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果茶组论文-姜波

瘤果茶组论文-姜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瘤果茶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瘤果茶组,叶解剖特征,FTIR,系统分类

瘤果茶组论文文献综述

姜波[1](2009)在《山茶属瘤果茶组系统分类及其种质资源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瘤果茶组(Tuberculata)隶属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因其“子房与果实表面具瘤状突起”而得名,也因此而被认为是山茶属内保持原始形状的特化类群。该组仅在我国西南地区发现分布,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特有类群。目前,对瘤果茶组的系统分类存在较大的分歧,给瘤果茶组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带来极大的不便。本课题通过对瘤果茶组叶的微形态、叶解剖研究,并结合傅立叶红外转换光谱(FTIR)技术,对瘤果茶组现有的存在争议的18个种进行研究,为瘤果茶组植物分类研究提供新的证据,从而澄清瘤果茶组植物分类的一些问题。同时在明确原种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研究瘤果茶组植物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季节性生长变化,对瘤果茶组种质资源从光合特性的角度进行生长适应性评估;利用FTIR方法,对瘤果茶组种质资源从植物化学的角度进行功能性的评估,最终为瘤果茶组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初步的理论基础和实验证据。我们的实验结果如下:(1)被研究的18种植物材料叶上表皮细胞形态有不规则形和多边形两种,垂周壁样式为浅波、深波和直曲型3种。下表皮细胞样式比较单一,所有种的下表皮细胞形态均为不规则形,垂周壁样式均为浅波形。所有植物的叶的气孔均分布在叶下表皮,上表皮没有气孔分布。所有气孔器类型均为环列型(anisocytic type),部分叶片具有表皮毛。所有研究的植物均为异面叶,一般由蜡质层、上下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维管组织组成。叶片栅栏组织细胞层数比较稳定。大多数种被发现有复表皮的存在。所有叶肉中均含有石细胞。除冬青叶光果茶C.ilicifolia外,其它被研究植物叶肉中均发现晶体的存在。这些结果表明叶微形态解剖特征在种的鉴定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以支持闵天禄系统对部分瘤果茶植物的归并问题。同时,研究也表明叶微形态解剖特征在组间的区分上表现出更明显的分类学意义,支持张宏达系统中将冬青叶光果茶从瘤果茶组中分出的观点。此外,瘤果茶组在叶表皮微形态和叶解剖特征变化较小,也表明瘤果茶组是一个亲缘关系极为接近的、自然的组。(2)瘤果茶组植物叶FTIR数据的PCA和聚类分析表明,冬青叶光果茶和其它17种瘤果茶有明显的差异。这一结果并不支持闵天禄将冬青叶光果茶从张宏达系统的半宿萼茶组Pseudocamellia中分离出来合并至瘤果茶组中。FTIR结果也表明,不同类群和种间的聚集程度各不相同,体现了种间的差异性和相似度,部分的支持了闵天禄系统中对瘤果茶组植物进行归并的观点。(3)基于叶表皮微形态、叶解剖和FTIR分析的瘤果茶组种的修订结果表明:瘤果茶C.tuberculata Chien,皱果茶C.rhytidocarpa Chang et,皱叶瘤果茶C.rhytidophylla Chang Liang,安龙瘤果茶C.anlungensis Chang,厚壳红瘤果茶C.rubituberculata Chang,尖苞瘤果茶C.acutiperulata Chang et Ye.,狭叶瘤果茶C.neriiflolia Chang,倒卵叶瘤果茶C.obovatifolia Chang,荔波红瘤果茶C.rubimuricataChang et Z.R.XU,小瘤果茶C.parvimuricata Chang,叁江瘤果茶C.pyxidiacea Z.R.Xu et al.等11种瘤果茶被确立。同时,研究结果也支持张宏达系统将冬青叶光果茶从瘤果茶组中移入半宿萼茶组的处理。(4)瘤果茶组植物叶片叶绿素荧光响应曲线、季节性Yield日进程及叶绿素相对含量测定的结果表明,皱叶瘤果茶、厚壳红瘤果茶、瘤果茶、皱果茶等具有较好的光能利用能力和叶绿素生长指标,因而对于本地区的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而狭叶瘤果茶、倒卵叶瘤果茶、小瘤果茶、尖萼瘤果茶等则表现出在本地区自然条件下生长的不适应性。因此,我们认为狭叶瘤果茶、倒卵叶瘤果茶、小瘤果茶、尖苞瘤果茶等植物类群并不适合在本地区栽种,至少不适合在野外无遮荫处理栽种。同时,在本地区栽培种植瘤果茶植物过程中,适当的遮荫处理将会有助于植物更好生长。(5)瘤果茶组植物与茶的叶FTIR光谱显示,瘤果茶植物植物叶片红外光谱在表征碳水化合物和和多糖的3400 cm~(-1),1150-1030 cm~(-1)处的吸收强度较大,这表明瘤果茶植物叶片的维管组织比茶发达。瘤果茶植物和茶在1730 cm~(-1)附近,1650 cm~(-1),1550-1510 cm~(-1),1450和1320 cm~(-1)附近,1300-1200 cm~(-1)等光谱区域有对应的吸收峰,这些吸收峰分别表征的是茶多酚、氨基酸、茶醇、羧酸、咖啡碱等活性成分,这表明瘤果茶组植物叶也含有较为丰富的活性物质,可以考虑将其作为茶多酚、氨基酸、茶醇、咖啡碱等活性物质的来源植物。(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期刊2009-04-01)

