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野扁桃论文-马松梅,王春成,孙芳芳,魏博,聂迎彬

新疆野扁桃论文-马松梅,王春成,孙芳芳,魏博,聂迎彬

导读:本文包含了新疆野扁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疆野扁桃,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显着进化单元

新疆野扁桃论文文献综述

马松梅,王春成,孙芳芳,魏博,聂迎彬[1](2019)在《濒危植物新疆野扁桃的遗传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cpDNA序列,对孑遗濒危植物新疆野扁桃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显着进化单元等进行分析,为居群的保护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叶绿体序列trnL-trnF和psbK-psbI,对新疆野扁桃自然分布区内的8个居群共102个个体进行序列分析;利用分子方差分析和景观遗传插值分析居群间的遗传分化;利用最大似然树和贝叶斯系统树分析单倍型间的分子系统关系。【结果】1)叶绿体序列trnL-trnF和psbK-psbI拼接后的总长度为584 bp,鉴别了14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共定义了9个单倍型。居群间总的遗传多样(h_T)和居群内平均遗传多样性(h_S)分别为0.755和0.487。2) AMOVA分析结果表明,65.71%的遗传变异来源于居群间。物种分布范围内存在显着的遗传结构(N_(ST)>G_(ST),P<0.05)。3)单倍型的最大似然树和贝叶斯系统树均表明新疆野扁桃自然分布区内9个叶绿体单倍型共聚为2支:阿勒泰和塔城地区的居群各为一支。单倍型网络图和主坐标分析结果也表明阿勒泰和塔城地区的居群各聚为一支。所有居群的遗传景观分析表明,阿勒泰地区和塔城地区的居群之间表现出明显的遗传分化。4)哈巴河孔墩林山麓居群和裕民保护区居群2拥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可以作为该濒危植物遗传多样性保护的重点。【结论】基于cpDNA序列,新疆野扁桃居群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居群间,阿勒泰地区和塔城地区的居群组间存在显着的遗传分化。阿勒泰居群组和塔城居群组可以作为2个显着进化单元,哈巴河孔墩林山麓居群和裕民保护区居群2应该作为新疆野扁桃遗传多样性保护的重点。研究结果可以为深入研究新疆野扁桃居群的分布、进化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曾斌,马鑫鑫,余镇藩,阿布都卡尤木·阿依麦提[2](2019)在《新疆野扁桃的TP-M13-SSR荧光标记引物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对毛细管荧光电泳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非特异性峰进行观察,探讨其形态及发生原因,笔者从新疆野扁桃的5个居群中分别挑选2份叶片提取基因组DNA,PCR产物使用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结果表明:在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中,共选用4种荧光引物,其中荧光引物FAM峰型最为正常且特异峰清晰,不常发生非特异性峰。与之相反,荧光引物ROX的非特异峰种类数量最多,且特异峰不易辨认。在6种异常情况中,N+1峰出现次数最多,高低峰出现次数最少。荧光引物FAM更适合于新疆野扁桃进行扩增。(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01期)

古丽娜尔·巴合提别克,韩卫民,阿勒合斯·加尔得木拉提,王梅[3](2018)在《第九师一六一团新疆野扁桃种质资源调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第九师一六一团新疆野扁桃进行了种质资源调查,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以及查阅有关新疆野扁桃的文献,对其分布区环境因子状况、分布区生物学特征、分布区种群生长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结果表明:一六一团新疆野扁桃成片集中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区,以阳坡为主,阴坡为辅。土壤中性偏酸性,叶片呈线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分布区全部新疆野扁桃长势良好,郁闭度高。(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8年21期)

余镇藩,王波,曾斌,王建友[4](2018)在《新疆野扁桃自交不亲和基因SBP1的克隆及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SBP1 (S-RNase-binding protein 1)是新疆野扁桃自交不亲和作用中的关键基因,本研究对新疆野扁桃SBP1基因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根据前期查询的近缘物种查考序列,预测新疆野扁桃的序列设计引物。以新疆野扁桃花粉cDNA为模板,利用RACE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方法,克隆获得了一个新的SBP1基因全长序列。对新疆野扁桃SBP1氨基酸序列与其它植物间相应片段进行同源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并对该基因所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跨膜结构、二级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有关的预测和分析。显示PetSBP1基因核苷酸序列全部长度为1 211 bp,PetSBP1编码蛋白所含有的氨基酸个数为338,相对分子质量38 281.25,等电点为5.29。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甜樱桃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与马铃薯、拟南芥亲缘关系较远。本次实验首次从新疆野扁桃上克隆出SBP1,为该基因在今后研究、培育自交亲和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8年21期)

