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缆索悬索桥论文-段瑞芳,白云腾

空间缆索悬索桥论文-段瑞芳,白云腾

导读:本文包含了空间缆索悬索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横向撑杆,空间缆,索悬索桥,横向倾斜角

空间缆索悬索桥论文文献综述

段瑞芳,白云腾[1](2018)在《横向撑杆在空间缆索悬索桥主梁吊装施工中的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因从空缆到成桥状态主缆的横向偏差较大,空间缆索悬索桥的吊索安装会产生弯折甚至无法入锚,现有方法因需要主梁提供下锚点而不适用于先缆后梁施工过程.针对此问题,文中提出临时横向撑杆法.发明临时横向撑杆装置和施工方案,对撑主缆使得空缆的横桥向线形与成桥基本一致,解决主梁吊装过程中的吊索安装问题.采用向心关节轴承和推力关节轴承改进现有吊索,使得其能够适应空间索悬索桥吊索在施中的需求.应用于东苕溪大桥,分析吊装过程横向撑杆受力和其对线形及横向倾斜角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即适用于先缆后梁施工,又适用于先梁后缆法;施工过程无需调整,对吊索锚固措施适用范围广;能够很好的解决空间缆索悬索桥的吊索安装问题.(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期刊2018年05期)

暴亚鹏[2](2018)在《独柱塔空间缆索自锚式悬索桥地震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与传统自锚式悬索桥相比,独柱塔空间缆索自锚式悬索桥属于一种新型结构体系,其主缆呈空间分布,吊索在横桥向倾斜且倾角互不相同,使其动力响应与传统自锚式悬索桥有所不同,增加了结构抗震设计的难度。因此,有必要对该类新型结构体系进行相关研究。本文以南京江心洲大桥为工程背景,对独柱塔空间缆索自锚式悬索桥的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情况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利用Midas/civil建立了江心洲大桥的有限元模型,阐述了空间缆索自锚式悬索桥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方法,确定了结构的合理成桥状态,并验证了成桥状态结构受力的合理性;其次,利用子空间迭代法对独柱塔空间缆索自锚式悬索桥和相同结构参数的地锚式悬索桥进行了动力特性和结构参数变化影响分析,并探讨了桩-土相互作用对江心洲大桥动力特性的影响程度;最后,分别利用反应谱和时程响应分析方法,对独柱塔空间缆索自锚式悬索桥进行了地震响应分析,并深入研究了桩-土相互作用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与地锚式体系相比,悬索桥采用自锚式体系可以有效的提高结构的纵向刚度;桩-土相互作用降低了结构的整体刚度,对动力特性影响较大;结构横桥向振动与纵桥向振动、竖向振动基本不耦合;竖向地震作用对加劲梁及吊索应力响应影响较大;忽略桩-土相互作用时塔底内力响应计算结果偏于保守,而对加劲梁竖向弯矩和结构位移响应的估计偏低。可见,忽略桩-土相互作用时结构的地震响应并不能代表其最不利情况,对结构的抗震设计并非总是有利的,对结构地震响应进行精确计算时应考虑桩-土相互作用。(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8-05-01)

王鹏[3](2018)在《公轨人叁线合一空间缆索悬索桥动力响应与行人走行舒适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缆索体系悬索桥不仅具有传统平行索面悬索桥跨越能力大的特点,同时还具有较好的横向刚度,可以提高结构的动力稳定性。该体系与超大跨径是本世纪悬索桥的两个发展方向。但是目前对空间缆索体系悬索桥的研究不够多,尤其是动力方面的研究。本文依托某公轨人叁线合一空间缆索体系悬索桥,从行人舒适度出发,对该类结构的动力特性以及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研究,并采用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对结构进行振动控制。论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依托桥梁结构非线性分析软件BNLAS,从空间缆索体系悬索桥索面倾斜程度、跨矢比、桥塔刚度、加劲梁刚度以及是否布置中央扣几个方面,对该类悬索桥动力特性进行研究并总结规律。结果表明空间缆索体系可以明显提高悬索桥的横向刚度,但是当跨度较小,加劲梁横向刚度较大时,横向支座对加劲梁的约束会掩盖空间缆索体系对结构横向刚度的加强效果;随着跨矢比的增大,加劲梁1/4跨处竖向刚度增加,1/2跨处竖向刚度减小;随着加劲梁高度的增加,空间缆索体系悬索桥的竖向刚度逐渐增加;布置中央扣以后,空间缆索体系悬索桥纵飘刚度显着增加,而且中央扣锚固在上层桥面比锚固在下层桥面效果更为明显。其次,在对比各国规范对行人走行舒适度的规定后,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该桥进行汽车、列车荷载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分析,汽车与列车采用移动质量块模型模拟,忽略行人荷载作用,研究列车车速,汽车车速、质量以及行车间距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并依据德国规范对桥上行人走行舒适度做出评价。结果表明车辆速度和质量越大,结构响应越大;汽车行车间距越大,结构响应越小,当汽车行车间距为22.5m时,车辆激励频率与结构叁阶竖弯振动频率接近,激发结构共振现象,位移和加速度响应幅值明显增大;双向列车过桥时,结构动力响应比单向行车时大很多。可以通过限载、规范汽车行车间距、避免双向列车同时过桥等措施减小结构动力响应。最后,论文在考虑轨道不平顺对列车效应带来的影响后,采用常量的轴重荷载和不平顺引起的简谐荷载迭加后的列车激励,对该桥进行动力分析,并且采用STMD与MTMD系统对结构进行振动控制,使桥上行人舒适度从“不舒适”进入“中度舒适”。研究过程中也对两类系统中子TMD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了解抑振效果随子TMD设计参数的变化规律,同时对比结构自身频率改变时STMD与MTMD的抑振效果,得出MTMD具有更好的鲁棒性,且TMD个数越多,鲁棒性越好。悬索桥由于其刚度较小,容易振动,可能导致行人走行不舒适,通过安装TMD调谐质量阻尼器可以有效控制结构振动,改善行人舒适度。(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8-05-01)

