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灰改良全风化花岗岩路基填料的试验研究与施工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胡代淋[1](2020)在《掺入油基岩屑的路基填料的改性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的页岩气储备排名全球第一,其开发的前提是做好生态环境保护,页岩气资源的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油基岩屑,仅中石油川庆钻探公司在长宁和威远作业区每年将会产生约为2×104m3的等待处理的油基岩屑,若是直接搁置于一处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这势必会阻碍这个行业的发展。本文以处理后的油基岩屑掺入井场填料之中,用于钻前工程或是低等级道路路基中,使之既能满足道路路基的各项技术指标和路用性能要求,同时满足国家环保标准。通过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进行油基岩屑掺入井场路基填料中的配合比设计和路用性能的研究。进行一系列室内试验测试了现场取样井场路基填料的基本性质。测定了油基岩屑化学成分和浸出毒性,并对其可能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估,探讨了其掺入井场路基填料的可行性。配制五组不同质量比的含油基岩屑路基填料,开展各项路用性能试验,探究油基岩屑不同质量比对路基填料各种性能的影响规律,测试了不同含水率下各配比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结合五组配比试验结果,进行水泥改性含油基岩屑路基填料的试验研究,设计三组不同水泥掺量掺入到含油基岩屑路基填料中进行试验,研究不同水泥剂量对含油基岩屑路基填料各方面性能的影响,确定水泥的最佳剂量,最终得出了油基岩屑掺入井场路基填料的相关配合比方案。主要研究成果为:(1)通过LRET技术处理后的油基岩屑按照一定质量比添加进井场附近的路基填料之中构建新型资源化路基填料是可以进行的。(2)油基岩屑添加进井场填料会使得填料的液塑限wl与wp以及塑性指数Ip出现改变,但是液塑限wl与wp以及塑性指数Ip所改变的区间并不会太大,油基岩屑质量比的增加并未使得原填料击实性质并未出现特别大的改变,随着油基岩屑质量比的增加CBR值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油基岩屑质量比的增加使得试件无侧限抗压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3)将一定质量比的油基岩屑添加进所取填料中,可以使得填料的性质出现改善,在实际应用中推荐采用10%20%的油基岩屑质量比为宜,若是考虑含油基岩屑路基填料最大处理配比,建议选择20%质量比的油基岩屑,即:推荐优选配比m(油基岩屑):m(路基填料)=20:80。(4)当油基岩屑质量比在5%25%之间时,含水率控制在6%15%之间时以2%的含水率逐步上升时,各质量比填料在不同含水率下的内摩擦角曲线并未出现较为规律性变化曲线,但曲线的总体变化趋势是随着含水率的逐步增加内摩擦角在减小的;O5、O15在含水率逐步上升的状态下粘聚力曲线变化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O10、O20、O25在含水率逐步上升的状态下粘聚力曲线并未出现规则性变化。(5)综合比较下,O5、O10、O15、O20、O25的含水率出现变化时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与原填料相比较有所增强。(6)水泥的加入使得O25试验组的饱水抗压强度与CBR值得到了相当大的提升。(7)在综合经济与适用性等各方面因素,水泥改性O25试验组含油基岩屑路基填料时,水泥掺量优选4%6%,次选2%4%,最后选择0%2%(0%除外),推荐优选质量配比为m(水泥):m(油基岩屑):m(路基填料)=4:25:75。
龚球[2](2018)在《浏醴高速公路全风化花岗岩路基施工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浏醴高速公路15~17合同段分布有大量的风化花岗岩,本文以解决浏醴高速公路全风化花岗岩路基填筑技术问题为出发点,在调研相关研究成果和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对浏醴高速公路全风化花岗岩的工程特性、现场压实特性以及土体改良技术展开了研究,并最终确定了全风化花岗岩路基的施工方案。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首先,本着参考借鉴的目的,广泛收集了湖南省已建高速公路工程中风化花岗岩的相关数据,并通过室内土工试验对风化花岗岩的工程特征进行了研究。其次,拟定了6个现场压实方案,分别在15~17合同试验段开展了现场压实试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15、16合同段的压实度均低于93%,只有17合同段的压实度能满足规范对下路堤填料的要求;现场沉降量检测结果表明15~17合同段采用最优压实方案时累计沉降量分别为9cm、9cm和6.3cm。再次,对浏醴高速公路全风化花岗岩土体改良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掺入水泥或石灰均可降低全风化花岗岩的塑性指数,并提高改良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借助相关数学工具拟合得到了改良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水泥或石灰掺量的变化关系。最后,在经济性比选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浏醴高速公路风化花岗岩路段的施工方案和质量控制标准:15~17合同段的下路堤应分别按方案3、方案4和方案3进行施工;上路堤和路床施工时,首先在上路堤区域换填强风化板岩,上路堤换填完成后进行弯沉测试,若上路堤顶面的弯沉值小于293(0.01mm),则路床继续换填强风化板岩;若弯沉值大于293(0.01mm),则在路床区进行一定厚度的改良,改良厚度视弯沉测试结果确定。