刘梦雯,曾斌,王波,王建友[5](2018)在《新疆野扁桃TP-M13-SSR引物的多态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来自5个居群的96份新疆野扁桃叶片为试材,采用TP-M13-SSR技术和毛细管荧光电泳检测的方法,分析新疆野扁桃TP-M13-SSR引物的多态性,以期为该珍稀植物的保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新疆野扁桃TP-M13-SSR引物库中包含23 627条序列,共有5类重复类型,以二核苷酸类型数量最多,五、六核苷酸数量极少。将12对核心引物与96份样品一同扩增后,等位基因数(No.of allele)均为2个,有效等位基因数(Ne)、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固定指数(F)、香农指数(I)、特异等位基因(Na)、多态性信息含量指数(PIC)、标记指数(MI)、Nei′s多样性指数、遗传相似性系数(Gst)、基因流(Nm)的范围分别为:3.531 0~9.000 0、0~0.666 7、0.72~0.89、0.25~1.00、1.48~2.44、8~18、0.669 0~0.879 0、5.35~15.82、0.219 5~0.430 8、0.002 0~0.042 6、34.756 0~252.196 4。这12对引物中,引物PT-9的多态性最好,引物PT-1多态性最差。(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8年02期)

王波,余镇藩,曾斌,夏江宏,马鑫鑫[6](2017)在《新疆野扁桃自交不亲和基因Cullin1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旨在为今后研究新疆野扁桃的分子调控奠定良好基础。通过利用Rt-PCR技术及生物测序等方法,从新疆野扁桃的幼嫩叶片中,克隆得到了一个全新的新疆野扁桃Cullin1基因全长c DNA,命名为Pet Cullin1。并进一步的利用在线软件分析发现:Petcullin1基因全长为2677 bp,其开放阅读框2217 bp,该基因的氨基酸共有738个编码,预测得出Petcullin1蛋白的分子式为C3887H6064N1028O1133S34,原子总数为12096,相对分子质量为85814.61,理论推导出其半衰期为30 h,带正负电荷的残留的总数分别是108和113,不稳定指数和平均疏水指数分别为40.19、-0.452,该蛋白属于水溶性不稳定蛋白。(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7年34期)

刘梦雯,曾斌,王建友,夏江宏,关鹏[7](2017)在《新疆野扁桃TP-M13-SSR的引物开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试验自主设计新疆野扁桃TP-M13-SSR引物,从中筛选多态性最佳的引物以供后续研究使用。从该植物的5个居群中分别挑选2份叶片提取基因组DNA,扩增后的产物使用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并分析。经分析可得出12对新疆野扁桃TP-M13-SSR引物的期望杂合值(He)、观测杂合值(Ho)、等位基因数目(Na)、香农指数(I)、固定指数(F)、多态性信息含量指数(PIC)的范围分别为0.656~0.859、0~0.281、3.796~9.580、4~8、1.213~2.014、-0.164~1、0.605~0.843。在所有以上引物中,引物PT-6除固定指数外的所有信息数据均为最高。共筛选出12对多态性信息丰富的TP-M13-SSR引物,扩增片段大小在100~300 bp之间,多为两碱基重复。(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7年27期)

曾斌,刘楠楠,夏江宏,刘梦雯,王建友[8](2017)在《新疆野扁桃自交不亲和花粉SFB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旨在克隆获得新疆野扁桃自交不亲和花粉SFB新基因,以新疆野扁桃花药为试材,应用分子同源克隆及RT-PCR等技术,并进一步采用在线软件分析SFB基因的蛋白质理化性质,实验成功克隆到了PtSFB5与PtSFB6 2个新SFB基因的cDNA全长,2个基因的cDNA全长分别为1124 bp和1072 bp,分别编码了374和348个氨基酸,2个基因都具有F-Box基因结构,属于F-Box基因家族,预测的相对分子量分别为30787.26和44037.74,等电点为5.93和5.43,均属于水溶性不稳定蛋白。(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7年25期)

