法、地震动输入与调整方法以及结构在地震动多维激励下的抗震分析方法。然后,考虑空间网壳的初始缺陷,以El-Centro波作为激励地震动,分析了60m大跨的单层球面网壳结构分别在一维、二维和叁维地震下的响应与稳定性,通过对比不同地震维数下的结构动力失稳临界荷载,失稳时的结构塑性杆件比例与位移变形图等参数,结果表明地震维数是影响大跨网壳结构响应和其失效过程的重要因素,水平双向二维地震动输入较一维输入的计算结果更可靠,是大跨空间网壳结构抗震分析所需的最低维数。同时注意到,大跨网壳结构在多维地震作用下更容易暴露其自身的薄弱区域且发生突然性的倒塌破坏,在实际抗震设计中,强震作用下不能忽视多维激励对大跨网壳动力响应的影响。最后,考虑结构与地震动的双重不确定性对结构地震响应产生的影响,对随机组成的40组结构-地震动样本模型进行IDA下的地震易损性分析,获得大跨网壳结构在一维、叁维地震激励下的概率易损性函数及其地震易损性曲线与概率矩阵。分析结果从结构的失效概率层面表明了多维地震激励对大跨网壳结构抗震分析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且无论在一维还是叁维地震动激励下,大跨网壳结构都极容易在自身超越中等破坏后,越过严重破坏阶段,直接发生结构倒塌,在大跨网壳抗震设计时应避免这类破坏的发生。(本文来源于《江西理工大学》期刊2019-03-16)
庞崇安,王震[5](2019)在《柱面Kelvin多面体空间网壳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Kelvin多面体空间刚架是一种新型的空间结构形式。首先采用弯曲起拱方式建立了柱面Kelvin多面体网壳模型;接着研究了切割面位置、边界条件、旋转角度和荷载分布对网壳静力承载力的影响;最后分别采用几何非线性和双非线性方法,研究了不同工况下网壳的稳定承载性能。结果表明:相同工况下,旋转60°时网壳相比未旋转时的轴力减小、弯矩变化不大,两侧边支承时网壳相比四角点支承时的轴力增大、弯矩较小;柱面Kelvin网壳以局部屈曲模态为主,几何非线性分析时的荷载-位移曲线基本呈线性增长,双非线性分析时在最大竖向位移为0.2m时即已出现显着的非线性特征;双非线性分析时,荷载-位移曲线开始出现计算不收敛时对应的荷载作为屈曲极限荷载。(本文来源于《建筑钢结构进展》期刊2019年05期)
雷克,杨沐霖,张营营,何超,汤辰明[6](2018)在《树状柱支承单层箱型空间网壳逆作法施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上海苏州河洲际酒店项目钢结构天幕采用单层空间曲面矩形钢管斜交网格加树状柱结构,对提升胎架、提升装置、临时固定措施等进行了设计,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通过数值分析,对应力较大的杆件和提升胎架周边开口部位采取了加固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对关键节点的变形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与数值分析吻合良好。通过分析与施工结果表明,本施工方法可行,并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第七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8-08-22)
韦世妍[7](2018)在《大跨度空间网壳结构体系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巴中市综合体育馆工程为例,简单介绍其施工特点与难点的基础上,对包含准备工作、制作、安装和焊接等在内的施工质量控制进行深入分析。(本文来源于《建材与装饰》期刊2018年23期)
施永安[8](2018)在《超椭球大跨空间网壳参数化设计及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化建筑背景下计算机技术正重塑建筑行业及与之相关的结构工程领域。参数化设计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建筑师的设计方式,也在改变结构工程师与建筑师协同工作的方式。作为与建筑形体紧密相关的结构形式,大跨空间网壳结构是研究结构设计与建筑设计在参数化设计平台上协同设计的理想对象。为了研究大跨空间网壳结构设计实践中结构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相互作用,本文以超椭球大跨空间网壳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设计的设计方法,做了以下工作:(1)利用C#计算机语言编程实现了跨平台的结构参数化设计。在总结现有分析现有建筑参数化设计与结构设计相结合的工作的基础上,确立了采用跨平台法,紧接着基于Grasshopper用户开发功能通过SAP2000API连接了主流参数化平台Grasshopper和商业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2)研究了超椭球大跨空间网壳的形体优化设计。在Grasshopper上建立超椭球网壳形体的建模逻辑,并将其封装成插件电池,接着结合建筑找形的优化策略法构建了超椭球大跨空间网壳结构的形状优化模型,并探讨了基于结构性能调整建筑形体控制参数的方法,然后考虑超椭球大跨空间网壳的结构特点,改进了NSGA-II算法用于约束处理。算例显示,改进的算法能够在多工况结构分析中成功捕捉到最优解。(3)研究了超椭球大跨空间网壳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针对大型结构采用结构拓扑优化方法进行拓扑优化设计计算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参数化拓扑优化实现大跨空间网壳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并构建了超椭球大跨空间网壳结构的拓扑优化模型。结合了多种群遗传算法和多目标遗传算法用于大跨空间网壳结构的网格拓扑遴选以增加参数化拓扑优化的搜索空间。之后的适应度值空间分析显示,算法能够给出最优Pareto解。(4)研究了超椭球大跨空间网壳结构的截面优化设计。为减少截面优化设计的计算成本和增加优化结果的工程实用性,构建了基于中国规范的截面库用于之后的构件分组,探讨了超椭球大跨空间网壳结构的截面优化模型并模仿结构设计过程改进了遗传算子。