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溪流生态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集合生态系统,森林,溪流,河流
溪流生态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吴俊威[1](2018)在《亚高山针叶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碳迁移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集合生态系统(meta-ecosystem)的概念是空间生态学的重要延伸,具有整合社区,生态系统和景观的潜力,对理解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生物地球化学联系具有重要意义。碳是地球生物体的关键结构组成部分,它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成分,也是岩石圈和大气中的基本成分,因此了解不同生态系统中碳通量可对跨境生态系统管理提供关键科学依据。然而,关于亚高山针叶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的碳迁移过程的资料很少。川西亚高山森林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和长江上游区域,其在水源涵养,指示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育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这些生态系统的碳输出对维持对接河流和河流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碳平衡具有生态意义。迄今为止,亚高山森林—溪流—河流生态系统中的碳迁移过程仍不清楚。为了解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与长江上游对溪流河流之间的碳生物地球化学联系,我们在四川省理县米亚罗自然保护区四川农业大学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调查了亚高山森林—溪流—河流生态系统中的碳迁移过程。采取动态监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的不同关键时期,测量了森林生态系统内15条溪流的凋落物量,凋落物,沉积物,溪流和河流中的碳浓度。同时,对所研究的15条河流的流量也进行了监测。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凋落物的输入输出量得出,一年内研究区域内凋落物形式输入的碳111.89 g/m~2,年输出量为2.05 mg/m~2。可见,由凋落物输入溪流中的碳大部分保留在溪流内。溪流可溶性碳输出量范围为0.2×10~(-3)-1.26 kg/d,平均值为0.10 kg/d,其中可溶性有机碳输出量范围为0.1×10~(-3)-0.58 kg/d,平均值为0.04 kg/d可溶性无机碳输出量范围为0.1×10~(-3)-0.68 kg/d,平均值为0.06 kg/d,由一年调查结果得出单位集水区面积年输出量为73.37×10~(-3)g/m~2,其中可溶性有机碳为29.98×10~(-3)g/m~2,可溶性无机碳为43.39×10~(-3)g/m~2,可见集水区可溶性碳输出以无机碳为主。(2)亚高山针叶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平均碳贮量为57.07 kg/m~2,其中河流平均碳贮量为12.50 kg/m~2,溪流平均碳贮量为44.57 kg/m~2。溪流平均碳贮量约是河流的3.5倍。在水体中,河流溶解碳贮量范围为2.06-7.44 mg/m~2,其中可溶性无机碳贮量为1.08-3.94 mg/m~2,可溶性有机碳贮量为0.94-3.51 mg/m~2;溪流溶解碳贮量范围为0.22-4.79 mg/m~2,其中可溶性无机碳贮量为0.10-2.80 mg/m~2,可溶性有机碳贮量为0.02-1.27 mg/m~2;在沉积物中,河流碳贮量范围为1069.17-50329.52 g/m~2,溪流碳贮量范围为521.99-678048.35 g/m~2,可见亚高山针叶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的碳主要贮存在沉积物中,且溪流的沉积物拥有更多的碳贮量。(3)15条森林溪流全碳和无机碳的汇流特征基本相同,而有机碳的汇流特征有所不同,其中长度在100 m以上溪流的全碳和无机碳主要表现为上游浓度大于下游浓度,而小于100 m的溪流全碳和无机碳主要表现为上游浓度小于下游浓度,而在有机碳中,各条溪流汇流变化并没有明显规律,这是由于有机碳浓度TOC浓度随着流量,凋落物和径流的变化而改变。(4)溪流的碳贮量以沉积物所占比例最高,水体最少,其中不同时期森林溪流沉积物碳总贮量范围为9.73-13.01kg/m~2,凋落物为1.13-14.18 g/m~2,溪流水体为0.65-1.45 mg/m~2,沉积物和凋落物平均占溪流整体碳贮量的99.97%和0.03%。森林溪流沉积物贮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现为在生长季前期和后期贮量增高,在冬季贮量最低,即在2015年9-10月(凋落叶高峰期)达到贮量高峰,并在11月(冬季)贮量最低。