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运行过程论文-朱爱红,马晓娜,段玉琼,李杰,李俊

列车运行过程论文-朱爱红,马晓娜,段玉琼,李杰,李俊

导读:本文包含了列车运行过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追踪列车运行能耗,节能运行曲线,速度序列,萤火虫算法

列车运行过程论文文献综述

朱爱红,马晓娜,段玉琼,李杰,李俊[1](2019)在《高速列车追踪运行过程的节能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追踪列车运行曲线的优化研究,可有效降低列车能源消耗。采用萤火虫算法(FA)可解决此类问题。将后行列车运行能耗作为目标函数,以速度、时间、距离和两车间安全距离为约束条件,建立数学模型。以CRH3型动车组和武广客运专线中某段线路为基础进行仿真实验。首先,运用萤火虫算法搜索工况转换速度序列使得列车能耗最低;然后,再次使用该算法对此序列值二次寻优。仿真结果表明:追踪列车运行能耗指标降低14. 31%,满足安全性与准时性要求。(本文来源于《传感器与微系统》期刊2019年12期)

冯江华,王斌,胡云卿,徐绍龙,黎向宇[2](2018)在《地铁列车运行过程的线性二次型最优建模及内点算法求解》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地铁列车运行过程的能量最优控制问题,根据列车的牵引/制动特性、线路限速、乘坐舒适性等要求建立列车运行过程线性二次型最优模型。为求解该模型,提出了一种时间域内状态变量离散化策略,将其转换为一个凸二次规划问题,并采用原—对偶预测校正内点算法获得所建立模型的近似解。算例计算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线性二次型模型,可以在满足行车约束条件下实现地铁列车消耗能量的最小化。(本文来源于《控制与信息技术》期刊2018年01期)

向万晓[3](2018)在《城轨列车运行过程再生能利用优化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加重,由此具有安全、准时、运输量大等特点的城市轨道交通愈来愈为人们所青睐。维持城市轨道交通日常运营需要的能量巨大,运行成本高,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的节能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再生能的有效利用是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节能运行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提高列车再生能利用率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的目标在于构建基于再生能利用的列车运行过程优化模型,为此先提出了基于不同限速类型的区间列车运行工况序列构建规则,求解出所有区间对应的列车运行工况序列解集,使得模型优化时无需考虑具体的区间运行过程而只需取解集中的标号即可得知其详细情况。而后针对区间所有列车运行工况序列,提出了排序值的计算方法,使得对优化模型进行算法求解时可生成较好的初始可行解,提高算法效率。具体结论如下所示:(1)基于再生能的列车运行工况序列构建规则与排序方法研究针对不同限速类型的区间,提出了列车运行工况序列的构建规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再生能的排序指标计算方法,并对同一区间对应的所有列车运行工况序列进行排序。(2)基于再生能利用的城轨列车运行过程优化模型构建研究提出了一种“牵引-制动”一对多关系的再生能利用方式,以此为提高再生能利用率的手段,构建了基于再生能利用的列车运行过程优化模型;针对提出的优化模型,设计了基于双层种群的嵌套式迭代遗传算法来进行求解。(3)应用实例利用北京地铁相关数据对提出的模型进行了仿真与验证。研究表明,与现有列车时刻表相比,本文提出的模型和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列车运行总能耗并提高了再生能的利用率,可为城轨列车再生能利用的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8-01-14)

王龙达,王兴成,邹广闻,孙大伟,刘罡[4](2017)在《融入偏好信息的列车运行过程多目标优化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列车运行过程优化是一个多目标、大滞后、非线性的极其复杂的优化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以列车能耗、舒适性、停靠准确性和运行时间为控制目标,以列车运动动力学方程为约束,建立了列车运行过程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提出了一种融入偏好信息的列车运行过程多目标遗传粒子群算法.提出的改进策略具有以下优点,在融入偏好信息的基础上通过控制粒子群中个体在解空间的分布能够更好地保持粒子群多样性,从而在进化过程中具有更明显的全局收敛的指向作用.仿真得到的速度距离曲线表明,在列车及其运行线路相同的情况下,本文所提出的算法性能较佳、寻优结果较好.(本文来源于《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期刊2017年06期)