任贵政[3](2019)在《莲株高速全风化花岗岩路基填料改良及新老路基差异沉降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在高速公路的主干网建设基本完成后,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即将进入后高速公路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的新建高速公路项目将会越来越少,而对之前的低等级公路、高速公路进行改扩建将逐渐成为常态,因此,在此时代背景下,对公路改扩建项目的研究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复杂地质条件(软土、全风化花岗岩等地质)、不良路基填料等情况下的低等级公路升级改造成高等级公路工程中的新老路基差异沉降控制技术问题,结合莲株高速升级改造工程项目采用室内外试验、数值模拟以及理论分析等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相关成果如下:(1)首先通过室内土工基础试验得出了项目沿线全风化花岗岩土样为含砂低液限粘土,强度仅符合下路堤填筑的要求,并通过室内承载板试验、静三轴试验,得出了该全风化花岗岩填料的弹塑性力学参数随含水率、压实度的变化规律。(2)然后对全风化花岗岩进行一系列的水泥改良试验研究,研究发现:经过4%水泥处理的全风化花岗岩改良土满足路基上路堤(94区)部位的填筑,经过8%水泥处理的全风化花岗岩改良土可以用于填筑路基的各个部位,水泥改良土的强度、刚度参数随水泥掺量的增大而不断增大。(3)接着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利用GeoStudio软件模拟了在长期的气候以及地下水位的影响下,路基建成以后内部的湿度场随时间的变化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受气候以及地下水位的影响,路基建成后内部湿度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大,在建成3~5年以后,路基工会达到湿度平衡,基本上不再产生变化。(4)最后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利用ABAQUS软件模拟了含水率变化后,复杂地质条件下公路改扩建工程在不同施工技术方案处治下的新老路基、地基以及路面表面的差异沉降变形状况,说明了处治方法的可行性。为复杂地质条件(软土、全风化花岗岩等地质)、不良路基填料等情况下的低等级公路升级改造成高等级公路工程中的新老路基差异沉降控制技术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昱呈[4](2018)在《高湿花岗岩残积土改性路基填筑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强风化花岗岩残积土作为一种分布范围广、工程性能差的天然土体,在提倡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基于其改性土作为路基填料的巨大经济潜能,很有必要对其改性方法及填筑技术进行研究。本文以株洲机场大道实际工程为依托,通过理论研究、室内试验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对石灰、水泥改良花岗岩残积土改性机理、性能变化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初步形成了一套针对株洲机场大道花岗岩残积土的改良配比及填筑技术。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室内试验对该区花岗岩残积土的化学成分、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土体结构松散、水稳定性差;含水率26%远高于其最佳含水率15.36%,路基压实度无法达标;土体承载比(CBR)小于4%,仅满足93区路基填筑施工要求。(2)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水泥、石灰改性机理及其水化热产生量进行理论分析,后进行室内试验对水泥、石灰消耗水量损失规律进行研究,建立了生石灰改良土的耗水量经验估算公式,并对其可靠性进行了验证。(3)通过大量室内试验对不同改性剂掺量、不同改性剂反应时间下花岗岩残积土物理力学性质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在考虑工程成本、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对改性剂的最佳掺量及摊铺碾压时间进行了确定。(4)通过对室内试验击实功与现场压实机具压实功能的转换,确定不同压实度与不同压实机具下摊铺碾压工艺,得到松铺厚度与压实遍数的数学表达式;确定了花岗岩残积土改性土路基改良施工工艺参数,并以水泥终凝时间为控制参数,得出了机场大道路基填筑工艺参数。(5)运用有限元软件对标准轴载下改性道路的受力变形进行分析,通过对不同下路堤改良厚度下路基顶面弯沉值大小的分析,确定了下路堤改良厚度。对不同车道,不同车载作用下道路受力变形进行了进行了模拟分析,为道路的使用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刘胜[5](2018)在《石灰—粉煤灰改良花岗岩残积土试验研究》文中指出花岗岩残积土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若直接将花岗岩残积土用作路基填筑,受到地下水或者地表水影响时会发生软化现象,受振动时会发生液化现象。残积土的水稳定性很差,易发生比较严重的溜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因此,对花岗岩残积工程性质的改良方面的研究十分必要。论文主要以福州地区某区域的花岗岩残积土为研究对象,提出三种不同的改良力案:粉煤灰改良,其中粉煤灰的掺量分别为0%、5%、10%、15%和20%:石灰改良,石灰掺量分别为0%、2%、4%、6%和8%;石灰-粉煤灰改良,配比分别为1:2:7、1:3:6及8:32:60。分别形成粉煤灰改良土、石灰改良土及石灰-粉煤灰改良土,三种改良土均进行击实、直剪、渗透及湿化试验,研究改良土的工程特性,得出不同改良土在掺量、配比和养护时间不同时,改良花岗岩残积土的抗剪强度、渗透性和水稳定性的变化规律。