刘玉辉,沈子烨,冯康平[4](2018)在《空间缆索体系悬索桥动力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凤凰山古城里悬索桥为工程背景,介绍了采用Midas/Civil软件进行悬索桥建模的过程。并以横向矢跨比为参数,建立了7个模型来对比分析不同横向矢跨比对悬索桥空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横向矢跨比的增大,在一定范围内主梁的横弯和扭转频率均在变大,即横向及扭转刚度都在增强;而当横向矢跨比大于1/100时,缆索的空间特性几乎不存在;此外,具有空间缆索的悬索桥横向刚度较传统平面缆索的大。(本文来源于《北方交通》期刊2018年03期)

暴亚鹏,余洋[5](2017)在《独柱塔空间缆索自锚式悬索桥动力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独柱塔空间缆索自锚式悬索桥的动力特性,以南京江心洲大桥为工程背景,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 2015,分别建立了成桥状态的墩底固结模型和桩-土相互作用模型,对比分析了桩-土相互作用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恒载集度、加劲梁刚度、桥塔刚度、主缆刚度以及吊杆刚度对该类桥梁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桩-土相互作用时,结构自振周期延长了1.4s,并且振型发生了变化;恒载集度主要影响结构竖弯振型;加劲梁竖向刚度对结构竖弯振型影响较大;加劲梁扭转刚度对结构各主要振型影响均不明显;桥塔纵向刚度主要影响结构纵飘振型;桥塔横向刚度对桥塔横弯振型影响较大;主缆抗拉刚度主要影响加劲梁竖弯振型;吊杆抗拉刚度的提高对结构整体刚度的贡献可以忽略。(本文来源于《低温建筑技术》期刊2017年09期)

夏叶飞,徐文平[6](2017)在《柔性中央扣对大跨空间缆索悬索桥模态特性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证明单叶双曲面空间缆索悬索桥具有良好抗风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柔性中央扣对大跨空间缆索悬索桥动力特性的影响分析。研究表明:设置柔性中央扣能显着提高超大跨径悬索桥的纵飘频率,中央扣对反对称模态频率的影响比正对称大,中央扣可显着提高反对称抗扭频率,设置柔性中央扣进一步增强了单叶双曲面空间缆索悬索桥整体性。(本文来源于《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期刊2017年27期)

刘欣[7](2017)在《空间缆索自锚式悬索桥施工误差控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锚式悬索桥的受力是十分明确的,二期荷载以及活载首先作用于加劲梁,然后通过吊杆传至主缆,主缆再将力传至锚固系统和主塔。整个结构自相呼应,形成一个平衡系统。相比于地锚式,其选址方便、免去了庞大的锚锭,而且锚固处的主缆水平分力能免费给加劲梁提供一个预应力。空间自锚式相比于平面自锚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主缆和吊杆能提供横向分力,加强抗风稳定性。而且近几年来,由于空间自锚式悬索桥的特点以及外形的优美越来越受大众的青睐。空间自锚式悬索桥在施工方面难度系数还是很大的,不像平面自锚式悬索桥和地锚式悬索桥经过许多的工程实例,已经有了足够多的经验和成果。本文借助松原天河北汊桥(双塔叁跨空间自锚式悬索桥)为研究背景,利用有限元计算软件Midas/Civil和数学计算软件Matlab,主要研究了施工控制方面以及施工中引起的误差对结构的影响,从而给出合理的计算方法和施工建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利用有限元软件迭代求解一次成桥模型,然后利用Midas/Civil和Matlb对悬索桥线形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温度、索长以及主缆鼓丝对空缆线形的影响以及提出合理解的施工方式;索夹定位对线形的影响,并详细推导了空间索夹放样坐标的计算过程;索长、跨度、塔高误差这些因素对成桥线形的跨中垂度的影响比率,以及主梁线形误差的后期调整法。(2)结合此桥体系转换过程发生的桥面超高误差,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以及给出调整措施,同时重点介绍了分析及解决问题的思路方式。(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期刊2017-06-12)

