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日本无刺楤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日本无刺楤木,五加科,组培培养
日本无刺楤木论文文献综述
向素桃[1](2016)在《日本无刺楤木组织培养研究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无刺楤木是五加科楤木属植物,作为木本蔬菜资源开发前景广阔。以嫩茎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0.1%Hg Cl2消毒8 min,适宜的初代培养基为MS+NAA 0.5 mg/L+BA 1.0 mg/L、继代培养基为MS+2,4-D 1.0 mg/L+BA 0.5 mg/L、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 0.5 mg/L。(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文摘》期刊2016年02期)
茹丽叶,李德生,孟丽,王璠,梁立[2](2013)在《日本无刺楤木反季节生产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日本无刺楤木为试材,研究了反季节栽培模式下不同根径粗度、株高及不同加温方式对苗木芽长及芽叶产量的影响,以期探讨不同采收方式对采收次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日本无刺楤木反季节生产应选择根径粗度8mm以上,高度30~45cm,木质化程度高、顶芽饱满的当年生苗木;温度控制在9~32℃,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日本无刺楤木苗木在栽植46d后萌芽,在萌芽24d后可采收;采收方式为保留顶芽采摘,每年可采收3次以上,平均单株总产量为18.26g以上。(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3年24期)
贾雄,王国良,宗良纲,汪有良[3](2010)在《镉在日本无刺楤木叶片的积累与对其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考察镉对日本无刺楤木(Aralia elata var. inermis)生长及品质安全性的影响,采用生物盆栽法研究镉处理对不同生长期楤木叶片抗氧化系统影响及与镉含量关系。结果表明:展叶末期楤木叶片镉含量较少,镉对楤木叶片抗氧化能力有促进作用,随着处理量增加,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叶绿素含量先增大后减小,镉对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影响较强,可使其降至对照的30%,丙二醛(MDA)含量呈一定的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生长中期POD活性达整个生长期最低;随着镉处理量增加,CAT活性先增强后减弱,但明显高于对照;叶绿素含量降幅各生长期最大,最低为对照69.1%;MDA含量则有显着增加。落叶初期叶片镉含量达到同处理最大;随着镉处理量的增加,POD活性持续减弱,CAT活性先增强后减弱,所受影响小于生长中期;叶绿素含量持续下降;落叶初期MDA含量在低量镉处理中降低,高量镉处理下继续升高。(本文来源于《四川环境》期刊2010年03期)
贾雄[4](2009)在《镉、铬及铅在日本无刺楤木中积累、分配及其对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生物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添加量下叁种金属在日本无刺楤木不同器官积累、分布及叶片含量不同生长期变化特点,日本无刺楤木叶片在镉、铬和铅处理下不同生长期抗氧化响应及其与叁种重金属含量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叁种重金属处理后的次年展叶中期在楤木体内镉的积累能力高于铬而远高于铅,叶片镉、铬、铅的富集系数(BCF)为1.0,0.1及0.002左右。在惚木体内镉的积累根部最高,镉、铬分布是根>叶>茎,铅是根>茎>叶,随着重金属处理添加量上升,根系中铬、铅富集系数上升几倍至二十几倍,而叶、茎中BCF下降。叁种重金属从根系向茎、叶迁移能力为Cd≈Cr>Pb,随着处理量升高,铬、铅的迁移系数快速下降,镉的叶迁移系数则是先上升后下降,茎迁移系数变化不大。不同生长时期中楤木叶片的含量不同,铬、铅较早地在生长中期出现含量峰值,之后含量下降,以铅处理第二年含量下降90%左右,最为明显;镉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持续上升,并与时间长度成较好地比例关系。叶片镉、铅含量季节变化的趋势没有因处理量而改变,铬积累表现为50mg·kg-1Cr处理第二年展叶中期的含量最大,与对照更相似,而100mg·kg-1、200mg·kg-1Cr处理在第一年生长中期含量最大。重金属处理一年后,镉对楤木叶食用的安全性的影响为叁种重金属最大,实验处理中都超过蔬菜安全标准,少数超标几十倍,在铬处理中叶片铬含量大多超过标准限值几倍,铅的危险性最小,仅在生长中期和Pb3处理中分别出现超标。在新叶中镉的含量随着叶片伸长先下降后上升,最低量出现在15cm长叶片中,BCF在0.4以上。5mg·kg-1Cd处理不同长度惚木叶片积累能力大于对照,其它处理积累能力小于对照并随着处理量上升而下降。铬的含量随着叶片伸长先略上升,再下降,铬最低含量出现在15cm叶片,20cm叶片中达到最大,BCF在0.15以下,随着处理量的上升而下降。铅在叶片的富集能力较镉、铬的弱,BCF为0.002左右,叶片生长时,铅含量的变化趋势和镉、铬的有所不同,最低含量也出现在15cm叶片中,但除Pb3处理外20cm叶片的铅含量并非最高,而5cm叶片中铅含量最高。在10cm之前叶片处理间铅的BCF差异较大,10cm之后差异缩小,但1000mg·kg-1Pb处理的BCF大大增加。展叶末期镉处理中楤木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叶绿素含量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镉处理量增加变化较大,丙二醛(MDA)含量变化不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叶片镉积累较少,总体上,镉对楤木生长起刺激作用。铬处理下POD活性出现较大增强,CAT活性迅速减弱,此时的MDA、叶绿素含量有所上升,但响应并不明显。展叶末期叶片的铅含量最低,铅使叶绿素含量有一定的增长,CAT活性在最高量处理下稍有增强,POD活性也没有明显的增强,结合处理中MDA的含量没有显着高于对照,可以认为此时铅尚未对惚木叶片造成伤害。