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密钥提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认知无线电网络,接收信号强度,组密钥
密钥提取论文文献综述
许力,林如姗,周赵斌[1](2019)在《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的组密钥提取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保障认知无线电网络(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CRNs)中次用户之间的安全通信,提出一种基于物理层无线信道特征接收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RSS)的组密钥提取方案。在网络中并非所有次用户都在彼此通信范围内的情况下,该方案利用中继节点实现组密钥的提取,即在链式通信拓扑结构下,组内所有节点将链上除头节点和尾节点以外的其他节点作为辅助中继节点,提取链上所有相邻节点间的RSS测量值。之后,提出一种新的量化方法对提取到的RSS测量值进行量化。首先,给所有RSS测量值找到相应的量化区间;其次,为每个RSS测量值找到相配对的值,使得生成的密钥与多位RSS测量值相关,保证最终密钥生成的随机性;最后,利用格雷码编码对量化后的RSS测量值进行编码。使用MATLAB仿真软件模拟用户在高斯信道中建立组密钥的过程,信噪比在0~30 dB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密钥建立过程中比特不一致率随着组内节点个数增加而增加,随着信噪比的增大而减小。此外,数值计算分析了该方案在不同条件下能够达到的组密钥率,结果表明,该方案的组密钥率随着组内节点个数和信噪比变化所呈现的变化趋势与比特不一致率相反。与现有方案相比,本方案能够大幅地降低用户建立组密钥的通信代价。综上所述,本方案在提高组密钥提取效率和降低用户通信代价方面都具有较明显的优势。(本文来源于《工程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王晓雪[2](2019)在《基于密钥提取的无线通信安全性能分析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五代移动通信(the Fifth Generation,5G)基于异构组网与新型无线技术,为海量设备的接入、丰富的无线业务以及快速的数据流量增长提供支持。由于无线信道的开放,以及终端计算能力的显着提升,5G对移动通信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理层安全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为保障5G通信的绝对安全提供了新的思路。5G物理层密钥生成技术利用无线信道随机特性,通过密钥提取机制生成通信密钥对信息进行加密保护。本论文重点针对物理层密钥提取机制安全性能的评估,开展了下述研究工作:针对5G物理层密钥提取机制安全性能评估缺少通用算法的问题,在多窃听者的场景下,使用窃听模型与隐马尔科夫模型对信道进行建模,结合维特比算法与前向算法,提出了两种评估密钥提取机制安全程度的算法:最优化算法与次优化算法,可以使用具体的数值表示密钥提取机制的安全程度。最优化算法的计算精确度高但是计算复杂度也高。次优化算法面向计算能力较差的场景,算法的精确度低但是计算复杂度也有明显的降低。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两种算法在计算精确度与计算复杂度两方面的性能差异。进一步,为验证上文提出的两种安全评估算法具有场景通用性,选取5G典型应用场景一车载自组织网络(Vehicular Ad-Hoc Network,VANET)作为实际应用场景,提出一种可以隐藏密钥协商通信方身份的密钥协商机制。该密钥协商机制基于传统公钥密码体制,使用非对称密码体制与数字签名保证密钥生成的安全性。本文基于上文提出的两种安全评估算法对该密钥协商机制进行了安全性能评估。仿真结果表明,该密钥提取机制的密钥生成过程是安全的,并且具有更低的通信时间开销。针对车载自组织网络现有群组密钥管理方案在安全性能与通信资源开销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组长策略的群组密钥管理机制。该群组密钥管理机制结合上文提出的隐藏身份的密钥协商机制与双组长策略,对群组中的车辆节点进行身份认证与密钥协商,并且使用门限秘密共享方案进行密钥的分发、新节点的身份验证以及密钥恢复。基于上文提出的两种安全评估算法对该群组密钥管理机制进行安全性能评估,仿真结果表明,该群组密钥管理机制的密钥生成过程是安全的,并且具有更低的通信时间开销。(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05-30)