闫宏伟,燕飞,张仕杰,牛儒,唐涛[5](2017)在《系统理论过程分析在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STPA(系统理论过程分析)安全分析方法,针对北京燕房线实际设计案例中的典型系统级危险源,选取列车进站停车运营场景建立相应的分层控制结构模型,辨识不安全控制行为,分析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危险致因和安全约束,结合实际工程项目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安全需求和防护措施。表明STPA方法分析过程全面深入,不仅可以分析技术系统,还可以分析运营组织中的人为因素,可以更加全面辨识运营场景中所涉及的危险致因。(本文来源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期刊2017年11期)

林刚,邓旺强[6](2017)在《全球首列自动驾驶有轨电车在青下线》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昨日,全球首列实现自动驾驶的现代有轨电车在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下线。“首列自动驾驶有轨电车装备了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相当于智能‘大脑’,指挥有轨电车自动完成驾驶动作,整个运行过程司机只需要辅助监控。”中车青岛四方股份公司主任设(本文来源于《青岛日报》期刊2017-07-29)

卢稳[7](2017)在《列车自动驾驶运行过程的多目标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铁路行业已经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以及运营密度的增大,使得传统的人工驾驶模式,难以满足列车运行的进一步发展需求。自动驾驶模式作为一种在取代驾驶司机的同时,又能提升列车运行性能指标的运行模式,通常被用来取代人工驾驶模式,是未来发展的趋势。ATO(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列车自动驾驶)系统,作为自动驾驶模式的核心子系统,是提高列车运行效率、增大列车运行密度的关键装备。由于列车运行过程的复杂性,其运行速度通常要受到线路条件、限速条件及司机熟练程度的影响,因此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使用自动驾驶系统取代列车司机驾驶,可以在满足列车运行过程各性能指标需求的基础上,同时避免人为引起的随意性因素。所以,对自动驾驶系统进行研究具有其必要性。本文首先介绍ATO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工作原理,提出从自动驾驶的运行曲线和控制器两方面,来优化列车自动驾驶运行过程的思路;其次,针对列车运行曲线的优化,选择使用智能的NPSO(Nich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小生境粒子群)算法,通过对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求解,得到理想的列车运行曲线;在控制器的设计方面,结合灰色预测、模糊控制以及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的优点,设计基于灰色预测模糊PID控制的ATO控制器核心算法;最后,针对理想运行曲线的生成及ATO控制器的控制效果,选取相关的仿真线路及车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其合理性及有效性。对仿真得到的列车运行曲线各性能指标进行分析,其结果可以实现各性能指标综合最优化的目标,证明小生境粒子群算法可以达到优化列车运行目标曲线的目的。以优化后的列车运行曲线作为输入,经控制器作用后,对比输入与输出曲线,发现这两者间的误差较小,证明以灰色预测模糊PID控制算法为核心的列车自动驾驶控制器,可以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综上,通过对列车运行曲线及自动驾驶控制器的核心算法进行优化,可以达到优化列车自动驾驶运行过程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期刊2017-06-15)

高浠瑞[8](2017)在《高速列车运行过程的多目标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铁路在社会发展、经济增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高速列车运行速度提高和路网密度的增加,铁路运输的能源消耗也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例,同时客运列车需要满足安全、准点、节能和舒适等多个目标要求,高速高密度的发展对于列车运行操纵方法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对于高速列车运行过程的数学建模以及运行优化算法等方面均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对运行过程复杂、运行环境多变的高速列车进行建模分析,研究不同条件下的高速列车多目标优化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及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深入研究了高速列车运行过程计算、列车操纵策略及各优化目标数学描述。建立多质点的高速列车动力学模型,详细分析了列车各运行工况下的受力计算方法,为操纵优化提供力学基础;总结了高速列车操纵策略及工况转换原则,在证明了操纵优化问题中最优解存在性的基础上,对列车优化操纵问题进行数学描述,并给出准点、节能、舒适各目标的评价函数。(2)在建立高速列车运行的多目标优化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多种群遗传算法的单列高速列车运行操纵与优化。详述了多目标优化问题及其求解方法,结合多种群遗传算法具有收敛性好、搜索效率高的特点,设计了算法编码、初始化及遗传操作等详细求解流程,根据既有线路数据和高速列车牵引特性参数对不同运行环境下进行了仿真实验,并得到最优操纵序列和列车速度距离曲线。(3)针对高速铁路大运量、高密度的发展趋势,研究了移动闭塞系统高速列车追踪运行的多目标优化问题。根据移动闭塞系统原理对追踪运行的动态安全约束条件与高效性指标进行数学描述,建立了移动闭塞系统下高速列车追踪运行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设计了基于克隆选择算法的优化求解流程,通过CRH2型高速列车和京沪高铁实际线路数据进行仿真分析,根据优化前后各指标值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多目标优化方法对于实现高速列车安全、高效、节能、准点和舒适运行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期刊2017-06-15)