本文的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研究范围内,随着花岗岩残积土中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最大干密度增大,最优含水率减小;石灰掺量的增加,最大干密度发生减小,最优含水率增加;掺入粉煤灰和石灰后,最大干密度发生了降低,而最优含水率的大小与石灰和粉煤灰掺量的大小有关。(2)花岗岩残积土中掺入粉煤灰和石灰后,抗剪强度增强;在配比为1:2:7和8:32:60时的改良土的抗剪强度增长最为突出。试验研究范围内,石灰-粉煤灰改良土的抗剪强度最高,其次为石灰改良土,粉煤灰改良土相对较差。(3)粉煤灰改良土的抗渗性比石灰改良土的抗渗性要明显高,但配比为1:2:7的石灰-粉煤灰改良土的抗渗性较粉煤灰改良土又有明显的提高。(4)石灰改良土的水稳定性较粉煤灰改良土要高,但石灰-粉煤灰改良土的水稳定性最好。(5)研究发现石灰改良土和石灰-粉煤灰改良土在抗剪强度和水稳定性方面,总体上高于粉煤灰改良土,但是在抗渗性方面不如粉煤灰改良土,但在石灰-粉煤灰改良土的配比为1:2:7时,各方面工程性质都较好。由试验结果可以得出,工程中在要求地基或者坝体的强度、稳定性和抗渗性较高时,可加入一定量的石灰和粉煤灰。研究成果可为花岗岩残积土的相关研究及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闫猛[6](2017)在《东昌高速红砂岩崩解机理及路基填料改良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红砂岩具有遇水崩解、易风化破碎的工程性质,抗冲刷、抗风化能力及工程稳定性很差,用作路基填料时会给工程建设带来隐患和病害。本文以江西东昌高速沿线全风化红砂岩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红砂岩的崩解特性进行了试验,并以水泥、石灰为主要外加剂进行了一系列的红砂岩路基填料改良试验。通过试验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红砂岩的崩解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强风化红砂岩的崩解机理以及改良后红砂岩的强度增长机理,并在室内试验结果基础上结合已有工程资料总结了红砂岩路基填筑的关键施工技术,为相关的路基建设项目提供参考。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以下几点:①红砂岩的化学成分主要为SiO2、Fe2O3、Al2O3、CaO、K2O等,其中SiO2、Fe2O3与Al2O3含量较大;红砂岩的粘土矿物中主要有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等,具有亲水性,性质较活跃,这些不同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对红砂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其遇水易崩解的重要原因。②强风化红砂岩遇水极易崩解,在不同的水溶液环境中有不同的崩解特征。扰动红砂岩试样在流动水状态下剧烈崩解,且在试样刚浸水一段时间后就能完成大部分崩解;试样在酸性溶液中相较于中性和碱性溶液环境中崩解速率较快,在碱性溶液与中性溶液中表现差异不明显。压实度、粒径、不同含水率对红砂岩试件浸水崩解有着重要影响。95%压实度相较于93%压实度崩解时间较长、崩解速率较低,压实度的大小与崩解时间成正比,与崩解速率成反比;最大粒径为20mm的红砂岩试件在浸水崩解试验中最易崩解,相较于最大粒径为10mm、5mm的试样崩解时间最短、崩解速率最大,最大粒径的大小与崩解时间成反比,与崩解速率成正比;初始含水率为40%的红砂岩试件相较于其他较低含水率的试件崩解时间最长、崩解速率最慢,初始含水率的大小与崩解时间成正比,与崩解速率成反比。③红砂岩崩解前后的化学成分并未发生太大变化,主要表现为在水的参与下红砂岩内矿物与胶结物溶解引起微观结构变化,在宏观表现为红砂岩岩体颗粒之间失去粘结作用而解体呈现整体破碎向块状、粒状、泥状变化的现象。④强风化红砂岩经不同配合比石灰、水泥改良后物理、力学等性质有了较大的变化。改良后红砂岩的亲水性质减弱,塑限随石灰、水泥配合比增大基本呈线性增长,塑性指数随着水泥、石灰配合比的增加逐渐减小。直剪试验中,水泥和石灰的变化对粘聚力的作用效果比较明显,对摩擦角的影响不大。红砂岩及其改良红砂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表明养护龄期、压实度、掺加剂对红砂岩无侧限抗压强度有一定的影响,其中龄期和掺加剂对其影响最大,只增加压实功对未改良的红砂岩强度作用不明显。红砂岩及其改良红砂岩的CBR试验结果表明,改良前红砂岩CBR值很小,水泥和石灰改良后的红砂岩承载力大幅度提升。石灰和水泥的改良效果不同,随着石灰掺量的增加,CBR先增加后减小,随水泥掺量的增加,CBR值逐渐增加,这与直剪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相一致。石灰和水泥对红砂岩的改良效果不同,石灰改良红砂岩存在一个最佳掺量,而不是越多越好,本次试验表明以7%石灰掺量为最佳;而水泥改良后的红砂岩工程特性随着掺量的增加逐渐增加,考虑到工程经济问题应选择一个合理掺量,本次试验表明以5%水泥掺量最为合理。⑤通过对红砂岩改良机理进行分析可知,经过物理和化学作用后的改良红砂岩有更高的强度,更好的水稳定性。通过对其微观结构和化学反应过程分析可知,掺入石灰和水泥后红砂岩内部产生化学反应有凝胶物质生成,填充在红砂岩颗粒之间,增加了土颗粒之间的粘结程度也减少了颗粒之间的孔隙。⑥要从填筑前消减红砂岩的崩解活性和填筑后抑制红砂岩的崩解活性两个方面来保证施工后红砂岩路基的稳定性。要利用红砂岩崩解具有不可逆转的特性,在填筑前采取预崩解和耙压的措施消除或者减少红砂岩的崩解活性;预崩解后并不能完全的消除其崩解特性,要对预崩解后的红砂岩填料进行改良,选择掺加量为7%的石灰或者5%的水泥进行改良抑制填筑后红砂岩的崩解特性,或者采用合适的路基断面结构和形式减少水的参与,将填筑后的红砂岩水活性降到最低,使水活性基本得到消除。⑦结合红砂岩崩解试验和红砂岩室内改良试验,在已有工程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红砂岩路基施工的技术参数和质量检测内容。确定了红砂岩填料粒径的标准,即解破碎后红砂岩的最大颗粒粒径不应超过20cm;红砂岩分层碾压时要具有合适的松铺厚度,根据不同重量的压实机械和不同部位确定松铺厚度,其松铺系数应为1.10~1.33之间;东昌高速强风化红砂岩的最佳含水率为15%,7%石灰改良红砂岩的最佳含水量为16.85%,5%水泥改良红砂岩的最佳含水量为17.61%;碾压后的压实度要满足规范要求。要从外观检查、压实度试验、压实沉降差、路基强度等方面进行质量检测。