丁佳蓉,朱淑文[3](2019)在《第叁方验证下的基于无线信道特征的密钥提取》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基于体域网医疗监测的数据隐私保护工作日益突出。基于信道特征的密钥提取,可以消除复杂的密钥分发过程和计算开销,但是现有的工作不能有效防止合谋攻击且量化后的密钥传输易受到合谋攻击。为此引入第叁方可信机构Victor来对体域网通信双方Alice和Bob进行密钥的校验和分发,不仅可以防止合谋攻击,还承担了信息协调的工作,减少了一部分Alice和Bob的能源消耗。此外,利用矩形帧结构对量化后的密钥进行处理,便于对密钥运行ShiftRows和ColumnMix运算,从而保证了量化后的密钥传输的安全性,有效阻止了中间人的攻击。(本文来源于《智能计算机与应用》期刊2019年02期)
张启星,付敬奇[4](2019)在《基于信道特征提取的物理层安全密钥生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物理层密钥具有降低密钥分发、更新和维护的难度的特点,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传输信息易遭受窃听攻击的问题,基于物理层安全中的"一次一密"理论,提出了一种物理层密钥生成方法,主要包含信道估计、特征提取、密钥生成与协商。在半双工通信模式下,根据信道估计阶段相干时间的长短,对训练序列的长度进行动态调整,提高信道估计的一致性。仿真试验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窃听节点生成密钥与合法节点生成密钥的一致性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降低了遭受窃听攻击的风险。(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代东明[5](2018)在《基于聚类算法的无线网络群密钥提取及容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无线信道的随机性来生成密钥为保证移动环境安全提供了新的选择。由于接收信号强度相比于其它无线信道特征更容易获取,因此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的点对点密钥提取研究方案受到广泛关注。相比于大量点对点无线密钥产生的研究,基于无线信道特征如何在多个设备之间生成群密钥的研究工作相对较少。为此,本文主要关注多个无线设备(设备个数大于2个)之间的群密钥生成问题,主要贡献如下:1)分析了叁种现有的无线群密钥生成算法,包括差分提取群密钥算法、基于最大生成树的群密钥生成算法以及逐段提取群密钥算法,逐个讨论了算法中存在的不足。其中,差分提取算法生成群密钥的过程需要进行多次密钥协商,且提取的群密钥容量较低;基于最大生成树的群密钥生成算法需要判断群组内的最大生成树,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寻找群组内的最大生成树实属不易,且每产生1比特密钥就减小对应边重的方法时效性较差;逐段提取群密钥的方案虽然安全性较高,但是分段提取的做法最终可能会造成密钥生成过程的时延较长。2)提出了一种新的单群密钥提取方法。针对差分提取群密钥算法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成对生成策略的群密钥提取算法。该方案根据群内中心节点与其余各节点间本地密钥的最短长度,利用均匀分布随机产生密钥,随之通过一次一密的方式成对生成群密钥。进而从理论上证明了当群内节点数大于2时,所提方案的群密钥容量完全优于文献方案,同时实现复杂性更低。3)针对现实情况中群内节点的分布可能较为分散,则上述单群群密钥提取方案存在重大缺陷:考虑距离带来的传播路径损耗,则节点之间相互提取的本地密钥容量差异较大,致使群密钥容量严重受限。为此,我们提出了群密钥的多子群层次提取算法,该算法可分解为两个问题:一是子群划分问题,二是群密钥协商协议。第五章研究了子群划分问题,研究如何将群内节点划分至多个子群,以最大化每个子群内相互节点间的信噪比(以优化子群密钥容量),随后证明了该信噪比以子群划分的最优化模型可以通过执行固定K类的置信度传播(K-AP,Generating Specified K Clusters by Affinity Propagation)算法得到。第六章则基于子群划分结果进一步提出一种基于聚类算法的群密钥提取方案,此方案适用于群内节点的分布为任意拓扑结构的情况。并证明了所提算法相较于成对生成策略群密钥生成算法可以实现密钥容量的提升,实验仿真验证了上述理论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8-11-14)