卢稳,朱爱红,宋丽梅[9](2017)在《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过程的多目标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使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曲线能更好地为司机提供驾驶指导,进一步保证列车高效运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包含巡航模式的列车运行过程优化模型。在建模过程中综合考虑列车运行过程的时间、能耗、乘坐舒适度、精确停车等多个性能指标,并使用差分进化算法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求解。由于传统的差分进化算法存在许多不足,采用一种具有自适应参数调整策略的改进差分进化算法。通过调整算法的变异因子和交叉因子,增加了种群的多样性、扩大了全局搜索区域,避免了局部最优解,同时在后期也加快了收敛速度。通过对所选线路的仿真优化,使各优化性能指标达到了整体相对最优,验证了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铁道标准设计》期刊2017年02期)

宋宏军[10](2016)在《高速重载列车运行过程中轮对过盈配合面微动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轮对支撑着列车的全部重量,是最易发生损伤的部件。又因高速重载列车的载荷和速度都比一般机车要大,所以高速重载列车在运行过程中轮对受到的振动、扭转、摩擦等作用也会变的比一般机车轮对更复杂。列车轮对一般是由车轴和车轮过盈配合联接的,配合面上的装配应力会很大。此外车轴与车轮配合表面是有一定粗糙度的,因此当车轮与车轴接触面发生微小滑移时,轮对过盈配合面的应力会变得更复杂。因此对列车轮对过盈配合面微动行为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此外,对轮对过盈配合面微动的研究不仅能减少轮对的磨损、提高列车安全,还对认识和深化微动疲劳损伤机理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高速重载列车轮对的过盈配合面为研究对象。以前大多学者分析列车轮对过盈配合面应力分布问题时多采用静力或旋转小角度方法进行分析,而本文在此基础上对轮对的运动过程进行了完善。本文采用有限元仿真的方法,模拟了高速重载列车的轮对在轨道上旋转一周的过程。解决了轮对在转动过程中过盈配合面应力分布问题,并分析了轮对过盈配合面上产生微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其次根据有限元模拟的结果,本文分析了载重、过盈量、横向力等因素对轮对过盈配合面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同时还对轮对旋转过程中过盈配合面上微动滑移幅值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最后在分形理论为基础上,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了粗糙表面接触和滑移的过程。研究了接触表面粗糙度和微动滑移幅值对轮对配和粗糙表面应力变化的影响规律。本文在对轮对过盈配合面进行研究时,对轮对模型进行了简化,因此仿真模拟的结果会与实际有一定误差。但是这种深入化的思路为高速列车轮对过盈配合面微动磨损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借鉴。(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6-05-01)

列车运行过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地铁列车运行过程的能量最优控制问题,根据列车的牵引/制动特性、线路限速、乘坐舒适性等要求建立列车运行过程线性二次型最优模型。为求解该模型,提出了一种时间域内状态变量离散化策略,将其转换为一个凸二次规划问题,并采用原—对偶预测校正内点算法获得所建立模型的近似解。算例计算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线性二次型模型,可以在满足行车约束条件下实现地铁列车消耗能量的最小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列车运行过程论文参考文献

[1].朱爱红,马晓娜,段玉琼,李杰,李俊.高速列车追踪运行过程的节能优化[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9

[2].冯江华,王斌,胡云卿,徐绍龙,黎向宇.地铁列车运行过程的线性二次型最优建模及内点算法求解[J].控制与信息技术.2018

[3].向万晓.城轨列车运行过程再生能利用优化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4].王龙达,王兴成,邹广闻,孙大伟,刘罡.融入偏好信息的列车运行过程多目标优化算法[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7

[5].闫宏伟,燕飞,张仕杰,牛儒,唐涛.系统理论过程分析在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7

[6].林刚,邓旺强.全球首列自动驾驶有轨电车在青下线[N].青岛日报.2017

[7].卢稳.列车自动驾驶运行过程的多目标优化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7

[8].高浠瑞.高速列车运行过程的多目标优化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7

[9].卢稳,朱爱红,宋丽梅.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过程的多目标优化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7

[10].宋宏军.高速重载列车运行过程中轮对过盈配合面微动行为研究[D].燕山大学.2016

标签:;  ;  ;  ;  

列车运行过程论文-朱爱红,马晓娜,段玉琼,李杰,李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