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语林论文-刘强

何氏语林论文-刘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何氏语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何良俊,《何氏语林》,“世说体”

何氏语林论文文献综述

刘强[1](2016)在《何良俊及其《何氏语林》新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是《世说新语》刊刻、续仿、评点和研究的兴盛期。《何氏语林》的出现,更是直接推动了晚明的"世说热"。作为吴中名士圈中的重要人物,何良俊为人颇有魏晋风度,而其思想旨趣,则以经世致用为职志,深具儒家淑世情怀。其所撰《何氏语林》,作为明代最重要的"世说体"仿作,对《世说新语》体例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其后"世说体"仿作,无不规模其书,而其立足孔门圣教,祖述经史,匡时济世之大志,则鲜为人知。事实上,折中儒道,回归经史,恰是此书最为重要的思想特质。(本文来源于《杭州学刊》期刊2016年03期)

刘伟民[2](2013)在《《何氏语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何氏语林》是一部由明代着名学者何良俊编撰的优秀世说体笔记小说,全文引用前人史书、笔记、杂着300多部,收录两汉至元代着名文人的言行两千七百余条目,体例上延续“世说体”叙事分类的体制,对后世“世说体”小说影响巨大。本论文拟从文献学的角度入手,结合社会学、文化学、统计学等方法,以《何氏语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何氏语林》的内容、思想及其艺术特征。围绕《何氏语林》研究,本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论述本论题的研究意义、现在的研究现状及其将要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介绍明代中后期着名的文学家何良俊生平及其着述的基本情况,同时,分析了大环境下的明代中后期江南士人思想及其对于何良俊思想的影响,为后文何良俊对于《何氏语林》的创作做思想铺垫。第二章具体阐述《何氏语林》的版本及其创作,分析《何氏语林》的创作思想及其成书所具备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条件。并且,也对嘉靖本的《何氏语林》与《世说新语补》进行研究与比较。第叁章是关于体制特征及其志人艺术的研究,分析它体制特征的“典范性”与“开创性”,研究它成为后世“世说体”小说分类典范的依据。在志人艺术方面,分析了小说内容对个性化与现实化的突破,研究其“以形征神”、“传神写意”,“行止见性”“言语画人”等多种志人手法,并对人物内在心性与外在行迹传达等志人艺术进行探究。第四章是对小说叙事艺术及人物塑造的探析,因为《何氏语林》是采辑两汉至元代文人的言行以成其书,因此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并且,小说叙事内容的现实性原则,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相结合的叙事方法,小说个性化与对比刻画相结合的人物刻画方法,细节描写与心理描写相融合的人物塑造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第五章是对《何氏语林》研究的总结,了解《何氏语林》出现于明中期所体现的历史意义,分析其在史料、思想和语言艺术手法上对后世“世说体”小说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并且《何氏语林》中所体现的中后期明人的思想及其“世说体”在海外的影响及其传播,为“世说体”在后世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本文来源于《赣南师范学院》期刊2013-06-30)

齐腾腾[3](2013)在《征歌载酒 寄意泉林——从《何氏语林·言志》管窥明嘉隆士人精神取向》一文中研究指出成书于嘉靖年间的《何氏语林》,是明代着名的"世说体"笔记小说。该书承袭《世说新语》36门体例,分门隶事,又根据作者内容表达的需要新增"言志"、"博识"两门。其中"言志"一门,则显示出特定的思想倾向性,它不仅为我们展示了历代文人士大夫之志,更体现了作者何良俊本人的价值取向,间接反映了那个特殊时代士人群体的精神风貌。(本文来源于《金田》期刊2013年03期)

胡海英[4](2012)在《《何氏语林》是否有套版本?》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何良俊的《何氏语林》是一部着名的"世说体"着作。后世对其版本认识存在不少误解,所谓的"套版本"说即是其中之一。"套版本"误说实际上是因混淆《何氏语林》与《世说新语》二书的明代版本所致,据现存文献,此误会自清代以来即已存在。(本文来源于《船山学刊》期刊2012年04期)

焦晓静[5](2012)在《浅析《何氏语林》的现实关怀和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何氏语林》是何良俊撰写,成书于嘉靖叁十年的一部"世说体"小说。从《何氏语林》成书的舆论环境及其对当时士风、政治黑暗和仕途险恶的揭露、对当时社会上"惧内与妒妇"现象的关注来分析其现实关怀和批判。(本文来源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8期)

李丽[6](2012)在《《何氏语林》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何氏语林》是明清时期产生的首部"世说体"小说,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当时及后代流传极为广泛,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世说体"成就仅次于《世说新语》的作品。前人对《何氏语林》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只言片语式的感官评述,主要是作者同时及其后代的古代文人评论;第二阶段为非专门研究的简单介绍阶段,主要是当代学者在着述中把其作为明代"世说体"作品中较有影响力的一部,对其作者、版本、体例、内容、艺术特色及着录情况等方面进行简单介绍。(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2年04期)

