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皮质醇浓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抑郁,唾液皮质醇,孕妇
皮质醇浓度论文文献综述
符白玲,邓永芳,冯少霞,范云[1](2018)在《先兆早产孕妇抑郁与唾液皮质醇浓度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先兆早产孕妇的抑郁和唾液皮质醇浓度,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138例先兆早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partum Depression Scale,EPDS)测量其抑郁状况,同时收集8am、16pm、23pm的唾液进行皮质醇浓度检测。以EPDS≥9. 5分为界值,将研究对象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唾液皮质醇浓度,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抑郁和唾液皮质醇浓度的相关性。结果先兆早产孕妇的抑郁平均得分为(8. 8±4. 97)分。抑郁(EPDS≥9. 5分)检出率为46. 4%。8am、16pm、23pm的唾液皮质醇浓度分别为(14. 07±7. 36) ng/m L、(9. 27±5. 03) ng/m L、(5. 71±3. 92) ng/m L。总研究对象的EPDS与8amSC (r=0. 257,P=0. 002)、16pmSC (r=0. 303,P <0. 001)存在相关;非抑郁组孕妇的EPDS与8amSC (r=0. 306,P=0. 008)、16pmSC (r=0. 203,P=0. 048)存在相关。结论先兆早产孕妇抑郁者比例较高。抑郁与唾液皮质醇存在中低度相关性。产科医护人员应关注先兆早产孕妇的心理健康状况,即使是抑郁相对较轻者,也要帮助其改善抑郁状况以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本文来源于《广州医药》期刊2018年05期)
韦宝玲[2](2018)在《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皮质醇浓度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肝衰竭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严重症候群,对机体是一种重要的应激原,目前已有不少关于肝衰竭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应激状态相关研究,但是对于疾病状态的应激激素水平变化的研究却十分不足。应激激素是一种能够有效反应机体应激状态的重要指标,对其进行变化方面的研究极为必要。本文旨在通过检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入院后次日及治疗7天后血清皮质醇浓度的水平及其变化情况,探讨血清皮质醇浓度水平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为在临床处理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时是否应用外源性糖皮质激素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自2017年2月1日至2017年8月1日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病科19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同时,选取同时期健康正常人2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入院后次日晨起8:00的血清皮质醇、治疗7天后晨起8:00的血清皮质醇、对照组健康人群晨起8:00的血清皮质醇,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总胆红素、血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浆白蛋白、国际标准化比值、凝血酶原活动度,并根据MELD评分公式计算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ELD评分。计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治疗前后相对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并对治疗前、治疗后及健康对照组血清皮质醇水平进行比较。对治疗前白细胞激素、总胆红素等实验室指标及MELD评分与血清皮质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前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相对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21.05%(4/19),治疗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相对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47.37%(9/19)。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的皮质醇水平分别为(469.74±231.01)nmol/L、(334.35±251.96)nmol/L、(376.60±66.66)nmol/L。ACLF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皮质醇水平有明显下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308,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治疗前血清皮质醇水平偏高,治疗后血清皮质醇水平偏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_(治疗前)=1.692,t_(治疗后)=-0.708,P>0.05)。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治疗前皮质醇MELD<40组和MELD≥40组分别为(406.32±62.31)nmol/L、(540.22±85.49)n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6,P>0.05);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治疗后皮质醇MELD<40组和MELD≥40组分别为(147.36±40.87)nmol/L、(518.21±139.73)n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440,P>0.05)。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治疗前皮质醇水平与MELD评分、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呈正相关(r_(MELD)=0.552,r_(TB)=0.467,r_(PTA)=0.516,P<0.05),与白细胞计数、血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浆白蛋白、国际标准化比值、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治疗前晨起8:00血清皮质醇浓度明显高于治疗后7天晨起8:00血清皮质醇浓度;随着治疗和疾病进展,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相对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发生率明显升高;随着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皮质醇浓度增高,肝衰竭严重程度增高,患者越易出现不良预后。(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18-05-02)
