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民族志论文-刘子云

教育民族志论文-刘子云

导读:本文包含了教育民族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文化适应,族群认同,教育流动,少数民族大学生

教育民族志论文文献综述

刘子云[1](2019)在《从西域到岭南:教育流动视阈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族群认同与文化适应——一项教育民族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流动是少数民族大学生青年的一种普遍现象,具有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空间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特征。在教育流动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地理环境、语言交流、知识学习、族群互动和文化环境等方面面临文化适应和族群认同的双重困境。从其文化适应的表征来看,他们主要采取了生存、工具和认同等叁种价值取向的文化适应模式,并重塑了原生性和建构性认同、个体和集体认同、开放性和封闭性认同等多元的族群认同型态。少数民族大学生青年为更好地适应跨文化学习生活,主要采取了两种策略:交往理性和选择性认同。(本文来源于《高教论坛》期刊2019年08期)

周兰芳[2](2018)在《国外教育民族志研究的新动态——以英国《民族志与教育》(2006—2015)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下教育民族志作为教育人类学学科的重要研究方法正顺时应势地发生变化。基于英国《民族志与教育》期刊所载相关文献的分析,研究拟从研究者田野点的进入及与研究对象关系的建立、田野工作中研究策略及技术手段的使用和研究结果的呈现及应用叁方面着手阐述,窥见该研究方法的最新动态。(本文来源于《安顺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韦志均,莫瑕[3](2016)在《家庭、族群与国家:一所高级中学的教育民族志》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教育是为现代社会提供具有现代素质的公民,从族群的需求来看民族教育是为民族地区培养本土化与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合格劳动者,从家庭来看,教育是父母对子女的期待。因此,民族地区的教育一要承担民族地区国民教育的功能,二要承担传承与弘扬族群文化的功能,叁要为家庭培养人身心健康,具备幸福生活能力的人。但目前的教育模式更多时候是按照自身逻辑体系来运行,更多地强调国家的意志,而社会、族群和家庭的需求得不到重视,本研究尝试对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一所高级中学Q校进行田野研究,分析国家对教育的设计与社会各界、族群、家庭需求之间的矛盾。(本文来源于《民族论坛》期刊2016年10期)

