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信任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学术不端行为,撤稿,科研道德,审稿意见,学术杂志,自然科学领域,科研不端行为,职业道德问题,学术诚信,学术造假
信任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王阳[1](2019)在《行业自查难以遏制学术不端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在评价体系以量化为主的科技界,拼凑和抄袭论文的现象不断发生。从“汉芯一号”造假案,到107篇论文涉嫌同行评议造假被一次性撤销,再到论文实验数据无法重复而主动撤稿,这些背离基本科研道德的行为,一次次冲击着公众的信任此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本文来源于《法制日报》期刊2019-12-07)
曲霏,侯治平,张慧颖[2](2019)在《关系型虚拟社区用户体验与持续使用行为研究——特殊信任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构建了关系型虚拟社区用户体验与持续使用行为的作用关系模型;对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微信、微博和QQ叁大关系型虚拟社区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不同体验成分通过感知个人收益影响持续使用行为,社区成员之间的特殊信任对持续获取行为和持续提供行为存在正向调节作用;通过进一步研究不同细分群体,发现不同性别和社龄的用户在上述作用关系中存在差异。(本文来源于《图书馆》期刊2019年11期)
[3](2019)在《帮你获得信任的几种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Put your phone down放下手机Maintaining eye contact when someone is talking will help build trust because it shows genuine interest,but that’s hard to do if you keep glancing at your phone or scanning around the room.(本文来源于《时代英语(高叁)》期刊2019年06期)
周颖,程瑶[4](2019)在《制度信任、人际信任对员工安全行为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通过对员工组织制度信任、人际信任及员工安全行为的现有文献的梳理,发现提高员工对组织内部的制度信任和人际信任对改善其安全行为非常重要。然而,在现实情境中,却很少有学者在实际研究中关注员工对组织安全信任的这一种心理状态。文章通过论述员工安全行为、制度信任和人际信任,提出从信任这一心理层面改善员工安全行为的对策。(本文来源于《中国集体经济》期刊2019年32期)
韦晓[5](2019)在《共情增强人际信任,促使亲社会行为发生》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具有非凡的能力参与亲社会行为,即旨在使另一个人受益的社会行为,然而,影响亲社会行为发生方式和时间的过程仍然知之甚少。证据表明,共情(理解或与他人的情感体验产生共鸣的能力)是亲社会行为的关键激励因素之一。尽管有证据表明共情与亲社会行为有关,但大多数研究表明共情作为亲社会行为的激励因素仅仅是从自我报告的亲社会行为中来衡量的,实际的亲社会行为是否也与共情能力有关?在先前的研究和理论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电话调查结合实际观察的方法探究了共情与实际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联。研究采用"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问卷(IRI-C)"测量某市高校大学生的共情能力,将回收的483份有效问卷得分按降序排列,以前后27%为标准,划分为高(人际反应指针指数≥80)、低(人际反应指针指数≤66)共情组,然后分别致电高共情组30人,低共情组61人,告知致电的目的是邀请其近期内参加一次实验,并记录两组人员联系方式真实性、接听电话时的回应、参加实验的意愿、实际到场参与者等。将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高共情组与低共情组被试在诚信行为、人际信任及助人行为叁方面均存在显着差异;(2)共情与助人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并且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相比低共情个体而言,高共情的个体在任何助人情境中的助人行为都更多;高共情能力个体在人际信任和诚信行为方面较低共情能力个体更为突出;(3)共情的情感和认知成分与实际的亲社会行为正相关且唯一相关。(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张皓月,王媛,李彩娜[6](2019)在《自恋者的社会支持感知对信任行为的影响:自我验证的中介》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恋是心理学中最神秘的构念。非临床研究中多关注自恋个体为维持夸大自我概念而表现出的稳定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自恋的动态自我调节理论指出,自恋者会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采取不同的人际调节策略来维持理想的自我,并导致复杂的人际交互结果。目前对自恋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较少,且因自恋概念解读不同导致二者关系仍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从自恋的两形式说出发,关注特质自恋的两种表现形式:反映外在夸张表现的显性自恋与内在脆弱敏感的隐性自恋对社会支持策略感知及其人际结果的差异。研究采用假想情境测验和实验室研究范式,探讨在两种失败情景下(个人失败vs运气不佳),特质自恋(显性自恋vs隐性自恋)者接受来自朋友的不同社会支持策略(积极重构vs.