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热通量论文-杨梦兮

净热通量论文-杨梦兮

导读:本文包含了净热通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热带印度洋SSTA,海面净热通量,滑动EOF,滑动SVD

净热通量论文文献综述

杨梦兮[1](2014)在《热带印度洋海表面温度及其与海面净热通量耦合的优势模态的气候演变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SODA的海温资料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海面净热通量资料,分析了热带印度洋海表面温度空间结构的变化,并在对比1976/1977年变化前后海表面温度异常(SSTA)及其与海面净热通量耦合的特征空间结构的变化基础上,在EOF分解和SVD方法上加以拓展,用滑动的方式分别对海温及其与海面净热通量耦合的优势模态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验证了模态的空间结构和两个场之间的耦合关系都可能随时间发生明显变化的想法,并对显着变化的时间和地点都进行了判定。主要结论如下:热带印度洋SSTA整体呈现出升温趋势,由原本全海盆几乎一致的负异常演变为较显着的正异常,各海域海温的变化趋势在演变中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赤道西印度洋易于发生突变的频次最高。热带印度洋SSTA主模态空间型既有明显的连续演变特征,也存在显着变化,并非总是呈全区符号一致型的分布,变化幅度最大的地方出现在20°S以南的印度洋;印度洋偶极子空间型经历了由从南北向的偶极子向东西向的转变,并非总是呈东西向的分布,海气耦合作用较强的东南印度洋和赤道西印度洋的变化幅度最大。滑动EOF方法可以有效检测出热带印度洋SSTA的显着的变化,包括空间结构的变化:主模态存在3次明显的变化,时间分别出现在1974年、1976年和1998年,其中1976年的信号最强,显着变化的地点主要位于热带印度洋暖池地区,第1次出现在20°S以南的印度洋中东部地区,第3次则在苏门答腊-爪哇沿岸和赤道西印度洋较为明显;偶极子模态存在4次明显的准年代际变化,时间分别出现在1976、1987、1994和2005年,1976年还与主模态交迭,前2次显着变化区域出现在西印度洋和东南印度洋,后2次则分别出现在澳大利亚西部和苏门答腊-爪哇沿岸海域。滑动EOF分解前两模态可以较好的拟合出演变过程中热带印度洋SSTA空间结构的明显变化;两模态的方差贡献率有一种互补的趋势;在1976/1977年附近两模态的方差贡献率最为接近,累积方差贡献率也最小。热带印度洋SSTA和海面净热通量异常滑动SVD第一耦合模态中,海面净热通量可以较好的解释大部分时段内海温场本身的海盆一致型变化,受其影响变温幅度较大的地方位于苏门答腊-爪哇沿岸和20°S以南的海域;第二耦合模态中海温场在大部分的时段里呈偶极型,局地变化较为剧烈,也可以较好地解释大部分时段内其本身偶极型异常的分布。两模态的关系都在1976/1977年附近有转折性的变化,前两个模态解释各原始场的方差百分率和两场各模态之间的方差百分率呈现互补的趋势。SSTA和海面净热通量异常滑动SVD方法则可以检测出耦合空间型的显着变化:第一模态中,海温和海面净热通量场的空间分布都在1971年的显着影响下发生了唯一1次明显的准年代际变化,但是显着变化的地点不同;耦合模态发生显着变化的时间也可能不同,第二模态的两场除了都在1988年和1994年的影响下发生显着变化外,海温场还受到了1964年和1997年的强影响,海面净热通量场则还有1次显着性变化,主要是受1971年的影响。热带印度洋SSTA时间变化率场与海面净热通量异常场滑动SVD结果表明,其第一模态和第二模态分别主要表现为全区一致型和偶极子型,模态相关系数也高,解释的协方差平方百分率和SSTA时间变化率场方差百分率在两模态之间均存在明显的互补趋势,并在1976/1977年附近和1990s初发生了明显的年代际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4-05-01)

田永青,潘爱军[2](2012)在《夏季巴拉望岛西北部海域净热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形成机理初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OAFLUX气候态月平均热通量资料及TMI云量、降雨、SST和QuikScat风场资料,对南海、特别是巴拉望岛西北海域净热通量的时空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夏季在巴拉望岛西北海域存在一局域净热通量极小值区,在7月份该海域海洋甚至呈现失热达20 W/m2情况.分析认为该局地净热通量异常可能与南海暖水的发生、发展有关,即由于西南季风爆发,巴拉望岛西北海域对流加强,一方面,蒸发增大使得潜热增大、云量增多,导致入射太阳短波辐射的减少;另一方面,降水的增大使得该海域出现障碍层现象,障碍层导致的局地海温正反馈进一步增强了局地对流,从而加剧海洋失热过程,促成了巴拉望岛西北海域净热通量局地异常的出现.进一步的经验正交模态(EOF)分析表明,在季节变化尺度上,南海净热通量的第一模态(89.1%)呈同位相变化,反映了南海受冬、夏季风的交替驱动特征;其中南海北部(海南岛至台湾海峡南段的带状海域)为振幅最大区,这与该海域存在年平均最大风速有关;第二模态(10.0%)以吕宋岛至雷州半岛一线为界,南北两侧反相,并具有显着的局域特征;不仅反映了黑潮入侵与南海环流的季节变化,而且还发现巴拉望岛西北海域存在一局地极值域,对应夏季净热通量异常区.(本文来源于《台湾海峡》期刊2012年04期)