之后的实践证明了所用算法的可行性。(5)对比了优化结果与工程实例的设计方案。分析了两者在建筑形体、网格拓扑和构件截面方面的差异及差异来源,分析结果显示,优化结果优于参考方案。以上研究显示,结构参数化设计能够与建筑参数化设计较好地衔接,并提供一个更优的设计方案。(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刘春芳[9](2018)在《强震作用下大跨空间网壳结构的多尺度损伤演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网壳结构跨度大、杆件受力合理、杆件形式单一、安装制作方便,近年来此类结构形式建筑物逐步增多,在曲面网格结构中应用最广。然而,网壳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十分复杂,一旦破坏必将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对地震荷载作用下空间网壳结构的损伤机制及其倒塌破坏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单层球面网壳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系统地研究网壳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演化规律及其倒塌机制。首先,通过对单层凯威特型、单层肋环形、单层联方网格、单层施威德勒型球面网壳结构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稳定性较好的球面网壳结构,然后通过时程分析法研究其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的非线性动力特性,并根据网壳结构的等效塑性应变分布情况确定薄弱部位。结果表明:强震作用下,单层球面网壳结构最外层斜杆是结构的薄弱部位,随着地震荷载的进一步增大,结构中进入屈服的杆件比例也随之增大,最后由于屈服杆件的增长及其贯通导致结构发生倒塌。其次,根据结构的时程分析结果,利用空间多尺度建模方法,对结构中的薄弱部位采用壳单元,一般部位采用梁单元,建立网壳结构的多尺度模型,应用MPC法实现跨尺度的连接,以获得结构局部塑性演化规律。通过对比宏观模型及多尺度模型的结构耗能、最大位移响应、最大加速度幅值与塑性杆件比例之间的关系,验证多尺度模型的合理性。最后,建立结构多尺度损伤本构模型,并通过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引入VUMAT子程序对网壳结构的损伤演化全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网壳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强度及刚度退化准则,包含网壳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损伤演化规律、失效荷载变化特征以及结构倒塌规律。结果表明:引入材料损伤本构模型后,与不考虑损伤相比,网壳结构的极限承载力急剧下降,位移响应特征也发生较大的变化,随着荷载幅值的增大,结构中的塑性区域不断扩增,直至贯通,最终导致结构发生倒塌破坏。(本文来源于《江西理工大学》期刊2018-03-16)
黄华,李勇,尧华峰[10](2017)在《大跨度空间网壳卸载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节能与绿色建筑不断发展和创新,大量网壳结构用于工程实践,由于结构形式多样、多采用复杂的弯扭构件和异形构件,施工难度很大,为后期支撑结构卸载施工安全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研究通过采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仿真分析了大跨度空间网壳拆模卸载施工技术,认真分析了监测数据,确保施工过程整体结构安全稳定。卸载是网壳结构施工的关键环节,研究通过卸载模拟计算,并简要描述了分步分级卸载过程。(本文来源于《福建建筑》期刊2017年11期)
空间网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结构模型的理论计算,在局部加载作用下,采用静载试验方式,根据杆件应力比基本等效的原则,对壳体结构中部分杆件的应力和杆件节点位移进行了检测和研究。对比分析试验结果可知,该试验结果与结构模型计算结果的线性关系基本一致,进而对该工程项目的结构安全性能进行了评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间网壳论文参考文献
[1].陆世宇,冯冲冲.多维激励下大跨空间网壳结构地震响应分析[J].四川水泥.2019
[2].王红心,赵勇刚.静载试验在空间网壳结构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9
[3].李云峰.一种空间网壳结构毂型节点受力性能研究[D].河北建筑工程学院.2019
[4].曹永超.多维激励下大跨空间网壳结构的动力稳定性与地震易损性分析[D].江西理工大学.2019
[5].庞崇安,王震.柱面Kelvin多面体空间网壳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能研究[J].建筑钢结构进展.2019
[6].雷克,杨沐霖,张营营,何超,汤辰明.树状柱支承单层箱型空间网壳逆作法施工技术[C].第七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2018
[7].韦世妍.大跨度空间网壳结构体系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8
[8].施永安.超椭球大跨空间网壳参数化设计及优化[D].大连理工大学.2018
[9].刘春芳.强震作用下大跨空间网壳结构的多尺度损伤演化分析[D].江西理工大学.2018
[10].黄华,李勇,尧华峰.大跨度空间网壳卸载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J].福建建筑.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