王俊杰,张祖勇[3](2018)在《不同病情程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皮质醇浓度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动态检测不同病情严重程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皮质醇浓度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6月收治的6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将患者分为轻度组(GCS 13~15分)、中度组(GCS 9~12分)及重度组(GCS 3~8分)。于伤后1、3、7和14 d的早上8:00连续采取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皮质醇浓度。随访6个月后,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轻度及中度组患者血清皮质醇浓度多在正常范围,且变化幅度小,而重度组变异度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325,P<0.01)。同时,结果显示各组患者血清皮质醇浓度在前一周内变化幅度最大,此后逐渐趋于正常。皮质醇正常、升高及下降的患者例数分别为28例、26例及6例;同时,根据本研究对预后的定义,预后不良者共11例,预后良好者共49例。皮质醇浓度正常和上升组预后良好率为87.0%,显着高于皮质醇浓度下降组(33.3%),提示皮质醇浓度降低者预后更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脑损伤越重,患者血清皮质醇浓度变异度越大,预后越差。(本文来源于《中华全科医学》期刊2018年03期)
胡晶晶[4](2018)在《慢性应激生物标志物发皮质醇浓度与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的前瞻性关联》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采用发皮质醇浓度评估作为慢性应激生物学指标,验证“慢性应激与男女童青春期发育提前存在关联”的假说。方法2016年3月,选取蚌埠市2所小学1~3年级儿童2326名,根据知情同意原则,建立儿童发育与健康队列。基线收集发根样本(n=126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发皮质醇浓度(hair cortisol concentration,HCC),同时开展父母和儿童问卷,收集出生日期、体力活动、视屏时间、睡眠时间、含糖饮料摄入、体重状态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信息。随访男女童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男童睾丸容积、女童乳房发育)至2017年3月。随访结束时,选取发皮质醇浓度和青春期发育随访资料完整的儿童纳入分析,共计1069名(男童518名,女童551名)。发皮质醇含量为非正态分布,以P_(50)(P_(25)~P_(75))表示;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比较性别差异。采用k个独立样本的Kruskal-Wallis检验对不同性别、体重状态、家庭经济状况儿童HCC浓度进行比较。根据男女童睾丸或乳房发育进程,将青春期发育分为发育未进展组、新发育组和发育进展组。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不同青春期发育进程组儿童HCC浓度的差异。根据课题组编制的《中国汉族儿童青春发育时相评定年龄界值》,评价随访结束时青春期发育是否提前。HCC按四分位数(quartiles)浓度分为Q1~Q4四组(以最低值Q1为参照组),校正年龄、体力活动、视屏时间、睡眠时间、含糖饮料摄入、体重状态和家庭经济状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皮质醇不同四分位分组与随访结束时青春期发育提前之间的关联。结果基线调查2326名儿童,其中提供合格头发样本并成功检测发皮质醇浓度儿童共1263名儿童,男童598人,女童665人,平均年龄(8.0±0.8)岁。1年后成功随访1069名儿童,平均年龄(9.0±0.8)岁,男童518人,女童551人。平均BMI为(18.32±3.29)kg/m~2。随访结束时,女童乳房发育未进展组、新发育组和发育进展组检出率分别为55.9%(308人)、30.1%(166人)和14%(77人);男童睾丸容积发育未进展、新发育组和发育进展组检出率分别为94.2%(488人)、5.4%(28人)和0.4%(2人);女童乳房发育提前检出率为23.2%(128人),男童睾丸容积发育提前检出率为6.9%(36人)。发皮质醇浓度(HCC)中位数[四分位间距]浓度为11.76[IQR:10.56,13.09]pg/mg。女童HCC在新发育组(12.02 pg/mg)和发育进展组(12.47 pg/mg)显着高于发育未进展组(11.50 pg/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1,P<0.001)。男童HCC在发育未进展组(11.81 pg/mg)、新发育组(12.37 pg/mg及发育进展组(13.11 pg/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8,P=0.262)。女童乳房发育提前组HCC(12.45 pg/mg)高于发育未提前组(11.53 pg/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49,P=0.002);男童睾丸容积发育提前组和发育未提前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56,P=0.291)。校正年龄、体力活动、视屏时间、睡眠时间、含糖饮料摄入、体重状态以及家庭经济状况后,以发皮质醇最低组(Q1)为参照,发皮质醇浓度最高组(Q4)女童随访结束时乳房发育提前风险是HCC最低组(Q1)女童的1.87倍(95%CI:1.20-3.20);未发现HCC与男童睾丸发育提前的关联(OR=2.18,95%CI:0.74~6.47;P=0.160)。结论本研究基于健康儿童队列,采用发皮质醇浓度作为童年期慢性应激的生物标志物,客观评价男女童第二性征发育水平并开展1年随访,结果提示慢性应激与女童乳房发育提前风险密切相关。本研究拓展了以往相关研究中依赖主观报告的慢性应激评价方法和横断面调查的局限性,进一步支持了社会心理加速理论提出的“慢性应激与青春期发育提前”的假说。(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8-03-01)