生长中期随着镉处理量增加,POD活性急剧减弱,达各生长期最低,CAT活性先增强后减弱并高于对照,叶绿素含量较快下降,最低为对照70%左右,MDA含量则一直上升可达对照的130%左右,此时是楤木吸收镉和受到镉损害的关键时期。此时铬处理中叶片的铬含量达到各生长期的最大,铬处理下CAT活性变化较大,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先增强后减弱,差异都显着,POD有较大的减弱,个别处理与对照差异显着。MDA含量却有显着下降,叶绿素含量都有一定上升,而与对照差异不显着,说明其未受到铬严重伤害,更可能是楤木已经适应了铬胁迫。此时叶片中铅含量最高,CAT活性随铅添加量增加而剧烈降低,POD活性也随铅添加量增加有明显的降低,表现一定的负相关性;但是MDA、叶绿素含量都没有较对照发生明显的改变,可能铅诱发的活性氧含量较少,在抗氧化系统的调节能力之内,对楤木叶片没有造成重大的损害。落叶初期叶片镉含量达到最大;随着镉处理添加量的提高,POD活性持续降低,为对照的70%以下,CAT活性先升后降,总体活性小于生长中期,叶绿素含量持续下降。相比生长中期,落叶初期MDA含量在低添加量镉时降低,高添加量镉处理继续上升。铬总体上抑制POD活性,但200mg·kg-1Cr处理却使其提高25%左右;铬处理减弱CAT活性,但与对照差异不显着。MDA有一定的下降,但是与对照的差异不显着,几个铬处理显着提高了叶绿素的含量。此时可能铬一定程度上促进楤木生长。落叶初期,叶片铅含量较生长中期有所回落,随铅处理量的增加,CAT的活性出现先减弱后增强的趋势,与生长中期不同;POD活性出现了波动,仅在铅最高添加量下显着低于对照,MDA含量出现先下降后上升,并未显着高于对照;叶绿素含量甚至在处理中高于对照,可能铅对楤木叶片的损伤不严重。(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9-05-01)
王国良,张敏,闫小红,黄明[5](2006)在《日本无刺楤木促成芽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日本无刺楤木(Aralia elatavar.inerm is)休眠枝条离体茎段促生芽为试验材料,对芽体内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试验分为5个处理组:不同茎段长度的产芽试验、不同茎段直径的产芽试验、不同茎段年龄的产芽试验,相同茎段不同营养条件下的产芽试验和同一茎段不同芽位的产芽试验。结果表明:(1)离体茎段长度为20 cm时,促生芽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与其他长度处理差异极显着,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着。(2)不同培养条件下,芽体内的3种营养成分差异均不显着。(3)不同直径处理组中,芽体内3种营养成分含量均存在极显着差异。直径为5.8 mm时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纱C含量最高,直径为8.8 mm时可溶性糖含量最高。(4)2年生茎段促生芽的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1年生茎段。(5)同一茎段不同芽位的促生芽,以下位芽3种营养成分含量为最高。(本文来源于《江苏林业科技》期刊2006年06期)
王国良,闫小红[6](2006)在《日本无刺楤木离体茎段人工促成产芽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自行研制的人工气候室内,以日本无刺楤木(Aralia elatavar.inermis)休眠枝条离体茎段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水培人工促成产芽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茎段长度处理,以20 cm茎段产芽最好,差异极显着;不同的遮光处理,以遮光处理为好,但差异不明显;不同的营养条件处理,以50 mL水+50 mL全成分营养液处理最佳,但与100 mL全成分营养液无显着差异;不同的直径茎段处理,以最粗直径(平均直径12.3 mm)最佳,与最细直径之间差异极显着;不同的树龄相同直径处理,以2年生的产芽量最大,但差异不显着;同一茎段不同的芽位处理,以两侧芽产芽较好,但无显着性差异。(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01期)
王海珍,毛锁云[7](2003)在《日本无刺楤木及其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无刺木(Arliaelatavar.inermis为五加科木属落叶小乔木。小枝及叶柄均异于我国的木 ,呈无刺或稀有刺状 ,花明显有花梗 ,聚生为伞形花序 ,再组成圆锥花序。叶为 1~ 2奇数羽状复叶 ,叶柄长 3~ 15cm ,托叶不明显 ,羽(本文来源于《林业实用技术》期刊2003年11期)
日本无刺楤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日本无刺楤木为试材,研究了反季节栽培模式下不同根径粗度、株高及不同加温方式对苗木芽长及芽叶产量的影响,以期探讨不同采收方式对采收次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日本无刺楤木反季节生产应选择根径粗度8mm以上,高度30~45cm,木质化程度高、顶芽饱满的当年生苗木;温度控制在9~32℃,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日本无刺楤木苗木在栽植46d后萌芽,在萌芽24d后可采收;采收方式为保留顶芽采摘,每年可采收3次以上,平均单株总产量为18.26g以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日本无刺楤木论文参考文献
[1].向素桃.日本无刺楤木组织培养研究初探[J].中国园艺文摘.2016
[2].茹丽叶,李德生,孟丽,王璠,梁立.日本无刺楤木反季节生产技术[J].北方园艺.2013
[3].贾雄,王国良,宗良纲,汪有良.镉在日本无刺楤木叶片的积累与对其抗氧化系统的影响[J].四川环境.2010
[4].贾雄.镉、铬及铅在日本无刺楤木中积累、分配及其对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9
[5].王国良,张敏,闫小红,黄明.日本无刺楤木促成芽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2006
[6].王国良,闫小红.日本无刺楤木离体茎段人工促成产芽技术[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7].王海珍,毛锁云.日本无刺楤木及其栽培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