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外引流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脑室外引流术,脑室出血,认知功能障碍
外引流术论文文献综述
徐礼林[1](2019)在《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脑室出血后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及保守治疗两种方式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9年1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9例脑室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保守治疗组(28例)和脑室外引流术治疗组(31例)。入院及出院时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分,≥27分患者认知功能正常,<27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46%(13/28)、32%(10/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出院时两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35%(10/28)、12%(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脑室出血后行脑室外引流术可降低患者脑室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现代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刘备,石爽,张彪,杨刚,张正保[2](2019)在《术中超声引导神经内镜手术与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内血肿伴铸型的对比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分析术中超声引导神经内镜手术和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血肿伴铸型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5月至2018年11月间脑室血肿伴铸型的患者60例,根据脑室血肿伴铸型的类型分为叁型,采取分层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n=30)采取传统的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实验组(n=30)则采取术中超声引导神经内镜下脑室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术后24 h血肿清除率、术后24小时GCS评分、术后6月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引流管带管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同时降低死亡率(P<0.05);实验组术区再出血、分流依赖性脑积水、颅内感染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术中超声引导下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室血肿伴铸型是安全、有效的,该治疗方案优于脑室外引流术。(本文来源于《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刘春艳[3](2019)在《引流管临床护理在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内出血中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内出血术后引流管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40例行侧脑室外引流术的脑室内出血患者,根据术后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引流管临床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250, P=0.0177<0.05);实验组护理后SAS评分(27.04±0.54)分、SDS评分(27.68±1.1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1.26±0.76)、(38.79±1.3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0.2427、28.4284, P<0.05)。结论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内出血术后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引流管临床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不断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明显。(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19年20期)
李涛,申哲,赵亚超,方军超,肖铮铮[4](2019)在《脑室外引流术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治疗中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术(EVD)在重型颅脑损伤(TBI)合并脑疝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收治的23例重型TBI合并脑疝的临床资料。均先行EVD,随后行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18例行单侧去骨瓣减压术,5例行双侧去骨瓣减压术,4例行颅内压监测。去骨瓣减压术均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结果住院期间2例(8.7%)减压效果不佳,其中1例为脑肿胀,1例为术后再出血;其余21例减压效果满意。术后3个月,GOS评分5分8例,4分5例,3分3例,2分3例,1分4例。结论对于重型TBI合并脑疝,EVD的选择需要严格把握适应证;对于有脑肿胀的病人,建议常规应用EVD。(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王剑伟[5](2019)在《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与延迟行钻孔外引流术治疗脑外伤硬膜外血肿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与延迟行钻孔外引流术治疗脑外伤下硬膜外血肿的效果。方法资料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之间收治的130例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依照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研究组,每组65例,分别采用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治疗与延迟行钻孔外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术期个指标对比显着小于研究组(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电位P300潜伏期与对照组相比低于对照组(P <0.05);电位P300波幅观察组高于研究组(P <0.05);观察组眼动测定水平中NEF与RSS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85%显着高于研究组80%(P <0.05);研究组共出现11例并发症(16.92%)观察组出现3例并发症(4.62%)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差异明显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肿微创引流术治疗脑外伤硬膜外血肿的治疗效果显着,与延迟行钻孔外引流术对比可显着减轻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29期)
余俊杰,黄明镜,陈祖荣[6](2019)在《微创穿刺脑室外引流术联合早期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析微创穿刺脑室外引流术与早期腰大池引流术共同治疗脑室出血的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脑室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6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方式是脑室外引流术,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方式是微创穿刺脑室外引流术联合早期腰大池引流术。把两组患者术后10 d血肿清除率、患者自理能力、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指标。结果实验组血肿清除率是(76.47±5.32)%,与参照组的(45.48±6.4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后的ADL量表得分明显更高,NIHSS量表分数明显较低(P<0.05);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参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脑室外引流术与早期腰大池引流术联合治疗脑室出血的血肿清除率较高,显着改善患者术后的自理能力和神经功能,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9年29期)