同时,在2016年4-5月(生长季初期)出现第二次峰值。溪流凋落物和水体碳贮量动态基本一致,呈双峰型,表现为在冬季贮量最低,并在10月(凋落物高峰期)和4-5月(生长季前期)出现峰值。综上所述,亚高山针叶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内碳元素在从森林到河流的迁移过程中,主要以沉积物的形式留在了系统内;同时研究发现,水体作为碳迁移的重要形式,每年通过水体输出的碳是十分巨大的,且无机碳是研究区域亚高山针叶林溪流碳输出的主要形式。这些结果为深入了解亚高山针叶林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提供数据基础,为亚高山森林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8-05-01)
周蛟[2](2017)在《亚高山针叶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重金属元素迁移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溪流是连接森林与水体生物地球化学联系的纽带,研究森林-溪流-河流连续体(continuum)的元素迁移过程,对于理解森林与对接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和长江上游地区的川西亚高山针叶林是我国的第叁大林区以及长江上游淡水资源核心保护区,它不仅在生物多样性保育、碳吸存、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方面具有重要突出的生态战略地位,而且在维持长江上游水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因此,深入理解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与对接水体的生物地球化学联系,可为长江上游水源涵养地保护和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提供关键科学依据。然而,有关重金属元素在亚高山针叶林-溪流-河流连续体的迁移特征尚未见报道。为理解川西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与长江上游水体重金属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联系,本研究基于集合生态系统(meta-ecosystem)理论,于2015年7月-2016年9月,以地处四川省理县的四川农业大学毕棚沟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亚高山针叶林、溪流和河流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亚高山针叶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研究平台,研究了亚高山针叶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重金属元素(Hg、As、Zn、Ni、Cu、Cd)的贮量、分配和迁移特征,以期为长江上游水源涵养地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亚高山针叶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中重金属的贮量与水文特征直接相关。系统内重金属贮量从大到小排列为Zn>Ni>Cu>Cd>As>Hg。Hg、As、Zn元素的贮量变化较一致:在2015年9月-11月重金属贮量降低,11月-翌年4月重金属贮量升高,翌年4月-8月重金属贮量降低;Ni、Cd元素的贮量变化动态略有不同:在2015年9月-11月重金属贮量降低,11月-翌年5月贮量升高,翌年5月-8月贮量降低;Cu元素的贮量变化动态与其他元素都不一致:重金属贮量在2015年10月升高后到翌年8月一直降低。这可能是因为水系内凋落物的分解、沉积物的迁移、大气降水、雪被融化等因素影响,重金属的含量和各组分贮量不断变化,导致重金属贮量不断变化。具体而言,集合生态系统内Hg的贮量为72.04 mg/m2,As的贮量为725.94 mg/m2,Zn 的贮量为 147350.00 mg/m2,Ni 的贮量为 20702.03 mg/m2,Cu 的贮量为9543.53 mg/m2,Cd的贮量为2108.89 mg/m2;其中河流Hg的贮量为59.41 mg/m2,As 的贮量为 357.69 mg/m2,Zn 的贮量为 107850.00 mg/m2,Ni 的贮量为16284.35 mg/m2,Cu 的贮量为 4190.48 mg/m2,Cd 的贮量为 1759.71 mg/m2;溪流Hg的贮量均值为0.86 mg/m2,As的贮量均值为21.86 mg/m2,Zn的贮量均值为2640.10 mg/m2,Ni的贮量均值为295.03 mg/m2,Cu的贮量均值为357.68 mg/m2,Cd的贮量均值为23.29 mg/m2。亚高山针叶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通过系统内不同组分(沉积物、凋落物和水体)的贮量影响重金属元素的分配。