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天道性命贯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道德形上学,主体性,道德性,天道
天道性命贯通论文文献综述
田宝祥,唐兴华[1](2018)在《“天道性命相贯通”——论中国古代哲学的二维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哲学自先秦发展至今,已形成为一独特的意义系统。这一意义系统主要由两股气质来支撑:一是深沉、饱满、探求生命意义的儒家,二是超拔、洒脱、追求自然价值的道家。儒、道之共性,乃汤一介所谓之"内在超越",其有别于宗教形态之"外在超越",无需诉诸于"上帝"等外在形式。此"内在超越"之特质,与宋明理学以及"叁教合一"的思潮一经融汇,便形成了"天道性命相贯通"的理论架构。此架构之于中国哲学史主要有两大意义:一是充分提升了"仁"的价值内涵,二是将孔孟的德性之学推向了形而上的哲学高峰。(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王亚楠[2](2016)在《张载“天道性命相贯通”思想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张载开创关学,对孔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这一天道性命关系难题做出了回应,他打通天人、内外、形上与形下的天道性命相贯通思想使得发源于先秦时期的儒家学说的形上内涵得到了极大丰富。但目前学界对张载"天道性命相贯通"思想进行专门而系统的研究还比较少,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张载的天道论及其特色"、"张载的性命论及其特色"以及"张载天道与性命的贯通"叁个问题的讨论,使张载哲学"天道性命相贯通"这一重要形上问题有一个比较清楚的展现。(本文来源于《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陈静静[3](2012)在《天道性命的贯通与儒家的道德形上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儒家的形上学一直是学界热议的关键,儒家的形上学将"天"、"道"、"性"、"命"、"德"、"心"、"理"贯穿起来,且是道德的形上学。(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中)》期刊2012年01期)
杨儒宾[4](2010)在《“性命”怎么和“天道”相贯通的——理学家对孟子核心概念的改造》一文中研究指出主流理学的主要议题集中在天道性命上面,"天道"是形而上学的语汇,"性命"则是心性论的语汇,理学思想中的形上学命题大抵是心性论的延伸,两相比较之下,心性论的问题更为根本。理学家一般都认为其心性论思想来自《孟子》,这样的溯源有文献及哲学理据的双重理由。但笔者认为理学家从《孟子》处借得诠释的正当性时,事实上已作了语义的转换工作。孟子的"性善"与"良知"两个核心概念原本只是纯粹的心性论语汇,理学家将它们扩充到形而上学去,天道性命因此相贯通。理学家的解释有哲学的理由,它可释为原语词蕴义之朗现,但这种朗现也可视为跳跃,其内涵已非原始语义所能拘束。(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1期)
杨勇[5](2006)在《天道性命相贯通》一文中研究指出张载是北宋着名的哲学家,宋明理学的奠基者,他的哲学思想在宋明理学乃至整个中国哲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从程朱开始,学者们一直对张载哲学思想进行研究,而最早对张载哲学思想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的是牟宗叁先生。本文旨在对牟宗叁先生对张载哲学思想的诠释做一评论,结合整个儒学的内在思想背景,佛教和道家的外在影响,后人对张载哲学思想研究成果,牟宗叁对张载的研究与其建立的“道德的形上学”。来对张载哲学思想进行研究,以真实、全面、客观地揭示出张载哲学思想。牟宗叁认为张载所讲的心性能够起道德创造之用,本文则认为张载所讲的心性并不能起道德创造之作用。 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张载所讲的“太和所谓道”之“道”必须从太虚、气、《易》的思想背景和对峙佛老出发来理解。第二,太虚非气,太虚是气聚散的场所,气聚散于太虚之中并非太虚有神之妙用,实是道的作用。第叁,张载从太虚与气处讲性,气在太虚之中聚散,气聚形成,形成性就。第四,心的存在是“尽性”,相对于心有“成心”、“私心”,性也有“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所以,要通过“尽心”以化除“成心”、“私心”,从气质之性反到天地之性。第五,张载从宇宙论到人生实践论进行哲学架构,要通过主观实践,使有限生命与无限道相融合,追求一种宇宙关怀的情怀。在张载哲学思想中,心、性不能起道德创造之作用,道德来源于“虚”,道德的成就要“诚”和“敬”的工夫。(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06-05-27)