刘东明[7](2016)在《全风化花岗岩粉砂质土改良特性及道路变形研究》文中提出全风化花岗岩粉砂质土作为工程性质较差的土体,其工程分类、力学性质、改良条件、道路变形特性等方面的成果不多,极大地影响了其合理利用。因此,开展全风化花岗岩粉砂质土的系统试验研究,明确其物理力学指标和改良特性,对推进全风化花岗岩粉砂质土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以莆(田)永(定)高速公路沿线的全风化花岗岩粉砂质土为背景,在系统地分析、整理及总结国内外全风化花岗岩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室内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等方法,对全风化花岗岩及其改良土的工程特性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全风化花岗岩粉砂质土的物理性质,主要包含:颗粒级配、液塑限、击实特性等。进行不同含水率,不同击实功条件下土体的力学性质试验(直剪试验、压缩试验、CBR),研究了土体的力学特性与含水率、压实条件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土体浸水后CBR值均小于2,不满足公路路基的填筑要求的结论,为土体的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2、进行大量的不同掺灰比的石灰、水泥改良试验,研究了改良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养护龄期、掺灰比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分析了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趋势,提出了石灰、水泥改良土的最优掺灰比。3、进行改良土的CBR试验、回弹试验,通过数据回归分析和理论研究,明确了CBR、回弹模量与掺灰比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对比浸水养护与不浸水养护下土体改良后的强度,得出了浸水条件对CBR值影响不明显,对回弹模量影响较大的结论。4、运用ABAQUS软件建立路基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下路堤的不同改良厚度下道路的应力应变规律,通过反算路面弯沉值及层底拉应力,提出了下路堤的最佳改良厚度。5、利用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循环荷载作用下,荷载大小、加载频率对道路变形、竖向加速度、速度的影响。建议控制超载,适当提高行车速度,有利于降低道路结构的沉降变形。
杨阳,刘杰,仵永杰,王宁,王威[8](2015)在《全风化花岗岩路基改良土处理试验研究》文中指出基于株洲市机场大道一期工程二标段全风化及强风化花岗岩土质路基,研究了全风化及强风化花岗岩的矿物成分、液塑性指标及加州承载比(C B R)值等,得出了全风化及强风化花岗岩不宜直接作为路基填料,必须经过改良才能使用的结论。提出了用石灰改良全风化及强风化花岗岩的处治方案,并进行了配合比设计,且对施工工艺提出了要求。
蔡靖宇[9](2014)在《全风化花岗岩路堤填筑技术及质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风化花岗岩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在高速公路修建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穿越全风化花岗岩区域。然而,全风化花岗岩具有云母含量高、结构松散、水稳性差、粘结力小等工程特点,往往导致路基压实度低、弯沉值过大,无法将其直接用于高速公路路堤填筑。而对全风化花岗岩路段直接弃方借土处理,从经济、环保等都将付出较大的代价。因此,对全风化花岗岩的基本特性以及路堤填筑技术和质量控制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浏醴高速公路为依托工程,开展全风化花岗岩路堤填筑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主要内容及研究成果包括:(1)通过对浏醴高速公路沿线全风化花岗岩的详细调研,查明了全风化花岗岩的分布情况。对全风化花岗岩沿线路段所取土样进行大量的物理、力学特性试验,总结了该路段全风化花岗岩的工程性质,主要表现为级配不良,结构松散,强度较低等不良工程性质,仅适合于下路堤93区的填筑施工。使用水泥与石灰分别对全风化花岗岩填料进行改良试验,改良后填料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充分考虑经济和拌合均匀性等方面,选择4%的水泥改良土和7%的石灰改良土应用于实际施工。(2)分析了影响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结合现场的碾压试验,对比分析不同含水量、不同松铺厚度和不同强振遍数下的压实效果,得出在松铺厚度为30cm的条件下,碾压工况组合采用光轮静压1遍+弱振2遍+光轮强振3-5遍+静压1遍的情况下,可以达到最佳的压实效果。提出了高含水量下的全风化花岗岩段的利用原则。通过对碾压数据的公式拟合,得出强振遍数和填料含水量、松铺厚度、压实度的非线性回归关系式N=3.723w2.184h-1.363K24.538,可用于整个路段的施工控制,减少工程造价和施工工期。(3)根据浏醴高速公路沿线全风化花岗岩的实际情况,提出针对94、96区水泥、石灰改良以及换填3种处治方案,以现场碾压试验所测得的压实度和弯沉值对处治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得出可行方案。同时对可行方案的各项影响因素指标进行优劣分析,利用灰色关联决策方法对处治方案进行优化选择,找出每个合同段关联度最大的处治方案,应用于实际工程。
蔡靖宇[10](2014)在《高速公路全风化花岗岩路基改良试验研究》文中认为以浏醴高速公路沿线全风化花岗岩原状土为基础,对沿线全风化花岗岩路基填料进行工程性质评价。向该路基填料参入不同比例的水泥、石灰改良剂,进行界限含水率、击实特性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并结合工程经济,分析两种改良剂的改良情况,为相关路基施工提供合理的工程建议。
