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调控论文-刘超,刘文光,宫明光

频率调控论文-刘超,刘文光,宫明光

导读:本文包含了频率调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功能梯度板,热应力,振动特性

频率调控论文文献综述

刘超,刘文光,宫明光[1](2019)在《参数调控对功能梯度板热应力和模态频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功能梯度材料(FunctionallyGradedMaterials,简称FGMs)作为一种新型的热防护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热性、隔热性以及有效缓解热应力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因此,研究热环境下功能梯度结构的热应力变化规律及其振动特性,对于保障飞行器的安全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分析了不同热环境下FGMs的物理特性变化规律,探讨了不同温度场对功能梯度材料性质的影响。然后,基于分层的建模思想,建立了金属基陶瓷功能梯度板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的飞行时间、不同的热流密度和不同的FGMs板厚度等因素下的热传导和热应力变化规律,探讨了一种有效缓解热应力的方法。最后,研究了热环境下FGMs板的模频率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减小陶瓷体积分数指数,有利于减缓FGMs板内应力;热应力减缓程度与温度变化和工作时间有关;当FGMs板的厚度在3.6mm-7.2mm时,热防护效果最为显着,产生的热应力也相对较小。增加FGMs板的厚度,热防护以及热应力减缓效果有所减弱。随着陶瓷体积分数指数的增大和工作时间的延长,FGMs板的模态频率呈下降趋势。(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9-11-09)

吴曜东[2](2019)在《相位匹配调控的轨道角动量非线性频率转换》一文中研究指出携带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光束因其独特的螺旋波前分布,在光通信、量子技术、光学微操控等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携带OAM光束的产生和调控,可以通过线性和非线性两种手段。通过非线性频率转换,可以进一步拓展此类光束的工作波段范围;同时,基频光携带的OAM会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转移至谐波。前期的相关研究工作中,普遍认为OAM在非线性频率转换过程中遵循守恒规律。我们的研究工作表明,非线性过程的OAM转移规律会受到相位匹配机制的调控。在本文中,我们围绕一维光学超晶格中几种非共线的倍频过程,以及角向极化超晶格中的倍频,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了OAM在倍频过程中的转移规律,具体包括:1、绪论部分,主要回顾了携带轨道角动量光束以及非线性光学的研究和发展历程;。介绍了涡旋光的基本性质、准相位匹配技术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了携带OAM的光束在非线性频率转换过程中轨道角动量的转移规律。2、第二章中首先介绍Laguerre-Gaussian(LG)光束的数学形式,阐述了携带OAM的光束的光场特性,以及线性产生和调制的方法。接着从耦合波方程出发,描述了携带OAM的光束在非线性过程中不仅需要遵循能量、动量守恒,其轨道角动量也需要保持守恒。此外,还介绍了携带OAM光束拓扑荷数的测量方法。3、第叁章介绍了携带OAM的光束在非共线倍频过程中的轨道角动量的转移规律。我们通过求解格林函数,建立了携带OAM光束在非共线倍频过程中的理论处理方法。在实验上,我们在一维周期极化光学超晶格中,基于几种重要的相位匹配机制(共线倍频、非线性布拉格衍射、非线性拉曼-奈斯衍射等),研究了相位匹配对OAM转移的调控机制。实验结果和理论预期保持一致。4、第四章,我们对非线性角衍射中轨道角动量的转移规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类比线性的角光栅,我们研究了二阶非线性系数x2在角向受到调制的非线性相位光栅中倍频光的OAM谱分布。初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倍频衍射场的OAM谱不仅和入射光的轨道角动量相关,还与x2的角向极化周期相关。(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5-17)

娄菁,王军,马华,屈绍波[3](2019)在《基于谐振耦合和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可调控频率选择铁电厚膜移相器》一文中研究指出移相器作为一类重要的微波功能器件,在军事和民用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不同于传统的铁电厚膜移相器,本文将电谐振器、人工表面等离激元(SSPP)和铁电厚膜叁者结合进行设计,利用电谐振器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结构的耦合特性,并引入铁电厚膜的介电非线性,提出了一种具有频率选择特性的电可调铁电厚膜移相器。通过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铁电厚膜移相器理论分析了移相器结构设计的可行性,并通过系统仿真对设计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通过仿真不同电谐振器结构下移相器的S参数曲线验证了本文设计的移相器具有可设计的频率选择特性。(本文来源于《电子元件与材料》期刊2019年04期)