秦凤[5](2018)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浆皮质醇浓度、感知压力水平、生活质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妇女慢性应激相关指标血浆皮质醇浓度、感知压力水平、生活质量的研究及分析主要影响因素,初步探讨慢性应激状态对内异症疾病发展所起的作用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经伦理委员会及患者知情同意,收集2016年11月-2017年4月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妇幼保健院暨大连市妇产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4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内异症组)、43例成熟畸胎瘤患者(对照组)纳入研究对象,术前均完成疼痛量化评分(NRS)、压力知觉量表、生活质量测定简表3个调查问卷分别来评估术前4周内的腹痛程度、感知压力水平、生活质量水平,其中生活质量评估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患者术前血浆皮质醇浓度。1.比较内异症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病变部位、持续时间、包块大小、既往史、月经史、婚育史、教育水平、收入情况等)、血浆皮质醇水平、感知压力水平、生活质量(分为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各领域的差异。对内异症组患者血浆皮质醇浓度、感知压力评分、生活质量总分叁者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2.将内异症组患者根据疼痛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RS≤3分)15例、中重度组(NRS>3分)29例,对两组患者血浆皮质醇浓度、感知压力水平、生活质量水平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内异症组患者血浆皮质醇浓度与疼痛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3.根据生育情况将内异症组患者分为生育组23例和未生育组21例,并按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总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对两组患者血浆皮质醇浓度、感知压力水平、生活质量水平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内异症组血浆皮质醇浓度与内异症生育指数进行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4.根据ASRM修正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法(1996年),将内异症组患者分为2组,Ⅰ/Ⅱ期组11例,Ⅲ/Ⅳ期组共33例。对两组患者血浆皮质醇浓度、感知压力水平、生活质量水平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1.内异症组平均血浆皮质醇浓度低于对照组(257.01±121.46 VS 335.24±134.63nmol/l,P<0.05);感知压力水平得分高于对照组(28.7±4.22 VS 26.7±4.45,P<0.05);生活质量在生理、心理领域方面得分均低于对照组(62.69±12.32 VS 69.68±14.48;62.31±15.69 VS 71.51±13.08,P<0.05)。而在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的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异症组血浆皮质醇和感知压力水平两者存在负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r=-0.606,P<0.05),血浆皮质醇和生活质量以及生活质量和压力水平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2.中重度疼痛的内异症患者血浆皮质醇浓度较轻度疼痛患者高(287.30±113 VS 198.43±117nmol/l,P<0.05),两组在压力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内异症组血浆皮质醇浓度与疼痛评分之间未见明显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r=0.178,P>0.05)。3.未生育过的内异症患者血浆皮质醇水平较已生育的低(209.37±96.06 VS292.06±136.69nmol/l,P<0.05);感知压力水平得分较已生育的高(30.13±3.77 VS 27.33±4.25,P<0.05);心理领域的生活质量得分较已生育的低(57.53±14.99 VS 66.98±15.49,P<0.05);在生理领域的生活质量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内异症组血浆皮质醇浓度与内异症生育指数呈正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r=0.340,P<0.05)。内异症组感知压力水平、生活质量的生理及心理领域与生育指数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4.内异症组Ⅲ/Ⅳ期组血浆皮质醇浓度较Ⅰ/Ⅱ期组低(251.79±141.94 VS372.64±127.51nmol/l,P<0.05);在感知压力水平、生活质量的生理及心理领域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内异症患者处于慢性应激状态,客观表现为血浆皮质醇的降低,主观表现为感知压力水平增高和生活质量的降低,其中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理和心理领域。2.内异症患者压力水平、疼痛程度、生育状况及疾病的严重程度与皮质醇变化相关。长期的慢性应激引起HPA轴调节能力下降,促进疾病的进展。3.未生育的内异症患者压力水平增高,对心理领域的生活质量的影响大于生理领域,建议对内异症不孕患者除了生理方面的治疗还要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导。(本文来源于《大连医科大学》期刊2018-01-01)
车筱琪,苗林艳[6](2017)在《2型糖尿病患者降血糖治疗前后血皮质醇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在进行降血糖的治疗前后其血皮质醇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所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将患者分为观察A组和观察B组,每组40例,同样选取4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2型糖尿病患者在高血糖状态下及血糖控制稳定4个月后早上8点、下午4点和凌晨0点的血清皮质醇(F)浓度的检测。结果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前、后皮质醇存在昼夜节律,并且在高血糖状态下,早上8点、下午4点和凌晨0点的血皮质醇浓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持续4个月的血糖控制后,无慢性并发症的患者均恢复正常;而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有慢性并发症的患者,皮质醇并未恢复。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讲,存在着皮质醇分泌功能紊乱,因此就要求临床治疗中应当注意其变化。(本文来源于《糖尿病新世界》期刊2017年20期)
