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常化处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动态再结晶,免常化,晶粒尺寸
常化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张帅[1](2019)在《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免常化处理的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工钢作为一类特殊的钢铁功能材料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备重要的作用,也是钢铁制品中相对的高附加值的产品,其研究开发工作得到了广大钢铁科学工作者的重视。作为高牌号的无取向电工钢,其优异的电磁性能来源于组织调控。一般说来,为了得到较高的磁感强度和较低的铁损,往往需要得到较大晶粒尺寸的等轴状组织。然而,由于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往往具有较高的Si含量,导致γ相区封闭,而在热轧过程中如果不能发生完全的动态和静态再结晶的情况下,其形变组织由于缺少相变过程往往被保留到室温,从而对后续的组织性能产生影响。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对于中高牌号的无取向电工钢在热轧之后往往需要采取“常化”处理的方法,使热轧板发生完全的再结晶并使晶粒长大。尽管常化处理可以解决热轧板的组织调控问题,但是由于常化处理是一类热处理过程,需要经历加热、保温和冷却过程。这一过程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必然涉及能耗和影响生产的效率。对于现代工业生产技术,如果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和工艺优化,能够在热轧过程中通过控制轧制诱发实现动态再结晶过程,并通过冷却过程中再结晶晶粒的长大,那么就有可能实现中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的免常化处理,实现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的绿色化制造。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分析研究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在热轧过程中的再结晶行为,揭示影响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热轧再结晶行为的关键因素,为工艺的优化提供依据。基于上述目的,本文以工业生产的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的连铸坯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试样在不同形变温度下的再结晶情况,以及常化后的再结晶情况;并对锻造后的连铸坯试样在热变形过程中及常化过程再结晶行为进行研究,找出影响再结晶发生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连铸坯的晶粒尺寸是影响动态再结晶发生的主要因素,细化晶粒有助于诱发和促进动态再结晶的发生。当连铸坯的晶粒尺寸从2.64mm细化到452.95μm后,热模拟结果显示,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显着增加,在某些局部变形较大的地方,已经实现了完全的再结晶。因此目前再结晶不完全有可能是由于实验条件所限导致应变不均匀的结果。当晶粒细化后,即使在热轧过程中不能完全再结晶,也有助于常化过程中再结晶的完成,提高产品质量。(本文来源于《安徽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5)
马东旭,刘琦[2](2018)在《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常化处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生产过程中,冷轧前需对热轧板进行常化处理,以改善热轧组织和热轧形变织构,防止瓦垅装状缺陷,提高最终产品的磁性能。论述了常化处理对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组织演变、织构演变及第二相粒子析出物的影响。结论表明,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在常化过程中,最高常化温度应以不超过1 000℃为宜,并采用缓慢冷却的方式,这将有益于提高最终成品的磁性能。(本文来源于《冶金经济与管理》期刊2018年06期)
何承绪,杨富尧,严国春,孟利,马光[3](2016)在《常化处理对薄规格取向硅钢织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EBSD和XRD技术对比分析了常化和不常化2种工艺对薄规格取向硅钢组织及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工艺条件下的初次再结晶和二次再结晶织构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经过常化处理的样品初次再结晶组织中{411}<148>和{111}<112>织构组分比不常化样品的低,但Goss织构组分比不常化样品的高;常化处理的样品二次再结晶织构多为锋锐的Goss织构,磁性能优异,而不常化处理的样品二次再结晶织构多为Brass织构和偏Goss织构.此外,经过常化处理样品的初次再结晶组织中Goss取向晶粒周围分布的20°~45°大角度晶界所占比例高于不常化处理样品.2种样品初次再结晶后的平均晶粒尺寸差别并不明显,均为20μm,而且整体晶粒尺寸分布也相近.常化处理对最终磁性能有决定性影响,主要体现在提高冷轧前Goss取向"种子"的比例以及优化再结晶组织中Goss取向晶粒周围的织构环境.(本文来源于《金属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师彩娟,任慧平,金自力,高鹏越,张程[4](2016)在《镧含量对无取向硅钢板常化处理后成品组织及织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实验室制备了含镧试验钢,研究了不同镧含量的无取向硅钢常化后成品组织及织构的变化,观察了再结晶组织并统计了再结晶晶粒尺寸,利用XRD分析了试样的再结晶织构。结果表明,加入镧后正火组织晶粒尺寸增大,分布不均匀;加入稀土后无取向硅钢成品的晶粒尺寸增加,加入0.0015wt%镧所获得的成品晶粒尺寸最大,为37.19μm。加入镧的再结晶织构类型变化不大,{111}织构密度水平下降。同时,与不加镧的试样相比,含镧0.0015wt%的试样立方织构密度水平提高了33.3%。(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6年01期)