杜桂杰[4](2018)在《OsFANCM基因调控水稻重组频率的分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减数分裂是真核生物特有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同源重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核心事件,它既促进了同源染色体间遗传物质的交换,又使得同源染色体间得以产生交叉结,从而确保其正确的分离,因此同源重组一直都是减数分裂研究的热点。农作物育种过程中,优良基因等位变异是通过遗传重组整合到同一遗传背景中,完成新品种的选育。通过提高重组频率有助于打破不良基因的遗传累赘,同时提高固定优良等位变异的效率,加速育种进程。对拟南芥的研究发现,AtFANCM基因突变能够显着增加交叉(cros sovers,COs)的数目,但相关研究在粮食作物中还未见报道。我们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克隆了水稻OsFANCM基因,通过搜寻水稻插入突变体库,鉴定获得两个T-DNA插入突变体Osf ancm-1和Osfancm-2。与野生型相比,Osfancm突变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未表现出显着差异。细胞学观察发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O,sfancm在各个时期均与野生型没有明显不同。同时,对Osfancm突变体进行荧光免疫分析,发现标识减数分裂进程的重要蛋白:γH2AX、OsCOM 1、OsZIP4和OsHEI10的信号均可以正常定位,进一步表明Osfancm突变体减数分裂并没有缺陷。水稻Oshei10突变体同源染色体间交叉结数目减少,后期的染色体不均等分离,最终导致配子败育。而在Osfancm/Oshei10双突变体中,减数分裂中期Ⅰ可以观察到12个二价体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结数目与Oshei10单突相比显着增加,并最终恢复了植株的育性。通过对Osfancm提高重组频率效率的遗传作图分析,发现OsFANCM的突变能够显着提高重组频率。与野生型相比,随机选取叁个区段的重组频率分别提高了 1.5、2.6和1.7倍。Osfancm突变体中,第一类交叉结指示蛋白OsHEI10的数目与野生型相比没有增加。O sfancm/Oshei10/Osmus81叁突变体中,减数分裂中期Ⅰ细胞中可以观察到12个二价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但是后期1细胞中有染色体碎片存在,这一结果表明Osfancm提高重组频率依赖于OsMUS81,同时暗示OsFANCM的突变很可能导致第二类交叉结的数目的增加。OsFANCM是粮食作物中第一个被证明其突变可以显着提高重组频率的基因。我们期望通过对OsFANCM基因的遗传操控为改良粮食作物的重组频率提高育种效率提供更好的对策。(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8-12-01)

杨涛,葛嘉程,周源,黄维[5](2019)在《基于半导体等离子体频率光学调控的太赫兹波调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太赫兹波光学调制系统,该系统首先通过刀片与半导体之间的狭缝实现太赫兹波和太赫兹表面等离子体波之间的耦合,然后通过改变照射到本征半导体表面的光强用以调控半导体表面的等离子体频率,使得半导体表面的等离子体频率在有光照和无光照条件下分别大于和小于其上传输的太赫兹表面等离子体波的频率,从而实现对在半导体表面传输的太赫兹表面等离子体波以及由其耦合出的太赫兹波的强度调控。该调制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调控频带宽、速度快、成本低、常温工作等优点,可用于太赫兹波通讯。仿真和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该调制系统应用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9年02期)

