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侧力性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高层木结构,木框架-夹板剪力墙,钉连接,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抗侧力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郑维,陆伟东,刘伟庆,王志强,李玥[1](2019)在《木框架-夹板剪力墙组合结构抗侧力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木框架-夹板剪力墙组合结构的抗侧力性能,对5榀木框架-夹板剪力墙试件、2榀纯框架试件和2片夹板剪力墙试件开展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对比分析试件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抗侧刚度、极限承载力、延性、刚度退化规律和耗能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木框架-夹板剪力墙组合结构的抗侧力性能主要取决于内填夹板剪力墙的性能,其最终的破坏模式表现为共用墙骨柱因钉连接的失效而脱落。外侧梁柱框架对内填夹板剪力墙的约束作用能显着减小端部墙骨柱的上拔,可取消抗倾覆连接件的设置。木框架-夹板剪力墙组合结构的抗侧刚度和极限承载力约为木框架-常规轻木剪力墙组合结构的两倍,且在大变形情况下仍能持有70%峰值荷载的承载能力,有利于避免罕遇地震下的倾覆倒塌。(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刘永辉,葛海军[2](2019)在《地铁上盖钢框架整体结构的抗侧力性能试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地铁上盖钢框架整体结构的性能分析角度单一,忽略了对框架结构的荷载与位移之间的关系分析,导致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较低,对地铁上盖钢框架整体结构的抗侧力性能进行试验分析。利用某地铁的上盖建筑所采用的结构设计和工程概况等信息数据,对地铁上盖钢框架结构的抗侧力数据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分别从框架刚度、侧向刚度、荷载与位移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对地铁上盖钢框架整体结构的抗侧力性能进行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较好的对框架刚度、侧向刚度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进行验证。在建设地铁上盖时,它的承受荷载和层间角位移最好要小于它的极限荷载和最高位移值。试验分析结果为地铁上盖建筑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科技通报》期刊2019年04期)
王威,高敬宇,任英子,苏叁庆,王鑫[3](2018)在《方钢管柱-波形钢板剪力墙抗侧力性能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采用有限元法对水平和竖向波形钢板剪力墙试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试验所得破坏特性和滞回曲线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通过数值模拟对采用方钢管作为边缘柱的波形钢板剪力墙进行了分析,对比分析了水平和竖向波形钢板剪力墙的抗震性能。通过试验破坏现象和数值模拟得到以下结论:方钢管柱在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能抑制钢板剪力墙的失稳,有利于内置波形钢板承载能力和塑性变形耗能能力的发挥;水平波形钢板剪力墙比竖向波形钢板剪力墙有更高的承载力,滞回曲线更加饱满,塑性变形范围、延性和耗能能力也更好,且构件达到峰值荷载后仍有较大的承载力储备。通过试验破坏现象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针对波形钢板剪力墙的应用提出了加强边缘约束构件刚度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18年10期)
刘应扬,张枫,熊海贝[4](2018)在《半刚性连接梁柱式木结构抗侧力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木结构节点的半刚性特性,推导了半刚性框架在侧向力作用下的刚度计算公式,讨论了节点半刚性对框架内力分配的影响.对3榀单层单跨梁柱式木框架足尺试件进行了水平荷载试验,其中1榀为单调加载,2榀为低周反复加载;对5个采用相同设计的梁柱节点足尺试件进行了抗弯性能试验,其中3个为单调加载,2个为低周反复加载.根据试验现象研究了螺栓连接木结构梁柱框架的抗侧力性能、梁柱节点的抗弯性能以及两者的传力机理和破坏模式.最后,基于获得的试验数据对推导的理论公式进行了验证.(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8期)
