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族裔文化认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身份构建,美国军队,少数族裔,文化认同
族裔文化认同论文文献综述
杜雪[1](2018)在《文化认同和身份构建——约翰·冈田小说《不—不仔》中的少数族裔之间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日裔作家约翰·冈田的《不—不仔》是一部讲述二战之后,在美国的日本人和日裔美国人生活状况的小说。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政府对在美国的日本人或者是日本后裔问了两个问题:一,你愿意服从政府命令,无论何时何地都自愿加入美国军队吗?二,你愿意发誓永远无条件效忠美国,并保护她不受任何国内外势力袭击,并且发誓不会对日本天皇或者任何其他国外组织、政府效忠吗?针对这两个问题,在美国的日本人或者是日本后裔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本文来源于《牡丹》期刊2018年20期)
黄笑笑[2](2018)在《探析少数族裔对于自身文化认同的矛盾心理》一文中研究指出Bharati Mukherjee是一位印裔美国作家。A Father作为她的代表作,体现了少数族裔对于自身文化认同的矛盾心理。这篇文章对A Father中的人物特征进行了精细地分析,并根据文本,解剖了少数族裔的矛盾心理。(本文来源于《科学咨询(科技·管理)》期刊2018年07期)
郭莉[3](2016)在《英国知识创新体制与少数族裔文化身份认同》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知识创新体制发展的民间性、学术优先权观念、近代版权概念的变革增强了英国少数族裔文学创作的认知能力,激发起文学创作与身份认同的诉求。英国少数族裔文学的知识模式可以归结为原型信念、模型信念、德性信念等叁种基本类型的信念。不同类型的信念为少数族裔文学知识创新提供了不同保障。基于知识论视域,英国少数族裔文学话语特征是知识更新语境下主体性生产的结果,其为我国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知识创新提供可资借鉴的路向。(本文来源于《贵州民族研究》期刊2016年08期)
丁立福[4](2014)在《《黄色行李》主题解密:族裔融合与文化认同并行》一文中研究指出玛尔塔·罗哈斯是古巴文坛上由新闻报道走向文学创作的知名作家,对古巴民族的形成过程以及殖民时期的古巴社会充满了创作激情。其小说《黄色行李》以族裔融合和文化认同为主题,聚焦于古巴殖民时期"契约华工"的贩卖,编织出一个个西裔白人与非裔黑人及华裔华人之间既排斥又融合、既抗争又认同的故事,从而在追溯古巴民族及其文化之根的过程中建构古巴民族的身份。(本文来源于《当代外国文学》期刊2014年04期)
赵慧芳[5](2013)在《维护文化差异的写作策略——论族裔身份认同在沈从文创作中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沈从文的族裔身份认同与其文学活动是相互影响的,他的创作呈现出族裔身份与文化选择上的流变,显示了沈从文对文化差异的日益重视。如果说,作为作家的沈从文主要是以文学活动显示出族裔身份流变轨迹的话,那么,这种身份认同还拥有更为深刻的意义——它(本文来源于《文学评论丛刊》期刊2013年02期)
黄园园[6](2014)在《美国华裔诗人的族裔文化认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华美诗人通过各种方式在中美文化相互冲击的环境中,利用文字表达形式来维护和继承族裔文化,从而表达自己对族裔文化的认同。在此主要探讨美国华裔诗人族裔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以及华美诗人对族裔文化认同在诗歌中的表现特征。华美诗人通过大量诗歌作品表达对族裔文化的认同,这样既保存了族裔文化的活力,抒发对中美文化的态度,同时也丰富了中美文学,提升两种文化的价值。(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1期)
胡惜春[7](2013)在《文化殖民与族裔身份认同——《最蓝的眼睛》后殖民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蓝的眼睛》关注在后殖民语境下种族压迫与反抗的主题。采用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框架,讨论了小说人物表现出的文化殖民行径和黑人族裔对白人文化强权的心理主动认同倾向,同时分析了小说要表达的反殖民文化主张。(本文来源于《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丁夏林[8](2012)在《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族裔经验与文化认同》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从亚裔/华裔美国文学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以来,中国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虽然这些研究通常在“文化属性”这一大框架下进行,但公民身份在其中所占的比重却很少。本文拟借用索罗斯(Werner Sollors)曾经提出的“血统世系”(descent)与“文化认同”(consent)这两个概念,对所选定的十二部华裔美国英文小说(包括传记)中的族裔经验与文化认同进行系统考察,旨在揭示其对作品人物的美国化过程的促进拟或抑制作用。本文采用了一些理论概念,如霍尔的“存在”(being)和“超越”(becoming)、米德的“代沟”、弗洛伊德的“哀悼”和“犹郁”、克里斯蒂娃的“卑下”等,对包括小说及自传在内的十二个本文展开研究,探讨文学人物乃至作家本人的“美国化”运行轨迹。具体而言,美国华裔英语文学的出现,在字面及隐喻层面如何影响作为关于国家文化叙事的美国民主的形态?“美国化”是华裔移民,包括出生并成长于美国的华裔/华人的文化同化的终极价值取向吗?如果是,那么它可能蕴涵哪些缺撼,其产生的根源何在?