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鸿英1于磊2索瑞峰3
(1河南省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455000)
(2河南省安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55000;3河南省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455000)
【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3-0157-02
【摘要】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在甲流患者机械通气镇静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11月-2010年1月在我市传染病医院甲流隔离病区治疗重症患者需机械通气治疗患者21例和我院ICU机械通气患者21例镇静时泵入咪达唑仑,分别对照达到镇静效果时的平均每小时镇静维持剂量。结果甲流需机械通气患者咪达唑仑平均每小时镇静达到镇静效果维持剂量大于ICU机械通气患者,呈显著差异。结论对于甲流患者维持一定深度的有效镇静显得尤其重要,要满足呼吸科医师观察使得镇静不易。
【关键词】咪达唑仑维持剂量机械通气甲流
我院麻醉科于2009年11月-2010年1月参加我市传染病医院甲流隔离病区治疗重症患者66例,其中需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21例,基本表现为紫绀并呼吸频率快,X线胸片显示双侧或多肺叶受累,吸氧后SpO2≤85%,PaO2≤50mmHg。和ICU严重呼吸循环功能不全的患者机械通气时一样需要持续的镇静以增加患者的耐受,减轻焦虑、躁动和通气与呼吸机的对抗,减轻应激反应,避免机械通气带来的相关损伤[1]。目前镇静剂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危重病患者中,尤其是机械通气患者,最近的研究证实,应激可以造成人机呼吸不同步、机体氧耗增加、意外拔除气管导管等有害影响。机械通气患者应当给予镇静剂,以确定达到镇静目标剂量。来观察两者达到镇静效果时维持剂量。
1一般资料
选甲流需机械通气患者21例为Ⅰ组(试验组),年龄2-41岁,其中男11例,女10例。随机选取我院年龄41岁以下ICU机械通气患者21例为Ⅱ组(对照组),其中男13例,女8例,两组病例情况见表1。
表1
组别平均年龄
Ⅰ组(n=21)20.72±9.39*
Ⅱ组(n=21)22.46±9.38*
*P>0.05两组患者平均年龄无差异。
2方法
两组患者均以气管插管后自主呼吸恢复,首次0.03mg/kg静脉注射,时间30-60s,初始以0.05mg•kg-1•h-1微量泵iv,逐渐增加剂量到满意镇静深度,记录达到镇静级别时的维持剂量。
2.1观察疗效镇静效果观察按Ramsay镇静程度分级标准,1级:焦虑、躁动、烦躁;2级:合作、有定向力、安静;3级:只对指令作为反应;4级:入睡,但对刺激反应敏捷;5级:入睡,对刺激反应缓慢;6级:不能唤醒。维持理想的镇静深度约2~4级,记录达到满意镇静深度3级时每小时镇静维持剂量。
2.3统计学方法全部数据经SPSS11.0软件分析处理,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作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3结果
ICU患者用药量3-5mg/h,甲流患者为4-7mg/h,两组病人达到满意镇静程度的药物的平均用药量有显著差异。见表2。
表2
组别平均用药量(mg·kg-1·h-1)
Ⅰ组(n=21)0.093±0.0201*
Ⅱ组(n=21)0.0528±0.0153*
*P<0.01两组患者每小时平均用药量有显著差异
4讨论
咪达唑仑作为新一代苯二氮卓类的药物,具有较好的镇静、催眠、抗焦虑、肌肉松弛、抗惊厥作用,且无耐药性和蓄积中毒征兆[2],在危重患者机械通气镇静的应用中有着独特的优点,可通过适当调节药物剂量而达到相应的镇静水平[3]。甲流患者机械通气镇静时,呼吸科医师为了能够及时唤醒患者已达到能及时观察呼吸功能情况,常常不主张使用肌肉松弛药物,伍用其它药物如丙泊酚或芬太尼也会增加唤醒抑制,低氧合状态加剧患者的痛苦,患者常常自述有强烈的濒危感觉,一定深度的有效镇静显得尤其重要,这就增加了机械通气镇静的难度。而咪达唑仑对于机械通气患者,长程镇静有着很好的镇静效果,且在适当的剂量下能很好地保留患者一定的自主呼吸,提高了患者对气管插管和某些机械通气方式的耐受性,进而提高了机械通气的效果。伍用药物丙泊酚为磷脂乳剂,其中脂肪提供1.1kcal/ml的热量,应算入热量来源,长期或高剂量输入可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因此,紧急状态下加深镇静可以伍用丙泊酚不应时间过长,其它如芬太尼类药物等此次甲流患者机械通气治疗过程均未使用。而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这种有创的方式会给患者带来心理、生理上的不适,以及沟通障碍和明显的焦虑、情绪抑郁[4],心理治疗干预显得特别重要,对于甲流机械通气患者笔者主张应该同时给予心理治疗。
参考文献
[1]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21-525.
[2]田卓民.咪达唑仑与异丙酚在ICU镇静治疗中的应用.中国急救医学,2002,22(11):655-656.
[3]SharerA.Complicationsofsedationwithmidazolanintheintensivecareunitandacomparisonwithothersedativeregimens.CritCareMed,1998,26(5):947-956.
[4]余燕.影响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心理的因素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09,24(4):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