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针、晕血的原因及干预措施

晕针、晕血的原因及干预措施

陆瑶江苏省泰州中学江苏泰州225300

【摘要】晕针、晕血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属于恐惧症中的一种,在日常生活中这一现象很常见。晕血的程度有不同,轻者打针或见鲜血时出现短暂的头晕、心慌感,重者则会出现(数秒到数分钟)晕厥,如低血压休克状态。本文分析了晕针、晕血产生的主要原因,并进一步探析如何从心理上战胜晕针、晕血。

【关键词】晕针;晕血;心理疾病;原因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人打针或者见到血之类的情形,就会出现相当程度的恐惧体验,并呈现独特的生理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目眩,心悸,继而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血压降低,脉搏细弱,甚至突然意识丧失,造成病人骨折、颅脑外伤等意外损伤和身心损害,这种现象叫晕针、晕血[1]。晕针、晕血是一种心理疾病,属于恐惧症的一种,是一种特定恐惧。打针、静脉注射及抽血化验检查等是临床上必不可少的诊疗方法,晕针、晕血给临床诊疗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如何战胜晕针、晕血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晕针、晕血的原因分析

1.心理因素由于心理因素出现晕针、晕血的对象多为首次接受静脉采血或者是有晕针史的对象。因为缺乏一定的体验,在目睹采血过程时,情绪过度紧张、恐惧,而针刺又会给对象带来一定的痛觉刺激,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造成肌肉收缩,大脑一时供血不足就会导致脑部暂时缺氧而出现昏厥。而对于有恐血症的对象而言,见到血就会条件反射引起昏厥。

2.体质因素空腹或饥饿状态下,劳累疲倦、体质虚弱处于应急阶段时,机体的抵抗反应和控制反应也有所下降,因而针头刺激和强度就会出现夸大的反应,对象就出现头晕、眼前发黑、全身冷汗等晕针、晕血现象。

3.患者体位采取平卧位采血时几乎无晕针、晕血发生。晕针、晕血者均属坐姿接受采血,取坐位时下肢肌肉以及静脉的张力低,血液蓄积于下肢,回心血量就减少,就导致心输出量减少,收缩压下降,对脑部供血产生影响,最终导致晕厥,故晕针、晕血发生率高于平卧位。

4.其他原因护理人员操作不当及环境因素,如:天气干燥炎热,气压低、吵杂、室内空气混浊等都会诱发对象出现晕针、晕血的现象。

二、晕针、晕血的干预措施

1.从心理方面消除患者疑虑许多人进入医疗场所,特别是接受医护人员治疗时,就会产生恐惧心理、精神紧张。研究表明对针头或血液的恐惧是晕针、晕血的主要原因,因此在采血或注射前,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工作,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使其保持放松状态。具体做法如下[2]:(1)言语诱导:操作前告知患者注射或采血等的具体方法,及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轻微疼痛感,为其创造良好的心境,更好的配合操作;(2)松弛训练:对于那些注意力过度集中、性格内向的患者,让其注视某一物体,使其进人自我冥想的状态;(3)转移注意力:对于那些注意力不集中、性格外向的人,可通过提问、安慰等方式与其交流,转移其注意力,促使其达到全身放松的目的。杨小英[3]等通过对大学生体检抽血过程中的晕针现象进行研究,发现通过心理干预能有效的预防大学生体检抽血晕血症的发生。在操作过程中也要给予患者一定的体贴和关爱,尽量采用安慰性语言与其交流,增强患者的信心,使其更加配合操作。医护人员和蔼的态度、微笑的表情和鼓励性的语言等,都能使患者获得温暖,增强信念,从而放松心态,起到一定的镇痛作用。拔针后患者的心理状况也不能忽视,除了要交代清楚一些注意事项和拔针后正确按压方法外,还应给予人文关怀,主动询问患者的感受,以及观察其面色,避免突然发生晕厥。

2.使机体保持最佳状态护士在采血前要做好患者健康状态的评估及干预,评估患者能够耐受操作的时候,才进行相关的操作。对于有晕针、晕血倾向的人群,在操作前要嘱咐他们不要空腹,在抽血后要及时进食,待其充分休息,不适症状得到缓解后才能离开采血室。老年人及儿童对疼痛的敏感度下降,晕针的发生率低于青壮年。研究证实那些首次抽血、年龄在20~30岁的女性患者、有晕针史的患者是发生晕针、晕血的高发人群,这值得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3.端正患者的体位刘双清[4]等人研究平卧位和正坐位对抽血晕针的影响,发现采取卧位抽血可有效地减少晕厥发生和减轻晕厥症状。彭慧香等人通过统计分析平卧位、正坐位、坐位头偏一侧伏在采血台上三种不同体位对300例有晕针倾向的患者采血晕针的发生率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采用平卧位或者坐位头偏一侧伏在采血台上,可以有效地减少晕针发生率。因此,在操作前患者要保持适当的体位,减少晕针、晕血的发生率,且可避免姿势不当出现穿刺部位疼痛。

4.提高护士素质及操作基本功护士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心理知识和人际沟通技巧、熟练穿刺技术。抽血过程中护士良好的服务态度和娴熟的操作技术,能给患者一种安全感和信任感。同时,护士要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能够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心理,要及时沟通,采取各种心理干预措施,使患者身心处于放松状态,从而预防晕针、晕血的发生。护理人员应当具备娴熟的采血、注射技术,操作前要根据不同血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血管,尽量做到一次成功,减少患者痛苦。

5.提供舒适的环境环境因素是晕针发生的原因之一,有部分人从小就惧怕医院的特殊环境和气味,不适应医院的环境,一进到医院就紧张,这部分人最容易发生晕针、晕血。护理人员进行操作时,要保证治疗室的空气流通,并且医院应将治疗室设置为宽敞、安静、整洁的房间。治疗室内,应设有舒适柔软的座椅供体检者休息。也可在治疗室的墙壁挂上一些健康知识宣传画或温馨提示等,既可起到宣教作用,还能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且在治疗室内,应准备应急药物,当有突发情况时,可以及时施救,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黄海艳.门诊静脉采血患者晕针、晕血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J].中国伤残医学,2014,(11):242-242.

[2]冷雪艳,冯秀芳.体检者采血过程中晕针现象的心里预防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3):134.

[3]杨小英,王晓冰,利春风等.心理干预对大学生体检抽血晕血症的预防作用[J].蛇志,2014,(3):315-316.

[4]刘双清,彭艾莉,申朝银等.患者体位对注射时发生晕厥的影响及护理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5):7-9.

标签:;  ;  ;  

晕针、晕血的原因及干预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