张坤[6](2018)在《不同灌溉量和滴灌频率对加工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我国西北地区加工番茄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以及水资源日益短缺且浪费严重,本研究基于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于2016、2017年,分别研究不同灌溉量(高水W1:100%ET_0、适水W2:75%ET_0、低水W3:50%ET_0)对不同加工番茄品种(V1:番茄PT-501Q、V2:亨氏H1015、V3:农番3号)的产量、品质效应及不同灌溉量(高水W1:100%ET_0、适水W2:75%ET_0、低水W3:50%ET_0)和滴灌频率(高频F1:一周3次、常规F2:一周1次)对加工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效应。旨在探讨膜下滴灌条件下加工番茄合理灌溉制度和需水规律,为进一步提高产量,优化灌溉制度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1)增加灌水量,V1、V2和V3品种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叶面积、干物质量和产量指标升高,品质指标降低;减少灌水量,V1、V2和V3品种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叶面积、干物质量和产量指标降低,品质指标增加。(2)对V1品种来讲,W1处理的平均产量最高(114.4 t·hm~(-2)),W2处理下的平均水分利用效率比W1高26.22%,产量比W1低7.57%,但差异性不显着(P>0.05),而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却显着提升(P<0.05),故可以实施75%的灌溉处理降低水分,进行灌溉制度的改进;对V2品种来讲,W1处理的平均产量最高(109.6 t·hm~(-2)),W2处理下的平均水分利用效率比W1高10.18%,产量比W1低13.36%,但差异不显着(P>0.05),而可滴定酸、可溶性糖等指标提升显着(P<0.05),故可以实施75%的灌溉处理降低水分,进行灌溉制度的改进;对V3品种来讲,W1处理的平均产量最高(138.4 t·hm~(-2)),W2处理下的平均水分利用效率比W1高10.50%,但产量却比最高产量低23.62%,且产量变化差异显着(P<0.05),而可溶性固形物等指标提升不显着(P>0.05),故实施100%的灌溉处理。(3)土壤硝态氮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移逐渐升高,随着灌水量的减少,表层0~40cm土层硝态氮含量呈现增加的趋势,表现为:W3>W2>W1,40~80cm土层硝态氮含量呈现减少的趋势,表现为:W1>W2>W3。在植株苗期到幼果期,W1、W2、W3处理下,V3植株土壤硝态氮含量大于V1、V2,;在植株幼果期到成熟后期,W1、W2、W3处理下,V1植株土壤硝态氮含量大于V2、V3。F2常规灌溉处理0~40cm土层的土壤硝态氮含量高于F1高频处理;F1高频处理40~80cm土层的土壤硝态氮含量高于F2常规灌溉处理。(4)一周叁次的高频灌溉处理下V2品种0~40cm、40~80cm土层范围内平均含水率波动幅度较小,土壤体积含水量基本能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范围,较一周一次灌水处理,其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也相应的增加。(5)100%ET_0和75%ET_0的灌水量处理较50%ET_0的灌水量能够显着提高V2品种单果重和产量(P<0.05),100%ET_0和75%ET_0的灌水量处理相比产量差异不显着(P>0.05),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从节约水资源方面考虑推荐使用W2处理的灌水量。(6)用75%ET_0的灌水量,在苗期采用一周一次灌溉处理,开花结果期至拉秧期采用一周叁次的高频灌溉处理,通过滴灌频率的变化,可降低丙二醛含量,促使根层根系生长明显加快和根系活力显着提高(P<0.05)。(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期刊2018-06-01)