张理峰[6](2006)在《天道性命的贯通》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总体宇宙人生的持久关注和深入思考,使天人关系成为儒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先秦与汉唐儒学的基础上,宋明理学将这一问题进一步深入到天道性命相贯通的层面去思考。本文即欲通过分析周敦颐的哲学思想来呈现儒学的这一发展趋势。周敦颐处于理学的初创期,是上承汉唐儒学下启宋明理学的重要人物,因此他的思想既有承续传统儒学的特点,更有开启儒学发展新方向的意义。他哲学思想的核心即在于重新诠释儒家的天人关系,致力于天道性命的内在一致与双向贯通,从而为人的价值生命之挺立提供内在依据。由此,他鼓励世人成就圣贤人格的为学宗旨也在这样一种天人新义中顺利展开,从而揭开了儒学发展的新篇章。 论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章简要论述了佛老思想对北宋儒学的影响及儒学自身发生的转向。周敦颐时处北宋,这是一个深受佛老思想影响和儒学悄然转向的时代。东汉之后,儒学衰微,玄学与佛学相继而起,后者以其高妙的学理思辨风行魏晋隋唐,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玄学强调本体之学的致思路径使中国哲学开始了由宇宙生成论向本体论的过渡,而佛教对佛性的深入阐发使中国的心性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些都将逐步渗透到新时期儒学的学理建构中去。与此同时,北宋儒学也正在发生转向。在经典的诠释方面,由汉唐的训诂之学向义理之学转变;在社会思潮层面,由重视外在的礼乐教化逐渐演变为提倡内在的德性自觉;在哲学建构层面,开始了由汉唐的宇宙发生论向天道性命相贯通基础上的心性本体论的转向。 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周敦颐以太极为核心所创建的儒家新的天道观。周敦颐对天道性命问题的思考首先从重新建构儒学的天道观开始。包括周敦颐在内的理学家们大都承接儒家《周易》的传统,秉持一种易学视野下的天道观。在这一天道观中,整个宇宙是一个有机和谐的统一体,天地万物都是天道本体大化流行的产物,因而展现出生生不息的无限生意。在这一天道观的支配下,周敦颐以太极为核心创建了儒家的天道本体论。太极作为天道本体,是宇宙万有的生化本源和存(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6-04-08)
林安梧[7](2006)在《儒教的正当性无须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T小引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独尊儒术”的建议标志着儒教被确立为国教。东汉明帝时,政府下令所有郡、县、乡、学校皆祀圣师孔子。直到中华民国建立,蔡元培主事的教育部公布了《普遍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报》期刊2006-02-23)
赵卫东[8](2004)在《天道性命的贯通与内在德性的开显——《中庸》上下内外相互贯通的立体思维架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儒家的形上学,《中庸》通过“天命之谓性”与“修道之谓教”,使天道性命得以贯通。通过“成已”与“成物”,把内圣与外王融为一体,实现了内在德性的开显。通过“诚则明”与“明则诚”,使内在德性与外在知识得以融贯。最后实现了内圣与外王、形上与形下的浑融为一,建立了上下内外融为一体的立体思维架构。(本文来源于《理论学刊》期刊2004年02期)
天道性命贯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张载开创关学,对孔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这一天道性命关系难题做出了回应,他打通天人、内外、形上与形下的天道性命相贯通思想使得发源于先秦时期的儒家学说的形上内涵得到了极大丰富。但目前学界对张载"天道性命相贯通"思想进行专门而系统的研究还比较少,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张载的天道论及其特色"、"张载的性命论及其特色"以及"张载天道与性命的贯通"叁个问题的讨论,使张载哲学"天道性命相贯通"这一重要形上问题有一个比较清楚的展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天道性命贯通论文参考文献
[1].田宝祥,唐兴华.“天道性命相贯通”——论中国古代哲学的二维结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2].王亚楠.张载“天道性命相贯通”思想探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3].陈静静.天道性命的贯通与儒家的道德形上学[J].文学教育(中).2012
[4].杨儒宾.“性命”怎么和“天道”相贯通的——理学家对孟子核心概念的改造[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5].杨勇.天道性命相贯通[D].云南师范大学.2006
[6].张理峰.天道性命的贯通[D].山东大学.2006
[7].林安梧.儒教的正当性无须讨论[N].社会科学报.2006
[8].赵卫东.天道性命的贯通与内在德性的开显——《中庸》上下内外相互贯通的立体思维架构[J].理论学刊.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