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注意问题研究覃诗

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注意问题研究覃诗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测绘院

摘要:土地调查能够帮助国土资源部门对土地的使用情况进行明确,为后续土地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我国已经完成了两次土地调查,第三次土地调查也于2018年开始实施,参考前两次土地调查的经验,在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的过程中,应该对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明确,以保证土地调查的整体效果。本文从工作流程、技术指标、调查方法以及土地分类等方面,对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为土地调查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第三次土地调查;工作流程;技术指标;调查方法

前言:全国土地调查主要是针对全国范围内的土地数量、土地分布和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此来获取较为完善的土地资源信息,为土地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就目前来看,我国已经完成了两次全国性的土地调查工作,2018年,第三次土地调查也已经开始实施,如何保证第三次土地调查工作的效果,掌握更加全面的土地资源信息,实现国土资源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是有关部门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1规范工作流程

第三次土地调查的基本任务,包括了土地现状调查、土地权属调查以及专项用地调查,同时也需要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起完善的土地调查数据库。而想要确保上述任务的顺利完成,必须对土地调查的工作流程进行明确。参照我国现行土地调查相关要求,再结合前两次土地调查的经验,第三次土地调查的工作流程为:利用相应的大地坐标系完成土地数据的采集,保证其具备较高的分辨率,然后创建土地资源影像图,对比土地变更调查结果,可以获得不一致图斑,其本身与影像特征不相符。再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GPS、GIS、RS等,开展不一致图斑对应地块的调查工作,对草地、村庄和耕地的使用情况进行明确。在获取相应的土地利用情况数据后,土地调查人员还需要将地籍调查与不动产登记的成果结合在一起,获取村镇内部的商铺、住宅等的土地使用情况,以此为基础,还需要做好农用地分等定级、耕地细化等相关工作,给出专题系列成果,为土地的规划使用提供便利[1]。

2明确技术指标

第三次土地调查中,需要对相应的技术指标进行明确,一是比例尺,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采用的比例尺不同,第三次土地调查中应该采用更高精度的比例尺,城镇内部应该选择1:2000比例尺,村庄内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1:5000比例尺,农村土地调查则应该以1:5000比例尺为主,一些特殊区域则可以选择1:2000比例尺;二是分幅,在第三次土地调查中,标准分幅应该执行《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13989-2012)的相关要求,采用国际地图分幅标准,即1:1000000,相比较第二次土地调查采用的1:10000标准分幅,分幅的精细度更高;三是数学基础,第三次土地调查应该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该坐标系于2008年7月1日启用,要求有关部门利用8-10年的时间,将原本的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提升土地调查的准确性[2]。

3优选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对于土地调查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如果调查方法选择不当,则不仅会影响土地调查工作的效率,也会导致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高。第二次土地调查中,采用的是从无到有的调查方法,所有的矢量数据都是通过图解或者实测得到,工作量巨大,工作效率低下。与之相比,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在土地调查中得到了应用,因此,第三次土地调查可以在前一次土地调查获取的数据集成上,结合影像判断、外业核实等方法,做好数据的更新工作。为了保证第三次土地调查工作的顺利实施,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利用移动终端设备为支撑,开展外业调查,将定位的精度控制在5m以内,通过“互联网+实地举证”的方式,能够大大提高土地调查的工作效率,这也是第三次土地调查的一种创新尝试。内业数据处理方面,技术人员可以借助相应的计算机软件,推动最新变更调查结果与DOM影像的融合,从中提取出数据库地类与影像中的不一致图斑,然后依照不一致信息来完成调查底图的制作[3]。

4重视土地分类

在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中,土地分类采用的是国家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包含12个一级类和56个二级类,不过这里的二级类与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的二级类存在一定区别,地类编码从三位数变成了四位数。12个一级类的分类方法大体上与第二次土地调查相同,包括耕地、林地、草地、住宅用地等,耕地分类的方法基本不变,包括了旱地、水地和水浇地;果园中的二级类土地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橡胶园,林地则被重新划分,形成了全新的二级类地类,有竹林地、乔木林地、森林沼泽、灌木林地等;草地二级类新增了沼泽草地[4]。

土地分类的细化提高了对于外业核查工作的要求,无法单纯凭借影像判读达成预期目标,充分体现出了新时期政府部门对自然资源数量和分布状况把握重点的变化,以林地为例,第二次土地调查中只是简单分成三类,第三次土地调查则进一步细化为七类,原本的沼泽地分割到了林地和草地中,形成了森林沼泽、灌木沼泽以及沼泽草地。另外,在城镇部分的土地分类中,出现了分类弱化的发展趋势,商业服务用地被统一,不再进行二级类的细化,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用地原本的分类被丢弃,8个二级类被合并为4个二级类,特殊用地从原本的5个二级类合并成2个二级类,工况仓储用地中,二级类的数量总体没有变化,在新增盐田分类的同时,工业用地和仓储用地被合并,成为全新的二级类工业仓储用地。交通运输用地的变化相对较大,因为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快,道路的变化剧烈,原本的街巷用地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因此被删除,新增加了交通服务场地(停车场、公交公司)、轨道交通用地以及城镇村庄道路用地3个二级类。水域和水利设施用地的分类基本保持不变,只在原来的土地分类基础上,增加了沼泽地二级类[5]。

5结语

总而言之,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不仅工作量巨大、耗时长,而且对于精度要求较高,加上各地的土地调查存在密切联系,任何一项工作出现问题,都会对土地调查的全局造成影响。基于此,国土资源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土地调查工作,在开展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的过程中,做好统筹工作,对照前两次土地调查,明确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充分保证土地调查结果完整性和精确性的同时,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辉,周高攀.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第三次土地调查中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02):45-48.

[2]高权忠,赵境境,汪学琴.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中线状地物面化方法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018,25(06):117-122.

[3]曾范航,杨国东.关于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方案的探究[J].价值工程,2019,38(02):164-166.

[4]朱佳.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中做好地籍测绘工作的一些建议[J].居舍,2018,(35):187.

[5]苏宗跃.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新技术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23):164-166.

标签:;  ;  ;  

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注意问题研究覃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