张洪霞,王秋华[6](2018)在《无线密钥提取过程中改进的多比特量化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量化过程中,现有带保护间隔的量化算法CQG删除特征值较多,导致密钥生成速率较低。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CQG算法的改进算法。算法的主要思想为:通信双方互相发送索引信息,根据接收到的索引信息删除边界处会量化出错的特征值。改进算法与CQG算法的不同之处在于通信双方特征值位于同一保护间隔内或一方特征值位于保护间隔内而另一方特征值位于保护间隔外时,双方的特征值不会被删除。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使密钥生成速率显着提高,虽然量化后的密钥不一致率相对于CQG算法有所增加,但从整个密钥生成过程考虑,改进算法与信息协商协议结合后,总的密钥生成速率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邱一城,薛峰,唐晶磊[7](2019)在《时空特征分析结合随机密钥的压缩域数字视频水印嵌入和提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水印嵌入和提取算法对滤波、压缩和噪声条件较为敏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鲁棒的基于时空特征的压缩域数字视频水印嵌入和提取方法。提出的框架由一个公共密钥和一个私有密钥组成,用于阻止自我共谋攻击。算法对视频进行时空分析,并从压缩视频的时空特征中提取公共密钥,在本质上具有鲁棒性。首先,利用一个随机密钥从事先选取的块集合中选取候选块,进而确保水印框架的安全;然后基于压缩视频的时空特征选取出适合嵌入水印的4×4子块;最后,利用非零量化系数嵌入水印位。该水印框架允许视频位速率有限增加,并且降低了计算的开销。实验结果显示,相比其他几种对比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安全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刘博[8](2018)在《星地量子保密通信安全密钥提取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密钥分发(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技术,基于量子不确定性原理和未知量子态不可克隆等量子力学基本原理,以量子态为载体,通过对量子态信息编码、传输和量子测量等操作,可以为通信双方分发信息论安全的密钥。自1984年C.H.Bennett和G.Brassard首次提出QKD协议(BB84协议)以来,QKD研究领域引起了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特别是中国建成的“量子京沪干线”和发射成功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将量子通信网络由地面覆盖的区域网络扩展为以量子卫星为中继的全球尺度量子通信互联网络。QKD技术正朝着实用化方向迅猛发展,但其在安全协议的设计和实现过程中仍存在因技术限制或者实现漏洞造成的潜在安全威胁。针对QKD实际系统安全漏洞方面的研究以及QKD协议设计研究均主要集中于量子物理通信部分,而在量子安全密钥提取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且许多实际运行的QKD系统中密钥提取的设计与实现中存在保密增强选取的随机数串不符合系统安全性需求,没有对经典交互信息进行信息论安全认证等诸多缺陷。同时,随着“墨子号”量子卫星的成功发射,需要面向未来相对高速运动、高衰减、计算和存储资源受限的星地量子保密通信系统研发更为安全和高效的密钥提取技术。针对“墨子号”量子卫星与欧洲Graz地面站的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实验,本文围绕其中的时间同步、保密增强和信息论安全认证等核心问题展开基础研究和应用测试,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高精准时间同步技术研究方面。首先,针对固定空间关系的纠缠类QKD系统,根据通信双方之间纠缠光子对的关联特性,提出基于PPS信号的时间同步方案;其次,针对动态空间关系的星地QKD系统,基于同步脉冲,设计实现可以自动修正通信时延的时间同步“追峰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快速实现发送方与探测方量子态信号的精准映射。2.保密增强技术研究方面。首先,提出可验安全保密增强算法并完成该算法的技术实现,该技术在星载QKD系统中具有很好的潜在应用价值;其次,提出基于固定规模FFT的保密增强算法,首次利用众核架构计算平台进行优化设计与实现,实验表明,该方法可满足GHz量级的高速QKD系统性能需求。3.信息论安全认证方面。基于快速数论转换技术,首次提出近似强通用(N-ASU)散列函数,并设计和实现了信息论安全认证方案N-Auth,相比已有方法性能提高叁个数量级。4.自由空间QKD实验方面。