郁兆存,杨昌俊,黄华生,方钟进,陈早庆[7](2016)在《妊娠期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对外周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及皮质醇浓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妊娠期实施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2011年8月~2015年5月我院实施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56例(手术组),与同期保守治疗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3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2组术晨、术后第1和3天早晨(分别相当于对照组继续药物治疗第1、2、4天早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皮质醇(Cor)浓度变化。结果手术组术后血WBC、CRP、Cor均呈下降趋势,各指标变化有显着性差异(F=82.92,P=0.000;F=215.01,P=0.000;F=80.89,P=0.000)。对照组继续药物治疗后WBC变化不明显(F=0.61,P=0.547),Cor下降缓慢,第4天与术前比较有显着性差异(q=4.045,P<0.05)。2组患者术晨WBC无显着性差异(t=1.221,P=0.226),但手术组CRP、Cor明显高于对照组(t=2.847,P=0.006;t=2.567,P=0.012),2组术后第1天(对照组第2天)3个指标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手术组术后第3天(对照组第4天)3个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对机体的应激反应小。(本文来源于《中国微创外科杂志》期刊2016年09期)
胡静,叶乐,吴开畅,王雨[8](2016)在《急性盐度胁迫对克氏双锯鱼幼鱼血清皮质醇浓度和Na~+-K~+-ATP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克氏双锯鱼(Amphiprion clarkii)幼鱼由盐度35突变至30、25、20和15后血清皮质醇浓度及鳃丝和肝脏中Na+-K+-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盐度变化对克氏双锯鱼的存活无影响,而对其血清皮质醇浓度及Na+-K+-ATP酶活性均有显着影响(P<0.05)。各低盐胁迫组血清皮质醇浓度均在处理的24 h内呈先降后升趋势,处理后第48、第96小时,各处理组血清皮质醇浓度急剧降低至对照组水平甚至略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鳃丝和肝脏中Na+-K+-ATP酶活性变化规律一致,即低盐胁迫24 h内呈上升趋势,第48及第96小时变化趋势与血清皮质醇浓度变化相似。整体上,以上各生理指标变化幅度均与盐度的降低幅度呈正相关。实验结果证明,盐度突变对克氏双锯鱼幼鱼的血清皮质醇浓度及Na+-K+-ATP酶活性存在重要的影响,同时也表明该鱼具有较强的盐度适应能力。(本文来源于《南方水产科学》期刊2016年02期)
赵忠波,胡培培,刘汝鹏,胡伟华,樊启学[9](2016)在《运输时间和MS-222浓度对翘嘴鲌皮质醇、乳酸及氧气袋内水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MS-222浓度为0(C0组)、5 mg/L(C1组)、10 mg/L(C2组)、15 mg/L(C3组)、20 mg/L(C4组),运输时间为0、2、4、6、8、10 h,运输密度为33 g/L,采用5×6双因素实验,氧气袋运输翘嘴鲌(Culter alburnus)稚鱼,研究了运输时间和MS-222浓度对翘嘴鲌全鱼皮质醇、乳酸含量及氧气袋内水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翘嘴鲌全鱼皮质醇、乳酸水平随运输时间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麻醉剂浓度的增加而显着降低;C1-C4组的DO、p H随运输时间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C0组则随运输时间的增加显着降低,各组的DO和p H随MS-222浓度的增加而显着增加;C1-C4组的氨氮(TAN)和游离CO_2浓度随运输时间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C0组则随运输时间的增加显着升高,各组的TAN和游离CO_2浓度随MS-222浓度的增加而显着降低。时间和浓度的交互作用都显着。运输时间T<6 h时,MS-222刺激翘嘴鲌,不利于运输,运输时间T>6 h时,MS-222能显着降低其应激水平及代谢强度,其中C4组皮质醇、乳酸含量最低,C3、C4组水质条件最好,其适宜的麻醉剂浓度为15~20 mg/L。(本文来源于《淡水渔业》期刊2016年02期)
杨坤,韩钦凤,郑利敏[10](2015)在《儿童颅咽管瘤术后血清TSH、皮质醇及血Na~+浓度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儿童颅咽管瘤术后血清TSH、皮质醇及血Na+浓度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1例颅咽管瘤术后认知障碍的儿童的临床资料,并列为观察组,选取25例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延迟回忆(t=4.578,P<0.001)、注意力及计算能力(t=3.762,P<0.001)、MMSE总分(t=10.56,P<0.001)水平上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在定向能力(t=1.687,P=0.097)、即刻回忆(t=1.455,P=0.151)及语言能力水平(t=1.089,P=0.281)上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TSH、皮质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血Na+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TSH、皮质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观察组患者血清中TSH、皮质醇、血Na+浓度与MMSE相关性,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TSH与MMSE(r=0.453,P=0.011)及皮质醇(r=0.498,P<0.001)呈现显着正相关,血清中血Na+浓度与MMSE呈现负相关(r=-0.383,P=0.033)。结论颅咽管瘤翼点入路术后血清TSH、皮质醇下降及血Na+浓度的升高可能对患儿认知功能产生一定的损伤。(本文来源于《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5年06期)