张江松,周慧,陈媛媛,张异,宋瑶[7](2018)在《不同频率电针百会、水沟穴对大鼠血脑屏障开放效应及调控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恢复期大鼠血脑屏障(BBB)开放效应,探讨电针促血脑屏障开放调控机制。方法:频率研究:1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饲养3周后,按随机原则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及2、15、30、50、100Hz组。检测大鼠脑含水量以及伊文思蓝(EB)透过量。机制研究:180只SD大鼠建立MCAO模型,饲养3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电针组、假电针组、电针+PKC抑制剂组;检测大鼠大脑皮层蛋白激酶C亚型β1(PKCβ1)的磷酸化水平、P-糖蛋白(P-gp)以及mdr1a、mdr1b m RNA的表达。结果:2Hz组、100Hz组大鼠脑组织EB含量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与其余4组比较,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2Hz组大鼠大脑皮层的PKCβ1、p-PKCβ1/PKCβ1均显着提高(P<0.05),电针组P-gp的IHS评分显着降低(P<0.05),电针组mdr1、mdr1b m 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电针+PKC抑制剂组mdr1a m RNA表达高于电针组(P<0.05)。结论:2Hz、100Hz电针刺激对脑缺血再灌注恢复期大鼠BBB均具有一定开放效应,且无明显脑水肿出现;电针诱导大鼠BBB开放可能是通过促使PKCβ1磷酸化,下调药物外排系统P-gp、mdr1a m RNA,抑制P-gp在大脑皮层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实现。(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徐阳[8](2018)在《基于频率选择表面的空间电磁波调控与应用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空间电磁波调控技术领域,无论是采用传统的光学/电磁器件,还是利用超材料、光子晶体等人工电磁媒质,其本质都是通过叁维电磁结构实现对空间电磁波传播状态的调控。然而,由于其存在体积大、损耗高以及难以大面积精确加工等问题,这极大地制约了空间电磁波调控技术的发展。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FSS),作为一种常见的人工电磁表面,不仅具有低剖面、低损耗等特性,而且存在加工工艺成熟、成本低廉以及易于随形贴覆等优点,现已广泛地应用于空间电磁波调控技术领域,能够实现对空间电磁波的高效调控,提升器件的集成度和实用化水平。因此,基于FSS的空间电磁波调控与应用技术研究成为信息技术领域的前沿性课题。围绕实现空间电磁波的方波化滤波、传输/截止状态的自由切换、传输方向的调控等不同应用需求,论文从对称双层级联FSS、有源FSS以及由FSS衍生出的频率选择超表面结构出发,展开了如下的研究工作:1.为了掌握FSS调控空间电磁波的物理机理,从微观的电子运动学角度出发,定性分析了FSS的工作机制;采用“电磁场理论”、“传输线理论”、“模式匹配法”、“等效网络法”以及“等效电路法”等多种定量分析方法,完成了对FSS频率响应特性的快速分析与计算,并通过探索FSS结构中的传输模式与凋落模式,掌握了其稳定的滤波条件,即FSS的工作波长应大于临界波长λ_c=max(λ_1,λ_2,λ_3)。2.对称双层级联FSS是实现方波化空间滤波的常用技术途径,然而,在其优化设计过程中面临着多尺度、多变量的计算难题。在互导纳理论基础上,论文通过建立双层级联FSS结构的自由变量间的关系,构造出耦合介质的厚度d_2、相对介电常数ε_2和互导纳与自导纳比值(|Y~(2,1)|/Y_(0re))之间的关系衬度图,并提出凋落模式远小于传播模式的具体判据,从而快速、准确地获得方波化双层级联FSS的初始结构参数范围。之后,结合不同入射角度和偏振模式下结构的互导纳与自导纳比值,进而获得中间层介质的最优参数。同时,针对优化设计中面临的中间耦合层介质的最优化介电常数不存在(或不易实现)的问题,基于周期波导理论,设计并制备出了等效介质柱阵列。3.针对有源FSS在上升沿(或下降沿)处电磁滤波特性较差、滤波结构与馈电网络一体化设计时工艺不可拓展的突出问题,论文采用小型化FSS上加载电控PIN二极管的方式,构造出单元尺寸约为0.2λ的有源FSS,在2.45GHz处实现了电磁通带/阻带的自由切换功能,且通带和阻带中心频点处的透过率分别为-0.6dB和-20d B。同时,巧妙地借鉴惠斯通电桥理论,设计并制备出具有单维度无限延展特性的有源FSS样件,最终解决了有源FSS馈电网络直流信号分布不均匀、大面积使用时工艺不可拓展的难题。4.实现对电磁波传输方向的调控面临着工作带宽过窄、辐射效率较低等诸多难题,论文基于电磁场边值关系,建立超表面两侧电磁场与其表面电导纳和磁阻抗分布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确立了透射幅值与相位同表面电导纳与磁阻抗之间的关系。将对称锚状结构和对称连通开口谐振环结构相结合,设计出几乎具备完整透射幅值(0~0.9)与相位(-180°~180°)调控能力的惠更斯单元,并在该惠更斯单元的基础上,设计、制作出具有电磁波束偏折特性的频率选择超表面实验样件。测试结果表明:在6.9~7.1GHz频段范围内,超表面结构的主瓣方向均指向了方位角-57°附近,且主瓣比旁瓣强约10 dB。综上所述,本论文实现了对具有空间电磁波方波化滤波功能的双层级联FSS的快速优化设计;实现了一种具有电磁通带/阻带自由切换功能的有源FSS结构,并解决了其工艺不可拓展难题;同时,利用惠更斯单元设计出具有波束偏折特性的频率选择超表面,其具备良好的工作带宽与辐射效率。论文不仅完善了空间电磁波调控设计理论,而且拓展了其实现途径和应用领域,为基于FSS实现的空间电磁波调控技术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实验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期刊2018-03-01)