邓欣[8](2017)在《超大跨径碳纤维空间缆索悬索桥力学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悬索桥的跨径极限不断被刷新,朝着更大更长的方向推进成为现代悬索桥的发展趋势。悬索桥跨径超过2000米后,传统的钢主缆平行缆索悬索桥的主缆材料利用率和抗风稳定性问题十分突出。利用碳纤维材料特性和空间缆索整体性的优势,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碳纤维单叶双曲面空间缆索体系悬索桥,在发挥碳纤维材料轻质高强高弹模的同时,采用空间缆索体系提高悬索桥的扭弯频率比,解决抗风稳定性问题。采用试验分析和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碳纤维空间缆索悬索桥的力学性能研究分析。本文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制作了主跨15m的高强纤维单叶双曲面空间缆索悬索桥试验模型,进行了竖向堆载试验、水平荷载试验和模型自振特性测试等试验研究。通过竖向堆载试验发现,空间缆索悬索桥索力分配基本均匀,具有良好的协同工作能力,且随着荷载的增大,每级加载下的竖向位移逐渐减小,存在重力刚度现象。在竖向偏载试验中,空间缆索具有较好的空间整体性,施加偏心荷载后加劲梁的扭转角不大,表明上部空间索网能有效地限制加劲梁的扭转变形,单叶双曲面空间缆索体系悬索桥的抗扭性能较好。水平荷载静力试验表明,空间缆索内力的的水平向分力参与工作,提高了悬索桥的抗侧刚度。对碳纤维空间缆索悬索桥试验模型进行ANSYS建模,开展试验仿真分析研究,有限元结果和试验实测两者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开展空间悬索桥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讨论了主缆弹性模量、主缆材料、加劲梁弹性模量等因素对空间缆索悬索桥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碳纤维空间缆索桥和平行缆索桥的有限元对比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在相同的荷载等级下,单叶双曲面空间缆索悬索桥竖向刚度略有提高,竖向位移减少了 8.5%;偏载下扭转角度较平行悬索桥降低了 64%,抗扭性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横向刚度有较大程度的提高,水平位移减小了 36.6%,验证了空间悬索桥力学性能上的优势。以琼州海峡大桥为背景,选择合理的参数,设计了以碳纤维为主缆材料的跨度4000m空间缆索悬索桥和平行缆索悬索桥的两种方案,进行了成桥状态下的静力性能、动力模态特性及抗风稳定性等方面的力学性能对比研究。分析表明:空间缆索体系悬索桥的扭转频率和扭弯频率比大幅度提高,悬索桥的静风和颤振稳定性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空间缆索体系悬索桥的静风扭转发散临界风速位109.29m/s,平行缆索体系悬索桥的静风扭转发散临界风速为36.14m/s,空间缆索体系悬索桥的颤振临界风速为172.16m/s,平行缆索体系悬索桥的颤振临界风速为38.95m/s,空间悬索桥具有良好的抗风稳定性。本文对超大跨径碳纤维空间缆索悬索桥的优化措施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了中央连接扣、钢丝和碳纤维混合主缆、抗风缆索等对4000m跨度碳纤维空间缆索悬索桥的静动力特性及抗风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结论。(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7-06-03)

