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态滤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桥面,径流,初期雨水,生态滤床
生态滤床论文文献综述
苗乾,张帆,周盛[1](2019)在《功能型生态滤床技术处理高速公路桥面径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时,应考虑采取有效措施对桥面径流进行收集和污染治理。文章阐述一种新型桥面径流处理方法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高速公路运营期间,遇到暴雨时,初期雨水经过新型桥面径流处理技术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排放限值要求。(本文来源于《天津建设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陈新乐,冯杰,蔡少卿,方阳,林伟刚[2](2018)在《微生态滤床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微生态滤床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日处理量为32 t。以pH、悬浮物(SS)、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NH3-N)和总磷(TP)为主要评价指标,探讨微生态滤床对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CODCr、BOD_5、NH_3-N、TP和SS的除率分别达到64.1%、68.3%、53.8%、88.1%和40.7%。出水中SS、NH3-N未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其余指标均达标。本研究将微生态滤床应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新思路,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8年05期)
刘福兴,杨林章,王俊力,邹国燕[3](2018)在《置入式生态滤床对低温季节重污染河水水质的改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传统水平潜流人工湿地(SSFW)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下部存在水层的置入式生态滤床系统(IEF),对比研究了IEF和SSFW在不同季度的污染物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与SSFW相比,IEF对污染物的去除率较高,在整个实验期间对总氮(TN)、氨氮(NH_3-N)、总磷(TP)和高锰酸盐指数(COD_(Mn))的总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3.6%、78.4%、64.7%和51.9%,比SSFW高出13.1%、6.9%、12.1%和7.3%。温度对SSFW的去除率影响较大,在温度较低的第4季度(10—12月),SSFW的去除率明显下降,但IEF的处理效率依然能保持较高水平,对TN、NH3-N、TP和COD_(Mn)的平均去除率达57.9%、63.0%、58.7%和51.8%,比SSFW高12.8%、11.1%、10.2%和7.2%,表明IEF能够部分解决低温季节湿地处理效率低的问题,对重污染河流水质净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李廷梅,于鲁冀,刘攀龙,程璐璐[4](2017)在《波流式生态滤床氨氮去除效果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波流式生态滤床处理受污染的河水,考察了其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和沿程污染物转化情况,并采用扫描电镜、高通量测序手段解析了波流式生态滤床不同时间和位置基质上生物膜的细菌群落组成,分析了波流式生态滤床小试反应器中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分布特点,以探讨其去除氨氮的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器稳定运行以后,对氨氮平均去除率为74.83%,基质表面可以观察到大量微生物,不同时期优势细菌有较大不同.反应器前部主要发挥硝化作用,中部发挥反硝化作用,硝化菌的分布呈现上多下少、前多后少的特点,使得氨氮在前端被快速去除;中部以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为代表的反硝化菌丰度较高,促进了反硝化作用的发挥,降低了出水中总氮浓度;不同部位样品中细菌多样性差别不大,微生物种群多样性随着水流方向呈现先增加,到后段减少的趋势.(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7年10期)
张娟,刘秀丽,王磊[5](2017)在《高负荷生态滤床处理城市河道景观水的中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水力负荷对生态滤床处理效果的影响,创新性地提出了采用高水力负荷(水力负荷高出标准生态滤床约5倍)生态滤床对东营市利叁沟水系南段水域进行中试试验研究,对水力负荷选取4~7 m~3/(m~2·h),探究了水力负荷对生态滤床净化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水力负荷是影响生态滤床净化污染物的重要因素,其在4~7m~3/(m~2·h)的范围内,COD、氨氮和TP的去除率均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而TN的去除率却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大而快速减小。综合考虑水力负荷对CODCr、氨氮及TN、TP等污染物净化效果的影响,以及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最佳水力负荷选为4m~3/(m~2·h)。(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7年06期)