熊海贝,王洁,吴玲,陈琳[5](2018)在《穿斗式木结构抗侧力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穿斗式木结构的抗侧力性能,采用传统工艺和国产杉木,依据徽派建筑中木构架的制式,设计并制作了足尺穿斗式木结构模型。通过单调加载试验,研究了模型的水平承载能力、变形性能、抗侧刚度、榫卯节点和柱脚节点等抗侧力性能。结果表明:木构架最大层间位移角可达1/16,整体变形性良好;榫卯节点的受力过程经历了弹性阶段和塑性发展阶段,具有较好的转动能力;但木构架各柱的水平受力并不均匀,结构失效模式表现为个别柱脚滑移超过础石导致局部破坏。同时,榫卯连接传递弯矩能力较弱,多道穿枋、斗枋和地脚枋可有效加强结构的整体性。(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赵东拂,王磊,孟颖[6](2018)在《钢-木组合柱抗侧力性能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抗侧力钢-木组合柱结构形式,以弯折钢筋结合木肢柱及横梁抵抗水平侧向力。通过变换钢筋的弯折形式,对叁组钢-木组合柱足尺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观察其试验现象和破坏形态,研究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系数、刚度退化及耗能能力等抗震指标。结果表明:叁组试件的滞回曲线均呈较为饱满的弓形。钢-木组合柱破坏时的等效黏滞阻尼系数为0.152~0.175,说明钢-木组合柱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满足一般建筑结构的抗震需求,其中ZHZA组的耗能能力最好。采用ABAQUS软件对叁组模型进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其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8年11期)
陶成云,虞夏深[7](2018)在《摩擦型耗能支撑钢框架结构抗侧力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某六层高级住宅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2个单跨两层钢框架结构试件,将其中一个试件嵌入摩擦型耗能支撑,另一个试件无嵌入,为普通试件。给出选用钢材的力学性能指标,介绍了试件的加载方法。对摩擦型耗能支撑钢框架试件的破坏情况进行分析。将侧移角达到1/50看作钢结构的破坏状态,对摩擦型耗能支撑钢框架结构和一般钢框架结构试件的抗侧承载力、抗侧刚度、延性、应力分布与变形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摩擦型耗能支撑钢框架结构有很高的抗侧力性能。(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8年01期)
孟颖[8](2017)在《钢—木组合柱抗侧力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梁柱式木结构采用符合工业化标准的金属连接件代替榫卯连接,其抗侧力通常由框架梁柱和节点的抗弯能力提供。由于柱脚、梁柱的节点并不能做到完全的刚性连接,导致纯梁柱体系具有有限的抗侧能力。依据一体式的钢-木组合结构形式、同心斜撑构架之型式、常见的缀条式格构柱以及钢筋缀件格构柱的布置形式及其耗能原理,本文提出一种适合于装配式结构的抗侧力钢-木组合柱结构形式,以弯折钢筋为缀件结合木肢柱、横梁抵抗水平侧向力,用于结构抗震耗能。本文主要采用ABAQUS数值模拟分析以及拟静力试验研究相结合并互相验证的方法,研究钢-木组合柱的抗侧力性能。首先,采用软件ABAQUS详细说明了对钢-木组合柱模型的钢筋缀件细部尺寸优选过程,并总结了叁组钢筋缀件不同弯折形式的钢-木组合柱模型的类型。第二,完成了叁组模型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ABAQUS数值模拟分析。第叁,完成了叁组对应模型的足尺试件的拟静力试验研究。第四,通过对叁组试件从模拟应力状态与试验破坏形态、荷载-位移滞回曲线、荷载-位移骨架曲线、极限承载力、延性系数、割线刚度退化规律、最大刚度、累积耗能及等效粘滞阻尼系数等方面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与试验研究结果的对比。得到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1)叁组试件的滞回曲线呈较为饱满的弓形,其中ZHZA组的滞回曲线更饱满,滞回环面积更大,有更好的耗能能力。(2)叁组足尺试件的滞回曲线因钢筋缀件不同弯折形式而有较大差异,表明钢筋缀件的参数包括弯曲形式、弯曲尺寸与交叉连接等改变对钢-木组合柱的抗侧力性能影响较大。(3)ZHZA组平均延性系数是2.41、在破坏荷载时的等效粘滞阻尼系数是0.175,都是叁组试件中最大的,表明试件ZHZA组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表现出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4)叁组试件在破坏荷载时的等效粘滞阻尼系数为0.152~0.175,比一般木骨架剪力墙(0.113~0.155)较大,并且远大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规定的结构的一般阻尼比0.05,表明钢-木组合柱的弯折钢筋缀件与木肢柱、横梁具有较好的协同工作性,耗能能力较好,能达到一般建筑结构抗侧力要求,因此抗侧力钢-木组合柱结构形式是一种合理的结构形式。(5)对比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研究结果,两者大体一致,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模拟钢-木组合柱在试验加载过程中抗侧力性能的变化。通过对叁组钢筋缀件不同弯折形式的钢-木组合柱的ABAQUS数值模拟分析和拟静力试验研究,明确了钢-木组合柱的抗震耗能机理,为钢-木组合柱在应用于仿古建筑、度假木屋、木结构别墅、园林小品、户外木结构、木屋会所、木结构住宅、个别地区的竹木结构装配式房屋,以及既有建筑、古建筑的维护和抗震加固工作等实际工程中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北京建筑大学》期刊2017-06-01)