系统中的重金属主要集中于沉积物,它占系统重金属总贮量的99.42%-99.98%;凋落物的占比其次,为0.02%-0.58%;水体占比最少,为0.01%-0.04%。此外,不同重金属在溪流上、中、下游的分配表现出一致的规律:溪流上游、下游的重金属贮量较大,中游最小。不同溪流间的各重金属贮量差异不显着,但其在溪流和河流间的贮量差异达到显着水平。同一重金属在溪流和河流中的贮量相差几十倍,这说明它们在溪流、河流中的分配并不均匀,这和重金属含量及其不同组分(沉积物、凋落物、水体)贮量、水文特征密切相关。不同元素间贮量相差几倍到几千倍,说明不同重金属在集合生态系统内差异极其显着,这和重金属的性质相关。研究期间,亚高山针叶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内凋落物的月产量为33.59-1625.04 kg/hm2。具体而言,通过凋落物输入到系统内的Hg、As、Zn、Ni、Cu、Cd 分别为 10.26 ug/m2,64.93 ug/m2,26.01 mg/m2,1.07 mg/m2,2.24 mg/m2,0.32mg/m2;通过凋落物从系统输出的Hg、As、Zn、Ni、Cu、Cd分别为0.24ug/m2,4.60ug/m2,0.60mg/m2,0.05mg/m2,0.10mg/m2,0.01mg/m2。凋落物的输出/输入结果显示系统对输入的绝大部分凋落物进行了沉降。在从溪流上游到入河口的过程中,凋落物的Hg、Cd元素输出含量较输入含量降低,说明其被凋落物释放进入溪流;凋落物的As、Ni、Cu元素输出含量较输入含量增高,说明凋落物对溪流内的这些元素进行了吸附;凋落物的Zn元素的变化则不大,说明凋落物Zn较稳定。集合生态系统的水体在本实验条件下仅检出重金属Hg、As元素。水样Hg元素含量在2015年9月-11月达到峰值,而后降低,但2016年8月后有增高趋势;水样As含量表现出不同的趋势,在2016年6月到7月升高达到峰值,但8月后开始降低。综上所述,亚高山针叶林内的重金属元素随溪流、河流中的沉积物、凋落物和水迁移沉降,系统内重金属贮量动态表明其有变小趋势。亚高山针叶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的重金属分配格局表明绝大部分重金属贮量集中于沉积物中。凋落物的重金属贮量虽较沉积物少,但其对水系中的某些重金属元素(As、Ni、Cu)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能降低水系中的重金属浓度,起到一定的水质净化作用;同时一部分重金属也会随凋落物进入水系(Zn、Cd),在凋落物的降解迁移过程中,它们可能对下游水系的环境安全带来一定影响。溪流、河流水体中重金属含量低,贮量少,证明研究区域水质优良。以上研究结果,对深入认识亚高山森林与流域间的重金属源汇过程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长江上游高山森林的水系环境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1)
段斐[3](2017)在《亚高山针叶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的氮磷硫迁移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集合生态系统(mate-ecosystem)是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通过物质迁移、能量转换和生物迁移等空间流(spatial flow)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研究生物元素在集合生态系统的迁移过程,对于理解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生物元素生物地球化学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地处长江上游地区和青藏高原东缘的亚高山针叶林是我国第叁大林区,在水源的涵养、保持水土、吸存大气中的CO2、生物多样性的保育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生态战略地位,是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屏障。因此,基于集合生态系统理论,研究亚高山针叶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的氮、磷和硫迁移过程,对于深入了解亚高山针叶林与对接水体的生物地球化学联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可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提供非常重要的科学依据。但迄今为止,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甚少。