王君,孙艳军,纪雪松,王丽,王越[9](2018)在《光电可调控频率选择表面》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频率选择表面(FSS)谐振频率的光电可调控特性,提出一种光电可调控频率选择表面.利用光电导薄膜光照导电特性控制金属FSS结构尺寸变化,实现FSS的主动可调.理论阐述了光电导及FSS选频特性原理,采用CST软件分别仿真了"Y"形带通型、"圆"形带通型和"Y"形带阻型叁种FSS在光照时的频选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结构尺寸变化,FSS的中心谐振频率分别从18 GHz、25 GHz、20.5GHz变为20.5GHz、29GHz、16.5GHz.采用镀膜、刻蚀及电子束蒸发等技术分别制作了单元结构尺寸变化前的金属FSS,以及变化后的金属与光电导薄膜结合的FSS,并对样件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中心谐振频率分别从18GHz、24GHz、20GHz变为20GHz、28GHz、17GHz,与仿真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采用该方法既可实现FSS中心谐振频率的可调控,也可从结构上实现FSS带通型和带阻型的转变.(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薛明[10](2017)在《玉米和拟南芥减数分裂同源重组频率和分布的调控机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减数分裂重组起始于程序化的DNA双链断裂(double-strand breaks,DSB)形成,它主要由拓扑异构酶SPO11、MTOPVIB和其他一些蛋白共同调节,然后经过不同修复过程,DSB最终被修复形成重组(crossovers,CO)或者是非重组(non-crossovers,NCO)。在大多数被研究的物种中,重组数远远少于DSB数量。例如,在拟南芥中,大约有250个DSB位点,而仅仅发生10次重组,其中85%的CO是属于干涉敏感性重组(class Ⅰ),余下15%属于干涉不敏感性重组(class Ⅱ)。到目前为止,在不同物种中的研究结果证实,有叁种机制(重组确保机制CO assurance;重组干扰机制CO interference;重组体内平衡机制CO homeostasis)能够调控重组的数量和分布。其中重组体内平衡机制只在酵母和小鼠中得到证实。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多种分子生物学手段,初步探讨重组体内平衡机制在植物中是否存在;以及在不同植物中的作用效率是否有差异;植物中是否还存在其它的重组调控机制。对这叁个问题的探讨和研究构成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转基因方法构建了一系列SPO11-1的亚效等位基因突变体(hypomorphic allele)。相对于野生型来说,不同转基因株系花粉育性呈现20%到100%改变。在育性降低的株系中,DSB数量与花粉育性成一定正相关性,也与SPO11-1的表达量呈正比例。2.我们挑选了其中一个株系,命名为spo11-1-w2。在该株系中,花粉育性略微降低,DSB数量减少33%,但染色体行为与野生型株系一致,联会复合体形成也未发现异常。3.在spo11-1-w2株系中,染色体重组数量降低13%,其中Ⅰ型重组(MLH1位点)降低14.9%,证明了 DSB数量降低主要影响Ⅰ型重组的发生。4.通过对BC1群体全基因组的重组数统计分析发现,相对于野生型株系来说,spo11-1-w2株系CO数量减少约8.5%。不同的染色体CO数减少的程度不一样,1号染色体减少11.4%,二号染色体减少2.3%,四号染色体减少7%,5号染色体减少11.6%。CO减少的程度可能与染色体长度相关。由于33%左右DSB的降低只带来8.5%左右重组率的降低,因此本研究认为重组体内平衡机制拟南芥减数分裂重组过程存在。5.更为有趣的是,本研究发现BC1群体中CO分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着丝粒和近着丝粒区域CO数减少,而染色体臂上CO数增加。这个结果初步证实了 DSB数量可以影响CO分布,暗示了 CO形成中的一种新的调控机制。6.玉米PRD3基因有两个拷贝(ZmPRD3a和ZmPRD3b,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到77%。其中,ZmPRD3a的缺失突变引起DSB数量的剧烈下降,而ZmPRD3b的功能缺失并没有导致减数分裂异常表明:ZmPRD3a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起到主要作用。同时,我们观察到在zmprd3a突变体中,DSB降低了 95%,但CO只降低了 50%,说明重组体内平衡机制在玉米减数分裂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7.