二、石灰改良全风化花岗岩路基填料的试验研究与施工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灰改良全风化花岗岩路基填料的试验研究与施工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掺入油基岩屑的路基填料的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基岩屑的技术处理现状 |
1.2.2 技术处理后油基岩屑的资源化利用现状 |
1.2.3 路基填料改良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2 路基填料基本性质及路用性能研究 |
2.1 井场附近填料存取与处理 |
2.1.1 现场取样 |
2.1.2 土样处理 |
2.1.3 试验用水 |
2.2 路基填料基本性质试验 |
2.2.1 含水率试验 |
2.2.2 界限含水率试验 |
2.2.3 颗粒分析试验 |
2.2.4 土粒比重试验 |
2.3 路基填料路用性能研究 |
2.3.1 击实试验 |
2.3.2 加州承载比(CBR)试验 |
2.3.3 三轴压缩试验 |
2.3.4 无侧限抗压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3 掺入油基岩屑的新型路基填料基本特性研究 |
3.1 油基岩屑简要研究 |
3.1.1 油基岩屑的产生及预处理 |
3.1.2 油基岩屑的成分分析 |
3.1.3 油基岩屑的环境影响评价 |
3.2 液塑限试验 |
3.3 击实试验 |
3.4 无侧限抗压试验 |
3.5 承载比CBR试验 |
3.6 本章小结 |
4 不同含水率下路基填料稳定性研究 |
4.1 路基稳定性影响因素 |
4.2 路基含水率对路基稳定性影响研究 |
4.3 不同含水率下填料强度特征 |
4.3.1 内摩擦角与粘聚力的变化 |
4.3.2 抗剪强度变化 |
4.3.3 应力应变关系 |
4.3.4 试件破坏形态 |
4.4 本章小结 |
5 油基岩屑路基填料的改性试验 |
5.1 改性剂 |
5.1.1 化学改良土的划分 |
5.1.2 改性剂选择 |
5.2 水泥改性试验 |
5.2.1 水泥改良机理 |
5.2.2 O25 水泥改良土研究方案 |
5.3 水泥基本性质 |
5.4 击实特性 |
5.4.1 试验概述 |
5.4.2 试验数据整理分析 |
5.5 CBR特性 |
5.5.1 试验概述 |
5.5.2 试验数据整理分析 |
5.6 无侧限抗压强度 |
5.6.1 试验概述 |
5.6.2 试验数据整理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浏醴高速公路全风化花岗岩路基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全风化花岗岩工程特性及其改良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全风化花岗岩路基施工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浏醴高速公路全风化花岗岩特性研究 |
2.1 浏醴高速公路全风化花岗岩室内试验研究 |
2.1.1 筛分试验 |
2.1.2 含水率分析 |
2.1.3 液塑限和CBR试验 |
2.1.4 矿物成分分析 |
2.1.5 填料击实特性研究 |
2.2 周边已建公路相关数据调研与对比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全风化花岗岩路基填料现场压实试验 |
3.1 压实机理研究 |
3.1.1 静碾压实机理 |
3.1.2 振动压实机理 |
3.1.3 风化花岗岩路基碾压过程分析 |
3.2 路基现场压实试验 |
3.2.1 碾压工艺及要求 |
3.2.2 各试验段现场压实度检测 |
3.2.3 各试验段现场沉降量检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风化花岗岩路基土改良技术研究 |
4.1 土体改良机理 |
4.2 全风化花岗岩土体改良技术研究 |
4.2.1 改良土的液、塑限 |
4.2.2 改良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
4.2.3 改良土的承载比试验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浏醴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效果评价 |
5.1 相关已建工程的施工技术调研 |
5.2 浏醴高速全风化花岗岩路基处置基本原则的确定 |
5.2.1 相关行业规范的规定 |
5.2.2 浏醴高速全风化花岗岩填料处治基本原则 |
5.3 浏醴高速下路堤拟采用的施工技术 |
5.4 浏醴高速上路堤、路床填料调查及施工技术的确定 |
5.4.1 浏醴高速上路堤、路床填料分布调查 |
5.4.2 浏醴高速上路堤、路床填料各处治方案费用估算 |
5.4.3 浏醴高速上路堤、路床填料处治方案的确定 |
5.5 浏醴高速全风化花岗岩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
5.5.1 下路堤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
5.5.2 上路堤、路床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
5.5.3 填方路堤边坡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
5.5.4 挖方路堑边坡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
5.6 浏醴高速运行状况监测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A 浏醴高速公路2017年检测数据 |
(3)莲株高速全风化花岗岩路基填料改良及新老路基差异沉降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全风化花岗岩路基填料土质特性的研究现状 |
1.2.2 拓宽工程中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处置技术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莲株高速公路沿线自然地理及地质情况 |