为此,本研究以四川理县毕棚沟亚高山针叶林、溪流、河岸和河流为研究对象,以森林溪流为纽带,构建亚高山森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采取动态监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 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期间,氮、磷和硫叁种生物元素在亚高山针叶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的迁移特征,特别关注了不同关键时期的迁移特征,以期为深入理解亚高山针叶林与对接水体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联系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区域内,溪流水体总体积为73.74 m3。研究表明,溪流长度、水面宽、水位深、流速和流量平均值范围分别为10-255 m、0.34-1.28m、3.70-11.72cm、0.05-0.27 m/s和0.01-0.15 m3/s。进一步相关分析可得,流速与长度和水位深呈显着正相关关系,流量与水位深和流速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观测期内,共计收集样品13次,溪流区域凋落物输入的总量为318.16kg/y;由于河流两岸林木密度小,且水流相对湍急,未收集到凋落物。凋落物进入集合生态系统后,进入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的部分包括两种去向,一是通过分解直接参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二是经过雨水的冲刷随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滤进入到溪流和河流水体中;进入溪流的凋落物,亦包括两种去向,一是随溪流水体直接进入河流,然后通过河流输出集合生态系统,二是经过溪流两岸的截留,沉积到溪流底部,进而通过沉积物与水体的界面浓度差释放营养元素,最后进入河流输出亚高山针叶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观测期内,凋落物总输出总量为4.53 kg/y,而溪流水体流量高达83808.00 m3/d,这说明溪流水体是集合生态系统最主要的输出方式。是森林集合生态系统元素迁移和输出的关键途径。观测期内,不同观测时间通过凋落物的形式输入溪流区域的氮、磷和硫元素输入量范围分别为0-12.24kg/hm2、0.05-50.70kg/hm2和 0.09-2.35kg/hm2。其中,氮元素和磷元素不同长度的溪流表现出相对一致的变化趋势,氮元素输入量有两次峰值,第一次峰值—也是最大值出现在2015年凋落物高峰期,第二次峰值—凋落物小高峰期输入量仅次于高峰期,而在2015年冬季,氮元素输入量最小;与氮元素输入特征不同的是,磷元素输入量在凋落物小高峰期达到最大值,凋落物高峰期次之,冬季最小;硫元素输入量不同长度溪流表现出不一致的变化趋势,对于长度较短(10-20rm)的溪流(图9a)而言,凋落物高峰期硫元素输入量最大(0.38 kg/hm2),仅次于凋落物高峰期的是凋落物小高峰期(0.17 kg/hm2);对于研究区域内长度在20-70 m之间的溪流而言,最大值出现在凋落物小高峰期为1.67 kg/hm2,凋落物高峰期次之为0.47 kg/hm2;对于研究区域内长度在90-260m之间的溪流而言,最大值出现在凋落物高峰期为0.96 kg/hm2,冬季次之为0.30 kg/hm2。观测期研究区域内溪流水体全氮储量范围为0.69-12.23 kg/hm2,且溪流特征显着影响水体全氮储量,溪流水体全氮储量与溪流的长度、水位深、水面宽度、流速和流量均呈现极显着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0.740-0.997之间。在同一条溪流中,表现出相对一致的变化规律,溪流水体全氮储量在凋落物高峰期(2015年9月15日)最高,冬季(2016年4月13日)最低;溪流水体全磷储量范围为0.03-7.72 kg/hm2,在2015年9月和2016年5-7月,溪流水体全磷储量和溪流本身的长度呈现极显着正相关关系,其他时间均呈现显着正相关关系,溪流水体全磷储量与溪流其他特征均为良好的正相关关系,但不显着。溪流水体全硫储量范围分别为4.02-9.29 g/hm2,2015年8月和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全硫储量和溪流长度均呈现极显着正相关关系,2016年7月下旬,全硫储量与溪流流速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50,试验期间剩余时间全硫储量与溪流长度呈现显着正相关关系。这些结果表明,降水量和溪流长度对溪流水体中全氮、全磷和全硫储量的影响最为突出。综上所述,氮、磷和硫元素通过凋落物的形式输入亚高山针叶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经过凋落物的迁移,将氮、磷和硫元素重新分配到集合生态系统内不同生态系统中。在组成集合生态系统的各组分中,氮、磷和硫元素通以凋落物和水分为载体,从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进入森林溪流生态系统,此后,一部分通过溪流水体直接输送到河流生态系统中,另一部分经过溪流两岸的冲刷等外力作用与生物遗体一同沉积储存在溪流沉积物中,这一部分随着时间的变化,氮、磷和硫元素含量增加,显着高于溪流水体,形成浓度差后再将元素释放回水体中,随着溪流水体的流动,输出溪流生态系统,之后进入河流生态系统;最后由河流生态系统输出亚高山针叶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这些结果对深入认识水生—陆地连续生态系统之间的氮、磷和硫元素的空间联系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川西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的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之后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7-04-01)