另外,作为我博士课题研究的一个子课题,我们证明了组蛋白的不同修饰模式与芥子油苷合成途径的甲硫氨酸长链形成过程由亮氨酸合成途径进化而来相关。亮氨酸合成途径中的基因存在高度的H3K4me2和H3K4me3修饰;而甲硫氨酸长链合成途径中的基因并没有H3K4me3修饰,且H3K4me3修饰的丢失对基因转录水平没有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频率调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携带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光束因其独特的螺旋波前分布,在光通信、量子技术、光学微操控等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携带OAM光束的产生和调控,可以通过线性和非线性两种手段。通过非线性频率转换,可以进一步拓展此类光束的工作波段范围;同时,基频光携带的OAM会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转移至谐波。前期的相关研究工作中,普遍认为OAM在非线性频率转换过程中遵循守恒规律。我们的研究工作表明,非线性过程的OAM转移规律会受到相位匹配机制的调控。在本文中,我们围绕一维光学超晶格中几种非共线的倍频过程,以及角向极化超晶格中的倍频,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了OAM在倍频过程中的转移规律,具体包括:1、绪论部分,主要回顾了携带轨道角动量光束以及非线性光学的研究和发展历程;。介绍了涡旋光的基本性质、准相位匹配技术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了携带OAM的光束在非线性频率转换过程中轨道角动量的转移规律。2、第二章中首先介绍Laguerre-Gaussian(LG)光束的数学形式,阐述了携带OAM的光束的光场特性,以及线性产生和调制的方法。接着从耦合波方程出发,描述了携带OAM的光束在非线性过程中不仅需要遵循能量、动量守恒,其轨道角动量也需要保持守恒。此外,还介绍了携带OAM光束拓扑荷数的测量方法。3、第叁章介绍了携带OAM的光束在非共线倍频过程中的轨道角动量的转移规律。我们通过求解格林函数,建立了携带OAM光束在非共线倍频过程中的理论处理方法。在实验上,我们在一维周期极化光学超晶格中,基于几种重要的相位匹配机制(共线倍频、非线性布拉格衍射、非线性拉曼-奈斯衍射等),研究了相位匹配对OAM转移的调控机制。实验结果和理论预期保持一致。4、第四章,我们对非线性角衍射中轨道角动量的转移规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类比线性的角光栅,我们研究了二阶非线性系数x2在角向受到调制的非线性相位光栅中倍频光的OAM谱分布。初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倍频衍射场的OAM谱不仅和入射光的轨道角动量相关,还与x2的角向极化周期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频率调控论文参考文献

[1].刘超,刘文光,宫明光.参数调控对功能梯度板热应力和模态频率的影响[C].第十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9

[2].吴曜东.相位匹配调控的轨道角动量非线性频率转换[D].南京大学.2019

[3].娄菁,王军,马华,屈绍波.基于谐振耦合和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可调控频率选择铁电厚膜移相器[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9

[4].杜桂杰.OsFANCM基因调控水稻重组频率的分子机制研究[D].扬州大学.2018

[5].杨涛,葛嘉程,周源,黄维.基于半导体等离子体频率光学调控的太赫兹波调制系统[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9

[6].张坤.不同灌溉量和滴灌频率对加工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D].石河子大学.2018

[7].张江松,周慧,陈媛媛,张异,宋瑶.不同频率电针百会、水沟穴对大鼠血脑屏障开放效应及调控机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

[8].徐阳.基于频率选择表面的空间电磁波调控与应用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8

[9].王君,孙艳军,纪雪松,王丽,王越.光电可调控频率选择表面[J].光子学报.2018

[10].薛明.玉米和拟南芥减数分裂同源重组频率和分布的调控机制探讨[D].中国农业大学.2017

标签:;  ;  ;  

频率调控论文-刘超,刘文光,宫明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