钟书林[7](2012)在《从《裴氏语林》的命运看东晋文学景象狭小的原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受九品中正制的影响,东晋的品评风气盛行,由对人物的品藻渗透到文艺的各个领域。就文学领域而言,文学品评从属、服务于门阀政治,文学并无自身独立性可言。文学作品本身的内在价值如何,不在论述之列,评论家关注的只是作者的门第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在门第品评观念下,文学沦为门阀士族之间提高自我宗族声势,打击其他门阀家族的一种政治手段与策略。《世说新语》中《裴氏语林》因载王珣之文而骤兴,因谢安一语而忽废,就是一个典型个案。(本文来源于《宁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刘冰[8](2011)在《何氏语林》一文中研究指出何氏语林叁十卷(明)何良俊撰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何氏清森阁刻本何良俊(1506-1573),字符朗,号柘湖。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以博学多才闻名于时。一生凡七试科场,俱被黜。嘉靖中,以岁贡生特授南京翰林院孔目。(本文来源于《图书馆学刊》期刊2011年04期)

翟勇[9](2010)在《《何氏语林》成书考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何良俊编撰《何氏语林》开明清"世说体"小说之先河。而其为何会在"世说体"小说中断叁百多年后的嘉靖年间横空出世呢?为什么在体例上又比模仿对象《世说新语》多出"言志""博识"两门;既是模仿《世说新语》所着,又为什么书名不与《世说新语》相类似,而与已经失传许久的裴启《语林》重名。另外,其按语、小序有没有借鉴前人?上述问题正是本文要解决的。(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1期)

胡海英[10](2010)在《《何氏语林》嘉靖刻本叁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何良俊(1506-1573)的《何氏语林》在"世说体"着作中影响仅次于《世说新语》。关于其刊刻及版本,学界普遍认为,《何氏语林》至少有叁个嘉靖刻本:清森阁刻本,翻经堂刻本,文徵明序刻本。但笔者以为此说可商。(本文来源于《文献》期刊2010年01期)

何氏语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何氏语林》是一部由明代着名学者何良俊编撰的优秀世说体笔记小说,全文引用前人史书、笔记、杂着300多部,收录两汉至元代着名文人的言行两千七百余条目,体例上延续“世说体”叙事分类的体制,对后世“世说体”小说影响巨大。本论文拟从文献学的角度入手,结合社会学、文化学、统计学等方法,以《何氏语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何氏语林》的内容、思想及其艺术特征。围绕《何氏语林》研究,本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论述本论题的研究意义、现在的研究现状及其将要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介绍明代中后期着名的文学家何良俊生平及其着述的基本情况,同时,分析了大环境下的明代中后期江南士人思想及其对于何良俊思想的影响,为后文何良俊对于《何氏语林》的创作做思想铺垫。第二章具体阐述《何氏语林》的版本及其创作,分析《何氏语林》的创作思想及其成书所具备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条件。并且,也对嘉靖本的《何氏语林》与《世说新语补》进行研究与比较。第叁章是关于体制特征及其志人艺术的研究,分析它体制特征的“典范性”与“开创性”,研究它成为后世“世说体”小说分类典范的依据。在志人艺术方面,分析了小说内容对个性化与现实化的突破,研究其“以形征神”、“传神写意”,“行止见性”“言语画人”等多种志人手法,并对人物内在心性与外在行迹传达等志人艺术进行探究。第四章是对小说叙事艺术及人物塑造的探析,因为《何氏语林》是采辑两汉至元代文人的言行以成其书,因此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并且,小说叙事内容的现实性原则,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相结合的叙事方法,小说个性化与对比刻画相结合的人物刻画方法,细节描写与心理描写相融合的人物塑造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第五章是对《何氏语林》研究的总结,了解《何氏语林》出现于明中期所体现的历史意义,分析其在史料、思想和语言艺术手法上对后世“世说体”小说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并且《何氏语林》中所体现的中后期明人的思想及其“世说体”在海外的影响及其传播,为“世说体”在后世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何氏语林论文参考文献

[1].刘强.何良俊及其《何氏语林》新探[J].杭州学刊.2016

[2].刘伟民.《何氏语林》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3

[3].齐腾腾.征歌载酒寄意泉林——从《何氏语林·言志》管窥明嘉隆士人精神取向[J].金田.2013

[4].胡海英.《何氏语林》是否有套版本?[J].船山学刊.2012

[5].焦晓静.浅析《何氏语林》的现实关怀和批判[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6].李丽.《何氏语林》研究综述[J].青春岁月.2012

[7].钟书林.从《裴氏语林》的命运看东晋文学景象狭小的原因[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2

[8].刘冰.何氏语林[J].图书馆学刊.2011

[9].翟勇.《何氏语林》成书考论[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10].胡海英.《何氏语林》嘉靖刻本叁考[J].文献.2010

标签:;  ;  ;  

何氏语林论文-刘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