丁森,赵茜,张远[4](2016)在《溪流生态系统次生盐化的生态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溪流次生盐化是人类活动干扰导致可溶性盐向水体迁移从而造成盐浓度异常增高的现象,由于干扰类型(如农业生产、河岸带植被破坏、采矿废水与污水排放等)的不同,溪流次生盐化呈现出溶解性无机离子组成复杂、盐浓度间歇性波动等特点.已有研究发现:1溪流次生盐化会造成藻类、底栖动物和鱼类的群落结构产生变化,主要包括物种丰度、生物量、生物多样性、功能摄食类群等方面;2高盐环境对非耐盐物种产生胁迫从而降低其出现频率,敏感底栖动物会增加漂移行为以选择低盐环境,而敏感鱼类则消失;3耐盐物种应对高盐胁迫有不同策略,如卵胎生的产卵方式以减少在高盐环境中的时间,或拥有较强的渗透调节能力维持体内渗透平衡.主要问题:1影响水生生物的可能是单一离子又或是离子组合,不同盐化水体所增加的离子类型及浓度都有很大差别,而要逐一探明单一离子及离子组合的影响需要巨大的工作量;2野外研究常以电导率或ρ(TDS)(TDS为总溶解性固体)表征盐化程度,而电导率或ρ(TDS)会改变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的生物毒性,也会与营养盐、悬浮物等因子产生交互作用,难以确定盐化对水生生物的独立影响.因此,今后需关注全球变暖背景下次生盐化与营养盐、重金属的耦合作用,注重我国本土水生生物的耐受性及其适应调节机制,并重视基于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两类不同数据所获得水生生物适盐范围的对比验证;同时为满足水生生物健康保护,应加强对溪流次生盐化有指示作用的水质监测指标的开发及阈值的制订.(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研究》期刊2016年06期)
吴启美,张朝晖[5](2010)在《贵州万山汞矿大水溪溪流生态系统苔藓植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野外采集和鉴定分析,贵州万山汞矿大水溪溪流生态系统苔藓植物由12科20属38种(含变种亚种)组成;其中,藓类含10科18属36种,苔类2科2属2种。丛藓科和真藓科为优势科,石灰藓属、真藓属、泽藓属为优势属。生活型含矮丛集型(44.74%)、高丛集型(36.84%)、交织型(13.16%)和平铺型(5.26%)4种类型。地理区系成分共7种,其中北温带分布、中国特有和热带亚洲为主要的地埋区系成分,具强烈的温热带性质,与该区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等相吻合,与种子植物的区系分布特点也一致。(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4期)
汪兴中,蔡庆华,李凤清,段树桂[6](2010)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溪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2007年7月—2008年5月,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丹江口水库若干入库溪流的河流水文、河流形态、河岸带、水体理化和底栖生物进行调查并应用河流健康综合评价指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位于上游的溪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较好,而位于城镇下游的溪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较差,主要体现在河流形态的改变、底栖藻类自养指数升高和底栖动物多样性减小。提出维持丹江口入库溪流生态系统健康的建议,除了对上游地区要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外,更要对中游地区受破坏的河流形态进行恢复。(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0年10期)
迟国梁,赵颖,王建武,童晓立[7](2009)在《基于树叶凋落物分解速率的溪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广东横石水河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用Gessner等提出的树叶凋落物分解模式对横石水河的功能完整性和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对比了藜蒴和荷木2个树种的树叶凋落物在横石水河各污染样点和未受污染样点的分解速率.结果表明:藜蒴和荷木树叶凋落物在研究区污染样点的分解速率均显着低于清洁样点(P<0.05);根据Gessner模式,各污染样点的环境得分均为0,而各清洁样点的环境得分均为2,表明横石水河污染河段的健康状态已受到严重破坏.研究区生态系统健康的生物学评价与水质分析结果一致,表明树叶凋落物分解模式是一个合适的评价河流状态的指数.(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09年11期)