虽然较之美国及台湾地区,中国大陆学者起步稍晚,但近年来进步显着,其中一些在华美文学的母/主题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本文拟深化该项研究,将关注点从具有元批评性质的“文化想象”转入具有更多实质内容的“文化认同”。本文认为,血统世系与文化认同之间的矛盾纠结可以解释小说人物乃至作者的某些行为举止,而描述其美国化进程可从以下叁个主题考量:1)“代沟”;2)“还我美国”之策略;3)“美国化”及其缺撼。第一章题为“代沟的文化政治”,审视四部作品,意在发现父子及母女之间的代沟如何影响子女及父母的文化身份重构。具体而言,将1961年雷庭超的《吃碗茶》和1943年刘裔昌的《父亲与裔昌》并置,发现其中的父子冲突的表现形式同中有异。同理,将汤亭亭的《女勇士》和谭恩美的《喜福会》并置,可以发现女性主义情愫如何与血统世系和文化认同这一二元对立关系产生交互影响。对这四个文本进行的“文化一政治”分析,可以揭示血统世系与文化认同之间的矛盾及耦合方式及其对作品人物乃至作家的美国化过程的影响。第二章论述汤亭亭提出的“还我美国”这一概念,认为其既指各种美国华裔人士“讨还美国”的政治行动,又喻指写作本身是“还我美国”的斗争策略。在此关照下,汤亭亭和赵健秀都成了“还我美国”的开路先锋,与《中国佬》及《唐老鸭》的主人公目标一致。而华裔作家徐忠雄和黄玉雪也成了“战友”,因为其独特的叙事技巧及文化、政治诉求在其作品中昭然若揭,同时将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风格紧密结合。如果说“还我美国”为美国化铺路搭桥或者两者是近义词,那么后者由于华裔的认识局限包含其内在的种种缺憾。为了进行一次格尔茨(Clifford Geertz)所说的“厚描”,第叁章的考察对象是任壁莲的《典型的美国佬》、伍惠明的《骨》、李健孙的《支那崽》和刘柏川的《偶生为亚裔美国人》中的美国化现象。本文认为,其中关于“美国不是美国”,“纸比血更珍贵”等反常识性话语揭示了美国化对于小说主人公人生经历的深刻涵义以及华裔美国人被消音的原因。同理,丁凯发现其美国化过程以暴力面貌呈现,而刘柏川由于将美国化等同于“白人性”而蜕变成种族“伪装”者,从而将非欧裔移民排除在“美国人”之外。通过审视“代沟”、“‘还我美国”及“美国化”这叁个并行且交叉的主题在族裔经验和文化认同这对矛盾中的表现,本文得出叁个结论。首先,华裔美国家庭中的代沟在儿子们身上已失去作用,而在女儿们那里通过初始女性主义思想及叙事策略创新反作用于其父/母辈。其次,在美国,个人文化身份的重塑过程中“文化认同”可以战胜“血统世系,”但后者可能对前者产生反拨。再次,华裔身上的美国化存在种种缺撼,因此有必要呼唤一种理想的美国化。总之,中国移民,包括其出生并成长于美国的子女及华裔作家本人,通过摒弃与生俱来的陋习但巧妙运用祖先文化中的有利因子,可以在美国政治、文化语境中成为地道的美国人。(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2-03-01)
华莹[9](2011)在《《高级英语》中族裔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族裔散居和族裔杂交是世界性的现象,而文化身份问题是其中的核心之一。通过对《高级英语》中《外婆的日用家当》与《潜鸟》的解读和其中人物形象分析,诠释了多元文化交融中的身份困惑、身份界定与文化认同的形成,从而为跨文化交流中建构积极主动的自我提供精神支持。(本文来源于《时代文学(上半月)》期刊2011年08期)
王淑芳,郑亚南[10](2009)在《论美国少数族裔的文化认同及其出路——《说母语的人》中的族群认同与多元文化主义思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韩国裔美籍作家李昌瑞被誉为亚裔美国文学新星,美国文学评论界对其代表作《说母语的人》有很高的评价。族群认同和多元文化思想是李昌瑞的成名作《说母语的人》里的两大重要思想。本文以巴特的族群认同与族群理论等为理论视角,解读主人公派克从主流文化追随者、亚裔族群认同者到多元文化支持者的角色转换。角色转换分析映射出小说丰富的政治和文化张力,彰显了多元文化思想是亚裔美国人摆脱认同危机、走出边缘化,治疗"失语"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南京社会科学》期刊2009年12期)
族裔文化认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Bharati Mukherjee是一位印裔美国作家。A Father作为她的代表作,体现了少数族裔对于自身文化认同的矛盾心理。这篇文章对A Father中的人物特征进行了精细地分析,并根据文本,解剖了少数族裔的矛盾心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族裔文化认同论文参考文献
[1].杜雪.文化认同和身份构建——约翰·冈田小说《不—不仔》中的少数族裔之间的关系[J].牡丹.2018
[2].黄笑笑.探析少数族裔对于自身文化认同的矛盾心理[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
[3].郭莉.英国知识创新体制与少数族裔文化身份认同[J].贵州民族研究.2016
[4].丁立福.《黄色行李》主题解密:族裔融合与文化认同并行[J].当代外国文学.2014
[5].赵慧芳.维护文化差异的写作策略——论族裔身份认同在沈从文创作中的意义[J].文学评论丛刊.2013
[6].黄园园.美国华裔诗人的族裔文化认同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7].胡惜春.文化殖民与族裔身份认同——《最蓝的眼睛》后殖民解读[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8].丁夏林.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族裔经验与文化认同[D].南京大学.2012
[9].华莹.《高级英语》中族裔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研究[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
[10].王淑芳,郑亚南.论美国少数族裔的文化认同及其出路——《说母语的人》中的族群认同与多元文化主义思想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