2.1 工程概况 |
2.2 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象、水文 |
2.2.3 地层岩性 |
2.2.4 水文地质条件 |
2.2.5 不良地质及特殊性岩土 |
2.3 工程地质评价 |
2.3.1 区域地质稳定性评价 |
2.3.2 工程地质分区 |
2.3.3 沿线筑路材料质量评价 |
2.4 小结 |
第三章 全风化花岗岩的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
3.1 概述 |
3.2 全风化花岗岩的物理性质试验 |
3.2.1 天然含水率试验 |
3.2.2 颗粒分析试验 |
3.2.3 界限含水率试验 |
3.2.4 击实试验 |
3.3 承载比(CBR)试验 |
3.4 抗剪强度试验 |
3.4.1 TSZ全自动三轴仪简介 |
3.4.2 不同含水率、不同压实度下全风化花岗岩的试件制备 |
3.4.3 试验数据结果及分析 |
3.5 回弹模量试验 |
3.6 小结 |
第四章 全风化花岗岩改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
4.1 概述 |
4.2 水泥改良原理 |
4.3 全风化花岗岩改良土的物理性质试验 |
4.3.1 界限含水率试验 |
4.3.2 击实试验 |
4.4 CBR试验 |
4.5 回弹模量试验 |
4.6 抗剪强度试验 |
4.7 小结 |
第五章 全风化花岗岩填方路基湿度场分析 |
5.1 引言 |
5.2 VADOSE/W模块简介 |
5.3 计算几何模型 |
5.4 路基湿度场模型参数及边界条件 |
5.4.1 湿度场模型参数 |
5.4.2 湿度场模型边界条件 |
5.5 路基湿度场数值结果分析 |
5.5.1 全风化花岗岩填方路基湿度场分析 |
5.5.2 全风化花岗岩路基内部湿度变化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变形数值模拟分析 |
6.1 引言 |
6.2 有限元软件ABAQUS简介 |
6.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6.3.1 土体本构关系的选择 |
6.3.2 模型的假定条件 |
6.3.3 交通荷载的静力等效计算 |
6.3.4 计算断面和参数 |
6.3.5 网格划分和边界条件 |
6.3.6 加载填筑历时及固结过程 |
6.4 不同处治方法下的新老路基位移场数值结果分析 |
6.4.1 直接拼接状况下新老路基位移场分析 |
6.4.2 新老路基开挖台阶拼接技术的应用分析 |
6.4.3 土工格栅在新老路基拼接中的应用分析 |
6.4.4 水泥搅拌桩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4)高湿花岗岩残积土改性路基填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花岗岩残积土特性 |
1.2.2 花岗岩残积土改良研究 |
1.2.3 花岗岩残积土填筑技术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花岗岩残积土工程性能分析 |
1.3.2 花岗岩残积土改性机理分析 |
1.3.3 改性花岗岩残积土室内实验研究 |
1.3.4 花岗岩改性土填筑技术研究 |
1.3.5 改良土路基道路变形特性研究 |
第二章 高湿花岗岩残积土路用性能研究 |
2.1 公路路基填料分类 |
2.2 花岗岩残积土矿物及化学成分分析 |
2.3 花岗岩残积土物理力学性质 |
2.3.1 物理性质研究 |
2.3.2 力学性质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湿花岗岩残积土改性机理研究 |
3.1 改良土改性机理分析 |
3.1.1 石灰改良土改性机理 |
3.1.2 水泥改良土改性机理 |
3.2 改性花岗岩残积土含水率损失理论研究 |
3.2.1 水泥与石灰反应水量计算 |
3.2.2 水泥与石灰反应热量计算 |
3.3 改性花岗岩残积土含水率损失室内试验研究 |
3.3.1 不同水泥、石灰掺量含水率损失试验 |
3.3.2 含水量损失随时间变化试验 |
3.4 生石灰耗水量经验估算 |
3.4.1 生石灰降低含水率理论分析 |
3.4.2 石灰改良土耗水量室内试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性花岗岩残积土改良试验研究 |
4.1 改性花岗岩残积土击实特性研究 |
4.1.1 不同生石灰、水泥掺量击实试验 |
4.1.2 不同初始含水量击实试验 |
4.1.3 击实时间对压实度的影响 |
4.1.4 不同击实次数对击实效果的影响 |
4.2 花岗岩残积土的CBR特性研究 |
4.2.1 不同石灰、水泥掺量承载比试验 |
4.2.2 不同初始含水量的承载比试验 |
4.2.3 不同养护时间的承载比试验 |
4.3 改良花岗岩残积土界限含水率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花岗岩残积土填筑技术研究 |
5.1 土的压实机理及影响因素 |
5.1.1 土的压实机理 |
5.1.2 土基压实影响因素 |
5.2 碾压技术研究 |
5.2.1 不同击实次数所对应的击实功 |
5.2.2 室内干压实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 现场施工碾压控制 |
5.3.1 施工机具及型号 |
5.3.2 施工机具振动击实能量与压实试验击实功转换 |
5.3.3 压实遍数与虚铺厚度分析 |
5.3.4 铺筑长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改性路基变形特性研究 |
6.1 参数取值及模型建立 |
6.1.1 模型建立基本假设 |
6.1.2 道路模型的建立 |
6.2 路基改良对道路受力变形的影响 |
6.3 下路堤填填筑厚度对道路受力变形的影响 |
6.3.1 不同下路堤厚度对道路受力的影响 |
6.3.2 不同下路堤厚度对道路变形的影响 |
6.3.3 由路基顶面弯沉值确定下路堤改良厚度 |
6.4 不同工况对道路变形的影响 |
6.4.1 不同车载下的竖向变形特性 |
6.4.2 多车道下的竖向变形特征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5)石灰—粉煤灰改良花岗岩残积土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粉煤灰改良土研究现状 |