消极验证)时的感知差异,及其对随后的信任博弈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显性自恋人格问卷、过度敏感性量表、感知社会支持策略反应评定问卷和信任博弈游戏对21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个人失败情景下,无论接受何种社会支持策略,高隐性自恋者进行自我验证的程度均显着低于低隐性自恋者;高显性自恋者则比低显性自恋者作出更少消极反应,感知到朋友对自身需求的反应性更高。(2)运气不佳情景下,无论个体显性、隐性自恋水平的高低,接受积极重构支持的个体比接受消极验证支持的个体作出更少消极反应,及更多的积极反应、感知的反应性和自我验证。(3)隐性自恋与社会支持策略的交互作用显着并能显着预测信任,其中低隐性自恋者在接受积极重构支持后、高隐性自恋者在接受消极验证支持后在信任博弈游戏中返还更多的金额数。显性自恋与信任间则无显着预测关系;(4)个人失败情景下,自我验证在隐性自恋与信任行为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本研究结果揭示了自恋者的社会认知决策会受到其自恋特征、人际情景及感知支持的影响,验证了在个人失败情景下,隐性自恋者在接受社会支持时会通过自我验证动机维持自身核心观念一致,最终影响信任行为。(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王震炎,张自爱,张宁,刘思思,李庆功[7](2019)在《历史行为信息与近期行为信息对信任判断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信任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行为信息是个体在进行信任判断时的重要依据。而以往研究在考察行为信息对信任判断的影响时,很少将时间因素考虑进去,即没有区分不同时间段的行为信息。因此,本研究根据时间先后把行为信息分为历史行为信息与近期行为信息,旨在考察当同时面对这两种信息时,人们的信任判断如何受到这两种行为信息的影响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本研究采用单次信任博弈范式,对55名大学生(M=20.18,SD=1.09)进行施测。在实验中被试(扮演投资人角色)要与32位玩家(扮演受托人角色)依次进行互动(32位玩家随机呈现)。被试与每位玩家互动时都会得到两种信息:累积返还率(历史行为信息)和上一轮返还率(近期行为信息)。被试需要根据这两种信息进行32次投资决策(即信任判断)。采用2(历史行为信息:高、低)×2(近期行为信息:高、低)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历史行为信息主效应显着:F_((1,54))=214.810,p=0.000,η~2=0.799;近期行为信息主效应显着:F_((1,54))=61.244,p=0.000,η~2=0.531;历史行为信息与近期行为信息的交互作用显着:F_((1,54))=21.303,p=0.000,η~2=0.283,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与低历史行为信息相比,在高历史行为信息条件下,近期行为信息对人们信任判断的影响会更大。本研究结果表明:历史行为信息与近期行为信息可以同时对人们的信任判断产生影响。本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比如在进行网购时,历史累积的评价信息与近期的评价信息可能会同时影响人们的购物选择,历史累积的评价信息可能会更重要。(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谭颖,曹燊,夏凌翔[8](2019)在《人格特质与信任行为:可信度调节人际责任和信任行为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们互相信任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这也是人类共同的愿景,因此信任行为相关因素的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信任通常被定义为个体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依赖于另一个个体的行为,而不考虑被背叛的风险。然而事实上,信任水平的高低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造成个体之间差异的人格特质。以往许多的研究已经探讨了一些西方人格理论(例如宜人性)与信任意图的关系,却缺乏一些其他文化背景下的人格理论与信任行为之间实证研究。且值得注意的是,人格特质和信任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被清晰直接地建立起来,例如由于信任对象不值得被信任,高信任相关特质的个体最终也可能不会选择信任对方。由此可见,个体对他人可信度的看法可能会影响其人格特质与信任之间的关系。而探究中国本土人格与信任行为的关系,及可信度的高低在其中起的作用有利于揭示我国信任行为发生的机制。本研究中,研究一采用大学生人际自立量表、信任游戏情境问卷、大五人格量表、诚信谦恭问卷对276名大学生(18-25岁;女生197人,男生79人)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Mplus7.0进行了结构路径系数交叉群不变性检验;接着研究二招募另外87名被试(18-30岁;女生67人,男生20人)进行信任游戏范式,通过SPSS22.0进行了分层回归检验;得到的结果一致,如下:(1)在模糊可信度条件下人际责任与信任行为显着正相关(p<0.01),而在高、低可信度条件下相关不显着;(2)在控制大五人格、诚信谦恭后,可信度在人际责任与信任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研究一:?2=6.64,p<0.05;研究二:β=-0.26,p<0.01)。研究结果表明了对象的可信度水平决定了个体人格特质和信任行为间的关系,对进一步理解特质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背后的机制提供了思路。(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张琪,范晶,吴鹏[9](2019)在《迭音人名的婴儿图式效应及其对信任行为的影响:反馈类型的调节》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基于婴儿图式理论探讨迭音人名对信任行为的影响及反馈类型的调节作用。研究一考察了婴儿的语音特征(即迭音)是否也可以激活婴儿图式,结果表明与非迭音人名相比,被试认为迭音人名的主人更像婴儿。研究二探讨了人名特征对积极情绪的影响,结果表明被试对迭音人名产生的积极情绪比非迭音人名更强烈。研究叁在研究二的基础上通过两个子实验探讨了积极情绪是直接影响信任行为还是通过认知加工的调节作用影响信任行为,实验1采用单因素(人名特征:迭音VS.