曾斌,刘梦雯,王建友,王波[9](2017)在《新疆野扁桃五个自然分布居群S基因型的鉴定及发生频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新疆野扁桃5个自然分布居群的150个株系为试材,采用生物统计学的方法,研究了新疆野扁桃5个自然分布居群的S基因类型及其发生频率。旨在为新疆野扁桃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及该物种自交不亲和性进化机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受试株系中共鉴定出6个S-RNase基因,S基因型有11种类型,各基因型组成在不同居群中的存在比率是不均等的,有占主导地位的S基因型;还有一些S基因型是某个居群特有的;也有一些S基因型出现的比率很低,变化差异较大;表明S-RNase基因经历了一定的进化历程。(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7年10期)

曾斌,关鹏,夏江宏,刘梦雯,王波[10](2017)在《新疆野扁桃自交不亲和SFB与S-RNase蛋白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研究新疆野扁桃自交不亲和性花粉SFB蛋白与花柱S-RNase蛋白间的相互作用。以野扁桃花药为实验材料,根据实验要求和基因的结构特点,利用已克隆到的SFB和S-RNase基因,有针对性的截短,构建酵母双杂交载体。研究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酵母双杂交重组表达载体,PtSFB17、PtS16-RNase和PtS17-RNase各蛋白之间并没有发现存在相互作用,据此推测PtS16-RNase蛋白和PtS17-RNase蛋白不在PtSFB17蛋白的识别谱中,协同非我识别模型在新疆野扁桃中同样存在。新疆野扁桃自交不亲和性PtSFB17、PtS16-RNase和PtS17-RNase各蛋白间并无相互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7年14期)

新疆野扁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对毛细管荧光电泳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非特异性峰进行观察,探讨其形态及发生原因,笔者从新疆野扁桃的5个居群中分别挑选2份叶片提取基因组DNA,PCR产物使用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结果表明:在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中,共选用4种荧光引物,其中荧光引物FAM峰型最为正常且特异峰清晰,不常发生非特异性峰。与之相反,荧光引物ROX的非特异峰种类数量最多,且特异峰不易辨认。在6种异常情况中,N+1峰出现次数最多,高低峰出现次数最少。荧光引物FAM更适合于新疆野扁桃进行扩增。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疆野扁桃论文参考文献

[1].马松梅,王春成,孙芳芳,魏博,聂迎彬.濒危植物新疆野扁桃的遗传多样性[J].林业科学.2019

[2].曾斌,马鑫鑫,余镇藩,阿布都卡尤木·阿依麦提.新疆野扁桃的TP-M13-SSR荧光标记引物的筛选[J].中国农学通报.2019

[3].古丽娜尔·巴合提别克,韩卫民,阿勒合斯·加尔得木拉提,王梅.第九师一六一团新疆野扁桃种质资源调查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8

[4].余镇藩,王波,曾斌,王建友.新疆野扁桃自交不亲和基因SBP1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8

[5].刘梦雯,曾斌,王波,王建友.新疆野扁桃TP-M13-SSR引物的多态性分析[J].北方园艺.2018

[6].王波,余镇藩,曾斌,夏江宏,马鑫鑫.新疆野扁桃自交不亲和基因Cullin1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7

[7].刘梦雯,曾斌,王建友,夏江宏,关鹏.新疆野扁桃TP-M13-SSR的引物开发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7

[8].曾斌,刘楠楠,夏江宏,刘梦雯,王建友.新疆野扁桃自交不亲和花粉SFB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7

[9].曾斌,刘梦雯,王建友,王波.新疆野扁桃五个自然分布居群S基因型的鉴定及发生频率分析[J].北方园艺.2017

[10].曾斌,关鹏,夏江宏,刘梦雯,王波.新疆野扁桃自交不亲和SFB与S-RNase蛋白间相互作用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7

标签:;  ;  ;  ;  

新疆野扁桃论文-马松梅,王春成,孙芳芳,魏博,聂迎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