吴海燕[8](2008)在《不同污染类型对溪流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研究了西苕溪流域在不同的干扰类型:参照样点即无干扰样点(n=3),水电干扰(n=1)、农业面源干扰(n=7)、小城镇干扰(n=3)和城市干扰(n=1)下,溪流生态系统的变化情况。主要包括水质变化、底栖动物群落变化和溪流物理生境的变化。并对干扰条件下底栖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作了Pearson相关分析和CCA分析。1.2006年4月-2007年3月,采集了西苕溪中上游流域15个样点(参照点3个,受干扰点12个)生境、水质和底栖动物。水质理化指标(DO,NH3-N,TN,TP,COD,电导率和pH)的T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干扰点的电导率(除与小城镇干扰样点)、TN、TP、COD、NH3-N都比其它类型点显着升高(p<0.05),pH(除与水电干扰样点)和DO显着降低(p<0.05)。参照溪流和水电干扰溪流仅电导率有明显差异(p<0.05),其余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参照点和小城镇干扰点的NH3-N,TP,COD和电导率有显着差异(p<0.05)。2.参照点与水电干扰点底栖生物群落各参数(物种丰富度,EPT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Evenness指数和B-IBI)间的差异性很小(p>0.05);农业面源与小城镇干扰间各参数差异也很小(p>0.05)。但参照与农业面源、小城镇干扰与城市干扰溪流间的各生物参数差异性都很显着(p<0.05)。参照点的物种丰富度,EPT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Evenness均匀性指数和B-IBI(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高于其他类型溪流;城市污染的溪流最低。3.对溪流物理生境(底质,流速,流量)的影响:受污染干扰后,底质组成多样性降低,大石块(Dm>256mm)逐渐减少。干扰会增大溪流水体流速、流量的变化范围,即最高流速的升高和最低流速的下降;流速,流量,深度/宽度随海拔呈现梯度变化,上游的流速、流量、深度/宽度较小,体现了溪流连续体概念。4.不同干扰下底栖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Pearson相关分析和CCA分析表明:物种丰富度与TN(-0.54*)、TP(-0.74**)、COD(-0.72**),B-IBI与TN(-0.71**)、TP(-0.79**)、COD(-0.77**)之间都呈显着性很大的负相关,说明随着水体中TN、TP和COD含量的升高以及电导率的升高,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开始下降。流速,流量和田地%之间的显着正相关(0.52*和0.56*),以及流速与总分类单元(-0.64*)、B-IBI(-0.54*)之间的显着负相关关系表明,流域内田地面积的增加引起的溪流内流速的异常升高是导致底栖动物丰富度和完整性下降的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8-06-01)
毛战坡,尹澄清,王雨春,付强,方杨[9](2003)在《污染物在农田溪流生态系统中的动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氮是地表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主要因子 ,河流系统是氮输出的主要运移通道 ,养分在河流生态系统中的持留和趋向控制着污染物的输出。以巢湖流域一个受人为活动严重影响的农田源头溪流——六岔河为研究对象 (包括 4个渠道型、1个水塘型和 3个河口型断面 ,对应长度分别为 1 .3km、0 .1 5 km和0 .36km) ,设置 9个监测点研究总氮 ( TN)、硝酸盐 ( NO3- N)、氨态氮 ( NH+4 - N)和总悬浮物 ( TSS)在溪流生态系统中的持留 ,评价人为严重干扰下的农田溪流生态系统在非点源污染物运移中的生态功能。结果表明 :TN、NO3- N、NH+4 - N和 TSS在溪流中的持留、释放受溪流的河流形态影响 ,水塘型和河口型断面是污染物持留的主要区域 ;TN、NO3- N、NH+4 - N和 TSS在水塘型和河口型断面内的持留量分别占溪流持留量(基流、径流持留量的和 )的 61 %、47%、75 %和 5 6%。降雨 -径流过程中发生的持留是污染物持留的主要部分 ,TN、NO3- N、NH+4 - N和 TSS的持留量分别占溪流持留量的 93%、97%、89%和 96% ;渠道型断面是溪流最主要的内在污染源 ,污染物释放量占溪流释放量的 90 %以上 ;受水塘型断面出口处的水坝影响 ,位于水塘前的渠道型断面在基流和降雨 -径流过程中均有效地持留污染物 ,而其余渠道型断面在不同水文条件下呈现出(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03年12期)