非迭音)被试内设计,结果表明,面对不同的人名特征,被试愿意给予的金额无显着差异,且被试期待返回金额之间的差异也不显着。实验2采用2 (人名特征:迭音VS.非迭音)×2 (反馈类型:正性反馈VS.负性反馈)被试内实验设计,结果发现,在获得正性反馈条件下,被试给予迭音和非迭音人名的金额无显着差异;在获得负性反馈的条件下,被试给予非迭音人名的金额更多。研究结果支持了积极情绪对信任的影响受认知加工过程的调节这一观点,并将研究婴儿图式的材料拓展到具备婴儿语音特征的迭音上,证实具备婴儿语音特征的刺激也可以产生与婴儿面孔特征类似的效应。(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王泽意,谢方威,郑显亮[10](2019)在《社会阶层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网络人际信任与共情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与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关系越来越成为研究热点,其中网络利他行为作为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主题也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网络利他行为是个体在网络环境中表现出来的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且不期望得到任何回报的自觉自愿行为。以往研究表明,社会阶层作为个体重要的环境变量,对人的亲社会行为有重要影响,但研究结果不一致。网络利他行为作为一种发生在互联网环境下的亲社会行为,其表现出来的一些特征(如广泛性、匿名性、非物质性等)与现实情境有较大不同,社会阶层又会对其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网络人际信任是指在有风险的网络人际互动过程中,个体基于交往对象的言词、承诺以及书面或口头陈述,对其可靠程度形成的一种概括化期望。有研究者认为社会阶层会对人际信任产生影响,而人际信任是保证良好人际互动的重要前提,能促进利他行为的产生,此外,共情作为一种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感受并对他人的处境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是影响网络利他行为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研究假设社会阶层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与网络人际信任和共情有关。采用网络利他行为问卷、社会阶层测量、网络人际信任问卷和共情量表对1029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男性428人(41.60%),女性601人(58.40%);年龄在12—19岁之间(M=15.35,SD=1.54);平均网龄为3.93±2.41年,平均每天上网时间为3.24±2.32小时,探讨社会阶层对青少年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1)网络人际信任对主观社会阶层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具有部分中介效应;(2)共情对网络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具有调节效应,调节了中介作用的后半路径,具体来讲,网络人际信任对网络利他行为的正向效应随共情的增强而增强。(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信任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构建了关系型虚拟社区用户体验与持续使用行为的作用关系模型;对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微信、微博和QQ叁大关系型虚拟社区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不同体验成分通过感知个人收益影响持续使用行为,社区成员之间的特殊信任对持续获取行为和持续提供行为存在正向调节作用;通过进一步研究不同细分群体,发现不同性别和社龄的用户在上述作用关系中存在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信任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王阳.行业自查难以遏制学术不端行为[N].法制日报.2019
[2].曲霏,侯治平,张慧颖.关系型虚拟社区用户体验与持续使用行为研究——特殊信任的调节作用[J].图书馆.2019
[3]..帮你获得信任的几种行为[J].时代英语(高叁).2019
[4].周颖,程瑶.制度信任、人际信任对员工安全行为的影响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
[5].韦晓.共情增强人际信任,促使亲社会行为发生[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6].张皓月,王媛,李彩娜.自恋者的社会支持感知对信任行为的影响:自我验证的中介[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7].王震炎,张自爱,张宁,刘思思,李庆功.历史行为信息与近期行为信息对信任判断的影响[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8].谭颖,曹燊,夏凌翔.人格特质与信任行为:可信度调节人际责任和信任行为的关系[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9].张琪,范晶,吴鹏.迭音人名的婴儿图式效应及其对信任行为的影响:反馈类型的调节[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10].王泽意,谢方威,郑显亮.社会阶层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网络人际信任与共情的作用[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标签:学术不端行为; 撤稿; 科研道德; 审稿意见; 学术杂志; 自然科学领域; 科研不端行为; 职业道德问题; 学术诚信; 学术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