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土性水稻土论文-马世五

紫色土性水稻土论文-马世五

导读:本文包含了紫色土性水稻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紫色土性水稻土,有机碳,腐殖质碳,活性有机碳

紫色土性水稻土论文文献综述

马世五[1](2008)在《紫色土性水稻土有机碳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实地采样与分析,运用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川中丘陵区紫色土性水稻土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密度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各种土壤有机碳之间及其与土壤理化性状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由自流井组、沙溪庙组、遂宁组发育的水稻土有机碳含量在母质和地形影响下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耕层土壤的有机碳量,淹育型水稻土表现为自流井组>遂宁组>沙溪庙组,渗育型水稻土表现为沙溪庙组>遂宁组>自流井组,潜育型水稻土表现为遂宁组>沙溪庙组>自流井组;整个剖面的含碳量,在淹育型水稻土中,有机碳含量表现为自流井组>沙溪庙组>遂宁组,而在渗育型及潜育型水稻土中,则表现出了与淹育型水稻土完全相反的现象,有机碳含量表现为遂宁组>沙溪庙组>自流井组。对剖面有机碳含量的方差分析显示,几种母质下,土壤有机碳在淹育水稻土之间存在显着差异,而在渗育和潜育水稻土中差异不显着。(2)叁种母质发育的水稻土在母质和地形影响下活性有机碳含量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耕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淹育型水稻土的总活性、中活性、高活性有机碳均表现为自流井组>遂宁组>沙溪庙组,渗育型水稻土的总活性有机碳表现为遂宁组>自流井组>沙溪庙组,而中活性、高活性有机碳表现为遂宁组>沙溪庙组>自流井组,潜育型水稻土的总活性、中活性有机碳表现为为沙溪庙组>遂宁组>自流井组,而高活性有机碳表现为遂宁组>沙溪庙组>自流井组;整个剖面的活性有机碳含量,淹育型水稻土中,总活性、中活性、高活性有机碳含量特征均为自流井组>沙溪庙组>遂宁组,渗育型水稻土中,总活性、高活性有机碳含量特征为遂宁组>自流井组>沙溪庙组,中活性有机碳含量特征为遂宁组>沙溪庙组>自流井组,而在潜育型水稻土中,总活性、中活性、高活性有机碳含量特征均为遂宁组>沙溪庙组>自流井组。对剖面活性有机碳含量的方差分析显示,几种母质下,活性有机碳在淹育型水稻土有极显着的差异,在渗育型水稻土中差异达到了显着水平,但在潜育水稻土中没显着差异。(3)叁种母质发育的水稻土在母质和地形影响下,腐殖质碳含量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耕层土壤中,腐殖质碳含量淹育型水稻土的含量特征为自流井组>沙溪庙组>遂宁组,渗育型水稻土的含量特征为沙溪庙组>自流井组>遂宁组,潜育型水稻土的含量特征为自流井组>沙溪庙组>遂宁组;整个剖面中,腐殖质碳含量在淹育型和渗育型和水稻土中含量特征均为自流井组>沙溪庙组>遂宁组;而在潜育型水稻土中,腐殖质碳含量特征为遂宁组>沙溪庙组>自流井组。对剖面腐殖质碳含量的方差分析显示,几种母质下,腐殖质碳在淹育水稻土之间存在极显着差异,而在渗育和潜育水稻土中差异不显着。(4)各种有机碳(总有机碳、腐殖质碳、活性有机碳)之间存在极显着的相关关系。(5)不同类型水稻土的耕层和剖面有机碳密度分别为:平均有机碳密度最高的是潜育型水稻土,高达4.19 kg C/m~2和18.77 kg C/m~2;和渗育型水稻土次之,为3.53kg C/m~2和16.69 kg C/m~2;淹育型水稻土最低,为3.11 kg C/m~2和12.04 kg C/m~2。(6)各种土壤有机碳均与全氮含量达到了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1);总有机碳、高活性有机碳、中活性有机碳、总活性有机碳均与团聚度达到了极显着(p<0.01)或显着(p<0.05)的正相关关系,而腐殖质碳与团聚度关系不明显;总有机碳、中活性有机碳与结构系数达到了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的正相关关系,而腐殖质碳、高活性有机碳、总活性有机碳与结构系数相关关系未达显着水平;各种土壤有机碳均与土壤容重达到了极显着(p<0.01)的负相关关系;总体上,腐殖质碳与pH达到了极显着(p<0.01)的负相关关系,总有机碳、高活性有机碳、中活性有机碳、总活性有机碳与pH相关关系不明显,不同母质间各有差异;总有机碳、腐殖质碳、高活性有机碳、中活性有机碳、总活性有机碳与粘粒含量、粘砂比没有相关性。(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08-06-01)

陶勇周[2](2004)在《有机无机肥料结合施用对紫色土性水稻土的肥力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连续多年的有机无机肥结合施用,增加了土壤氮、磷、钾养分的供应量,特别是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钾的比例,协调了土壤养分的供应,提高了施肥效应和化肥利用率,缩小了土壤基础肥力对作物产量的差异。有机肥结合氮磷化肥施用的田地,粮食产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而逐年提高,而单施氮磷化肥的田地,粮食产量则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而呈下降的趋势。(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04年S1期)

陶勇周[3](2004)在《有机无机肥料结合施用对紫色土性水稻土的肥力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连续多年的有机无机肥结合施用,增加了土壤氮、磷、钾养分的供应量,特别是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钾的比例,协调了土壤养分的供应,提高了施肥效应和化肥利用率,缩小了土壤基础肥力对作物产量的差异。有机肥结合氮磷化肥施用的田地,粮食产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而逐年提高,而单施氮磷化肥的田地, 粮食产量则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而呈下降的趋势。(本文来源于《云南省作物学会2000—2003年优秀论文选集》期刊2004-10-01)

李贵,欧阳洮,钱承梁[4](1982)在《紫色土性水稻土中锌的含量状况以及锌肥对防治水稻僵苗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湖南省衡阳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紫色土,仅衡阳县由石灰性紫色砂页岩发育的水稻土就有二十余万亩。从1974年开始,此类土壤上便有零星的田块发生水稻僵苗现象,以后面积逐年扩大,到1980年僵苗田达8万亩之多,其中比较严重的有4.6万亩。由于僵苗(本文来源于《土壤》期刊1982年06期)

紫色土性水稻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连续多年的有机无机肥结合施用,增加了土壤氮、磷、钾养分的供应量,特别是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钾的比例,协调了土壤养分的供应,提高了施肥效应和化肥利用率,缩小了土壤基础肥力对作物产量的差异。有机肥结合氮磷化肥施用的田地,粮食产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而逐年提高,而单施氮磷化肥的田地,粮食产量则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而呈下降的趋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紫色土性水稻土论文参考文献

[1].马世五.紫色土性水稻土有机碳分布特征[D].四川农业大学.2008

[2].陶勇周.有机无机肥料结合施用对紫色土性水稻土的肥力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04

[3].陶勇周.有机无机肥料结合施用对紫色土性水稻土的肥力影响[C].云南省作物学会2000—2003年优秀论文选集.2004

[4].李贵,欧阳洮,钱承梁.紫色土性水稻土中锌的含量状况以及锌肥对防治水稻僵苗的作用[J].土壤.1982

标签:;  ;  ;  ;  

紫色土性水稻土论文-马世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