张宏达,任善相[2](1996)在《山茶科系统发育诠析Ⅵ.瘤果茶组的订正》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山茶科山茶属Camelia瘤果茶组SectTuberculata的形态比较,澄清了其分类上的紊乱,确认了15个独立的种,并作出了分种检索表(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论丛》期刊1996年02期)

闵天禄,钟业聪[3](1993)在《山茶属瘤果茶组植物的订正》一文中研究指出瘤果茶组Sect.Tuberculata H.T.Chang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特有类群,以贵州为分布中心扩展到邻近省区。通过对各个种的模式和大量标本的比较研究,将已合格发表的19个种订正归并为6种和4变种,报道了两个新变种,讨论了种类的分化、分布及地理替代规律。(本文来源于《云南植物研究》期刊1993年02期)

张宏达,任善湘[4](1991)在《山茶属瘤果茶组植物分类(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瘤果茶组植物在50年代仅有1种,1981年,在专着《山茶属植物的系统研究》里,记载了瘤果茶组6个种。此后10年间,瘤果茶组种类不断被发现,目前全组已知的凡17种,按子房是否具有毛被分为2个亚组,它集中分布于中国西南部各省,尤以贵州省最集中,在那里多达10种,其余的分散于云南、四川,湖南、湖北及广西。形成1个完整的分布区。本文就瘤果茶组17种,编出检索表,其中有4个新种。它们是乐业瘤果茶Camellia leyeensisChang et Zhong,sp.nov.,尖萼瘤果茶Camellia acutisepala Chang et Ren,sp.nov.,拟瘤果茶Camellia atuberculata Chang et Ren,sp.nov.,湖北瘤果茶Ca-mellia hupehensis Chang et Ren,sp.nov.(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1年04期)

瘤果茶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山茶科山茶属Camelia瘤果茶组SectTuberculata的形态比较,澄清了其分类上的紊乱,确认了15个独立的种,并作出了分种检索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瘤果茶组论文参考文献

[1].姜波.山茶属瘤果茶组系统分类及其种质资源评估[D].浙江师范大学.2009

[2].张宏达,任善相.山茶科系统发育诠析Ⅵ.瘤果茶组的订正[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6

[3].闵天禄,钟业聪.山茶属瘤果茶组植物的订正[J].云南植物研究.1993

[4].张宏达,任善湘.山茶属瘤果茶组植物分类(英文)[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

标签:;  ;  ;  ;  

瘤果茶组论文-姜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