刘茜[6](2016)在《微生态滤床系统生态治理地表水的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工农业发展呈现迅猛之态,导致在提高社会经济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城市河道和城市地表水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另外,在"五水共治"以及"清叁河"的指引下,地表水生态治理成为了广大研究者研究的主要问题。现阶段,中国河道环境修复工艺呈现出多样化,但是处理效果却存在缺陷,微生态滤床系统作为新型的处理技术,在地表水生态治理方面至关重要。为进一步加强对微生态滤床系统对地表水治理中的作用,文章从生态滤床系统的基本特点出发,采取举例、调查分析的方式测试微生态滤床系统治理地表水的效果,旨在为地表水生态治理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刘茜[7](2016)在《微生态滤床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生态滤床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具有治理效果好、设计和实施简单、运行维护方便以及投资小等特点。是未来一段时期内应该广泛使用的一种水环境治理技术。(本文来源于《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陈晓育,胡静,刘智磊[8](2015)在《滤床式生态护岸改善缓流景观水体水质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缓流景观水体污染特性,提出了滤床式生态护岸的构建方法,并模拟研究了其对景观水体的处理效果。滤床式生态护岸集成了溶气复氧、气浮与滤床水处理技术,能在提高护岸景观效果的同时实现对水质的净化。在原水量与溶气水量比值为1.5∶1时,对chl-a、TN、TP及COD的去除效果最佳,最大去除率分别可达88%、75%、41%及86%;同时,滤床式生态护岸布局灵活,采用分散入流的方式可以提高缓流景观水体紊动度,减少内源污染,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5年23期)
刘秀丽,王磊[9](2015)在《温度对高负荷生态滤床处理东营市河道水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生态滤床对东营市高氯(咸水)河道水进行处理研究,水力负荷控制为5~7 m3/(m2·h)(高出国家标准近5倍),探究不同温度对高负荷生态滤床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温在4~32℃范围内,温度对生态滤床COD、NH+4-N和TP去除率影响较少,污染物去除率较高,验证了势能增氧生态滤床在高氯条件下良好的净化效果。但温度对进水TN浓度影响较大,导致生态滤床对TN去除效果不稳定,推断主要原因是,溶解氧浓度较高和碳源供应不足抑制了反硝化细菌的反硝化反应。(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08期)
王惠权[10](2015)在《微生态滤床系统在地表水生态治理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由于工农业的发展,城市河道生态环境遭到人为破害,地表水生态化处理刻不容缓。"五水共治"的逐步深入和"清叁河"工作的稳步推进,已显示出地表水的生态化处理的必要性。基于此,从微生态滤床的特点出发,测试其在地表水生态治理上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地表水的治理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北京农业》期刊2015年20期)
生态滤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采用微生态滤床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日处理量为32 t。以pH、悬浮物(SS)、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NH3-N)和总磷(TP)为主要评价指标,探讨微生态滤床对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CODCr、BOD_5、NH_3-N、TP和SS的除率分别达到64.1%、68.3%、53.8%、88.1%和40.7%。出水中SS、NH3-N未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其余指标均达标。本研究将微生态滤床应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新思路,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态滤床论文参考文献
[1].苗乾,张帆,周盛.功能型生态滤床技术处理高速公路桥面径流[J].天津建设科技.2019
[2].陈新乐,冯杰,蔡少卿,方阳,林伟刚.微生态滤床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研究[J].广东化工.2018
[3].刘福兴,杨林章,王俊力,邹国燕.置入式生态滤床对低温季节重污染河水水质的改善效果[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8
[4].李廷梅,于鲁冀,刘攀龙,程璐璐.波流式生态滤床氨氮去除效果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17
[5].张娟,刘秀丽,王磊.高负荷生态滤床处理城市河道景观水的中试研究[J].绿色科技.2017
[6].刘茜.微生态滤床系统生态治理地表水的相关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7].刘茜.微生态滤床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8].陈晓育,胡静,刘智磊.滤床式生态护岸改善缓流景观水体水质的效果[J].中国给水排水.2015
[9].刘秀丽,王磊.温度对高负荷生态滤床处理东营市河道水的影响[J].环境工程学报.2015
[10].王惠权.微生态滤床系统在地表水生态治理上的应用[J].北京农业.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