1.2.2 石灰改良土研究现状 |
1.2.3 石灰-粉煤灰改良土研究现状 |
1.2.4 其他改良土的研究现状 |
1.3 改良土加固机理 |
1.3.1 粉煤灰改良土加固机理 |
1.3.2 石灰改良土加固机理 |
1.3.3 石灰-粉煤灰改良土加固机理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改良花岗岩残积土击实试验研究 |
2.1 压实原理 |
2.2 改良花岗岩残积土击实试验方案 |
2.2.1 试验土料 |
2.2.2 试验目的 |
2.2.3 仪器设备 |
2.2.4 改良花岗岩残积土击实试验过程 |
2.2.5 试验注意事项 |
2.3 改良花岗岩残积土击实特性 |
2.3.1 花岗岩残积土击实曲线 |
2.3.2 粉煤灰改良花岗岩残积土击实曲线分析 |
2.3.3 石灰改良花岗岩残积土击实曲线分析 |
2.3.4 石灰-粉煤灰改良花岗岩残积土击实曲线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良花岗岩残积土直剪试验研究 |
3.1 强度理论 |
3.2 改良花岗岩残积土直剪试验方案 |
3.2.1 试样制备 |
3.2.2 试验目的 |
3.2.3 仪器设备 |
3.2.4 改良花岗岩残积土直剪试验过程及整理 |
3.2.5 试验注意事项 |
3.3 改良花岗岩残积土强度特性 |
3.3.1 花岗岩残积土强度曲线 |
3.3.2 粉煤灰改良花岗岩残积土强度曲线分析 |
3.3.3 石灰改良花岗岩残积土强度曲线分析 |
3.3.4 石灰-粉煤灰改良花岗岩残积土强度曲线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良花岗岩残积土渗透试验研究 |
4.1 试验原理 |
4.2 改良花岗岩残积土渗透试验方案 |
4.2.1 试验目的 |
4.2.2 仪器设备 |
4.2.3 改良花岗岩残积土渗透试验过程及整理 |
4.2.4 试验注意事项 |
4.3 改良花岗岩残积土渗透特性 |
4.3.1 粉煤灰改良花岗岩残积土渗透曲线分析 |
4.3.2 石灰改良花岗岩残积土渗透曲线分析 |
4.3.3 石灰-粉煤灰改良花岗岩残积土渗透曲线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良花岗岩残积土湿化试验研究 |
5.1 湿化理论 |
5.2 改良花岗岩残积土湿化试验方案 |
5.2.1 试验目的 |
5.2.2 仪器设备 |
5.2.3 改良花岗岩残积土湿化试验过程及整理 |
5.2.4 试验注意事项 |
5.3 改良花岗岩残积土崩解特性 |
5.3.1 花岗岩残积土崩解特性分析 |
5.3.2 粉煤灰改良花岗岩残积土崩解特性分析 |
5.3.3 石灰改良花岗岩残积土崩解特性分析 |
5.3.4 石灰-粉煤灰改良花岗岩残积土崩解特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谢辞 |
个人简历 |
(6)东昌高速红砂岩崩解机理及路基填料改良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红砂岩崩解机理研究现状 |
1.2.2 红砂岩路基填料改良研究现状 |
1.2.3 红砂岩路基填筑技术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红砂岩基本特性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红砂岩的基本物理性质 |
2.2.1 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 |
2.2.2 界限含水量试验 |
2.2.3 重型击实试验 |
2.3 红砂岩的力学性质 |
2.3.1 直剪试验 |
2.3.2 CBR试验 |
2.3.3 浸水膨胀量试验 |
2.3.4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2.3.5 干湿循环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红砂岩崩解试验与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室内浸水崩解试验 |
3.2.1 崩解试验方法与土样制备 |
3.2.2 扰动红砂岩崩解试验 |
3.2.3 红砂岩试件崩解试验 |
3.3 室内洒水崩解试验 |
3.4 红砂岩崩解机理分析 |
3.4.1 崩解前后微观结构分析 |
3.4.2 崩解发生的过程及基本特征 |
3.4.3 影响红砂岩崩解的主要因素 |
3.4.4 红砂岩崩解机理分析 |
3.4.5 防治对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红砂岩路基填料改良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与改良方案 |
4.2.1 试验材料 |
4.2.2 改良方案 |
4.3 石灰改良红砂岩填料试验 |
4.3.1 界限含水率试验 |
4.3.2 重型击实试验 |
4.3.3 直剪试验 |
4.3.4 CBR试验 |
4.3.5 回弹模量试验 |
4.3.6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4.4 水泥改良红砂岩填料试验 |
4.4.1 界限含水率试验 |
4.4.2 重型击实试验 |
4.4.3 直剪试验 |
4.4.4 CBR试验 |
4.4.5 回弹模量试验 |
4.4.6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4.5 改良红砂岩强度形成机理 |
4.5.1 石灰改良红砂岩强度形成机理分析 |
4.5.2 水泥改良红砂岩强度形成机理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红砂岩路基填筑技术的应用分析 |
5.1 引言 |
5.2 红砂岩路基病害原因分析 |
5.3 红砂岩路基填筑的关键施工技术 |
5.4 红砂岩路基填筑的主要施工工艺 |
5.5 红砂岩路基施工技术参数与质量检测 |
5.5.1 红砂岩路基施工技术参数 |
5.5.2 质量检测 |
5.6 红砂岩路基施工注意问题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1、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在学期间参与的项目 |