朱明[9](2017)在《空间缆索体系悬索桥施工过程精细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缆索体系悬索桥是一种由主缆、吊索以及加劲梁组成的叁维索体系桥梁,其造型优美、受力合理,与同等规模的平面缆索体系悬索桥相比,空间缆索体系悬索桥在吊索内力增加不多的情况下,横向刚度显着提高,桥梁抗风性能明显改善,是未来大跨度桥梁的一个发展方向。对其精细化分析是空间缆索体系悬索桥设计与施工的保障,本文为提高空间缆索体系悬索桥的精细化施工分析做了以下工作。利用悬链线索单元面内切线刚度,通过求极限方法推导了索单元的面外刚度,建立了空间索单元刚度矩,并对该空间索单元刚度矩阵进行了适用范围研究,对垂直吊索、无自重索等特殊索单元的刚度矩阵进行了推导;探讨了空间缆索系统悬索桥索鞍在空缆状态与成桥状态的平衡条件和索鞍参数设计的基本原则,利用18元方程组与牛顿迭代法求解了适用任意空间索鞍与主缆的竖向、横向切点几何信息;探讨了空间散索鞍上索股在鞍槽内的横截面稳定条件与叁维空间稳定条件,在稳定的基础上确定了空间散索鞍整体参数设计与鞍槽曲线的设计原则,在考虑索股张力在鞍槽内存在摩擦损失的情况下推导了空间散索鞍的合力线的计算理论公式。以VS2015为开发平台,利用C++编程语言结合上述理论推导编制了空间缆索体系悬索桥找形计算程序与空间散索鞍合理合力线计算程序,并与BNLAS计算结果对比,本文程序具有使用方便、计算精度高等特点。最后以Halogaland空间缆索悬索桥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猫道承重索的经济合理架设方案、确定了猫道抗风索初始张力,研究了无应力长度不变原理在该桥索股架设的应用与实际索股架设控制技术;研究了 5杆、7杆、9杆主缆横向顶撑方案,实现了主缆平面线形到空间线形的平缓过渡,并分析了不同方案对主缆线形和撑杆内力的影响;探讨了从空缆平面线形到成桥空间线形主缆横向转动位移问题,并得出了主缆横向总转动位移由主缆整体几何转动位移与主缆截面扭转变形两部分组成的结论。通过Haloga1and主缆截面弯扭刚度对主缆截面扭转变形影响的敏感性分析,认为Ha1oga1and桥主缆截面扭转变形受主缆弯扭刚度影响较小,主缆索夹横向预偏角主要来自主缆几何扭转位移部分;最后对HAlogaland吊梁过程进行了分析,各项指标均经济合理。(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7-05-01)

魏国娜[10](2017)在《空间缆索悬索桥锚碇门架设计的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悬索桥属于一种常见的桥梁结构形式,具有良好的跨越能力,施工美观性和经济性佳,是大跨桥梁施工常用的一种形式。本位以驸马长江大桥为例,对锚碇门架荷载进行了设计和计算,经过计算空间缆索悬索桥锚碇门架设计稳定性达到了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7年03期)

空间缆索悬索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与传统自锚式悬索桥相比,独柱塔空间缆索自锚式悬索桥属于一种新型结构体系,其主缆呈空间分布,吊索在横桥向倾斜且倾角互不相同,使其动力响应与传统自锚式悬索桥有所不同,增加了结构抗震设计的难度。因此,有必要对该类新型结构体系进行相关研究。本文以南京江心洲大桥为工程背景,对独柱塔空间缆索自锚式悬索桥的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情况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利用Midas/civil建立了江心洲大桥的有限元模型,阐述了空间缆索自锚式悬索桥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方法,确定了结构的合理成桥状态,并验证了成桥状态结构受力的合理性;其次,利用子空间迭代法对独柱塔空间缆索自锚式悬索桥和相同结构参数的地锚式悬索桥进行了动力特性和结构参数变化影响分析,并探讨了桩-土相互作用对江心洲大桥动力特性的影响程度;最后,分别利用反应谱和时程响应分析方法,对独柱塔空间缆索自锚式悬索桥进行了地震响应分析,并深入研究了桩-土相互作用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与地锚式体系相比,悬索桥采用自锚式体系可以有效的提高结构的纵向刚度;桩-土相互作用降低了结构的整体刚度,对动力特性影响较大;结构横桥向振动与纵桥向振动、竖向振动基本不耦合;竖向地震作用对加劲梁及吊索应力响应影响较大;忽略桩-土相互作用时塔底内力响应计算结果偏于保守,而对加劲梁竖向弯矩和结构位移响应的估计偏低。可见,忽略桩-土相互作用时结构的地震响应并不能代表其最不利情况,对结构的抗震设计并非总是有利的,对结构地震响应进行精确计算时应考虑桩-土相互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间缆索悬索桥论文参考文献

[1].段瑞芳,白云腾.横向撑杆在空间缆索悬索桥主梁吊装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8

[2].暴亚鹏.独柱塔空间缆索自锚式悬索桥地震响应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8

[3].王鹏.公轨人叁线合一空间缆索悬索桥动力响应与行人走行舒适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

[4].刘玉辉,沈子烨,冯康平.空间缆索体系悬索桥动力特性分析[J].北方交通.2018

[5].暴亚鹏,余洋.独柱塔空间缆索自锚式悬索桥动力特性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7

[6].夏叶飞,徐文平.柔性中央扣对大跨空间缆索悬索桥模态特性的影响分析[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

[7].刘欣.空间缆索自锚式悬索桥施工误差控制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7

[8].邓欣.超大跨径碳纤维空间缆索悬索桥力学特性分析[D].东南大学.2017

[9].朱明.空间缆索体系悬索桥施工过程精细化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7

[10].魏国娜.空间缆索悬索桥锚碇门架设计的计算方法[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7

标签:;  ;  ;  ;  

空间缆索悬索桥论文-段瑞芳,白云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