蔡恒森[7](2019)在《破裂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前行腰大池穿刺持续外引流术的临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破裂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前行腰大池穿刺持续外引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84例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样本,随机分组,A组于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前(麻醉后)行腰大池穿刺,术后立即开放引流管引流,B组于术后24h穿刺引流。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颅压(11.25±1.20)h恢复、疼痛(10.00±1.50)h缓解、动脉平均流速(130.10±9.10)cm/s、有效率97.62%、并发症发生率4.76%、GOS(3.50±0.42)分、再出血率2.38%、住院(5.84±0.17)d。对照组颅压(16.85±1.49)h恢复、疼痛(16.29±1.77)h缓解、动脉平均流速(171.95±9.28)cm/s、有效率80.95%、并发症发生率16.67%、GOS(6.04±0.80)分、再出血率9.52%、住院(8.90±0.23)d。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显着(P<0.05)。结论破裂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立即开放引流,蛛网膜下腔出血清除更快,患者预后更佳,优势显着。(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66期)
郭铁[8](2019)在《脑室外引流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脑室外引流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接诊的68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均34例,其中研究组给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而对照组则给予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平均留置引流管时间,以及预后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平均留置引流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研究组预后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脑室外引流术有助于减短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留置引流管时间,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其预后发展水平,效果显着,值得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22期)
周贤文,王莹,贾强,徐劲松,王志强[9](2019)在《神经内镜在丘脑出血破入脑室侧脑室外引流术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在丘脑出血破入脑室侧脑室外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8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36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8例。对照组采取单纯侧脑室外引流术,观察组在神经内镜下进行侧脑室外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的预后良好率为8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神经内镜对丘脑出血破入脑室行侧脑室外引流手术,有助于提升患者术后恢复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而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可进行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21期)
张恒,高文昌,周小熳,沈嘉威,殷杰[10](2019)在《脑室外引流术在颅内破裂动脉瘤急诊夹闭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术(EVD)在颅内破裂动脉瘤急诊开颅夹闭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7年6月急诊开颅夹闭术治疗的62例颅内破裂动脉瘤(Hunt-Hess分级Ⅲ~Ⅴ级)的临床资料。术前行EVD治疗35例(EVD组),未行EVD治疗27例(非EVD组)。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结果 EVD组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率(31.4%,11/35)显着低于非EVD组(59.3%,16/27;P<0.05)。EVD组预后良好率(71.4%,25/35)明显高于非EVD组(44.4%,12/27;P<0.05)。结论对于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前进行EVD,可以有效降低颅内压力,缓解因脑水肿引起的颅内压增高,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病人预后。(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外引流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对比分析术中超声引导神经内镜手术和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血肿伴铸型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5月至2018年11月间脑室血肿伴铸型的患者60例,根据脑室血肿伴铸型的类型分为叁型,采取分层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n=30)采取传统的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实验组(n=30)则采取术中超声引导神经内镜下脑室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术后24 h血肿清除率、术后24小时GCS评分、术后6月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引流管带管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同时降低死亡率(P<0.05);实验组术区再出血、分流依赖性脑积水、颅内感染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术中超声引导下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室血肿伴铸型是安全、有效的,该治疗方案优于脑室外引流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外引流术论文参考文献
[1].徐礼林.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对认知功能的影响[J].现代医学.2019
[2].刘备,石爽,张彪,杨刚,张正保.术中超声引导神经内镜手术与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内血肿伴铸型的对比分析研究[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9
[3].刘春艳.引流管临床护理在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内出血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
[4].李涛,申哲,赵亚超,方军超,肖铮铮.脑室外引流术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治疗中的意义[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9
[5].王剑伟.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与延迟行钻孔外引流术治疗脑外伤硬膜外血肿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9
[6].余俊杰,黄明镜,陈祖荣.微创穿刺脑室外引流术联合早期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19
[7].蔡恒森.破裂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前行腰大池穿刺持续外引流术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8].郭铁.脑室外引流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
[9].周贤文,王莹,贾强,徐劲松,王志强.神经内镜在丘脑出血破入脑室侧脑室外引流术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9
[10].张恒,高文昌,周小熳,沈嘉威,殷杰.脑室外引流术在颅内破裂动脉瘤急诊夹闭术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9
标签: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脑室外引流术; 脑室出血; 认知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