刘伯文,吴兴军,王欣,荣守仁,张宝林[10](2003)在《永翠河溪流生态系统珍稀鸟类的保护与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伊春市带岭区永翠河流域溪流生态系统的鸟类进行系统调查的同时 ,对列为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鸟类的生境、数量及侯鸟迁来和迁离的日期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 ,并找出了生境的破坏、渔猎的压力、吃野味、制标本、旅游业的干扰等促成珍稀鸟类濒危的机制 ,提出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认识、提高管理干部素质、加强行政干预、加强管理机构的建设、保护好野生动物的生境等保护和管理措施。(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期刊2003年04期)
溪流生态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溪流是连接森林与水体生物地球化学联系的纽带,研究森林-溪流-河流连续体(continuum)的元素迁移过程,对于理解森林与对接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和长江上游地区的川西亚高山针叶林是我国的第叁大林区以及长江上游淡水资源核心保护区,它不仅在生物多样性保育、碳吸存、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方面具有重要突出的生态战略地位,而且在维持长江上游水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因此,深入理解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与对接水体的生物地球化学联系,可为长江上游水源涵养地保护和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提供关键科学依据。然而,有关重金属元素在亚高山针叶林-溪流-河流连续体的迁移特征尚未见报道。为理解川西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与长江上游水体重金属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联系,本研究基于集合生态系统(meta-ecosystem)理论,于2015年7月-2016年9月,以地处四川省理县的四川农业大学毕棚沟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亚高山针叶林、溪流和河流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亚高山针叶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研究平台,研究了亚高山针叶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重金属元素(Hg、As、Zn、Ni、Cu、Cd)的贮量、分配和迁移特征,以期为长江上游水源涵养地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亚高山针叶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中重金属的贮量与水文特征直接相关。系统内重金属贮量从大到小排列为Zn>Ni>Cu>Cd>As>Hg。Hg、As、Zn元素的贮量变化较一致:在2015年9月-11月重金属贮量降低,11月-翌年4月重金属贮量升高,翌年4月-8月重金属贮量降低;Ni、Cd元素的贮量变化动态略有不同:在2015年9月-11月重金属贮量降低,11月-翌年5月贮量升高,翌年5月-8月贮量降低;Cu元素的贮量变化动态与其他元素都不一致:重金属贮量在2015年10月升高后到翌年8月一直降低。这可能是因为水系内凋落物的分解、沉积物的迁移、大气降水、雪被融化等因素影响,重金属的含量和各组分贮量不断变化,导致重金属贮量不断变化。具体而言,集合生态系统内Hg的贮量为72.04 mg/m2,As的贮量为725.94 mg/m2,Zn 的贮量为 147350.00 mg/m2,Ni 的贮量为 20702.03 mg/m2,Cu 的贮量为9543.53 mg/m2,Cd的贮量为2108.89 mg/m2;其中河流Hg的贮量为59.41 mg/m2,As 的贮量为 357.69 mg/m2,Zn 的贮量为 107850.00 mg/m2,Ni 的贮量为16284.35 mg/m2,Cu 的贮量为 4190.48 mg/m2,Cd 的贮量为 1759.71 mg/m2;溪流Hg的贮量均值为0.86 mg/m2,As的贮量均值为21.86 mg/m2,Zn的贮量均值为2640.10 mg/m2,Ni的贮量均值为295.03 mg/m2,Cu的贮量均值为357.68 mg/m2,Cd的贮量均值为23.29 mg/m2。亚高山针叶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通过系统内不同组分(沉积物、凋落物和水体)的贮量影响重金属元素的分配。