张盼盼[4](2016)在《乡土文化的价值守望》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无不生活在某种文化形态中:人,无不创造着某种文化形态。乡土文化是长在乡土里的,长在村落里的,长在生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生命中的。乡土文化有它自身的特质内涵,呈现为独特的文化韵味,它有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有着独特的自然生态,有着别具特色的节日习俗,有着本土智慧的民间传说,有着朴素善良的人情,有着历史悠久的地方古迹等等,形成了一种泥土般自然厚重,淳朴温情的文化姿态。这种文化特质不仅是乡里人的文化财富,更是整个人类的精神财富,这受人类自然情结和存在方式的影响。钱穆先生就此认为乡村的特质是自然、安定、孤独,城市的特质是文化、大群、活动,二者呈现为根与枝,源与流的关系。可以说,乡土文化是文化的根基,是人精神生存的原点,展现的是中国人基本的生命样式和内在结构,具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意义。但是,随着我国在以工业化、城市化为标志的现代化进程中,城市成为了现代化的主力军,乡村表现为跟随城市的状态,造成了城乡发展巨大的分离与差异,乡村似乎变成了贫穷与落后,野蛮与传统的代名词,表现为一种污名化的趋向,乡村更多成为地域和经济的概念,文化意义上的乡村变得支离破碎,乡土文化呈现边缘化走向。而乡土文化与乡村孩子的生命成长密不可分,是乡村孩子精神成长的文化土壤,无论是乡村人际生态还是乡村自然生态都对乡村孩子健康成长有影响。但是乡土文化的失序,可能造成孩子精神上的无根感与漂泊感,难以获得人格上的安定自足。而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引领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同时,教育也是文化的“生命机制”,是文化能够延续发展的途径,教育对于乡村孩子和乡土文化的发展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本研究以乡土文化的存在价值为出发点,以乡村孩子的生命成长为落脚点,采用教育民族志的研究方法,选取了以河南省信阳市刘村小学作为田野调查的基本点,延伸到对刘村村落、尤村小学、刘村所在县级区域的本土文化做了为期两个半月的总体现场研究,通过对刘村小学师生的日常学校生活,刘村孩子和刘村村民的家庭生活、村落生活进行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图片摄影采集、教育教学体验,获得了真实详细的一手田野资料。基于这些田野资料和积累的各类文献资料,对论文主题进行细化编排,重点探究的是目前刘村乡土文化的真实面貌以及乡土文化在乡村孩子教育空间上的基本现状,并呼吁作为孩子的成人教育者应当将乡土文化作为其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以此作为论文写作思路。乡村孩子的教育空间从广义上来看可以表现为村落、家庭、学校叁个部分,其中村落与家庭是教育上的非正式教育空间,学校是教育上的正式教育空间,基于教育空间和乡土文化价值现状这两条线索进行内容构建。第一章写的是乡土文化在村落、家庭、学校教育环境上的一种价值呈现,展现了乡土文化的渗透性与缄默性。第二章写的是乡村孩子乡土生活的价值体验与陈述,认识到乡村孩子是生活在乡土中的,无法与乡土完全割裂开来单纯进入到学校教育中去,应当正视其生存的原生社会文化土壤。第叁章和第四章主要是深描学校和村落、家庭这两种不同性质,叁个教育空间上的教育现状,可以明显看到乡土文化教育缺乏一种相对独立发展而又融合的教育条件,暂时无法获得一种有意识的乡土文化教育氛围。第五章主要是根据乡土文化在教育上的失落现状,呼吁应该关注乡村孩子的本土文化生存土壤,应该守护乡土文化自身的存在发展,应该注重培养乡村孩子开放包容,理解自身成长的文化心态。最后一章是对本研究的总结和反思,指出乡土文化在乡村孩子教育空间上受到忽视和隔离的困境以及之于乡村孩子生命成长的价值意义:乡土文化具有持续性、渗透性、缄默性特点;乡土文化是乡村孩子精神教育的文化原点。(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张东辉,黄晶晶[5](2015)在《“我们”与“他们”:内地西藏散插生的社会网络构建——一项教育民族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对北京市一所内地西藏班学校的两名西藏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深入访谈和观察,力图走进西藏散插生的生活世界,了解他们与远在家乡的亲人、藏族同学和同乡、内地校里的汉族同学、汉族教师之间的交往互动及文化体验,探索西藏生在内地学校的社会网络构建,并以民族志的方式将他们的日常行为及其背后的实践逻辑呈现出来。(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袁同凯,田振江[6](2014)在《做教育民族志:经历、困惑与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民族志是运用民族志的调查技术与方法研究文化传播,尤其是学校教育及其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或者一种文本叙述形式。在取得田野调查收获的同时,也会产生语言、参与程度与角色转换、性别和年龄、田野调查技术、田野伦理道德与责任等方面的困惑。这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当今民族志研究面临的挑战。有必要尝试一些新的收集和分析民族志资料的方法或途径,创新教育民族志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拓展教育民族志研究范围,从而达到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民族教育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民族教育研究》期刊2014年05期)

袁同凯,温馨[7](2014)在《现代西方学校教育民族志研究及其新近发展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可靠而有效的研究方法之一,民族志方法在教育人类学界被广泛采纳,同时,一些关于学校教育民族志研究取向和研究方法上的新成果正在接受学者们的热烈讨论和检验。本文在简要梳理现代西方学校教育民族志新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其新特点及新近发展趋势进行了学术反思与探讨。(本文来源于《民族研究》期刊2014年05期)

