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沉淀硬化不锈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PH13-8Mo钢,沉淀硬化不锈钢,氧化法,晶粒度评定
沉淀硬化不锈钢论文文献综述
何军,朱苓,鲍晶,朱凯,罗庆[1](2019)在《航空用PH13-8Mo沉淀硬化不锈钢晶粒度优化显示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航空用PH13-8Mo沉淀硬化不锈钢试样经直接淬硬法热处理后采用常规的不锈钢浸蚀剂不能有效显示晶界。分别采用氧化法与直接淬硬法对试样热处理,其中直接淬硬法热处理后,采用多种浸蚀剂进行浸蚀,然后进行晶粒度评定。结果表明:采用氧化法可得到更加真实、完整、清晰的晶粒形貌,是一种有效、方便、环保的晶粒度评定方法,可用于该钢晶粒度检验;直接淬硬法采用92mL HCl+5 mL H2SO4+3 mL HNO3浸蚀剂室温浸蚀1 min或1g KMnO4+10 mL H2SO4+100mL H2O浸蚀剂热浸蚀2min,晶界显示清晰。(本文来源于《理化检验(物理分册)》期刊2019年08期)
李友谊,王成伟,尹忠阳,刘贺春[2](2019)在《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与奥氏体不锈钢焊接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铁基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05Cr17Ni4Cu4Nb与奥氏体不锈钢022Cr19Ni10材料的焊接,是属于典型的不同金相组织间异种焊接。通过选用E308L-16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材料,采用焊条电弧焊(SMAW)"小电流、短电弧、快速、多层多道焊"的软规范工艺参数进行焊接,焊后不采用热处理方式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经无损检测,力学性能试验及金相组织观测验证,焊接质量均满足法国核电RCC-M 2007版标准规范的要求。(本文来源于《焊接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王博,张忠和,王飞宇,王帅,闫帅[3](2019)在《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真空热处理畸变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的C形畸变试样,进行真空热处理及气体保护炉热处理变形量的试验研究,并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分析不同变形的畸变试样的显微组织,得出本试验条件下的结论: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真空调整、时效的畸变量小于气体保护炉调整、时效的畸变量;真空热处理炉上部的畸变量略大,但抗畸变性能很好;固溶化工序的畸变大于调整工序的畸变;不同结构尺寸的畸变试样变形差异很大,对提高测试精度很有帮助。本试验的结论对控制真空热处理的畸变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真空》期刊2019年04期)
王飞宇,张忠和,张艳梅,范海宇,李冬野[4](2018)在《化学成分对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叁个炉次的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进行化学成分对力学性能影响的热处理工艺试验,热处理后进行力学性能检测及金相显微组织分析。结果表明:含碳量和镍当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大,随着含碳量的减小,强度、硬度提高;随着镍当量降低,强度、硬度提高;金相显微组织分析的结果同力学性能数值的变化一致。结论对优化控制化学成分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热处理技术与装备》期刊2018年06期)
范献兵[5](2018)在《热处理工艺对17-4PH沉淀硬化不锈钢组织性能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通过对17-4PH钢材进行的一系列的试验,以探究不同热处理工艺与材料的组织变化和使用性能的关系来促进材料的合理使用。通过试验,发现在1050℃X1h进行固溶处理,再经过520℃X6h时效的时候,17-4PH钢材的硬度、耐磨性能等可以达到比较好的综合效果。(本文来源于《冶金与材料》期刊2018年06期)
刘春燕,李敬民[6](2018)在《17-4PH沉淀硬化不锈钢力学性能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生产中某17-4PH钢产品力学性能不稳定,研究了原材料、锻造工艺及热处理工艺对产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力学性能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产品技术要求中强度与硬度匹配区域窄,对应强度指标要求的硬度指标偏低,原材料化学成分的波动引起力学性能的变化。通过提出产品锻造选用同批次坯料,以及增加固溶保温时间、改真空炉时效为井式炉时效,实现时效温度的精密控制,优化时效温度控制点589℃,提高了产品性能合格率。同时,优化匹配出17-4PH钢强度与硬度的性能指标为抗拉强度σb≥1000 MPa,硬度32~37 HRC,为新产品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8年20期)
陈炜,梁盈[7](2018)在《时效工艺对17-4PH沉淀硬化不锈钢奥氏体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过多的奥氏体会恶化沉淀硬化不锈钢的性能,所以必须加以控制。对17-4PH沉淀硬化不锈钢进行了1 040℃加热、空冷的固溶处理和在620℃、630℃两次时效处理。随后,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固溶处理与第一次时效处理和两次时效处理之间的时间间隔及第一次时效后的冷却速度对钢中的奥氏体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次时效处理后油冷和两次时效的间隔时间为8 h的热处理工艺可有效控制17-4PH不锈钢中的奥氏体量,从而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本文来源于《热处理》期刊2018年05期)