系统中的重金属主要集中于沉积物,它占系统重金属总贮量的99.42%-99.98%;凋落物的占比其次,为0.02%-0.58%;水体占比最少,为0.01%-0.04%。此外,不同重金属在溪流上、中、下游的分配表现出一致的规律:溪流上游、下游的重金属贮量较大,中游最小。不同溪流间的各重金属贮量差异不显着,但其在溪流和河流间的贮量差异达到显着水平。同一重金属在溪流和河流中的贮量相差几十倍,这说明它们在溪流、河流中的分配并不均匀,这和重金属含量及其不同组分(沉积物、凋落物、水体)贮量、水文特征密切相关。不同元素间贮量相差几倍到几千倍,说明不同重金属在集合生态系统内差异极其显着,这和重金属的性质相关。研究期间,亚高山针叶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内凋落物的月产量为33.59-1625.04 kg/hm2。具体而言,通过凋落物输入到系统内的Hg、As、Zn、Ni、Cu、Cd 分别为 10.26 ug/m2,64.93 ug/m2,26.01 mg/m2,1.07 mg/m2,2.24 mg/m2,0.32mg/m2;通过凋落物从系统输出的Hg、As、Zn、Ni、Cu、Cd分别为0.24ug/m2,4.60ug/m2,0.60mg/m2,0.05mg/m2,0.10mg/m2,0.01mg/m2。凋落物的输出/输入结果显示系统对输入的绝大部分凋落物进行了沉降。在从溪流上游到入河口的过程中,凋落物的Hg、Cd元素输出含量较输入含量降低,说明其被凋落物释放进入溪流;凋落物的As、Ni、Cu元素输出含量较输入含量增高,说明凋落物对溪流内的这些元素进行了吸附;凋落物的Zn元素的变化则不大,说明凋落物Zn较稳定。集合生态系统的水体在本实验条件下仅检出重金属Hg、As元素。水样Hg元素含量在2015年9月-11月达到峰值,而后降低,但2016年8月后有增高趋势;水样As含量表现出不同的趋势,在2016年6月到7月升高达到峰值,但8月后开始降低。综上所述,亚高山针叶林内的重金属元素随溪流、河流中的沉积物、凋落物和水迁移沉降,系统内重金属贮量动态表明其有变小趋势。亚高山针叶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的重金属分配格局表明绝大部分重金属贮量集中于沉积物中。凋落物的重金属贮量虽较沉积物少,但其对水系中的某些重金属元素(As、Ni、Cu)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能降低水系中的重金属浓度,起到一定的水质净化作用;同时一部分重金属也会随凋落物进入水系(Zn、Cd),在凋落物的降解迁移过程中,它们可能对下游水系的环境安全带来一定影响。溪流、河流水体中重金属含量低,贮量少,证明研究区域水质优良。以上研究结果,对深入认识亚高山森林与流域间的重金属源汇过程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长江上游高山森林的水系环境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科学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溪流生态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吴俊威.亚高山针叶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碳迁移过程[D].四川农业大学.2018
[2].周蛟.亚高山针叶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重金属元素迁移过程[D].四川农业大学.2017
[3].段斐.亚高山针叶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的氮磷硫迁移过程[D].四川农业大学.2017
[4].丁森,赵茜,张远.溪流生态系统次生盐化的生态学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研究.2016
[5].吴启美,张朝晖.贵州万山汞矿大水溪溪流生态系统苔藓植物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6].汪兴中,蔡庆华,李凤清,段树桂.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溪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生态学杂志.2010
[7].迟国梁,赵颖,王建武,童晓立.基于树叶凋落物分解速率的溪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广东横石水河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09
[8].吴海燕.不同污染类型对溪流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
[9].毛战坡,尹澄清,王雨春,付强,方杨.污染物在农田溪流生态系统中的动态变化[J].生态学报.2003
[10].刘伯文,吴兴军,王欣,荣守仁,张宝林.永翠河溪流生态系统珍稀鸟类的保护与管理[J].林业科技.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