解德渤[8](2014)在《徜徉于教学的自由世界》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学与研究是高校最为基本的两项工作任务,二者关系的协调与否决定着大学能否更好地发挥其职能,关乎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甚至关系着大学存在的合法性以及大学教师的身份认同。在理论上,人们仍然对洪堡时期的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教育原则恋恋不舍,然而在现实中教学与研究相分离的趋势却越来越明显。那么,教学与研究的结合是否仅仅是人们心目中的一种难以释怀的情结呢?教学与研究相分离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内在因素及其外部条件又有哪些?教学与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恰当处理?为了解答上述问题,本文采用教育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对一名大学教授的教学与研究状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田野刻画:从建构式的正规课堂到开放式的学术沙龙再到虚拟化的博客课堂,这自然地勾勒出一幅错落有致的“立体课堂”景象。这一景象是由教学与研究作为主色调共同搭配出来的,其表达的核心要旨在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这样一来,教师与学生共同徜徉于教学的自由世界,真正将教学、研究与学习有机融合起来。这就从教育实践层面上对教学与研究无法调和的论调作出了有力的反击。教学实践与学术研究都在学术自由的前提下对合作、平等、民主、批判、创新等品质或精神给予了根本性的关注,这是二者的共同基因或者说是二者有机结合的内在可能性。然而,从教育信念的角度来说,教学与研究的内在结合并非天然的,而是需要教师具备足够的教育信念,即认定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学生心灵的解放与重塑,进而实现自我解放、迈向学术幸福。尽管教学与研究由于知识专业化程度、目标指向差异、对教师的任务要求不同、资源分配不均衡等因素导致二者关系的疏离,但也许制度性因素对教师群体以及个体行为决策的影响才是更为广泛的、深刻的。从制度分析的视角来看,教师教学与研究相分离的普遍行为主要是由于“合法化”以及“自我合法化”的趋同机制造成的。为了进一步澄清教学与研究之间的关系,本文借用韦伯的“理性类型”从技术认知旨趣、制度认知旨趣、理解认知旨趣以及解放认知旨趣将二者之间的关系划分为四种模式。这种划分从侧面说明了教学与研究关系的分离抑或融合并不是天然自致的,而是与教师个体与教师组织有着莫大的关系。因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我们提倡教学与研究的有条件结合,并允许教学与研究的适度分离,但二者完全的分离或许并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4-04-01)

唐凤英[9](2012)在《高校民语班英语课堂的跨文化传播图景——一个汉族老师在两个民语班英语课堂的教育民族志》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民族志"研究方法的跨学科应用,教育民族志研究分为教育人类学家的民族志和作为方法的教育民族志两个层次。本研究基于笔者2011—2012学年在新疆农业大学两个民语班的英语教学实践,主要运用教育民族志研究的第二个层次,即将教育民族志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置身田野,通过课堂内外与民族学生的交流、相处,尝试用深描勾勒出汉族老师授课的高校民语班英语课堂跨文化传播的大致图景。并进一步就这种课堂式的跨文化传播"如何可能"进行剖析和讨论。(本文来源于《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期刊2012-11-24)

王希辉[10](2012)在《教育公平与武陵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育发展研究——基于湖北恩施市茅坝小学的教育民族志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恩施市茅坝小学的学校、教师、学生、课程设置等进行"深描",揭示了武陵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在硬件设施、教学设备、师资配备、课程与教学等方面面临着生存与发展困境,提出了推动武陵地区农村学校教育发展的应对措施:营造良好的学校教育发展社会氛围、优化教育教学内容,加大地方文化资源的校本开发与课程设置,推动农村学校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打造民族特色学校,推动学校教育的公平发展。(本文来源于《民族教育研究》期刊2012年03期)

教育民族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下教育民族志作为教育人类学学科的重要研究方法正顺时应势地发生变化。基于英国《民族志与教育》期刊所载相关文献的分析,研究拟从研究者田野点的进入及与研究对象关系的建立、田野工作中研究策略及技术手段的使用和研究结果的呈现及应用叁方面着手阐述,窥见该研究方法的最新动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教育民族志论文参考文献

[1].刘子云.从西域到岭南:教育流动视阈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族群认同与文化适应——一项教育民族志研究[J].高教论坛.2019

[2].周兰芳.国外教育民族志研究的新动态——以英国《民族志与教育》(2006—2015)为中心[J].安顺学院学报.2018

[3].韦志均,莫瑕.家庭、族群与国家:一所高级中学的教育民族志[J].民族论坛.2016

[4].张盼盼.乡土文化的价值守望[D].广西师范大学.2016

[5].张东辉,黄晶晶.“我们”与“他们”:内地西藏散插生的社会网络构建——一项教育民族志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

[6].袁同凯,田振江.做教育民族志:经历、困惑与反思[J].民族教育研究.2014

[7].袁同凯,温馨.现代西方学校教育民族志研究及其新近发展趋势[J].民族研究.2014

[8].解德渤.徜徉于教学的自由世界[D].厦门大学.2014

[9].唐凤英.高校民语班英语课堂的跨文化传播图景——一个汉族老师在两个民语班英语课堂的教育民族志[C].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2

[10].王希辉.教育公平与武陵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育发展研究——基于湖北恩施市茅坝小学的教育民族志调查[J].民族教育研究.2012

标签:;  ;  ;  ;  

教育民族志论文-刘子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