张佩佩,李天富,白冰,佟振峰,王子军[8](2018)在《核电站用17-4沉淀硬化不锈钢阀杆热老化微结构小角中子散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7-4沉淀硬化马氏体不锈钢阀杆广泛应用于压水堆核电站中,该阀杆在高温(300~350℃)下长期服役时面临热老化脆化问题,影响核电站安全。本文针对核电站实际服役的阀杆样品,开展了小角中子散射实验,结合冲击试验、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金相显微镜分析等,将严重老化与轻微老化的阀杆样品进行对比,研究了试样在长期热时效过程中内部nm结构的变化。冲击试验、断口的扫描电镜和金相组织图像显示,严重老化的阀杆发生了明显的脆化现象。利用多分散小球模型和Porod定律对小角中子散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球形nm析出物直径约为1nm,随着热老化程度的加剧,nm析出物尺寸变大,体积分数增多约19%。小角中子散射结果与材料的宏观力学性能变化有明显的关联性。(本文来源于《原子能科学技术》期刊2018年12期)
陈炜,梁盈[9](2018)在《XM-25型沉淀硬化不锈钢强度低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强度低的XM-25型沉淀硬化不锈钢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检验、金相显微组织分析和深冷处理验证等,结果表明,块状白色组织的形成是造成XM-25型不锈钢强度低的主要原因;提出对样品进行固溶处理(1 025~1 055℃保温后水冷)后,再进行时效处理(480℃保温后空冷)的热处理工艺方案,利用该工艺获取的不锈钢组织发生明显转变,主要以板条状马氏体为主,块状白色组织得以消除。(本文来源于《宁夏工程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吴亮,胡毅森,纪翔,王罡[10](2018)在《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FV520B动态力学性能及本构模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FV520B的动态力学行为,采用Instron液压试验机和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装置,在不同温度(分别为20℃、100℃、300℃、500℃、700℃)和不同应变率(分别为0.001 s~(-1)、1 000 s~(-1)、3 000 s~(-1)、6 000 s~(-1))条件下对圆柱形试样进行了准静态和动态加载试验。基于Jonson-Cook和Power-Law两种本构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拟合。试验结果表明,材料的屈服强度与流动应力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在温度一定时,随着应变和应变率的增大,材料的流动应力增高,具有典型的温度软化、应变强化和应变率强化特性。研究表明,相比经典JonsonCook模型,Power-Law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的更好,更适用于FV520B材料。(本文来源于《机械强度》期刊2018年03期)
沉淀硬化不锈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于铁基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05Cr17Ni4Cu4Nb与奥氏体不锈钢022Cr19Ni10材料的焊接,是属于典型的不同金相组织间异种焊接。通过选用E308L-16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材料,采用焊条电弧焊(SMAW)"小电流、短电弧、快速、多层多道焊"的软规范工艺参数进行焊接,焊后不采用热处理方式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经无损检测,力学性能试验及金相组织观测验证,焊接质量均满足法国核电RCC-M 2007版标准规范的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沉淀硬化不锈钢论文参考文献
[1].何军,朱苓,鲍晶,朱凯,罗庆.航空用PH13-8Mo沉淀硬化不锈钢晶粒度优化显示法[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19
[2].李友谊,王成伟,尹忠阳,刘贺春.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与奥氏体不锈钢焊接工艺研究[J].焊接技术.2019
[3].王博,张忠和,王飞宇,王帅,闫帅.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真空热处理畸变的研究[J].真空.2019
[4].王飞宇,张忠和,张艳梅,范海宇,李冬野.化学成分对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性能的影响[J].热处理技术与装备.2018
[5].范献兵.热处理工艺对17-4PH沉淀硬化不锈钢组织性能影响研究[J].冶金与材料.2018
[6].刘春燕,李敬民.17-4PH沉淀硬化不锈钢力学性能稳定性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8
[7].陈炜,梁盈.时效工艺对17-4PH沉淀硬化不锈钢奥氏体的影响[J].热处理.2018
[8].张佩佩,李天富,白冰,佟振峰,王子军.核电站用17-4沉淀硬化不锈钢阀杆热老化微结构小角中子散射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8
[9].陈炜,梁盈.XM-25型沉淀硬化不锈钢强度低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J].宁夏工程技术.2018
[10].吴亮,胡毅森,纪翔,王罡.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FV520B动态力学性能及本构模型的研究[J].机械强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