孙达庆[9](2017)在《对角预应力拉索重组竹框架抗侧力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大力推广绿色建材、装配式现代木结构建筑。竹木框架预制程度高、施工方便,切合我国“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竹木框架结构试验研究和震害经验表明:传统竹木框架抗侧力性能不足,在地震中极易发生倒塌。因此本课题组提出一种对角预应力拉索重组竹框架结构以克服传统竹木框架抗侧力性能不足的缺点。此外,采用预应力拉索整体加固竹木框架的研究较少,所以研究预应力拉索整体加固的竹木框架的受力特点也显十分必要。本文先从有限元分析入手,在全面了解对角预应力拉索重组竹框架的受力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对角预应力拉索重组竹框架的设计方法,并讨论了竹木框架基于强度的弹塑性设计方法中的关键问题,最后对对角预应力拉索重组竹框架进行了地震易损性分析,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对角预应力拉索重组竹框架进行有限元分析,采用了叁维实体精细化建模的方法,得到的受力结果与实验实际受力状态相符合,通过螺栓连接的滑移模拟出来了竹木框架滞回曲线的捏拢特征。结果表明了采用预应力拉索能够明显提高竹木框架的刚度,最后分析了预应力大小和拉索截面面积对框架抗侧力性能的影响。(2)推导了对角预应力拉索重组竹框架的刚度计算公式,给出了拉索截面面积和预应力大小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实际算例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准确性。(3)分析了我国规范中竹木框架基于强度的弹塑性设计方法的不足,通过算例对基于强度的弹塑性设计方法中竹木框架的强度折减系数进行了计算,并比较了普通竹木框架和对角预应力拉索重组竹框架强度折减系数与相关参数的关系。(4)选用相应的性能标准给出了对角预应力拉索重组竹框架的概率地震需求曲线和地震易损性曲线。结果表明对角预应力拉索能够降低重组竹框架各性能状态的超越的概率,明显减小框架在大震下倒塌的概率。(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7-06-01)
苏毅,孙达庆,宗生京,黄东升[10](2017)在《交叉预应力竹木框架抗侧力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竹木框架抗侧性能不足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交叉预应力竹木框架,进行了低周反复试验,并通过有限元软件HYPERMESH和ABAQUS进行了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实体螺栓建模能够模拟出竹木框架滞回曲线典型的捏拢特征,但滞回曲线面积和试验相比偏小;采用交叉预应力拉索加固后竹木框架极限承载力提高了1.9倍,水平位移降低到了原来的1/2.7;时程分析中交叉预应力竹木框架最大侧移仅为传统竹木框架的1/5.4;随着拉索直径的增加,框架刚度增加程度逐渐减小,耗能能力逐渐下降;增大预应力能够提高框架刚度,但预应力增大到6kN以后,预应力对框架刚度没有明显的影响,耗能曲线随着预应力提高呈反U形,具有极值。(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抗侧力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传统地铁上盖钢框架整体结构的性能分析角度单一,忽略了对框架结构的荷载与位移之间的关系分析,导致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较低,对地铁上盖钢框架整体结构的抗侧力性能进行试验分析。利用某地铁的上盖建筑所采用的结构设计和工程概况等信息数据,对地铁上盖钢框架结构的抗侧力数据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分别从框架刚度、侧向刚度、荷载与位移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对地铁上盖钢框架整体结构的抗侧力性能进行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较好的对框架刚度、侧向刚度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进行验证。在建设地铁上盖时,它的承受荷载和层间角位移最好要小于它的极限荷载和最高位移值。试验分析结果为地铁上盖建筑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侧力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1].郑维,陆伟东,刘伟庆,王志强,李玥.木框架-夹板剪力墙组合结构抗侧力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9
[2].刘永辉,葛海军.地铁上盖钢框架整体结构的抗侧力性能试验分析[J].科技通报.2019
[3].王威,高敬宇,任英子,苏叁庆,王鑫.方钢管柱-波形钢板剪力墙抗侧力性能有限元分析[J].工业建筑.2018
[4].刘应扬,张枫,熊海贝.半刚性连接梁柱式木结构抗侧力性能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5].熊海贝,王洁,吴玲,陈琳.穿斗式木结构抗侧力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8
[6].赵东拂,王磊,孟颖.钢-木组合柱抗侧力性能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8
[7].陶成云,虞夏深.摩擦型耗能支撑钢框架结构抗侧力性能[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
[8].孟颖.钢—木组合柱抗侧力性能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7
[9].孙达庆.对角预应力拉索重组竹框架抗侧力性能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7
[10].苏毅,孙达庆,宗生京,黄东升.交叉预应力竹木框架抗侧力性能研究[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