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新课程;校本教研;实践;探索

作者简介:董才安,任教于陕西省石泉县石泉中学。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一个系统的、漫长的新课程改革工作,需要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与研究,创造经验,提炼成果。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教师素质成为学校发展和课程改革的关键。因此,以开展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为依托,以培养教师施教能力为重点,全面提升教师素质,是学校教研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

为了我校教研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使课程改革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机遇,我校以一个中心(以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心),两个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三个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为总体思路,以在反思中提升自我;在同伴互助中发展自我;在专业人员的引领下完善自我的教师专业成长目标;以创新为动力,以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突破口。回顾近几年的校本教研工作,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几点实践和探索:

一、以组织建设为保障,构建校本教研网络体系,确保校本教研工作持续深入进行

1.建设校本教研管理机制

学校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和教科室,建立了由校长(副校长)——教科室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组成的四级校本教研管理体制,责任分工到人,明确各级职责,具体落实,确保校本教研工作稳步推进。

2.构建“12345”校本教研体系

(1)“解决一个问题”。每个备课组在学年初,根据本年级、本学科及教研组承担省级课题的实际情况,经集体讨论,确定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具体问题,作为本学年教学研究的重点。通过问题的解决,提高教学质量,锻炼教研队伍,形成务本求实的教研风气,学年末以论文形式上交教科室。

(2)“实现两个提高”。校本教研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教研能力为工作目标。学校鼓励教师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得到发展和完善,努力实现由教书匠向研究型、专家型、学者型教师的转变。

(3)“狠抓三课落实”。“三课”指集体备课、公开课和课题研究课,教科室以此作为校本教研的实施平台。备课组根据“学校集体备课实施方案”,认真组织集体备课,教师在个人精心准备的基础上,展开集体讨论,形成对教材处理的整体意见,教师再将集体智慧与个人风格结合起来,完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案。教研组配合教科室着力抓好新教师汇报课、2—10年教龄的教师教学技能展示课和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每节公开课的探索和示范作用。

(4)“实施四级管理”。建立校级领导——教科室——教研组——备课组四级校本教研网络体系,全员参与,共同推进校本教研工作。

(5)“突出五个环节”。以学习、实践、反思、交流、创新五个环节为学校教研活动的主要流程。在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共同努力下,提高校本教研的学科含量、理论含量和创新含量,全面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持续稳步上升。

二、开展内容形式多样化的校本培训,积极探索专业引领方式和实效新性

1.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开展培训引领

(1)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专业素质,专业能力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我们着重从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学科专业素质,综合文化修养等方面促进教师业务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对教师抓好五项校本培训。

(2)加强师德教育,树立“三个意识”,实现“四个转变”,弘扬“五种精神”。全体教师要牢固树立发展意识、质量意识和忧患意识,奋斗三至五年,努力实现教师队伍思想由“应付型”转向“责任型”,工作能力上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知识结构上由“单一型”转向“综合型”,方法途径上由“传统型”转向“创新型”的转变。

(3)实施两大工程,开展四项培训,促进教师队伍实现“四高”(高师德素质、高业务能力、高教学质量、高教研水平)。“两大工程”即:①名师培养工程。②青年教师培养工程。

2.积极开展多层面、多层次的互动教研,创建多种形式的专业引领

专业引领不仅是专家引领、教育理论引领,更有多层面互动和多层次互动的开放性引领。我校通过年级备课组、学科教研组中的中高级教师帮带青年教师,各年级经验丰富教师和兄弟学校开展校际相互交流,挖掘各种资源,重组学校优势。通过专题讲座、师徒结对、协作教学等多种形式,开展多层面、多层次的互助。

三、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引领教师做好同伴互助,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积极探索创新教研组、备课组工作,不断增强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扩大,管理工作中心下移,年级学科备课组作用日益突出,我们重新界定了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职责。教研活动有分有合,“合”指每两周进行一次的全体学科教师参加的教研组活动,重点由教研组长组织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新课程理念、课程标准、先进的教学经验介绍、研讨本学科教学中的问题,还要组织组内的公开课。“分”指分年级备课组,每周由备课组长组织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重点研讨解决本年级本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分学科,跨年级纵横构建的校本教研体系为教师搭建了信息交流平台,多渠道、多层面的切磋共享,同行互助和自我反思促进了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

2.创新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各环节,建立高效、共享、反思的新型备课方式

备课是优化教学工作的前提。我们要求个人备课做到“五备”、“五精,即备课标、备考纲、备教材、备学法、备学生;精心确定教学目标,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精心编选训练题,精心运用教学策略,精心优化教案学案。集体备课做到“一个结合”、“两个发挥”、“三定、四统一”,即,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发挥集体智慧和优势;定时间、定内容、定主备人;同层次班统一进度、统一重点、统一练习题、统一单元练习题。处理好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的关系,积极实施“三备一反思”的集体备课模式;即,每周备课组活动由主备教师向全体组员陈述教学单元(专题)整体设计思路,供大家讨论交流(一备);经讨论后,由主备教师辨证吸收组内教师意见并进行修改撰写课时计划方案(二备);教师个人按照课时方案,根据自己所带班级实际和自己上课风格,形成个性化教案(三备);每位教师上完课后,根据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写出教学后记,使集体备课真正落到实处。

3.加强课堂教学评估工作,使调研课日常化、制度化

由行政领导、校学术委员会及教研组长等人员组成课堂教学评估小组,随机对全校所有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督导检查评估量化,及时发现典型案例,尤其是富有创新的案例,及时总结,增加教学反馈的针对性次数。

4.以各种活动载体,搭建教师交流平台,促进互动共赢

一是开展教育科研论文评比活动。二是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三是开展教学经验交流活动。

四、以省级课题、校本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引领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科发展到突破口,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积极性、方向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与指导作用。

在新课程实施中,为了使学校科研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使教学实践与理论更好的结合起来,结合我校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组织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和课题研究。我校承担的“十五”省级课题,顺利通过结题验收,并被定为良好。目前,我校已申报并批准立项“十一五”省级规划课题三项,其中一个课题已完成中期结题。

同时,每学年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根据本学科本年级教学工作中碰到的实际问题,确定校本研究课题,报教科室立项后实施行动研究,有计划地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在课题研究中提高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形成了我校课题研究的基本流程:发现问题——确立课题——学习理论——研究课例——专题研讨——产生新问题,反思后进行新一轮研究。

校本教研填补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为我们描绘了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宏伟蓝图。通过开展一系列扎扎实实的研究、探讨、合作、交流、互助活动,搭建了一个平等、和谐、共同学习和共同提高的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通过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来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所面临的各种实践问题,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理论素养,改进教学,提高质量,促进了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昊.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探析[J].教育探索,2008(1).

[2]王洁.当前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现状与问题的反思[J].上海教育科研,2007(1).

作者单位:陕西省石泉县石泉中学

邮编:725200

PracticeandExplorationofSchool-basedResearchin

LightofNewCurriculum

DONGCaian

Abstract:Relyingontheschool-basedresearchandtheschool-basedtrainingandtakingthecultivationofteachers’teachingabilityasthekeypoint,toimproveteachers’qualityinanall-roundwayisthefocusofschool-basedteachingresearch.

Keywords:newcurriculum;school-basedresearch;practice;exploration

标签:;  ;  ;  

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