针对“墨子号”卫星与Graz地面站之间的通信,首先,综合前述研究,提出星地量子密钥提取方案,并完成应用测试,效果显着;其次,提出了地面站基矢偏差角的计算方法,实现了星地偏振的实时对准,保证了星地量子系统的稳定运行。最后,给出了可验安全保密增强算法和N-Auth算法在星上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安全密钥提取关键技术可满足资源十分受限的星载量子保密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和性能需求。本项工作有效支撑了首次洲际量子安全视频会议的进行。本文的研究成果将对未来实用化QKD系统,特别是资源受限的高速星地量子保密通信系统的设计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国防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1)
李晶琪[9](2018)在《多天线信道物理层特征密钥提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无线通信在民事和军事数据传输中作用的不断提升,保障无线通信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相比于有线网络,无线网络的开放性和不稳定性使其更容易遭受攻击。同时,由于无线网络终端的移动性、计算能力、续航能力和存储空间等条件的限制,传统安全机制中的密钥分发方案不适用于无线通信。基于无线信道物理层特征的密钥提取技术作为保障无线通信安全性的新方法,利用无线信道的互易性为通信双方生成共享密钥。该技术避免了密钥的分发环节,具有低计算复杂度和高安全性的特点。然而,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绝大多数基于单天线系统实现,存在密钥生成效率低、密钥一致性低以及缺乏实测环境对算法的验证等问题。而多天线系统由于其空间分集的特点,可以为密钥提取提供更多随机性,进而提高密钥生成效率,因此,本文研究了基于多天线信道物理层特征的密钥提取技术,并提出了基于信道频率响应校准(CFRC)的预处理算法以提高密钥一致性,最后在实测环境下对算法进行验证。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本文建立了基于单天线OFDM系统的信道物理层特征密钥提取(以下简称单天线密钥提取系统)模型,采用Rayleigh信道模型,在25MHz带宽不同信噪比下对信道探测、量化、信息调和以及隐私放大等环节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所测得的通信双方信道状态信息(CSI)的均方误差(MSE)平均3.4 × 10-4,平均密钥生成速率(KGR)为656 bit/packet,为本文的多天线密钥提取系统奠定了研究基础。2.为提高密钥生成的效率,本文设计了基于多天线OFDM系统的信道物理层特征密钥提取系统(以下简称多天线密钥提取系统)。在单天线密钥提取系统的研究基础上,针对多天线密钥提取系统与单天线密钥提取系统在信道模型上的差异,提出了基于1 × 2单输入多输出密钥提取系统的信道探测算法并对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多天线密钥提取系统的KGR相比于单天线密钥提取系统平均提高了1倍。3.针对通信双方硬件设备偏差导致的密钥一致性低的问题,对无线信道互易性增强方案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实际信道环境中通信双方硬件设备偏差等信道非互易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硬件设备偏差导致整个带宽内的非互易性是不均匀的。因此,针对性的提出了CFRC的预处理算法来消除硬件设备偏差,从而增强信道的互易性。另外,使用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预处理方法来降低通信双方信道测量值的冗余,提高密钥一致性。结果表明,经过PCA预处理,仿真环境中通信双方CSI的MSE平均下降36%左右,在实测环境中下降75%。4.针对现有研究缺乏实测环境验证的问题,本文搭建了多天线密钥提取原型系统并对CFRC算法的性能进行分析。实测结果表明,CFRC预处理使得单天线密钥提取系统通信双方CSI的平均互相关系数达到0.9895,相比于不使用CFRC的传统单天线密钥提取方案提高了41.4%。CFRC预处理后的多天线密钥提取系统KGR约为原单天线密钥提取系统KGR的1.5倍。本文的密钥提取系统在效率上相比现有的使用信道增益补偿(CGC)的密钥提取方案,平均KGR提高了 5倍。(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8-03-08)