(7)全风化花岗岩粉砂质土改良特性及道路变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全风化花岗岩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全风化花岗岩粉砂质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
2.1 概述 |
2.2 物理性质 |
2.2.1 颗粒成分 |
2.2.2 液塑限 |
2.2.3 最大干密度与最优含水率 |
2.3 力学性质 |
2.3.1 抗剪强度 |
2.3.2 压缩特性 |
2.4 CBR和膨胀率 |
2.5 小结 |
3 全风化花岗岩粉砂质土改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
3.1 概述 |
3.2 改良土的强度机理 |
3.2.1 石灰改良土的强度机理 |
3.2.2 水泥改良土的强度机理 |
3.3 改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
3.3.1 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 |
3.3.2 无侧限抗压强度 |
3.3.3 CBR |
3.3.4 回弹模量 |
3.4 小结 |
4 循环荷载作用下道路的有限元数值分析 |
4.1 概述 |
4.2 循环荷载作用下路基变形理论 |
4.2.1 屈服准则 |
4.2.2 破坏准则 |
4.3 模型的建立与参数的选取 |
4.3.1 模型建立基本假设 |
4.3.2 改良土的应用 |
4.3.3 模型建立与参数的确定 |
4.4 循环荷载作用下的道路变形分析 |
4.4.1 下路堤改良厚度对道路应力应变的影响 |
4.4.2 荷载大小对道路变形的影响 |
4.4.3 荷载频率对道路变形的影响 |
4.4.4 多车道行车对道路变形的影响 |
4.5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全风化花岗岩路堤填筑技术及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全风化花岗岩基本特性研究现状 |
1.2.2 全风化花岗岩路基施工工艺研究现状 |
1.2.3 灰色关联决策理论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浏醴高速全风化花岗岩填料基本特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全风化花岗岩的工程性质 |
2.2.1 颗粒级配分析 |
2.2.2 界限含水率 |
2.2.3 击实特性 |
2.2.4 最小强度CBR值与膨胀率 |
2.2.5 矿物成分分析 |
2.3 石灰与水泥改良试验 |
2.3.1 石灰和水泥改良机理 |
2.3.2 改良方案及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风化花岗岩路堤93区现场碾压试验及施工参数控制研究 |
3.1 前言 |
3.2 压实度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土质类型 |
3.2.2 颗粒级配 |
3.2.3 含水量 |
3.2.4 松铺厚度 |
3.2.5 碾压遍数 |
3.2.6 碾压机械及其组合 |
3.2.7 机械行车速度 |
3.2.8 机械的振动频率与振动振幅 |
3.3 试验路段概况 |
3.4 现场碾压试验 |
3.4.1 初步试验 |
3.4.2 试验参数的确定 |
3.4.3 翻晒和未翻晒试验分析 |
3.4.4 不同松铺厚度、含水量和碾压遍数下的试验分析 |
3.5 试验数据多元回归分析 |
3.5.1 多元回归计算模型的建立 |
3.5.2 多元非线性回归方程的显着性检验 |
3.6 回归模型对压实度的检测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风化花岗岩路堤94、96区处治方案分析及优选研究 |
4.1 前言 |
4.2 16标段改良试验 |
4.2.1 试验路段土质概况 |
4.2.2 施工工艺 |
4.2.3 试验参数测试及其结果分析 |
4.3 15标段换填试验 |
4.4 处治方案的弯沉调节能力 |
4.5 处治方案比较的影响因素分析 |
4.5.1 路基水稳性改善作用比较 |
4.5.2 施工控制 |
4.5.3 可维护性 |
4.5.4 工程造价比较 |
4.6 浏醴高速公路特殊路基处治方案优化 |
4.6.1 灰色区间关联决策基本概念与原理 |
4.6.2 基于灰色区间关联决策的全风化花岗岩处治方案优化选择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目录) |
四、石灰改良全风化花岗岩路基填料的试验研究与施工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 [1]掺入油基岩屑的路基填料的改性研究[D]. 胡代淋.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2]浏醴高速公路全风化花岗岩路基施工技术研究[D]. 龚球. 湖南大学, 2018(06)
- [3]莲株高速全风化花岗岩路基填料改良及新老路基差异沉降控制技术研究[D]. 任贵政.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4]高湿花岗岩残积土改性路基填筑技术研究[D]. 刘昱呈. 长沙理工大学, 2018(07)
- [5]石灰—粉煤灰改良花岗岩残积土试验研究[D]. 刘胜. 福州大学, 2018(03)
- [6]东昌高速红砂岩崩解机理及路基填料改良技术研究[D]. 闫猛. 重庆交通大学, 2017(09)
- [7]全风化花岗岩粉砂质土改良特性及道路变形研究[D]. 刘东明. 北京交通大学, 2016(01)
- [8]全风化花岗岩路基改良土处理试验研究[J]. 杨阳,刘杰,仵永杰,王宁,王威.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5(06)
- [9]全风化花岗岩路堤填筑技术及质量控制研究[D]. 蔡靖宇. 长沙理工大学, 2014(03)
- [10]高速公路全风化花岗岩路基改良试验研究[J]. 蔡靖宇. 科技信息,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