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互助县中医院8105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健康认知水平、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健康认知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为95.95%,高于对照组的84.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6.8±7.4)分,高于对照组的(88.4±6.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全身免疫性慢性疾病,会导致患者关节功能出现障碍,严重者还会致残,对患者正常生活与工作影响较大。临床观察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受多种因素影响,常会伴有较大的心理负担,精神状态欠佳,从而影响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为探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健康认知水平、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14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中男48例,女26例,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50.4±6.5)岁,病程2个月~10年,平均病程(4.9±1.7)年。对照组中男45例,女26例,年龄35-69岁,平均年龄(51.5±6.4)岁,病程1个月-13年,平均病程(5.2±2.6)年。两组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并排除禁忌症。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即健康宣教、生活干预、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等。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主要护理措施如下:
第一,认知行为护理。责任护士了解患者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的认知程度,从而针对性的给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让患者认识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规律、治疗方法、预后等,鼓励患者正视疾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同时,责任护士理解并诱导患者发泄不良情绪,构建更和谐、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通过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消除患者的错误认知,通过暗示、鼓励、解释、启发、引导等方式帮助患者认识到不良生活习惯对于病情康复的不良影响,帮助患者纠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二,康复健康教育。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致残率较高,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丧失。对于早期发病的患者,护理人员鼓励患者从事日常力所能及的活动,并且每日适度锻炼,不得绝对卧床休息。对于中晚期的患者,护理人员结合患者受损的关节为其制定运动计划,将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结合起来,并且鼓励患者借助辅助器械完成日常生活自理项目以及社交活动,不得因关节功能的部分障碍而完全放弃关节功能,反复告知患者人体的关节具有非常强的修复力,经过康复锻炼后关节功能会逐渐修复,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小,促使患者主动参与康复锻炼。对于瘫痪的患者,加强对患者的被动运动,并鼓励患者进行肌力运动,预防肌肉萎缩。
第三,饮食健康教育。责任护士每日下午给患者开展饮食健康教育活动,让患者认识到合理饮食对于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病情康复的积极意义,强烈要求患者多食用蔬菜、水果,摄入蛋白质,同时还给患者制定饮食方案,严格要求患者每日定时定量饮食。定期给患者进行营养状况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开展针对性的饮食健康教育,调整饮食方案。
第四,心理护理。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因而不少患者会出现消极、低落、绝望等不良情绪,对治疗失去自信心。对此,责任护士要主动与患者谈心,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使用SAS、SDS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健康认知水平、治疗依从性;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
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4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6.8±7.4)分,高于对照组的(88.4±6.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109,P<0.05)。
3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程长、反复发作、致残率高等特点,使得患者容易产生心理应激,而心理因素又会对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一定影响,影响到患者的早日康复。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对患者临床护理服务中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对于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结果表明,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健康认知水平评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既有文献研究结果一致。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疾病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改善预后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蔡旭,肖剑伟,郭粉莲,叶志中.个性化健康教育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23):2887-2889.
[2]石春红,范明.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5,(04):54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