田永青[3](2012)在《巴拉望岛西北海域夏季净热通量极小值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南海海气通量中的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特征及与我国南方降雨关系国内学者已做了大量研究,而有关净热通量的研究尚鲜见报道。众所周知,净热通量为海洋与大气进行热交换的总收支,潜热或感热只能反映海洋失热方面;另外净热通量可以直接改变海表温度场(密度场)分布,进而引发表层环流甚至热盐环流的改变。因此研究南海净热通量有其必要性。本文分析资料后首次明确提出巴拉望岛西北海域在夏季为一净热通量极小值区,进一步解释其形成机制为:夏季副热带高压退出南海,在受热带辐合带控制的大背景场下,天气过程容易发展;湿润的西南季风气流遇到菲律宾山脉和巴拉望岛山脉的阻挡而在此处抬升并聚集,出现厚云量的现象;厚的云层阻挡了太阳短波辐射到达海面,故使得短波辐射在巴拉望岛西北海域出现极小值区;同时此处的高海温中心带促成了潜热高值中心形成。低短波辐射中心和高潜热中心的共同作用出现了巴拉望岛西北海域夏季净热通量极小值现象。EOF第一模态解释了季风对净热通量季节变化为主要贡献,方差贡献率89.1%。同时海洋热力及动力机制为:南海夏季东南强降雨所致障碍层使上层海洋偏暖作用加剧海洋失热,对高潜热中心、净热通量极小值形成有贡献;此区域负的风应力旋度和东南向Ekman平流输运利于暖水维持,对净热通量极小值的形成也有贡献。另外,在分析此区域热通量的影响时指出其高潜热中心可能是南海台风生成的诱因。潜热带走大量水汽,在高空凝结形成降雨时释放大量热量,热空气中心形成低压中心,进而诱导台风的形成。(本文来源于《国家海洋局第叁海洋研究所》期刊2012-05-01)

刘衍韫,刘秦玉,潘爱军[4](2004)在《太平洋海气界面净热通量的季节、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 COADS资料 ,使用经验正交分解 (EOF)等分析方法 ,研究了北太平洋海气热通量的季节、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 :北太平洋海洋夏季净得热 ,冬季净失热 ,且黑潮及其延伸体区失热最大。净热通量年际变化较明显 ,北太平洋西部模态水形成区冬季净热通量和副热带失热区春季净热通量的年际变化都主要依赖于潜热和感热通量的年际变化。夏季净热通量的低频变化中心在热带 ,冬季低频变化中心在黑潮及其延伸体区。冬季赤道东、西太平洋净热通量异常的年际变化相反 ;在热带北太平洋中部年际变化达到最大。夏季热带太平洋是净热通量异常的年际变化最大的海域 ,沿赤道两侧在 16 5°E处呈偶极子型分布。(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3期)

净热通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OAFLUX气候态月平均热通量资料及TMI云量、降雨、SST和QuikScat风场资料,对南海、特别是巴拉望岛西北海域净热通量的时空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夏季在巴拉望岛西北海域存在一局域净热通量极小值区,在7月份该海域海洋甚至呈现失热达20 W/m2情况.分析认为该局地净热通量异常可能与南海暖水的发生、发展有关,即由于西南季风爆发,巴拉望岛西北海域对流加强,一方面,蒸发增大使得潜热增大、云量增多,导致入射太阳短波辐射的减少;另一方面,降水的增大使得该海域出现障碍层现象,障碍层导致的局地海温正反馈进一步增强了局地对流,从而加剧海洋失热过程,促成了巴拉望岛西北海域净热通量局地异常的出现.进一步的经验正交模态(EOF)分析表明,在季节变化尺度上,南海净热通量的第一模态(89.1%)呈同位相变化,反映了南海受冬、夏季风的交替驱动特征;其中南海北部(海南岛至台湾海峡南段的带状海域)为振幅最大区,这与该海域存在年平均最大风速有关;第二模态(10.0%)以吕宋岛至雷州半岛一线为界,南北两侧反相,并具有显着的局域特征;不仅反映了黑潮入侵与南海环流的季节变化,而且还发现巴拉望岛西北海域存在一局地极值域,对应夏季净热通量异常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净热通量论文参考文献

[1].杨梦兮.热带印度洋海表面温度及其与海面净热通量耦合的优势模态的气候演变特征[D].中国海洋大学.2014

[2].田永青,潘爱军.夏季巴拉望岛西北部海域净热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形成机理初析[J].台湾海峡.2012

[3].田永青.巴拉望岛西北海域夏季净热通量极小值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D].国家海洋局第叁海洋研究所.2012

[4].刘衍韫,刘秦玉,潘爱军.太平洋海气界面净热通量的季节、年际和年代际变化[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标签:;  ;  ;  ;  

净热通量论文-杨梦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