陈建华,邹鹏程,张伟,兰晓栋,陈诚[5](2013)在《圆盘剪在常化处理线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圆盘剪是常化处理线的重控设备,重负荷、高精度,同时又要求有高可靠性。本文讨论了西马克圆盘剪的设计特点及主要结构,描述了圆盘剪间隙量及重迭量调整机构原理和数学模型。基于这个模型,自动化系统可以快速精确地控制间隙量及重迭量。第二步,从剪切质量工艺要求出发,分析了圆盘剪剪切过程机理,给出针对具体钢种具体规格如何预设定剪切间隙量及重迭量,并根据剪切区形貌及后续轧后边裂情况,对间隙量及重迭量进一步优化。根据本文的思路进行调试和摸索,该圆盘剪最后实现包括取向硅钢、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等硬脆钢种的稳定剪切。(本文来源于《第九届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期刊2013-10-23)
谢晓心,张新仁,欧阳页先[6](2013)在《免常化处理的耐酸蚀无取向电工钢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普通冷轧无取向硅钢的基础上,降低Si含量,复合添加少量辅助元素,组合热轧板处理和成品退火加热技术,研制出了免常化处理的高磁感、低铁损并具有良好耐酸腐蚀性能的新系列无取向电工钢。(本文来源于《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安治国,侯环宇,付成安,汪玲玲,马娥[7](2013)在《常化退火处理对无取向硅钢组织和织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常化退火处理对无取向硅钢热轧板和成品退火板显微组织和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常化退火处理消除了热轧板中的变形组织,促使变形晶粒完成再结晶;常化退火处理使高斯织构和立方织构易通过再结晶在变形带内形核和长大,可显着降低成品退火板的{111}和{112}不利织构组分的占有率,提高{100}和{110}有利织构组分的占有率,从而有利于提高无取向硅钢成品板的磁性能。(本文来源于《理化检验(物理分册)》期刊2013年02期)
张存来,刘海涛,张元祥,曹光明,刘振宇[8](2012)在《常化处理对2.9%Si+0.7%Al无取向硅钢织构及磁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9%Si+0.7%Al无取向硅钢热轧板为初始材料,利用金相显微术、EBSD、XRD对比研究了常化处理/不常化处理对后续组织、织构演变以及磁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常化处理对各厚度层织构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常化处理改善了冷轧前组织的均匀性并弱化了热轧变形织构。与不常化处理相比,常化处理使最终成品板的晶粒尺寸增大,使各厚度层的γ纤维织构减弱、λ纤维织构增强,从而使磁性能得到明显改善。通过适当提高常化处理温度来增大晶粒尺寸,有助于成品板获得更大的晶粒尺寸,并在各厚度层形成更弱的γ纤维织构以及更强的Goss织构、λ纤维织构,使磁性能得到大幅改善。另外,发现在热轧、常化、冷轧、退火板的厚度方向上均存在明显的织构梯度。(本文来源于《材料热处理学报》期刊2012年10期)
唐爱平,周金云[9](2011)在《世界首套多功能淬火装置运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5月27日讯( 唐爱平 通讯员 周金云)今天,从华菱衡钢传来喜讯,他们自主研发的首套多功能在线水淬装置稳定投入运行,该套设备集正火快冷、常化处理和水淬调质叁项功能于一身,填补了世界性特大口径钢管在线淬火这一技术“空白”。 华菱衡钢7(本文来源于《湖南日报》期刊2011-05-28)
朱业超[10](2008)在《常化处理取向硅钢初次到二次再结晶织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1前言在取向硅钢生产中,热轧板常化可以使组织均匀并使材料软化,便于冷轧,也为初次和二次再结晶过程中大晶粒的长大提供了有利条件。即,如果不常化,初次晶粒就不能充分长大,也就不能很好的形成二次再结晶织构。因此就不能得到最优的组织和磁性能。热轧板常化过程中很多(本文来源于《武钢技术》期刊2008年02期)
常化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生产过程中,冷轧前需对热轧板进行常化处理,以改善热轧组织和热轧形变织构,防止瓦垅装状缺陷,提高最终产品的磁性能。论述了常化处理对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组织演变、织构演变及第二相粒子析出物的影响。结论表明,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在常化过程中,最高常化温度应以不超过1 000℃为宜,并采用缓慢冷却的方式,这将有益于提高最终成品的磁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常化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1].张帅.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免常化处理的基础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9
[2].马东旭,刘琦.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常化处理研究[J].冶金经济与管理.2018
[3].何承绪,杨富尧,严国春,孟利,马光.常化处理对薄规格取向硅钢织构的影响[J].金属学报.2016
[4].师彩娟,任慧平,金自力,高鹏越,张程.镧含量对无取向硅钢板常化处理后成品组织及织构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16
[5].陈建华,邹鹏程,张伟,兰晓栋,陈诚.圆盘剪在常化处理线上的应用[C].第九届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2013
[6].谢晓心,张新仁,欧阳页先.免常化处理的耐酸蚀无取向电工钢的研制[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7].安治国,侯环宇,付成安,汪玲玲,马娥.常化退火处理对无取向硅钢组织和织构的影响[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13
[8].张存来,刘海涛,张元祥,曹光明,刘振宇.常化处理对2.9%Si+0.7%Al无取向硅钢织构及磁性能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2
[9].唐爱平,周金云.世界首套多功能淬火装置运行[N].湖南日报.2011
[10].朱业超.常化处理取向硅钢初次到二次再结晶织构变化[J].武钢技术.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