皮质醇浓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肝衰竭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严重症候群,对机体是一种重要的应激原,目前已有不少关于肝衰竭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应激状态相关研究,但是对于疾病状态的应激激素水平变化的研究却十分不足。应激激素是一种能够有效反应机体应激状态的重要指标,对其进行变化方面的研究极为必要。本文旨在通过检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入院后次日及治疗7天后血清皮质醇浓度的水平及其变化情况,探讨血清皮质醇浓度水平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为在临床处理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时是否应用外源性糖皮质激素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自2017年2月1日至2017年8月1日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病科19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同时,选取同时期健康正常人2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入院后次日晨起8:00的血清皮质醇、治疗7天后晨起8:00的血清皮质醇、对照组健康人群晨起8:00的血清皮质醇,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总胆红素、血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浆白蛋白、国际标准化比值、凝血酶原活动度,并根据MELD评分公式计算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ELD评分。计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治疗前后相对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并对治疗前、治疗后及健康对照组血清皮质醇水平进行比较。对治疗前白细胞激素、总胆红素等实验室指标及MELD评分与血清皮质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前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相对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21.05%(4/19),治疗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相对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47.37%(9/19)。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的皮质醇水平分别为(469.74±231.01)nmol/L、(334.35±251.96)nmol/L、(376.60±66.66)nmol/L。ACLF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皮质醇水平有明显下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308,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治疗前血清皮质醇水平偏高,治疗后血清皮质醇水平偏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_(治疗前)=1.692,t_(治疗后)=-0.708,P>0.05)。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治疗前皮质醇MELD<40组和MELD≥40组分别为(406.32±62.31)nmol/L、(540.22±85.49)n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6,P>0.05);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治疗后皮质醇MELD<40组和MELD≥40组分别为(147.36±40.87)nmol/L、(518.21±139.73)n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440,P>0.05)。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治疗前皮质醇水平与MELD评分、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呈正相关(r_(MELD)=0.552,r_(TB)=0.467,r_(PTA)=0.516,P<0.05),与白细胞计数、血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浆白蛋白、国际标准化比值、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治疗前晨起8:00血清皮质醇浓度明显高于治疗后7天晨起8:00血清皮质醇浓度;随着治疗和疾病进展,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相对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发生率明显升高;随着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皮质醇浓度增高,肝衰竭严重程度增高,患者越易出现不良预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皮质醇浓度论文参考文献
[1].符白玲,邓永芳,冯少霞,范云.先兆早产孕妇抑郁与唾液皮质醇浓度的相关性研究[J].广州医药.2018
[2].韦宝玲.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皮质醇浓度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18
[3].王俊杰,张祖勇.不同病情程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皮质醇浓度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的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8
[4].胡晶晶.慢性应激生物标志物发皮质醇浓度与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的前瞻性关联[D].安徽医科大学.2018
[5].秦凤.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浆皮质醇浓度、感知压力水平、生活质量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8
[6].车筱琪,苗林艳.2型糖尿病患者降血糖治疗前后血皮质醇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糖尿病新世界.2017
[7].郁兆存,杨昌俊,黄华生,方钟进,陈早庆.妊娠期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对外周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及皮质醇浓度的影响[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
[8].胡静,叶乐,吴开畅,王雨.急性盐度胁迫对克氏双锯鱼幼鱼血清皮质醇浓度和Na~+-K~+-ATP酶活性的影响[J].南方水产科学.2016
[9].赵忠波,胡培培,刘汝鹏,胡伟华,樊启学.运输时间和MS-222浓度对翘嘴鲌皮质醇、乳酸及氧气袋内水质的影响[J].淡水渔业.2016
[10].杨坤,韩钦凤,郑利敏.儿童颅咽管瘤术后血清TSH、皮质醇及血Na~+浓度对认知功能的影响[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