丁杰,石会,龚晶,邓元庆[10](2018)在《一种抗滑动攻击的密钥流提取改进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增强流密码算法泄露提取(LEX)抵抗滑动攻击的能力,通过提取高级加密标准(AES)密钥扩展环节的16字节的中间变量作为下一轮AES加密密钥K,对LEX的密钥体系进行改进。在此基础上,分析改进算法的安全性和运算速度,并通过C++编程测试检验改进算法的密钥流随机性。结果表明,改进后的LEX算法能够抵抗滑动攻击,并保持与LEX算法相同的运算速度和密钥流随机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18年02期)
密钥提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第五代移动通信(the Fifth Generation,5G)基于异构组网与新型无线技术,为海量设备的接入、丰富的无线业务以及快速的数据流量增长提供支持。由于无线信道的开放,以及终端计算能力的显着提升,5G对移动通信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理层安全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为保障5G通信的绝对安全提供了新的思路。5G物理层密钥生成技术利用无线信道随机特性,通过密钥提取机制生成通信密钥对信息进行加密保护。本论文重点针对物理层密钥提取机制安全性能的评估,开展了下述研究工作:针对5G物理层密钥提取机制安全性能评估缺少通用算法的问题,在多窃听者的场景下,使用窃听模型与隐马尔科夫模型对信道进行建模,结合维特比算法与前向算法,提出了两种评估密钥提取机制安全程度的算法:最优化算法与次优化算法,可以使用具体的数值表示密钥提取机制的安全程度。最优化算法的计算精确度高但是计算复杂度也高。次优化算法面向计算能力较差的场景,算法的精确度低但是计算复杂度也有明显的降低。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两种算法在计算精确度与计算复杂度两方面的性能差异。进一步,为验证上文提出的两种安全评估算法具有场景通用性,选取5G典型应用场景一车载自组织网络(Vehicular Ad-Hoc Network,VANET)作为实际应用场景,提出一种可以隐藏密钥协商通信方身份的密钥协商机制。该密钥协商机制基于传统公钥密码体制,使用非对称密码体制与数字签名保证密钥生成的安全性。本文基于上文提出的两种安全评估算法对该密钥协商机制进行了安全性能评估。仿真结果表明,该密钥提取机制的密钥生成过程是安全的,并且具有更低的通信时间开销。针对车载自组织网络现有群组密钥管理方案在安全性能与通信资源开销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组长策略的群组密钥管理机制。该群组密钥管理机制结合上文提出的隐藏身份的密钥协商机制与双组长策略,对群组中的车辆节点进行身份认证与密钥协商,并且使用门限秘密共享方案进行密钥的分发、新节点的身份验证以及密钥恢复。基于上文提出的两种安全评估算法对该群组密钥管理机制进行安全性能评估,仿真结果表明,该群组密钥管理机制的密钥生成过程是安全的,并且具有更低的通信时间开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密钥提取论文参考文献
[1].许力,林如姗,周赵斌.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的组密钥提取方案[J].工程科学与技术.2019
[2].王晓雪.基于密钥提取的无线通信安全性能分析与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
[3].丁佳蓉,朱淑文.第叁方验证下的基于无线信道特征的密钥提取[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9
[4].张启星,付敬奇.基于信道特征提取的物理层安全密钥生成方法[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9
[5].代东明.基于聚类算法的无线网络群密钥提取及容量分析[D].南京邮电大学.2018
[6].张洪霞,王秋华.无线密钥提取过程中改进的多比特量化算法[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7].邱一城,薛峰,唐晶磊.时空特征分析结合随机密钥的压缩域数字视频水印嵌入和提取方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9
[8].刘博.星地量子保密通信安全密钥提取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技大学.2018
[9].李晶琪.多天线信道物理层特征密钥提取方法[D].东南大学.2018
[10].丁杰,石会,龚晶,邓元庆.一种抗滑动攻击的密钥流提取改进算法[J].计算机工程.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